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 劉佳悅

摘要:要想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必然要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基層治理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村民,村民作為主體,應積極探索村民自治內生動力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系。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與國家治理現代化有機契合,兩者有效銜接能夠形成良性循環,促進鄉村共同發展。
關鍵詞:內生動力激勵機制;國家治理現代化;鄉村振興;村民自治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2-0048-03 中國圖書分類號:D422.6 文章標識碼:A
內生動力激勵機制是指通過激發村民內在動力,推動農村發展。建立這一機制可以有效解決鄉村建設面臨的問題,如缺乏內生動力、資源配置不合理等,進而實現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推進農村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鄉村振興。落實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是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鄉村治理現代化能夠為基層治理提供發展動力,基層治理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奠定基石[1]。因此,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契合與銜接,對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 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有機契合
1.1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互動關系分析
建立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提升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夯實國家治理根基,必須著力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推進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有助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村民自治是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有利于實現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動鄉村振興邁向發展新階段。
1.2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的促進作用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出為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進入新發展階段,為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贏得戰略主動,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必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此,國家就基層治理出臺了相關政策,提供了政策引領,使得基層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地區開展了一系列文明進鄉村的實事。當地為倡導文明新風,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努力推進移風易俗新風氣在鄉村扎根。盤州市各村居紛紛行動,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移風易俗專項行動,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弘揚社會新風尚。其中,新民鎮俄項井村召開移風易俗道德評議會、新民鎮林家田村召開移風易俗紅白理事會、雙鳳鎮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亦資街道亦資孔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村民學習村規民約等。村干部深入村民群眾中,召開村民談話,開展移風易俗、學習村規民約等活動,促進新理念、新形式的貫徹落實。
1.3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反哺作用
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的成功探索將進一步推動基層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從而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基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基層政府要將政策落到實處,繼續按照本地實際發展情況為村民自治提供良好的環境。村民委員會要從“三治”出發,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并融入鄉村治理體系中,促成鄉村善治局面的形成。
首先,從自治出發,村民委員會要規范職權關系,敢于放權于民,讓村民參與決策過程。因此,村民委員會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干部組織村民選出村民代表,村民代表統一好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其次,從法治出發,村民委員會應積極推進法治鄉村建設,規范各項規章制度,監督村干部合理合法使用權力,加強村干部人員業務培訓[2]。最后,從德治出發,村民委員會要設置村民矛盾調解處,組織村民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自治、法治、德治充分融入村民生活中,更好地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從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4二者有機契合與有效銜接的實現路徑探討
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進入新時代,我國面臨著日益復雜的環境和各式各樣的挑戰,但始終堅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決心做好基層工作。基層地區要以新視角、新方式、新機制來突破現有問題,須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政策,以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積極探索村民自治有效模式,在發揮村規民約效應的基礎上,持續堅定村民自治決心,同時,立足現有發展狀態大膽創新,讓村民更加自由地參與村務,真正實現了以人民為中心,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促進了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契合與銜接。
2 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銜接
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者良性循環,均不可或缺。國家重視基層治理,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村民是基層的重要主體之一,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對基層治理現代化起著重要作用。
2.1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任務和策略安排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提到要完善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制機制。建立起一個以黨中央為核心,基層管理各級組織的完整體系。村民委員會要將村民組織起來,積極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鼓勵其自發參與村級事務,同時,加強村民自治功能,增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此外,為村民搭建溝通、民主協商議事會、矛盾調解處等平臺,為村民自治培育良好的環境。
2.2二者銜接的意義和價值
廣大鄉村地區需要進一步健全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讓村民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村級事務,并享有一定的話語權,從而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促進村民角色轉變,進而形成良好的發展循環模式,以期“三治”充分融入鄉村發展中,鄉村治理更加有效。在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達到現代化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會達到一個新高度。
2.3推動兩者有機契合與有效銜接的關鍵因素和建議
推動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與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兩者良性循環。首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其次,堅持黨對基層治理工作的全面領導,將政策落到實處。村民委員會要根據本地實際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層層推進,全方位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3],建設村民與村干部之間良性互動的基層治理體系。最后,健全群眾自治制度,加強村民委會規劃建設。健全村民自治機制,村民委員會要關注村民訴求,構建村民反饋交流平臺,重點解決民生所困。村干部要經常入戶走訪,與村民談心,引導村民把村級事務當作自己的事情。同時,要提高村組織動員能力,提高廣大村民參與村務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4]。
3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中的體現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制度體系與制度執行能力現代化兩方面。
3.1制度體系
六盤水市全面落實并傳達相關政策,要求各地積極探索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的激勵模式。廣大鄉村基層干部可以根據本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現狀,學習、借鑒其他地方的先進模式,并將其融入自身發展中。此外,村干部可以積極與村民交流,通過全面、深入了解村民對自治的訴求、想法,明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其中,盤州市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促進了文明進鄉村的圓滿完成,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知識,提高了其文化知識儲備。六盤水市水城區探索出“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網格模式、“6+2”機制等。同時,只有幫助村民多途徑了解、參與村級事務,村民才能知曉如何更具體地為鄉村發展助力。
3.2制度執行能力現代化
基層“小網格”助推應急“大治理”[5],六盤水市將基層作為發展基石,高度重視建設基層應急治理體系,專門印發了《六盤水市基層應急管理網格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六盤水市以村為單位構建應急治理格局,各個領域聯系更加緊密,基層應急治理工作逐步精細化、網格化。在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時,各網點可以第一時間提供救援,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不斷提升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強化組織保障,實現五級網格“一軸心”。六盤水市將全市劃分為五個等級網格,領導小組為一級網格,主要負責統籌全局。縣級干部為二級網格,負責接收一級網格的指示并完成決策傳達。行政村整體作為三級網格,接收上級指令后負責統籌整個村的工作。村干部作為四級網格,主要帶領村民執行相關指示。村民作為五級網格,積極服從村干部的安排。嚴密的執行系統管理下,各部門相關人員工作開展更加有序,權責更加明晰,村民也能更加明確自身職責并積極響應,最終促進整個市的發展。
3.3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六盤水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基層治理作為工作重點,充分探索鄉村地區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六盤水市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中,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開展高質量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已成為其他地區學習和借鑒的范本。“聯戶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區熟知優勢為所在戶提供幫助,如通過入戶走訪為各戶答疑解惑,其漸漸成為村民委員會和村民之間的橋梁,為政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巨大幫助。
4 結束語
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推進基層治理實現現代化,積極探索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氣。為村民搭建溝通平臺,鼓勵村民表達訴求,充分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促進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契合與銜接。
參考文獻:
[1]王勇.村民自治的規范與法理——兼論村民自治規范體系的完善[J].法制與社會發展,2022,28(04):72-87.
[2]張妮.《鄉村振興促進法》視域下村民自治的優化路徑探索[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3(02):20-23.
[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J].農村工作通訊,2023(05):4-9.
[4]任志濤,張松浩,郭亞.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自治組織內生動力的激發路徑研究[J].南方農村,2022,38(03):49-55.
[5]石翠凡,丁甜甜.鄉村振興視域下村民自治機制創新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05):170-172+252.
基金項目:六盤水市社科聯2023年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村民自治內生動力激勵機制研究”(Ipszs-2023-yb025)
作者簡介:楊 晉(1992—),男,土家族,重慶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法學研究;
劉佳悅(2004—),女,漢族,河北邯鄲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