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醫藥高校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查收查引服務具有各高校的共性問題,也有自身發展特色。文章從查收查引工作的內涵意義、基本原則、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探討,以期為提升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查收查引;科研評價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隨著國家政策對于中醫藥事業的鼓勵和支持,中醫藥科研領域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態勢良好,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以支持學術科研評價為目的的查收查引服務,在新的形勢下,如何發揮作用和價值,保證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對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查收查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中醫藥高校查收查引的內涵和意義
查收查引又稱論文檢索、文獻查證、論文收錄及引用等,是指通過作者姓名、單位、文獻名、期刊名稱、DOI號等,查找檢索者發表的論文在國內外專業權威數據庫中的收錄和引用等情況,并出具檢索報告證明,為職稱評審、課題申報、科技報獎、碩博導申報、人才認定等工作提供客觀數據支撐。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信息服務中心,拓展服務思路,多元化服務路徑,做好查收查引工作,滿足新形勢下服務需求,對助力中醫藥高校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中醫藥高校查收查引工作原則
2.1客觀性原則
查收查引報告是職稱評審、科研報獎、課題申報、人才認定、博碩導申報、學科評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據,關系到個人及團體的切身利益。因此,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客觀數據為導向,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觀呈現,是查收查引工作需堅持的首要原則。圖書館作為獨立于委托者和學術評價機構的第三方,必須保持身份中立、判斷中立,對于各種影響檢索報告真實性的不合理要求,需予以拒絕,只以事實為準則。
2.2時效性原則
查收查引報告是一個具有時效性的文件,文章的收錄、引用、影響因子、分區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存在變化。數據庫內容會定期進行審核,一些質量不佳、意識形態不過關的文章,存在撤稿風險,也會存在之前檢索到,現在檢索不到的情況。期刊的影響因子、分區每年更新,因此,在職稱評審、科研報獎等相關論文的檢索時,應在統一標準的基礎上,明確檢索時間段且標明其檢索報告有效期[1]。
2.3可追溯性原則
因來源期刊、中國科學院分區、JCR分區、引用、影響因子等存在更新變化,論文查收查引時間的不同,會存在檢索結果不一樣的情況。數據庫來源刊存在增減情況,如中國科學引文索引(CSCD)、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所收錄的期刊每2年遴選1次,中文核心期刊每3年遴選1次,科學引文索引(SCIE)所收錄的期刊每月都會有變化。中國科學院分區、JCR分區、影響因子等每年都在更新,如中國科學院分區2019年之前只有基礎版分區,2019—2021年基礎版和升級版并存,2022年只有升級版分區,并且每年年底更新數據。如果一篇文章發表在2022年,需要檢索當年的分區情況,分區未更新之前使用的是2021年的分區標準,分區數據更新后進行的論文檢索,使用的則是2022年的分區標準。對于此類因更新時間引起前后結果不完全一致的問題,為避免糾紛,在檢索報告中應詳細標明檢索時間,注明使用哪一年哪一版的分區、哪一年的影響因子,同時在工作中,應對委托單、報告單等做到及時存檔,保證追溯可查。
3中醫藥高校查收查引中的常見問題
3.1溝通機制有待加強
首先與用戶溝通,在委托前期,因部分委托人對論文檢索的目的不清晰,需要檢索的數據庫不清楚,具體的檢索要求不明確,導致未能按要求全面準確填寫委托單;在檢索過程中,當用戶提交的檢索論文有問題時,如論文檢索不到、委托者姓名不在論文作者列表,都應積極、耐心與用戶溝通,查找問題所在,是因更新時間原因導致未收錄,或是數據庫漏收錄,或是數據庫錯誤記錄信息等。
其次,與職能部門溝通,委托人到圖書館進行查收查引,通常是評審部門的相關文件要求,但文件中未對具體要求進行闡述,委托人對此不甚了解,相關職能部門也未就相關要求與圖書館進行溝通傳達,導致委托人多跑路,館員多做無用功。
3.2服務內容有待規范
有學者就他引界定、認證文獻類型、作者貢獻度、期刊影響因子、分區、報告的結論性呈現等服務規范化內容進行了探討[2-5],現僅就中醫藥高校日常工作中常見的來源期刊問題作進一步討論。
