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心理彈性;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20-0084-03
【設計理念】
心理彈性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素質,表現為個體在面對逆境時能夠保持樂觀、自信、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品質,通過個體情緒調節和積極應對行為來克服困難或完成挑戰。心理彈性對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彈性是長期且持續的過程。本課借助“跳跳羊”這一生動有趣的角色形象,引導學生具象化地感受心理彈性的作用,學習運用心理彈性應對困難和挑戰。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誰和我一樣
教師:同學們,我們來玩個游戲“誰和我一樣”。我會開始一個話題,如“誰和我一樣愛做白日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體驗就拍手回應——“我和你一樣愛做白日夢。”請大家游戲時放松心情,不必過多關注他人,只需真實表達自己。
教師首先帶領第一輪,隨機邀請6位學生帶領接下來的話題。接著,教師帶領最后一輪:“誰和我一樣希望心想事成。”
教師:我看到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你們有什么發現?
學生:當你說到“心想事成”的時候,全班幾乎都拍手了。
教師:是的,我們都有美好的期待,如希望學習進步,希望與親朋好友和睦相處,希望成績穩步提升。然而,如同這張圖呈現的那樣,我們的成長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會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挑戰。
PPT出示圖片,圖片內容為:現實永遠不會像預想中的那樣一帆風順。
教師和學生分享自己學習跳舞時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邀請學生在學案紙上寫下自己曾經或正在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通過展示圖片和教師的自我暴露,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學習和生活中普遍存在挑戰。
二、團體轉化階段:初識心理彈性
教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跳跳羊。這是一只擁有美麗羊毛、活潑可愛的小羊。
播放《跳跳羊》視頻片段1:跳跳羊有一身美麗的羊毛,很自信,每天都會開心地跳舞。有一天,它被剪了羊毛,變得光禿禿的,還被朋友們嘲笑。慢慢地,它失去了跳舞的動力,變得自卑。
教師:跳跳羊因為擁有漂亮的羊毛,所以自信滿滿。這身羊毛給它帶來了哪些美好體驗?請大家發揮想象,暢所欲言。
學生1:跳跳羊跳躍時,羊毛隨風搖擺,看起來非常美麗。
學生2:它的朋友們一定很羨慕它的羊毛,并給予它贊美。
教師:羊毛給跳跳羊帶來了保護、贊美和朋友的羨慕。然而,它被剪光了羊毛,心情如何?
學生:非常難過。
教師:確實,跳跳羊失落地坐著,一言不發。它可能會怎么想?
學生1:跳跳羊可能會想,我失去了最珍貴的羊毛,該怎么辦。
學生2:跳跳羊可能會感到自卑,現在的我看起來好丑,肯定沒人喜歡我了。
教師:失去最珍愛的羊毛,讓跳跳羊陷入了悲傷、無助的情緒,覺得自己再也無法跳舞。然而,故事并沒有結束。后來,一只美洲跳跳羊出現了。在它的鼓勵和幫助下,跳跳羊逐漸走出失落,重新找回跳舞的快樂。大家猜一猜,美洲跳跳羊對跳跳羊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派代表上臺角色扮演。
學生1:跳跳羊,別難過了,羊毛會再長出來的,明年春天你又會恢復美麗。
學生2:你看我也沒有毛,但我們都很可愛,不用在意這些。
教師采訪跳跳羊扮演者:此刻你有什么感覺?
學生3:我感受到了被人關心和鼓勵的溫暖,心情也變得輕松許多。
教師:故事中的跳跳羊是如何從失落中恢復過來的呢?
