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value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He Shaokai" Wu Fujun" Tang Taoying" LeiYu
(1.Fu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344000,China;2. Xixia No.1 High School of Henan Province,474500,China)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Its value is mainly embodied i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elping healthy China strategy; Emphasiz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standardize the sports training market; Deepen the reform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highlight the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hallenges inclu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homogenization of sports training projects is serious. Professional talent echelon construction is scarce.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optimization path is put forward: building the safeguard supervision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four-party coordination system; Broaden the content of sports training and standardize the training service; Strengthe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sports development.
Keyword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Youth sport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Practice path
摘要:“雙減”政策的出臺與實施,為學校體育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文章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價值進行分析,其價值主要體現在: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強調以人為本理念,規范體育培訓市場;深化學校教育改革,凸顯體育教育價值。面臨的挑戰包括:行業發展制度落實不完善;體育培訓項目同質化嚴重;專業人才梯隊建設較匱乏。通過研究,提出優化路徑:構建保障監督體系,強化四方協同制度;拓寬體育培訓內容,規范培訓服務;夯實人才培養體系,壯大體育發展力量。
關鍵詞:雙減政策 青少年體育 發展機遇 實踐路徑
前言:2021年7月,我國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1]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簡稱“雙減”)。“雙減”政策的出臺為體育培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2]。鑒于此,本文基于“雙減”政策下,結合當前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的發展現狀,對“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價值進行探討,進一步分析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發展機遇及挑戰,并且提出實踐路徑,旨在為推動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的健康綠色發展提供理論指導與參考建議。
1.“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的多維價值
1.1重視學生身心健康,貫徹健康中國戰略
“雙減”政策的落地與實施,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體育培訓作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是培養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半p減”政策明確提出要減輕青少年學業以及校外教育培訓的負擔,有效減輕了家長和青少年的教育焦慮。在“雙減”政策實施之前,我國各階段的青少年學生常常因學業負擔及補習班壓力,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導致多數青少年出現肥胖超重、視力健康問題以及心理焦慮等問題,青少年的近視率與抑郁焦慮率近年來不斷攀升,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為實現健康中國造成一定的困擾。“少年強則國強”,健康中國的發展戰略強調了健康要從青少年抓起,體育培訓業通過開展體育教學、訓練服務能夠有效的幫助家長和青少年解決身心健康的問題,為實現健康中國貢獻一份力量。
1.2 強調以人為本理念,規范體育培訓市場
由于近年來教育培訓市場的亂象,體育培訓市場也存在亂象?!半p減”政策的實施與中考、高考體育的改革,體育培訓業也開始受到政府、家長以及社區和市場的監督。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范》,提出體育培訓市場的相關亂象,應積極改革,不科學的體育訓練體系及培訓系統不僅不能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反而適得其反,因此體育培訓業應以人為本,注重青少年的身心成長,而不是一味的市場行為,切實做到以學生為本。在國家及地方部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與支持下,體育培訓市場的亂像得到大幅度遏制,少年體育培訓行業迅速走向正軌的舉措。
1.3 深化學校教育改革,凸顯體育教育價值
歷年來,我國應試教育導致青少年的學業壓力及課外培訓壓力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教育焦慮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焦點問題。長期以來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學校教育“重文化課,輕體育”的教育模式仍在延續,教育發展仍緩慢,學校體育重視度仍處于較低水平。“雙減”政策的實施將素質教育提上日程,體育教育的價值被開發擺在了五育并舉中的重要地位,體育培訓開始受到年輕家長和孩子的喜愛。體育教育強調身體健康,運動前后會幫助青少年塑造積極樂觀以及抗壓的性格,通過體育培訓,更好的培養青少年的體能素質,強化青少年的身體機能。
2.“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所面臨的挑戰
2.1 行業發展制度落實不完善
