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 蘭嬌英



務川龍潭古寨擁有深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和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為仡佬族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條件。文章通過實地調查法對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與旅游融合發展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當地旅游與傳統節慶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娛樂活動融合度低、缺乏文旅融合策劃人才、活動內容轉換難度大。進而提出增加娛樂互動體驗、培養文旅融合策劃人才、創新轉換方式等方面的發展建議。
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是仡佬族的民族記憶,也是仡佬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寶貴遺產。吃新節是當地仡佬居民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而舉辦的節日,由家家戶戶在家里過吃新節逐漸演變到每年農歷七八月仡佬族一起舉辦慶豐收的活動。仡佬族吃新節是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被譽為“仡佬年”,是仡佬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傳統農事節慶活動,也是龍潭古寨仡佬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務川龍潭古寨擁有深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和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為仡佬族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條件。
龍潭古寨吃新節
龍潭古寨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大坪鎮,距離務川縣城約12公里,距離遵義市區約150公里。龍潭古寨分為前寨、中寨、后寨、茶地四個自然村寨,經歷幾千年歷史后有著多處文化景點。在2011年11月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11年12月被農業部、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示范點,2012年12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2017年務川龍潭村經貴州省鄉村旅游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研究,評定務川縣龍潭村為貴州省甲級鄉村旅游村寨。
龍潭古寨是仡佬族歷史文化的發源地,吃新節是仡佬人民歡度一年的收成、祭祖和享受勞動成果的重要節日。仡佬族吃新節分為采新、祭祀、吃新三個部分。每年農歷七八月,無固定日期,通常是以谷物的成熟為標志,新鮮谷物熟后擇日“吃新”。龍潭古寨吃新節當天由各家各戶家庭主婦帶領兒媳、女兒,去地里采熟透了的谷物、蔬菜、瓜果之類。龍潭古寨采新,不管采誰家的不僅不受干擾,主人家還會感到自豪,自己種的谷物深受歡迎,說明該主人在當地的人緣很好,是一件吉利的事情。采新后把新鮮谷物煮熟、殺雞宰羊在家里祭祀祖先,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收。最后,一家人享受吃新的快樂。秋收是仡佬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農耕事項,意味著對人們辛苦勞作的回報,是一種成功喜悅的分享。仡佬族“吃新”最重要的意義一是為了紀念先人“開荒辟草”的勞績;二是慶祝豐收。
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與旅游融合過程
龍潭古寨的吃新節從2010年開發成旅游項目,以2016年遵義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龍潭古寨對景區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和升級。之后每年舉辦吃新節,全寨人統一在九天水榭參與活動,在吃新節當天,寨民們各家各戶把煮熟的谷物、花生、玉米等放在自家門口附近,熱情邀請客人來品嘗自己做的美食。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與旅游融合的活動中、活動后游客都參與其中。例如,享受三幺臺飲食文化,觀看和參與體驗仡佬族傳統體育競賽活動,與寨民一同參與篝火晚會等。
