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從“歷史分析”“具體分析”“發展分析”三重向度對19世紀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主旨進行剖析,得出以下結論: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是在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取代封建主義生產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尊重幼兒活蹦活跳的自然秉性、視運動游戲為幼兒正當行為、重視幼兒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是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主旨。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現實價值在于:體育活動開展要與幼兒的運動天性相符合;踐行以家園共育為中心的生活化運動游戲;體育活動的指導要契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關鍵詞:福祿貝爾;幼兒體育;主旨;游戲理念;當代價值
The Purport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Froebel's Infant Sports Thought
He Hengwang" Guo Liangru*"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arly childhood sports from the historical field, we tak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general outline of methodology, and utilize the documentary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the main idea of Flaubert's thought on early childhood sports in the 19th century 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alysis\", \"Specific Analysis\", \"Development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We analyze the main idea of early childhood sports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come up wit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idea of early childhood sports was formed in the background of capitalist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replacing feudalistic production; the main idea of early childhood sports is to respect the natural nature of young children, to regard sports and games as the proper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habits of young children's physical exercis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Flaubert's thought on early childhood sports lies in the following: sports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line with the nature of young children's movement, the practice of living sports and games centered on co-education of home and family , and the guidance of sports activities should match with the laws of young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Froebel; Children sports; a purpose; Game concept; Contemporary value
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Frobel,1782-1852)出生于德國圖林根的一個牧師家,被后人稱為“世界幼兒教育之父”。作為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福祿貝爾不僅創制一套“恩物”的玩具和創辦全世界第一所幼兒園,而且還對教育原理、兒童發展階段、運動游戲、家庭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開創性探索,其思想與著作至今仍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本文以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為切入點,對其思想主旨和當代價值進行深入剖析,為幼兒在體育活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提供理論基礎,進而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1 歷史地分析——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生成背景
