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初中排球結構化教學進行了優化研究,引入“四人制”小場地賽制,以賽促練優化初中排球單元教學結構運用,并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筆者分析了目前初中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效果不佳等。繼而,我們優化排球單元教學結構,介紹了以賽促練的教學理念和引入“四人制”小場地賽制,并結合初中排球教學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最后,通過實驗研究驗證了以賽促練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得出了結論并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
關鍵詞:排球教學;結構化教學;四人制比賽;單元教學設計
\"Promoting Practice by Competition\":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Volleyball Unit Based on the \"Four-person\" Competition
Author Unit:Xiaolingwei Junior High School,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ame: Nanning Male December 1972
Research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Mobile Phone Number: 13645151854
Postcode: 210094
Abstract:
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structured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volleyball, introduces the \"four-person system\" small field competition system, and optimizes the teaching structu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volleyball unit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Autho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volleyball teaching: including single teaching cont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poor teaching effect, etc. Then, we optimized the teaching structure of volleyball units, introduced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promoting training by competition and introduced the \"four-personsystem\" small venue competition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unior high school volleyball teaching,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teaching method of promoting practice is verified through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conclusions are drawn and furthe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volleyball teaching ;structured teaching ;four-person system;
Unit teaching design
引言
初中排球作為一項重要的體育課程,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團隊合作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目前初中排球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傳統、后期比賽表現不佳等。有必要對初中排球結構化教學進行優化研究,以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潛力。然而,由于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不足,很多學生在排球技能和比賽表現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對初中排球的結構化教學進行研究,對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比賽表現具有重要意義[1]。
1.初中排球結構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內容單一
目前初中排球教學往往只注重基本技術的傳授,缺乏對戰術、策略等方面的培養,導致學生在比賽中缺乏應變能力。區、市級公開課多年展示的內容多停留在單一技術教學,雙手正面墊球或發球,很少涉及組合練習、技戰術。
1.2教學方法傳統
傳統的排球教學方法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互動和實踐,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由于排球項目的特點,學生掌握有難度,對于零基礎學生來說,可展示的練習方法較少。其次,課時分配較少,學生球感普遍較差。
1.3賽場呈現效果不佳
由于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傳統,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技術水平和比賽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應用,最直觀的就是每次組織班級比賽,學生只能呈現出發球的墊球,比賽來回少觀賞性不佳。
2.以賽促練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如何幫助學生完整認識排球比賽,達成具有“傳、墊、扣、攔”具有一定戰術水準的比賽呢?筆者認為:(1)優化排球單元教學結構,教學中盡早引入比賽,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傳墊扣串聯的完整比賽概念;(2)以賽促練注重實踐和體驗,教學中突出串聯組織一攻;(3)通過縮小場地、降低球網高度組織四人制比賽和訓練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比賽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比賽能力[2-5]。
3、初中排球結構化教學優化措施
(1)調整教學內容:在初中排球教學中,應該注重技術、戰術、策略等方面的培養,使學生全面發展。
(2)改變教學方法:采用以賽促練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實踐和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加強實踐環節:在教學中加強實踐環節,組織比賽和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應變能力。
4. 初中排球結構化大單元設計與創新
結構化教學的理念 結構化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它強調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和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在初中排球教學中通過結構優化設計,促進教學比賽目標的達成。教師通過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和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例如:筆者以“四人制”比賽為教學重難點突破口,將四人制比賽解構,圍繞比賽實施技術教學。學生通過單兵對墻訓練、雙人對墊、一拋一扣練習、一接一拋一扣練習、接發球一拋一扣練習、中一二戰術練習、重點圍繞比賽進攻環節、強化串聯組織進攻;一段時間后開展四人制降標對抗(羽毛球場地,2米網高)、實戰演練,幫助學生在比賽情境中學會比賽,提升比賽中的運動表現,同時通過比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通過技術訓練、戰術訓練、比賽訓練等環節,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提升運動興趣。筆者將初期四人制比賽劃分為level1---level3三個階段重新設計教學單元。
如表1所示:
5、基于結構化教學理念的初中排球大單元設計創新解析
(1)調整教學次序:
以往的初中排球教學次序依次為理論學習、步伐與墊球、傳球、發球、扣球,單項技術依次教學。如此安排,在班級聯賽中我們發現為了贏球比賽樣態呈現為僅有發球和一次性墊球過網,學生們通過減少觸球減少失誤。
四人制比賽教學結構核心理念是:“讓學生盡可能早的接觸扣球,體驗基于有扣球環節組織進攻并開展比賽”。將教學結構劃分為三個階段(level1-3):
level1階段初級比賽,學生儲備技能僅有墊球、移動、扣球。次階段的比賽二傳才有雙手接住一墊來求然后拋高球組織扣球進功(進度第八節課),level1階段比賽通過四人制羽毛球場2米網高開展比賽,比賽中有對方拋球開始(無發球)進攻方做“一墊、一接拋、一扣球”;
level2中加入了發球,此階段比賽技術內容為“一發、一墊、一接拋、一扣球”;level3比賽中融入了傳球技術,但考慮到此項技術的難度和學生的能力不足,在level3教學比賽中我們允許二傳環節皆可以傳也可以接住球后雙手拋球,此階段比賽技術內容為“一發、一墊、一接傳(拋)、一扣球”當教學目標由單個技術教學調整為技術串聯學生們的注意力更加注重每個環節的配合。
(2)場地器材創新:由于是4對4 的四人制比賽,我們將level1-3的比賽場地改用羽毛球場地;考慮到初中生身體素質,我們將網高調整為2.0米-2.1米。通過降標處理確保大多是學生能完成扣球環節,有助與level1-3三個層次的比賽達成。
相較于傳統單項技術教學,基于四人制比賽結構化教學的單元設計有助于學生們對排球比賽形成完整的認知,學練中更加突出“充分利用三次觸球機會完成一次成功的扣球”的教學目標,使得學練內容更加貼近比賽。課堂上在分組教學中學生表現出樂于參與比賽、比賽中頑強拼搏并能積極探索影響比賽成敗的規律,課后能利用課余時間主動積極錘煉基本功。筆者認為這是應為在單元設計中較早安排了比賽環節,孩子們通過教學比賽理解的技術運用的穩定性的重要意義,好勝心趨動他們能在課余主動練習[6-8]。
6.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初中排球結構化教學的優化研究,我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以賽促練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比賽能力。初中排球教學通過引入“四人制”level1-3比賽體系有助于提升技術、戰術、策略等方面的在比賽中的運用與提升,幫助學生全面認知排球比賽,提高比賽中組織進攻的成功率。一改只會墊球的比賽樣態。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實踐環節,組織比賽和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應變能力。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進一步探討以賽促練教學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潛力。
參考文獻
[1] 蔣俊.基于合作學習法的初中排球課堂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5(36):81.
[2]竹懷濤,張慶新,張金玲.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排球大單元“學、練、賽”一體化設計與實施[J].體育教學,2022,42(09):31-34.
[3]沈民.新課標下排球教學運用“比賽法”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2(01):130-131.
[4]陳穎.\"合作+競賽\"法在初中排球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拳擊與格斗, 2022(10):22-24.
[5] 季瀏.堅持“三個導向”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J].體育學刊,2022,29(03):1-7.
[6]董欣.初中體育課堂實施結構化技能教學策略[J].新教育,2023(05):22-24.
[7]張江濤,田曉嬌.“教會、勤練、常賽”理念下初中校園排球教學策略研究[J].運動精品,2022,41(12):25-27.
[8]唐慶,王艾佳,田森文等.基于新課標下的初中排球“大單元”教學實踐路徑探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10):172-17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