【關鍵詞】全面發展;教育焦慮;家校共育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20-0065-02
一天,我剛到辦公室,就接到了小穎媽媽的電話。她說,小穎接連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已經占用過多學習和休息時間,表示這學期將不再參加文藝活動,讓小穎專注于學習。
一、滿腔焦慮
小穎是學校的文藝骨干,在閱讀、朗誦、演講、唱歌、舞蹈、主持等方面都有出類拔萃的表現。作為班長,小穎有較強的組織和策劃能力。她策劃的班級合唱、朗誦都在學校獲得一等獎,在同學中有一定的影響力。近期,她著手準備的有主持年級組古詩文誦讀比賽、英語情景劇比賽和參加區演講比賽三個活動,而期中考試就在兩周后。
小穎媽媽說,想到小穎在準備各項活動的時候其他同學正全力以赴地準備期中考試,就會抑制不住地擔心。她哽咽著說:“別人比小穎多了那么多學習時間,她的成績怎么可能不下降。因為參加活動而影響學習,這不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嗎?”
我想了想,說:“小穎媽媽,您的顧慮也是我一直都關注的問題,我一直都在留意小穎各方面的表現。在最近的幾個活動中,小穎都承擔了很重要的任務。經過我的觀察,小穎在課堂上非常專注,能緊跟任課老師的思路,對老師的提問,她都能作出積極的回應。小穎寫作業的態度也很認真,在她的作業里能夠看到她思考的過程,她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都是準確的。目前來看,她的學習狀態良好。當然,我會和小穎好好聊一下,看一看近期的事務會不會讓她覺得有壓力,了解一下她的真實想法。后續再和您聯系,我們一起來找合適的解決辦法,您看怎么樣?”小穎媽媽的情緒暫時穩定了下來,但她還是再次強調希望小穎退出各種活動。
二、放下包袱
午休時,我找到小穎,問她最近的情況。小穎微微皺起眉頭,說:“挺忙的。”我問道:“那么有沒有讓你感到為難的地方呢?”小穎想了想,說:“老師,我感覺時間有點不夠用。現在我課間和自習課都在排練,演講比賽稿子也需要不斷修改、完善,白天寫作業的時間變少了,晚上就會寫作業到很晚。我媽媽對此很焦慮。老師,我現在心里很不安,有點慌。我擔心主持會失誤,擔心演講比賽搞砸,擔心期中考試成績會下降……”小穎的聲音越來越低,頭也慢慢垂了下去。
看來,最近的事情的確讓小穎產生了較大的壓力。于是我問她對目前的情況有什么看法,有沒有信心把這幾件事情做好。她有點迷茫,說:“我不知道。我也許并沒有那么優秀,也許我并不能同時把這幾件事情都做好。”
我說:“不如我們來看看,有沒有做好的可能。”小穎答應了。我拿出一張紙,寫上目前小穎需要完成的四項任務,然后請她依次寫上目前完成每一項任務所面臨的困難。我對她說:“我們先根據‘四象限法’對任務的輕重緩急進行排序,有哪些是既重要又緊急的,我們優先安排時間重點處理;哪些是雖然很重要,但可以稍微緩一緩的,我們放在稍后處理;哪些是很重要而且需要每天持續跟進的,我們規劃好每天需要完成的進度。”
小穎迅速把四項任務進行分類,她認為兩項活動的主持是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分別是在一天之后和三天之后。小穎的眼睛亮了起來,說:“我只要利用三個課間來練習主持,先做到熟練,再把握一下節奏和情感就可以了。這樣,自習課就可以用來復習和寫作業啦。”我笑著肯定了她。小穎很興奮,她繼續分析,說道:“演講在下周進行,晚上寫完作業后練習15分鐘,周末重點練習。這樣就不會影響學習時間了。”小穎笑得很開心,好像放下了沉重的包袱。
三、迎難而上
于是,我把日程表發給小穎的媽媽,說:“這是我和小穎溝通后,一起制作的日程表。目前她很有信心,覺得自己可以高質量完成這幾項任務,我們不妨讓她試一下。”小穎媽媽猶豫了。我繼續說:“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意味著一個取得進步的機會出現了。因為人會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強信心。有人選擇了迎難而上挑戰困難,就有可能不斷獲得新技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小穎現在就遇到了學習時間管理的好機會,而且通過今天中午的交流,她已經有了迎接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我們不妨鼓勵她試一下。”小穎媽媽答應了。
四、戰勝挑戰
好消息接踵而至。小穎主持時落落大方,獲得同學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演講比賽中,小穎獲得初中組一等獎;期中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再創新高。
我邀請小穎媽媽在家長會上作為優秀家長代表分享經驗。小穎媽媽很有感觸,她說:“前段時間我特別焦慮,擔心小穎參加的活動太多會影響學習。但現在我明白了,學校活動的背后都有教育意義,都能夠讓孩子獲得成長和進步。如果在活動中成績下降,那就說明孩子的學習能力需要提高。”
孩子獲得發展是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心愿,雙方產生分歧的原因是對于發展的理解不同。如果把目光聚焦到分數上,就會忽略習慣、態度、品質和技能的培養,導致孩子的現狀距離我們的期待越來越遠;如果把目光聚焦到發展,就能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謙遜的精神、專注的品質、堅韌的毅力以及合作能力、動手操作、人際交往等能力,這些會構成孩子的能力之網,成為孩子發展的助推劑。最終,我們獲得的不僅僅是分數,還有孩子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高旻,江蘇省蘇州高新區文賢實驗初級中學校(江蘇蘇州,215011)教師,高級教師,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