福祿貝爾,1782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國圖林根地區魯道爾施塔特的一個小村莊,在福祿貝爾出生9個月之后,母親因病不幸去世,在與父親相依為命生活4年之后,父親續弦重組新的家庭。到達學齡的福祿貝爾只有寄居在舅舅霍夫曼家,才有機會進入國民學校學習,然而最終囿于經濟、家庭等方面原因,他未能進入中學繼續學習。1797年,年僅15歲的福祿貝爾開始為期兩年林務員的學徒生涯,兩年的學徒生涯促進了福祿貝爾與自然的聯系。1799年,福祿貝爾有幸進入耶拿大學哲學院開始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學習。當時,著名哲學家費希特和謝林在該大學任教,費希特的“自由的自我”為核心的“本原行動”和謝林的“同一哲學”理論對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福祿貝爾汲取了費希特的“自我設定自我”“自我設定非我”“自我與非我的統一”的“絕對自我”理論[1]230,注重引導兒童在游戲過程中認識自我以及辨析自我與自然之間的辯證關系。同時,受謝林“同一”哲學思想的影響,福祿貝爾認為游戲與幼兒體育活動之間是一種共生共存的關系,游戲作為幼兒的一種重要體育活動形式,可以視為一種自由活動、自我活動,促使幼兒身心達到內外的統一。
1805年至1811年,福祿貝爾任職于法蘭克福模范學校,又在教學之余從事家庭教師的工作,期間有2次前往瑞士的斐斯泰洛齊的學校,斐斯泰洛齊的人類本性、游戲價值、直觀原理等教育理念對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一方面,福祿貝爾汲取游戲價值的合理內核,強調幼兒在進行游戲過程中要遵循由少到多、由輕到重、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讓游戲在自然規律和幼兒身心特點的基礎上實現了“以體育人”的目標;另一方面,受斐斯泰洛齊“直觀”原理的影響,福祿貝爾在自我表現教育和實物教學中創造出“自我表現”學習理論。1812年至1813年,福祿貝爾進入柏林大學修習哲學、礦物學、語言學、倫理學等科目學習,隨后兩年參加了反抗拿破侖外族統治的解放戰爭。1816年,福祿貝爾在施塔提爾姆創辦了踐行斐斯泰洛齊教育理念的“德國普通教養院”的學校。后來受到德國反動勢力的迫害,福祿貝爾從1831年起流亡瑞士,1834年至1835年在布格多夫擔任一所孤兒院的院長,這一段經歷使他認識到家庭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并積累了幼兒教育方面的經驗。1836年,福祿貝爾回到圖林根并在勃蘭根堡開辦了一個“發展幼兒活動本能和自發活動的機構”,隨后把機構取名為幼兒園[3]。同時,在自己研究成果基礎上創制一套游戲“恩物”及使用說明,從中折射出福祿貝爾在自然科學知識的功底以及浪漫主義和自然哲學的思想。1844年,福祿貝爾把幼兒園遷往山明水秀和環境優美的馬林塔爾,他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到生命的最后時刻。福祿貝爾的主要著作有[2]331:《人的教育》(1926)、《慈母曲及唱歌游戲集》(1843)、《幼兒園教育學》(1861)。
福祿貝爾生活的年代正是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處于上升期,在世界性工業浪潮背景下德國資本主義工業化生產對勞動力需求呈幾何式增加,大量勞動力涌入工廠造成了大量兒童缺乏父母的照應與教育,福祿貝爾創辦的幼兒園正好解決了兒童缺乏照應和疏于教育的問題,福祿貝爾的幼兒體育思想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形成的。
2 具體地分析——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主旨
2.1 尊重幼兒活蹦活跳的自然秉性
福祿貝爾指出:“人的四肢、天賦、力量以及發展方向和感官活動,是遵循身心發展規律在兒童身上出現的必然的次序發展,人與宇宙萬物一樣有著自身發展進程和規律”[1]228。兒童與生俱來就喜歡歡笑、玩耍、活蹦活跳,這是每一個幼兒都具備的自然秉性,福祿貝爾指出幼兒體育要契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生理需求,符合和遵從兒童活蹦活跳的天性和需求。因此,尊重幼兒活蹦活跳的自然秉性是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重要內容。受斐斯泰洛齊等人的自然主義思想和家庭等因素影響,福祿貝爾對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在《人的教育》一書中將“自然”解讀為兒童的天性和大自然。顯然,福祿貝爾提倡尊重幼兒活蹦活跳的自然秉性主要是指前者——兒童的天性。從身體教育層面來看,福祿貝爾主張用發展和變化的眼光來看待幼兒,將幼兒的活蹦活跳視為動態的、變化的天性本能,有助于釋放幼兒的本性和生命張力,反觀,用靜態和固化的眼光度量幼兒,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一方面,福祿貝爾根據兒童身心特點及發展規律,將兒童劃分為嬰兒期、幼兒期、少年期、學生期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契合了不同階段兒童的身心特點;另一方面福祿貝爾認為摒棄干預式而采用順應式是其幼兒體育思想實踐的起點,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在體育活動中實現自然探秘、勇氣凝聚、身體碰撞、能量釋放。從自然法則來看,福祿貝爾指出:“人如同植物一樣,不當的修剪會破壞其發展,故而幼兒在參與體育活動中不應該給予限制與約束,更多的應遵從自然,從內向外將幼兒活潑好動的自然秉性引導出來”[2]9。此外,福祿貝爾也強調,在引導幼兒參與體育活動中應注重對其身體技能的均衡發展,不應當強調某些能力和肢體的運用而犧牲其他能力和肢體的發展,讓幼兒均衡地以同等力量運用每一個肢體[4]18。這不僅順應了幼兒活蹦活跳的自然秉性,而且折射出了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遵從自然的特點。
2.2 視運動游戲為幼兒的正當行為