播放《跳跳羊》視頻片段2:美洲跳跳羊的安慰與鼓勵讓跳跳羊明白——即使失去美麗毛發,仍可以繼續跳舞,生活依舊充滿意義。自此,每次被剪毛后,跳跳羊不再害羞,而是繼續快樂地跳舞。
教師:看到跳跳羊重新跳舞后,大家都忍不住為它鼓掌。雖然從失落中恢復并不容易,但跳跳羊做到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有些人在面對壓力和逆境時能夠迅速恢復,繼續前行,這是因為他們具備心理彈性。美洲跳跳羊所做的就是幫跳跳羊增強心理彈性。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故事和角色扮演,帶領學生深入體會跳跳羊的心路歷程。這能夠激發學生的共鳴,讓他們明白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可運用自身的心理彈性來應對。
三、團體工作階段:“點亮”我的心理彈性
教師:每個人都擁有心理彈性,心理彈性主要包括六大能力(見圖1)。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其中一種能力學習和討論,結合跳跳羊的故事及自身經歷向全班介紹這種能力。
學生1:我們組選擇自我認識能力,即認識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跳跳羊被剪毛后,一開始失落,但它最終認識到了即使失去美麗毛發,依然是自己,依然可以快樂地跳舞。
學生2:我們組討論的是情緒調適能力。我們不開心時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通過深呼吸、傾訴等方式保持積極心態。
學生3:我們組關注的是社會支持能力。跳跳羊在美洲跳跳羊的陪伴和鼓勵下重新找回自信和快樂。我們面對困難時可以向家人、朋友尋求幫助。他們的陪伴和鼓勵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學生4:我們組學習了問題解決能力。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勇敢面對,積極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逃避。
學生5:我們組討論的是目標設定與堅持能力。設定目標并堅持不懈地努力是實現夢想的關鍵。
學生6:我們組探討的是適應能力。跳跳羊被剪毛后逐漸適應新的自己。適應能力能幫助我們面對新挑戰和變化。
教師:接下來,請大家思考自己具備哪些心理彈性。請在圖1對應的能力上涂色,以此來“點亮”自己的心理彈性。
學生1:我擁有“目標設定與堅持能力”。我花了2年的時間才把字練好,不斷告訴自己“我能行”。
學生2:被媽媽誤會的感覺很糟糕。我會把自己關進房間哭一場,等冷靜一點再和媽媽解釋。這屬于“情緒調控能力”。
教師:通過這個活動,我們能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理彈性,相信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更加自信、堅強地面對困難和挑戰。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學習與集體交流,引導學生理解心理彈性的內涵,發掘自身已經具備的心理彈性,直觀地認識到自己擁有應對挑戰的內在資源和力量。
四、升華階段:心理彈性幫幫我
教師:請大家看一下自己在學案紙上寫下的那些挑戰。通過學習,你覺得心理彈性會如何幫助自己面對挑戰。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然后派代表全班發言。
學生1:我的挑戰是背課文。通過學習,我意識到情緒調控能力有助于背誦。我以前總是因為背不下來而煩躁,現在可嘗試深呼吸,保持冷靜,分段背誦,并且利用睡前和早上的時間復習。
學生2:我的挑戰是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目標設定與堅持能力對我很有幫助。我會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獲得前三名,然后每天練習演講,不斷調整自己的語言和表情。即使遇到挫折,我也會堅持下去,相信自己能夠取得好成績。
教師:無論是面對學習壓力、比賽挑戰,還是生活中的其他困難,心理彈性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讓我們不斷練習、提升自己的心理彈性,和“跳跳羊”一起成長!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方法,通過練習提升自己的心理彈性,更好地應對困難和挑戰。
【教學反思】
心理課上,讓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生動化,讓學生感到有趣、受到啟發至關重要。為此,我選擇“跳跳羊”的故事作為課的切入點,讓“跳跳羊”當“心理彈性”的形象代言人,讓學生的情感隨著“跳跳羊”的經歷起伏,對“心理彈性”也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認識。
本課不足:在引導學生回憶經歷時要注重細節和深度,今后可探索學科融合,通過故事、音樂、繪畫等形式讓學生感受心理彈性的力量。
【點評】
這節“心理彈性”主題的心理課有幾點值得借鑒。
1.趣味性。玩是人的天性,是一種生活,更是一種良好的心態。授課教師通過誰和我一樣、初識心理彈性、“點亮”我的心理彈性、心理彈性幫幫我四個主題活動,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自然表達、自主建構,讓學生身處愉悅放松的課堂氛圍,這既是一種思想上的交流,更是一種同伴間的借鑒。
2.心理味。心理彈性是目前的一個重要話題,也是亟須培養的一種心理品質。五年級學生已經逐漸體會到了學業、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如何用淺顯易懂、趣味盎然的方式講好學術化的概念。在本節課中,授課教師運用心理游戲、角色扮演等方法,通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小組團隊的力量發掘學生自身的心理彈性,鼓勵學生運用到實際生活,創生出更“有味”的故事。
3.有實用性。本課的活動素材源于真實生活、活動方法源于自我體驗、輔導策略源于啟發引導。授課教師沒有把提升“心理彈性”局限在學業學習上,將其延伸至生活,體現了事事皆可提升心理彈性,學生時時都能獲得成長,實現了可持續、可推廣使用的目的。
(點評嘉賓:吳敏,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員)
【作者簡介】周蕓婷,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教師發展中心(江蘇無錫,214021)心理研訓員,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