圖書館依托于本館所擁有的數據庫資源出具查收查引報告,但是數據庫收錄論文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委托者已發表的論文未在SCI、CSCD、Medline等數據庫檢索到時,通常會要求開具來源期刊證明,證明這個期刊被SCI、CSCD、Medline等收錄,以期來證明論文被這些數據庫收錄。工作中發現有些圖書館開具來源期刊證明,有些單位則不開具,各單位在此工作上未達成統一,在職稱評審、科技報獎、項目申報、人才認定、博碩導師申報等工作中,易給評審部門帶來困擾,也對委托者失之偏頗,違背公平公正的原則。
期刊來源證明并不能等同于論文收錄證明,因為期刊被數據庫收錄并不等同于該刊所有論文都被收錄。現就中醫藥高校工作中常用的兩個數據庫舉例說明。
第一,SCIE的來源期刊或因不滿足收錄的質量標準,或因SCIE未從出版社接收到相關內容,或因期刊已停止出版等原因每月都有變化。據Web of Science頁面統計,2023年5—12月SCIE剔除期刊達27種,其中因不滿足收錄的質量標準被剔除的刊物有8種,未從出版社接收到相關內容被剔除的刊物有6種,已停止出版被剔除的期刊有13種。SCIE來源刊所發表的文章并不是全部被SCIE數據庫收錄,一本刊物只收錄部分論文的現象十分常見。如2023年9月被SCIE剔除的期刊Archives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22年期刊官網顯示一年發行6期,一期包含20篇文章,但在SCIE數據庫中,目前僅收錄81篇。
第二,Medline數據庫收錄的期刊是動態變化的,部分期刊明確表明是選擇性收錄論文,如《中華醫史雜志》《色譜》《針刺研究》,Medline期刊信息分別為“Selectively In:MEDLINE v10n1, 1980-”“Selectively In:MEDLINE v15n1,Jan 1997-”“Selectively In:MEDLINE v10n1, 1985-v21n4, 1996; v32n1, 2007-”,說明這些期刊只有部分論文被收錄。有些雖是全收錄的期刊,但是實際上該刊所發表的論文也不是完全被Medline收錄,需要查看文獻狀態,處于“In-Process、Publisher、In-Data-Review”不同加工階段的論文,后期會轉化成MEDLINE或PubMed-not-MEDLINE的最終記錄狀態[6]。朱康玲[7]認為文獻狀態為“MEDLINE”是確認論文被Medline數據庫收錄的唯一的、確切的依據。如《中華男科學》雖是全收錄的期刊,但是據MEDLINE數據庫查詢,2018年有14篇、2021年有26篇、2022年有15篇論文文獻狀態為“PubMed-not-MEDLINE”,表明這些論文未被MEDLINE數據庫收錄。
因此,期刊被數據庫收錄并不等同于論文被收錄,期刊來源證明不能等同于論文收錄證明,在日常查收查引服務中需盡量避免單獨開具期刊來源證明[8]。
3.3館員素養有待提高
查收查引業務有著工作量集中、階段性任務重的特點,館員在高峰時間節點經常加班加點,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部分館員會存在工作態度不認真、責任心不強、溝通協調能力不夠、團隊協作精神欠缺、專業能力需精進等基本職業素養問題[9]。
4完善中醫藥高校查收查引服務的對策
4.1加強溝通,拓展渠道
良好的溝通是確保查收查引服務暢通的重要渠道。在日常工作中,館員需要耐心與用戶進行交流,讓用戶知曉圖書館檢索流程,正確填寫檢索需求,館員在明確檢索要求后,保質保量地出具檢索報告。面對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積極查找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讓用戶做到有的放矢。
同時,要加強與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熟悉各項工作的不同檢索需求,明確權責分工。在職稱評審、科技報獎、項目申報、人才認定、博碩導師申報等諸項工作開展前,需要跟學校人事處、科技處、教務處等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明確各項工作對論文檢索的具體要求,做到標準統一。如2019—2021年中國科學院基礎版和升級版分區并存,此期間的論文用基礎版本還是升級版本分區;作者貢獻度是否需要體現;影響因子是否需要檢索,使用當年影響因子,還是最新年影響因子等,諸如此類細節問題都應在檢索前明確并統一標準。
在和用戶、職能部門溝通的同時,館員之間也應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遇到問題相互討論,遇到事情相互交流,在溝通交流中總結經驗,齊心協力做好服務。
4.2完善體系,規范內容
規范化的工作體系及工作流程是順利開展工作、提高服務質量的前提。圖書館查收查引工作需不斷規范流程,從用戶的委托、內容的檢索、報告的呈現及其材料的歸檔保存,都需要規范統一,保證客觀、公平、公正、追溯可查。圖書館作為獨立于用戶和學術評價機構的第三方,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應根據職能部門的檢索要求,依據圖書館資源規范化檢索,呈現客觀數據報告,切實發揮參考咨詢的功能。
規范化的工作推進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也需要積極引導用戶參與執行,圖書館可加強線上線下宣傳培訓,發布規范申請文獻收錄及引用檢索服務的通知及教程,定期更新檢索技巧及方法,讓用戶了解圖書館資源、知曉基本的期刊分類、掌握基本檢索技巧等,讓用戶在潛移默化中規范,在規范中提升。