正如福祿貝爾所言:“一個游戲著的兒童,一個全神貫注地沉醉于游戲中的兒童,正是幼兒期兒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現”[1]210。福祿貝爾將游戲分為精神性游戲和運動性游戲,其中,運動性游戲主要包括行走游戲、表演游戲、跑步游戲,運動性游戲可以使得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體驗力量的運用[1]240。在福祿貝爾看來,幼兒參加運動游戲既能訓練其感官和鍛煉其體力,又能培養對同伴的愛心以及彼此間的合作意識。質言之,福祿貝爾主要從自我表現和社會能力來闡釋運動游戲是幼兒的正當行為。從自我表現維度看,福祿貝爾認為運動游戲是幼兒的一種本能性活動,是幼兒內心世界的反映,幼兒的生活離不開運動游戲,運動游戲是表達他們內心活動的一種重要途徑[3]110,幼兒內在需求和內在本性通過運動游戲得以釋放和表現。福祿貝爾指出:“幼兒在運動游戲中學會協調身體活動,感受身體肌肉變化,學會如何控制身體并獲取生存所需要的一些生活技能,同時實現幼兒內心世界和自我表達在運動游戲中的詮釋”。可以說,運動游戲是幼兒自我表現的中介,它就像一座橋梁,不僅連接幼兒的內部生命和外部現象,而且折射出幼兒成長的本質規律,通過運動游戲讓幼兒想象力和理解力得到進一步挖掘”[3]107。從社會能力維度看,福祿貝爾曾經說:“運動游戲是幼兒認識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在運動游戲中幼兒的感覺器官和身體得到鍛煉和加強,智力和心靈得到訓練和發展,內部感覺和正確的判斷也被喚醒”[3]117。在運動游戲中幼兒既學會了與他人相處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自身、環境和他人之間的關系認識,又塑造了幼兒慎重、果斷、堅強、勇氣等體育品德。可見,福祿貝爾將運動游戲視為幼兒的正當行為有其合理性,幼兒通過參與契合自身身心特點的運動游戲,有助于實現自我表現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2.3 重視幼兒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
福祿貝爾非常重視幼兒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他還提出,重視家庭生活和加強家庭幼兒體育指導是塑造幼兒體育鍛煉習慣的兩個重要方面。從家庭生活看,福祿貝爾指出:“家庭生活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礎,父母的示范和榜樣作用會對孩子的認識和學習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孩子對道德意識、行為規范、社會規則等社會行為內容的了解也始于家庭生活”[3]157。從家庭幼兒體育指導看,福祿貝爾鼓勵家長要多帶孩子到風景優美、環境宜人的野外、森林進行戶外活動和游戲等體育活動,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達到增強體質、磨練意志、塑造習慣和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之目的。同時,福祿貝爾也指出:“父母與孩子一起參加運動游戲,有助于更好地引導孩子在運動游戲中滿足內在需求和塑造鍛煉習慣,又能在運動游戲中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因此,幼兒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是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一大精髓,幼兒階段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伴隨著人的一生,對其成長階段具有重要影響,為其學習知識、培養技能奠立堅實的身體基礎。
3 發展地分析——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3.1 體育活動開展要與幼兒的運動天性相符合
福祿貝爾指出“兒童能否通過教育實現開花結果取決于對教育‘內在’生長法則的遵循以及對人和人本性的深入認識,進而實現兒童自然和自由的發展”[4]315。這一重要論述為幼兒體育的開展提供重要指導意義。喜歡運動是幼兒與生俱來的一種自然本能,然而當前幼兒體育開展過程中存在“教學目標模糊”“教學內容功利化”等方面問題[5][6]。福祿貝爾提出的幼兒體育活動開展要契合幼兒的運動天性,對改進當前幼兒體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教學功利化等問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福祿貝爾提出“人的發展是一個相互聯系和漸次遞進的過程,會經過嬰兒、幼兒、少兒、青年、成年不同階段”[3]36。他進一步強調“幼兒體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活動開展要契合幼兒的運動天性,方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教學目標設定上,要依據教育對象的身心特點來合理設定幼兒體育教學目標。福祿貝爾設計一套從統一到多樣、從簡單到復雜并合乎邏輯的一套玩具,被稱為“恩物”,意味著上帝的恩賜。借助“恩物”玩具讓幼兒在游戲和戶外活動等體育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身體健康;他還提出的“對立融合”法則孕育了素質教育理念,素質教育理念體現了自然和精神之間“對立融合”法則。在教學內容選取上,福祿貝爾提倡體育融入生活的發展理念,主張把戶外活動、運動游戲、各項體育運動融入到幼兒生活中去,在豐富幼兒日常生活的同時,不僅促進幼兒德智體各方面發展,而且滿足幼兒身心需要并積累了更多的生活經驗。
3.2 踐行以家園共育為中心的生活化運動游戲