前三天開始,寨民們就紛紛開始為吃新節做準備,寨民們最核心的一個工作就是采新,準備煮熟的花生、玉米,打包谷粑、打糍粑等。寨老主要負責祭拜的東西,例如:香、紙錢、豬頭、豆腐、粑粑、水果等。在吃新節活動前幾天寨老帶著寨民們布置舉辦吃新節的場地,在九天水榭內用紅辣椒裝飾房屋,高粱玉米懸掛屋檐,加上紅色的布條和紅色的燈籠修飾環境。當地政府負責宣傳,通過仡佬之源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將活動信息運用網絡發布出去?;顒忧皽蕚涔ぷ?,將文化的展示顯性部分,通過飲食的制作展示出來,同時通過寨老為吃新節的儀式準備體現文化的神圣性,將無形的文化顯性化為旅游的賣點。
活動當天白天,將吃新節的主要祭祀儀式的舉辦地點放在九天水榭。九天水榭是在2016年遵義旅游發展大會之前,龍潭古寨作為旅發大會的分會場,所建造的環型建筑,是個大型表演場,除了仡佬族的主要節日在這里舉辦之外,九天水榭每天晚上八點還有民族歌舞表演。通過將祭祀儀式的場景舞臺化之后,實現文旅的展演性融合,游客通過參加儀式的過程,逐漸感受吃新節的節日內涵和文化意義。儀式之后,游客開始品嘗吃新節最具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三幺臺”,除此之外還有當地的新鮮玉米、大豆、花生等煮熟的食物,游客和仡佬寨民一起享受著吃新的喜悅。第一臺為茶席,叫“粗茶接風”。東道主依次擺上果品糕點,大家一邊品茶,一邊吃著糕點一邊聊天。第二臺是酒席,稱“薄酒洗塵”。酒菜通常是鹵菜及涼菜,例如香腸、瘦臘肉、鹵雞腳等,酒是自家釀造的包谷酒。第三臺為飯席,叫“僚飯待客”。第三臺菜為大菜,用九個大碗盛菜,如:豬蹄膀、櫻桃肉、回鍋肉、夾沙肉、臘肉扣、糯米圓子、灰豆腐酸菜湯等。在此實現了吃新節的飲食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游客、寨民和仡佬同胞一邊吃新和享受三幺臺飲食文化一邊觀看仡佬族的體育競賽娛樂表演。仡佬族傳統體育活動有打蔑雞蛋、推屎爬、斗雞等,其中打蔑雞蛋是一項很受游客歡迎的活動,游客可以參與其中,體驗仡佬族民族體育活動的快樂,由此實現了游客“娛”的文旅融合。
活動的當天晚上,在九天水榭舉辦盛大的篝火晚會,仡佬之源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演藝人員開始盛裝表演民族歌舞,游客觀賞民族歌舞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到篝火晚會中。篝火的象征意義是歡樂,是民間一種傳統的歡慶形式。篝火晚會不論是游客還是仡佬兒女們都參與到其中,大家其樂融融,開心的慶祝,期盼著來年更好的豐收,同時也代表著這一年的吃新節結束了。
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與旅游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融合中娛樂活動融合度低。龍潭古寨吃新節的活動主要有三幺臺飲食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篝火晚會等。然而,大多數活動是游客在觀看,而體驗的層次比較淺。比如打蔑雞蛋因為活動本身的一些規則和一般要通過前期培訓、練習,大多數游客只能看當地人參與,而游客真正參與體驗娛樂活動的少。又如篝火晚會,游客也只是跟著轉圈圈,對于為什么轉,轉圈圈的文化內涵是什么游客也不了解,所以,大多數游客在體育娛樂活動表演中基本上是處于觀光狀態,不能得到豐富的娛樂體驗,導致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與旅游融合度較低。
缺乏文旅策劃人才。人才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維和新技術,將各種自然和人文、有形和無形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整合,以滿足游客對地方文化的了解。實地調查來看,寨內年輕人大多數過完年后都是以外出務工為主,不會因為農歷七八月份要舉辦吃新節而待在家,所以剩下的多為老人和孩子。在家的寨民大多數專業知識比較薄弱,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很難給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尤其在文旅活動的策劃上,游客來了之后參觀的項目缺乏專業的線路規劃,游客來了之后到處亂逛,而且沒有專業的講解人員講解吃新節的文化內涵,景區現有的講解員只是負責景區內的文物古跡的講解。整個活動過程及游客活動體驗過程缺乏專業人員的引導,尤其是活動前的解說和活動的參與規制等,致使游客體驗感比較低。文旅的融合還體現在旅游購物商品上,尤其缺乏專業的人員對吃新節和當地飲食產品進行包裝和打造,當地的特產像酥食、麻餅、麻糖、蜂蜜等包裝比較簡單、粗糙,游客很難購買。因此,吃新節需要有專業文旅人才進行策劃,面向游客講好當地傳說故事、開發傳統工藝產品等,滿足游客參觀、互動、體驗、學習需求。
網絡宣傳力度不足。網絡時代(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是旅游宣傳的重要窗口,尤其對于龍潭古寨本身的地理區位不明顯,沒有高鐵和鐵路到達的地方,更需要大量媒體的宣傳來引流。龍潭古寨目前對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宣傳內容更新慢,內容陳舊,仍然是展示性的宣傳,缺乏游客角度,以及當地人的視角進行宣傳,目前的旅游宣傳已經不是傳統的廣告意義上的宣傳,更是通過政府、游客以及當地居民共同營造的和諧的旅游環境的全方位的宣傳,比如哈爾濱南方小土豆的視頻在網上對哈爾濱的宣傳不僅僅是旅游項目,還體現在“食、住、行、游、購、娛”等各個環節上,再加上文旅部門的迎合游客需求出現的人造月亮、熱氣球,以及人性化的將索菲亞大教堂的開放時間延長,還有就是當地居民熱情的旅游接待,親民的物價等等這些共同構成了哈爾濱文旅融合的旅游名片。因此,龍潭古寨由于網絡宣傳不足游客很難清楚的了解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文化,制約了吃新節與文旅融合的發展。