4.3提升素養,優化服務
查收查引工作在科研人員成果評估、學科建設評估、人才引進評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圖書館館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有較高要求。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學科發展背景對館員隊伍結構進行調整,優化服務團隊,選擇有相關專業背景且熱衷于科研服務工作的人員參與,同時,注重人員隊伍培養建設。
首先,服務意識是前提,思想意識決定行為習慣。圖書館館員應將服務意識根植于心,落實于行,秉承樂于奉獻的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主動服務的理念,積極熱心地著眼于日常工作,切實履行“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的根本宗旨。
其次,專業素養是服務能力的重要保障。圖書館員需要加強自我學習的能力,保持終身學習的動力,以過硬的專業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以熟練的檢索技能優化日常服務,以潛心科研的定力提升服務質量,用專業能力和創新思維應對信息挑戰,適應中醫藥院校發展的需求。
5結語
查收查引作為高校圖書館的一項核心業務,在科研人員成果評估、學科建設評估、人才引進評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數據支撐作用。中醫藥高校在學科發展上具有鮮明特色,圖書館為保證查收查引工作可持續性發展,應緊密圍繞用戶需求、學科發展需要開展,在不違反服務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館員應完善知識框架,積極提升自身素養,滿足用戶多角度多層次的需求,做好數據支撐,服務教學科研。
參考文獻
[1]郭翊.查收查引工作的規范化研究:以太原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1(1):90-94.
[2]李莘,李雪婷.查收查引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探討[J].圖書館建設,2015(9):78-80.
[3]王亞鳳.論文查證服務之“紛爭”案及圖書館權責角色探討[J].圖書館學研究,2017(16):83-86.
[4]朱慧,劉宏斌,韓雪丹.“雙一流”建設高校評價需求視角下查收查引服務探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1(2):67-72.
[5]吳幗幗.高校圖書館查收查引中他引區分策略研究與實現[J].新世紀圖書館,2022(2):23-29.
[6]于雪,史繼紅,任曉菲,等.基于PubMed記錄角度分析數據庫檢索方法[J].智庫時代,2019(31):270,272.
[7]朱康玲.基于PubMed數據庫的MEDLINE收錄國內期刊論文認定方法研究[J].情報探索,2013(10):25-27.
[8]朱玉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查收查引服務規范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1(20):82-90.
[9]王艷秀.查收查引館員的檢索素養及其提升路徑[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1(5):12-16.
(編輯何琳編輯)
Analysis of the TCM university librarys checking and citing servi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alysis
Qi ?Shenglan
(Library,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12, China)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have distinct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and librarys checking and citing service has common problems and also has its ow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basic principles, common problems and solving strategies of the work of checking and cit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level of TCM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checking and citing service;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作者簡介:漆勝蘭(1982— ),女,副研究館員,碩士;研究方向:信息咨詢,資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