幼兒體育在促進幼兒社會交往、個性品質塑造、體質狀況改善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從幼兒體育開展實際情況看,存在著“重游戲輕技能”“開展方式和手段單一化”“活動內容脫離幼兒生活經驗”等問題[7][8][9]。如果不加以改進,不僅會削減幼兒對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而且會影響到幼兒體育在提升幼兒社會化水平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福祿貝爾提出的以家園共育為中心來構建生活化運動游戲為主的幼兒體育活動內容,對當前我國幼兒體育的開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相比于成人所生活的“經驗世界”,生活在“天真世界”的娃娃具有自由性、模仿性、游戲性、天真性、可塑性等獨特屬性[10]。一是家園共育能有效銜接幼兒園體育和家庭體育的開展,改變過去兩者游離化、單獨化發展狀態,從而建立一體化的互動和合作發展格局。二是通過家園共育有助于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家長在幼兒園教師的指導下要逐步掌握體育相關知識和運動技能,對體育價值及其作用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同時家長和教師及時交流和溝通孩子在家里和幼兒園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對孩子運動表現、心理狀況、精神面貌以及身體狀況等情況及時掌握。福祿貝爾主張家庭和幼兒園應根據自身情況,多開展戶外活動及運動游戲等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豐富幼兒生活,這對幼兒身心健康提升起到積極影響。
3.3 體育活動的指導要契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幼兒教育在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等方面得到顯著提升,然而囿于傳統文化陋習和陳舊教學理念等方面限制,部分幼兒園為了孩子安全和追求升學率等方面因素考慮,很少或未有開設游戲課或室外體育活動,這嚴重限制了幼兒運動能力和可塑性發展。養成幼兒體育鍛煉行為習慣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11],福祿貝爾指出,幼兒的四肢及感官和心理活動遵循漸進次序的身心發展規律。一是要改變幼兒教育只能由女性擔任的認識偏見,幼兒園教師并非女性“專利”。相比女性教師,男性教師在體魄、體力、勇氣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男性教師在指導幼兒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更能培養孩子堅韌、果斷、勇氣等方面品質。二是要營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和尊重兒童的運動興趣是有效實施幼兒體育活動指導的前提條件。福祿貝爾指出:“不能把人的發展和訓練視為重復和靜止的過程,否則,兒童就成為了沒有‘生命’的‘復制品’,對幼兒體育活動的指導要放到空間和時間的統一中去考慮和實施,這就意味著既要營造良好和寬松的活動環境又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3]12。三是體育活動的指導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滿足其好動心和好奇心,激發幼兒運動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這與當前我國現行幼兒教育發展規范高度吻合。
4 結語
福祿貝爾作為19世紀歐洲知名的教育家,傾其一生專注于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其幼兒體育觀更是對歐美國家幼兒體育開展起到指導和引領作用,對當前我國幼兒體育開展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福祿貝爾教育思想帶有“萬物在神諭”的明顯烙印,其幼兒體育思想也略帶有宗教色彩,這與福祿貝爾所處的時代和生活環境不無關系。所以,我們應該結合我國目前幼兒體育發展現狀,汲取福祿貝爾幼兒體育思想的精華,為我國幼兒體育的開展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價值,使得我國幼兒體育不斷超越“現實性”的規定而向“可能性”的目標前進,為早日建成體育強國不斷賦能。
參考文獻:
[1]黃頌杰.西方哲學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
[2][德]福祿培爾.人的教育[M].孫祖復,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德]福祿培爾.福祿培爾幼兒教育[M].李銘,譯.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5.
[4]張庭.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陶小娟,汪曉贊,范慶磊等.新時代中國幼兒體育發展的現實問題與應對策略[J].體育科學,2021,41(09):24-34.
[6]王凱珍,王曉云,齊晨暉.當前我國幼兒體育的熱點現象、問題與建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05):30-38.
[7]王森,王文龍.我國幼兒體育開展中應處理好的幾對重要關系[J].青少年體育,2022(01):135-137.
[8]李哲,王瑩瑩,楊光.具身認知視域中的幼兒體育活動闡論[J].體育教育學刊,2022,38(01):74-78.
[9]李哲,楊光,王瑩瑩等.兒童視角下幼兒園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體育學刊,2021,28(03):126-132.
[10]郭良如,謝明正,雷世平.體育強國背景下學前體育教育的價值取向與實踐理路[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23,44(3):100-106.
[11]楊春霞.幼兒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家庭教育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6):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