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與旅游融合的發展策略
增加娛樂互動體驗。龍潭古寨吃新節作為仡佬族重要的傳統節日為旅游提供良好的發展,游客豐富的娛樂體驗是增加良好印象和旅游停留時間的最佳方式。然而,對于一些體育娛樂活動,如打蔑雞蛋、推屎爬等游客參與較少??梢試L試從以下兩種方式增加游客娛樂體驗。打蔑雞蛋作為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可以改變以往方式提供游客體驗,對于沒有玩過打蔑雞蛋的游客或寨民可以單獨分為兩隊進行比賽,同時制定稍微簡單易懂的游戲規則,在比賽前雙方可以先試玩一次,使不管有沒有經驗的游客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增強娛樂體驗性。除了在九天水榭舉辦娛樂活動外,在寨內的其他地方提供與仡佬族文化有關的娛樂活動場所。例如,在歷史文化深厚的神佑廣場舉辦關于仡佬族傳統文化猜謎語競賽,猜中的游客可以獲得酥食、麻餅、奇珍異石、手工藝品等獎品,使游客不僅了解了仡佬族的文化,同時也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性。盡可能多開發新的代表性活動,使游客能夠進行自我選擇,積極參加民族節慶活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尋求文旅融合策劃人才。龍潭古寨旅游發展的關鍵是人才的引進,可以尋求與高校的合作,為高校旅游管理、文化產業或者是新媒體策劃方向的師生提供科研和實習基地,即滿足了科研人員的野外考察的需要又能滿足當地文旅融合人才引進困難的問題。在引進人才方面需要注重對龍潭古寨旅游產品的包裝設計,在保證旅游產品質量的基礎上,設計具有龍潭古寨當地文化特色的產品精美包裝,從而促進游客的消費。引進旅游策劃人才以及酒店和旅游專業方面的人才等,為當地年輕人提供就業崗位,使更多在外的年輕人不用外出打工,回到龍潭古寨一起建設古寨的旅游發展。通過引進旅游策劃人才以及旅游和酒店專業人才,為龍潭古寨的旅游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加大網絡宣傳力度。任何一個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與各種網絡平臺的大力宣傳密切相關,吃新節為龍潭古寨體育競技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展示舞臺,而體育活動能使傳統節日氣氛更加濃烈,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要開展好線上宣傳推廣,在抖音(今日務川、務川在線、務川旅游、夢回仡佬)、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務川)等平臺多推出關于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的圖文和短視頻,同時可以通過增加流量的方式增加宣傳龍潭古寨吃新節的流量,增加仡佬族吃新節的宣傳力度。通過擴大龍潭古寨旅游知名度,持續宣傳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旅游信息、動態,提高龍潭古寨的曝光率和游客向往度。要加大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文化宣傳力度,合理利用網絡平臺宣傳龍潭古寨吃新節文化,擴大吃新節文化傳播范圍,使游客進一步了解龍潭古寨鄉村生活、文化特色、歷史文化,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不斷充實線上產品,以公眾號為載體,聯合新媒體平臺等方式,做好視頻發布分享工作,不斷擴大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龍潭古寨仡佬族吃新節文旅融合需要當地居民、游客、地方政府等共同的促進才能發展。然而,在仡佬族吃新節文旅融合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調試過程,比如有些儀式內容不能成為旅游的賣點,需要在轉化的過程中把握好,另外文旅融合這一過程是微妙和復雜的,還需要長期的田野追蹤和調查。
基金項目:貴州省青年人才科技成長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文旅融合的內在機理及實踐路徑研究”(黔教合KY字【2022】311號);貴州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文旅融合視域下貴州三線建設遺產價值再塑研究”(22BG11)。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學院 旅游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