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尉
【摘要】新課標要求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圍繞單元主題,確立單元目標和教學主線,組織語篇教學內容。因此,作業的設計也應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精選作業內容,優化作業結構,提高作業質量,促進學生的學業進步。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 小學英語 作業優化設計
作業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的設計應該以教材為出發點,基于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優化作業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材內容,促進學生積極成長。近年來,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作業設計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師要努力做到作業的質與量共同發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一、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確立單元作業目標
(一)把握單元內容,構建結構化知識
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 At weekends圍繞周末活動這一話題展開,將頻率副詞與周末活動里的上網、和遠方的親人聊天、放風箏、看電影、野餐等有效的且零散的知識內容聯系起來,綜合呈現語言知識。學習由淺入深,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協同發展,能有效幫助學生構建基于主題的結構化知識,開闊學生視野。
(二)確立單元目標,整體設計作業思路
單元目標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四個方面,要求學生能夠聽、說、讀、寫并活用單詞、短語和句型。通過聽、說、讀、寫、演、練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合作探究及知識整合能力,學以致用。基于“雙減”政策“輕負擔,高質量”的要求,以新課標為指導,本單元作業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作業分為基礎類作業、綜合類作業和反思類作業。基礎類作業以夯實基礎為主導,鞏固學生的語音、詞匯、語法、話題、語篇、語用等基礎語言知識,聽、說、讀、看、寫等為基本語言技能的作業。綜合類作業訓練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的過程中,在真實情境中運用學習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反思類作業訓練學生遷移運用形成的英語活動經驗,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增強文化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實現知行合一。
二、聚焦單元主題意義,優化英語作業設計
語篇離不開主題,只有借助主題意義的語篇,語言學習才得以實現。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聚焦一個主題,主題也來源于生活。學生通過學習能夠認識到有意義的周末活動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作業也應該以主題意義為引領,整體設計,體現其邏輯性和關聯性。為此,我們設計了以下作業:
(一)課前預習作業先行,為高效課堂做保障
帶著問題去聽課,課堂學習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必然更明確,學習效率也能提高。預習作業多數為與主題相關的比較基礎的詞匯、語音、語法等題型,既包含對已學舊知的復習與鞏固,又涉及本單元新學知識的新概念,具有一定的承上啟下作用。在本單元的預習作業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做Word puzzle,即讓學生根據圖片,寫出本單元的新單詞,圖文結合,富有啟發性又不失趣味性。接著,在Look and write部分,讓學生根據圖片和中文提示,完成短語,預習重點短語;在Lets tick部分,讓學生勾選自己的周末活動,拓展更多有關周末活動的短語;在Lets choose部分,啟發學生認識四個重要的頻率副詞—always(總是),usually(通常),often(經常),sometimes(有時候),并請學生想一想自己平時的周末活動的頻率,再將它們分類寫一寫。本單元將繼續學習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在預習中,教師還要求學生整體預習課本第七單元,在課文里圈一圈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并將它們寫在預習作業紙上。
預習作業可以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新單元的知識點。對于學生而言,減輕了課堂的學習壓力,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學生樂學。
(二)課中學習作業隨行,40分鐘保質保量
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該單元的教學分為四課時,圍繞主題周末活動每一課時分配相應的板塊。Story time作為單元最重要的語篇,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知識點和信息。學生不僅要掌握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和句型,還要了解Su Hai、Mike等人的周末活動,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主旨。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教師設計了課中的學習單作業,首先請學生頭腦風暴,用play、have、go這三個動詞組詞,接著借助表格理清人物、活動與頻率副詞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科學地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的效率。在學生充分掌握第一課時的基礎上,第二課時再進行課文的鞏固和語法的學習。Fun time是對句型的口頭操練。語法部分是對句型的提煉與整理,同時強調四個頻率副詞的用法和意義。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了一些書面作業,讓學生再做“寫”的練習,實現了從口頭輸出到筆頭輸出的升華。第三課時由于涉及三個部分,內容較多,因此,教師設計的學習單沒有書面作業,而是引導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目標和要求,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學習,有的放矢。第四課時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是對整個單元的復習,同時,教師也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本單元的詞匯與句型,學會描述自己在周末會進行哪些活動,做到學以致用。
(三)課后回家作業并行,繼續鞏固學習內容
復習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不同于預習作業,它是鞏固與提高;不同于課堂作業,它需要學生獨立完成。因此,作業的設計要合理把握難度,注重層次性。教師設計了Must do(必做題)和Choose to do(選做題)兩大部分。第一課時的必做題為try to remember,即回憶課文內容,以Su Hai和Mike為第一人稱根據課文內容填空,考查學生對Story time的記憶;Try to read為朗讀課文,人人都必須完成;Match and talk則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人物、頻率副詞和周末活動連線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并和自己的同桌對話,這道題還考查了小組合作完成情況。第一課時的選做題考查了對文章的理解和第三人稱單數的語法。第二課時的必做題和選做題與第一課時一脈相承,重點都是對課文的記憶和書本知識的掌握以及一定的拓展。第三課時的必做題根據Cartoon time請學生按時間順序寫一些Bobby和Sam的活動,對文本進行一定的再構,檢測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記憶;Cartoon time的Try to act 要求學生模仿并演一演;Try to think部分指出,文章里,小豬Billy 由于長時間的光吃不運動導致秋天他無法出門野餐,那么接下來它該怎么做呢?這就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思考想象,為文章補充一個結尾。Read and choose是語音題,啟發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知識去讀去回憶、去總結動詞第三人稱單數詞尾s的發音規律。第四課時課后必做題要求學生用含what、why、how的句型來復述課堂的繪本故事,進而根據教師提供的作文框架寫出朋友們的周末生活,注意人稱的使用;選做題則要求學生找一找更多關于周末活動的繪本,思考哪些活動是有意義的。
四個課時作業層層遞進,環環相連,不斷地練習與鞏固,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依托單元主題活動,有效評價作業
本單元圍繞周末活動這一主題,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促進語言、文化、思維融合發展。積極的評價對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學生不斷體驗英語學習的進步和成功,保持并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一)豐富作業形式,體現積極性評價
在單元整體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注意作業的形式,作業具有層次性,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同時體驗到成就感。在布置作業時,教師綜和聽說、聽寫、讀寫等作業形式,針對課本知識,設計基礎性作業,力求夯實基礎,確保課本知識百分百掌握;針對研究型知識,設計操作型和拓展實踐應用型作業,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發展。學生的作業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根據具體題型小組合作完成。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知識水平逐步提升,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得以發展,情感體驗得以升華!
(二)發揮學生主體,促進多元化評價
新課標指出,評價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主動反思和評價自我表現。在作業設計中,每一項作業后都可以附上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兩部分,根據完成情況畫星評價。如Try to remember部分,要求學生回憶Story time并按課文內容填空,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學生根據自己的完成情況畫星:我能正確寫出詞匯得一星,我能正確寫出詞匯并書寫端正得二星;我能正確寫出詞匯,書寫端正并朗讀正確得三星。這種評價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反思意識。
單元整體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本內容,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作業設計也體現了作業的價值和效能,幫助學生鞏固課本內容,拓展課外知識。“雙減”政策下,如何提高作業管理,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每個教師需要持之以恒學習與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