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鄉村振興旨在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實現農村經濟騰飛和農村社會繁榮。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廣大村民和相關各方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因此,需要激活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共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當前,學術界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參與主體劃分成了六種類型,分別是:總設計師、人民公仆、村干部、村民、各類智囊團以及其他參與者。在面對數量龐大的鄉村振興戰略參與主體時,我們必須要意識到各個參與主體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發揮不同的作用。文章通過對當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概述,分析鄉村振興主體之間的關系,探究激活鄉村振興參與主體積極性的措施,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參與主體;振興戰略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2-0103-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016 文章標識碼:A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戰略,也是“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重要內容。鄉村振興戰略是對農業農村發展階段變化的科學判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
1 鄉村振興主體之間的關系分析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有很多參與主體,包括總設計師、人民公仆、村干部、村民,還有來自社會各界的智囊團和參與者。作為國家戰略,只有各參與主體充分協助,共同努力,才能把偉大藍圖轉化為現實。現對這些主體進行以下分析:第一層次是總設計師,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總設計師領導,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最終形成凝聚力,將偉大戰略變為實現[1];第二層次是人民公仆,他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是最堅定的戰略執行人;第三層次是村干部與村民,其中村干部不僅是鄉村振興的任務把控者,也是實施的領頭人。長期實踐發現,戰略發展的好壞與領頭人的能力有直接關系。村民既是鄉村振興的直接參與者,又是鄉村振興的最大受益者,鄉村振興的實現離不開村民的參與。最后一層次則是各種智囊和其他參與者,他們可以直接服務于其他主體,一起完成戰略的實施。
2 激活鄉村振興參與主體積極性的措施
2.1激發村民的參與積極性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要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只有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才能激發鄉村振興的活力。首先,要尊重村民意愿,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2]。充分發揮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要切實保障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尊重村民對鄉村建設發展的參與權、監督權和建議權,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再次,要培養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意識。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學習、專題講座等方式提升村民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提高農村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在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最后,要引導村民正確認識當前存在的問題。針對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相關部門要進行客觀分析和理性思考,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從而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來。
2.2激發村干部的參與積極性
村干部隊伍是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中流砥柱,這支隊伍更需要加強培養和激勵。首先,通過組織專業培訓班、經驗交流會等形式,豐富村干部的專業知識,提高村干部的管理能力,增強村干部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其次,建立激勵機制。制定激勵政策,如獎勵制度、晉升機制等,根據村干部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晉升機會,鼓勵村干部積極主動地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再次,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待遇,改善村干部的工作環境。例如,提供必要的辦公設施、完善的福利待遇等,使村干部在工作中感受到尊重和關愛,增強村干部對鄉村振興工作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最后,加強團隊建設。通過組織團隊活動、培養團隊精神等方式,促進村干部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增強村干部的凝聚力和團隊意識,激發他們共同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積極性。
2.3激發人民公仆的參與積極性
人民公仆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人民公仆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來源于其對黨和政府的認可。新時代,要實現鄉村振興目標,關鍵在于把鄉村建設好,把人民公仆的積極性激發出來。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要從基層黨員干部做起,組織人民公仆深入農村一線,在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基層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最真實的情況,了解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此基礎上,人民公仆要以村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工作目標和方向,深入到廣大群眾中去,傾聽他們的心聲;要了解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要通過各種 形式,激發人民公仆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積極性,在全社會營造出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支持鄉村振興工作的濃厚氛圍,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4發揮智囊團的智力支持作用
智囊團是指在某一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能夠為國家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咨詢的組織,具有明顯的行業、地域和專業方面的優勢,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具有智力支持作用。一方面要選拔一批德高望重、德才兼備、熱愛農業農村事業的領軍人物;另一方面要對這些領軍人物進行重點培養,使其成為能夠為國家和社會提供決策咨詢服務的專家學者。此外還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一大批具有遠見卓識和創新意識、敢于擔當責任、勇于開拓創新、能夠深入基層并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的領軍人才[3]。
2.5激活其他參與者的積極性
鄉村振興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事業,需要激活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鄉村振興。要積極協調政府資源、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鄉村振興,特別是鼓勵工商資本下鄉;要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的作用,引導他們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更好地為民服務;要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專家到鄉村進行技術服務;要發揮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引導各種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鄉村振興,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鼓勵企業到農村投資興業,推動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平等交換,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3 發揮參與主體作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