雙減政策落地實施以來,體育培訓業爆發式增長,為體育行業的發展提供極大的利好條件,但同時“雙減”政策的實施,也是對教育培訓行業的不規范行為的嚴厲打擊,這對于青少年體育培訓業來說,意味著在行業監管與監督方面越來越嚴格。為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進一步加強課外體育培訓的相關治理,國家體育總局印發了《關于做好課外體育培訓行業服務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促進體育培訓市場形成良好生態。在調查中發現多數體育培訓公司長年來受到教育培訓行業的沖擊和影響,在從招生到培訓服務全過程中仍存在為拉生源而不擇手段的各種降價、辦卡會員制等行為,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體育培訓行業的市場,不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體育培訓業的行業規范成為“雙減”政策下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2.2 體育培訓項目同質化嚴重
體育培訓業集中在三大球、三小球以及中考項目培訓等同類項目較多,導致同行業的競爭壁壘較低,難以實現突圍。學校體育課后服務和體育培訓機構的服務內容、服務產品與學校體育教學項目的同質化嚴重,“足籃排”等項目扎堆出現,也導致生源緊張,不利于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高質量發展。體育項目集中,多元化不足成為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在順應“雙減”政策下的又一大挑戰[3]。
2.3 專業人才梯隊建設較匱乏
當前,我國體育培訓業的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運動技能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這使得體育培訓業的教學效果與實際效果出現偏差,家長仍然會出現擔憂青少年參與體育培訓后是否會影響學業或者出現與身體健康成長適得其反的效果,于體育培訓業的認同度仍不高,存在顧慮。另外,體育培訓機構對于從業人員的考核較為簡單,同時學校對于體育培訓從業者的教學與培訓課程及培養方案也仍存在不規范和不科學的情況,以上都成為體育培訓業良性發展的挑戰因素。
3.“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實踐路徑
3.1 構建保障監督體系,強化四方協同制度
“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規范向好發展應從頂層設計上構建完善的制度保障體系,強化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四方協同,為促進青少年健康共同努力[4][5]。首先,體育培訓行業的經營門檻和合規合法應達到管理要求。社會市場應強化對體育培訓行業機構的資質認證,完善體育培訓業的資質認證體系,成立關于體育培訓業的資質認證專家庫,包含指導經營范圍以及經營體系的構建。對教練員和管理人員的資質認證設立完善的監督與管理體系,規范運營者、管理者和教練員的行為。其次,圍繞“雙減”實施的目標,幫助青少年身心全方位成長,發揮四方協同的作用。由體育總局等體育相關部門以及教育部門聯合對行業的發展與規劃進行監督,社會、家長和青少年的反饋機制倒逼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健康發展[6]。
3.2 充實體育培訓內容,規范培訓服務行為
“雙減”政策實施之后,青少年有更多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和體育運動,越來越多的體育運動培訓項目應運而生。首先,由于所有的孩子有更充足的時間來參與鍛煉,這就需要大量的場地和師資配備,體育培訓機構應積極參與校園課后服務,并體現其公益屬性,為打造培訓業的品牌影響力進行高質量的內容開發,服務內容應積極滿足青少年及家長的個性化需求,例如開展除中考體育項目外的特色運動項目,冰雪、滑板、攀巖、射擊射箭等特色有趣的運動項目培訓,提高青少年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體育培訓行業的競爭壁壘[7]。其次,由于課后服務的開展,體育培訓機構應立足于做好自己的課程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樣有利于在校外培訓中帶動更多消費,實現體育培訓業的商業化變現,通過第三方托管、風險儲備金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加強對培訓領域貸款的監管,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
3.3夯實人才培養體系,壯大體育發展力量。
當前體育培訓市場師資缺口大是當前體育培訓業要解決的問題。首先,各大院校及培訓教練人才院校中應注重培養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注重階段性、完整性的課程教學模式、教育教學實踐技能的提升,在青少年體適能各階段訓練的基礎下實現差異化和個性化教學,循序漸進。其次,依據體育各類運動項目的職業資格認定準則對教練進行評定,同時應要求體育培訓業教練應具有多年的學習與參賽經歷,打破非體育專業學生購買執業證書就可以上崗的不合理現象。放寬“禁止體育教師及教練員兼職從事校外體育培訓”的政策界限,出臺允許體育教師和教練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兼職兼薪、按勞分配”,為普通學校、各級各類體校的體育教師及教練員提供更多渠道的發展和增值空間[8]。
4 結語
“雙減”政策的落地與實施,為我國青少年體育教育培訓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完善體育培訓業各方面的舉措,從制度、內容、產品、人才、服務、監管等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助力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可進一步促進青少年體育發展水平,加快實現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OL].[2021-7-24][2022-9-26].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24/content_5627132.htm.
[2]王戩勛,沈克印,方千華.“雙減”政策之下的我國青少年體育教育培訓:機遇、困境與策略[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2,39(02):240-248.
[3]許弘,馬麗.“雙減”背景下體育中考改革的發展趨勢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2,37(01):38-43.
[4]劉復興,董昕怡.實施“雙減”政策的關鍵問題與需要處理好的矛盾關系[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3(01):91-97.
[5]于素梅.從“雙減”談體育教育的價值走向與創新發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01):83-91.
[6]張杰,唐鈺傳,夏正清.雙減政策下社區青少年體育“三社聯動”模式發展機遇與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2(03):33-38.
[7]楊曼麗,張吾龍,胡德剛,宗波波,王寶森.“雙減”政策下我國中小學課后延時體育服務的演進歷程、機遇挑戰及實現路徑[J].體育學研究,2022,36(02):21-32.
[8]劉瑩,苑廷剛,敬龍軍,冷欣,劉嘉偉,韓鵬鵬,侯金寶.“雙減”政策下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機遇、挑戰與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2(04):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