3.1總設計師的作用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規劃是科學發展的前提。規劃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決定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敗[4]。因此,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尊重鄉村發展規律和客觀實際。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讓良好的鄉村環境成為吸引投資的金字招牌和城鄉居民休閑度假的后花園。
3.2人民公仆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群眾作為自己的基礎和力量源泉,充分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是鄉村振興戰略成功實施的關鍵所在。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黨員干部作為先鋒隊員,首先應該帶領人民群眾深入農村一線,深入了解農村的實際情況,傾聽人民群眾的聲音,關心他們的需求,與他們共同探索鄉村振興的路徑。黨員干部要加強與群眾的聯系和溝通,深入到農村與村民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意愿和需求。通過與村民互動,黨員干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的生產生活狀況,為他們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服務。其次黨員干部要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工作。通過開展培訓和技術支持,幫助農民提高種植、養殖等生產技能,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再次黨員干部還可以組織農民參觀學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發展動力。最后黨員干部還應該發揮好組織者和協調者的作用,促進農村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可以利用農民合作社等組織形式,推動農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促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
3.3村干部的作用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的能人帶領群眾。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村干部是連接政府和村民的橋梁和紐帶,是農村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和實施者,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值得借鑒的經驗。一是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村干部肩負著帶領村民建設美好家園的重任,只有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帶領村民實現美好生活。二是有強烈的責任感。村干部工作千頭萬緒,只有在工作中始終保持一顆“為民服務”之心,積極主動地為村民解決實際困難,才能早日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三是有務實肯干的工作作風。村干部是直接面對群眾、接觸群眾最多的基層干部,其工作態度和作風直接影響到村民的看法和信任度。因此,村干部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以實際行動贏得村民的支持和信任。四是有開拓創新精神。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村干部只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增長才干,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和村民實際需求開展工作,創新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才能適應時代要求,實現鄉村振興。
3.4村民的作用
村民既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實踐者,也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只有充分調動村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才能加快鄉村振興進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充分發揮農民在其中的主體作用,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權益。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戰斗堡壘作用。要發揮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用,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實現村民自治和村務監督有效銜接。要強化村民主體地位,健全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完善村民議事協商制度。要發揮好新鄉賢作用,組織引導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村民自身發展需求在現實中的反映。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激發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積極性,將有利于推動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3.5智囊團的作用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智囊團作為一支智力支撐和決策咨詢的力量,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鄉村振興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工程,需要全面考慮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問題。智囊團成員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他們可以對現有的鄉村發展模式進行分析,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智囊團還可以通過研究和調研,提供全面的數據和信息支持,為鄉村振興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此外,智囊團能夠協助相關部門理順鄉村振興思路,制定優良的鄉村振興實施的具體政策。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明確的目標和戰略方向。智囊團可以深入研究國內外鄉村振興的成功案例,從中汲取經驗,為相關部門提供指導和建議。他們可以通過與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和企業等多方合作,共同制定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鄉村振興政策。智囊團的專業性和中立性將為鄉村振興提供科學的引導,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5]。
4 結束語
各參與主體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效的因素之一,其內在動力必須得到深入發掘,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董怡琳,張皓迪,李理想.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基層糧食安全迷思[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0(02):70-85.
[2]黃錦屏.村莊規劃助力鄉村振興的途徑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社會科學,2023(04):71-74.
[3]孫佳嶺.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梳理及實施策略建議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04):13-16.
[4]孫溢,左琳.加強文化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23,45(01):139-141.
[5]黃煅隆.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06):39-41.
作者簡介:韋鳳平(1979—),女,壯族,廣西河池人,本科,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為鄉村振興、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