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關火
一、關于合作學習課堂管理的研究綜述
(一)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
合作學習又稱協(xié)作學習,是以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等為基礎,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師師合作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方式,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改善班級內(nèi)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目標,是一種極富創(chuàng)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
(二)合作學習的特征
結合中小學教學的實際,可以將合作學習的特點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活動;(2)合作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3)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4)合作學習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換為小組之間的競爭;(5)合作學習是由教師設計教學,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進程的活動。
三、對中學科學課合作學習課堂管理問題分析
(一)課堂科學環(huán)境存在問題
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些的班級的科學環(huán)境存在問題,有的是光線昏暗,有的是不通風,使學生上課昏昏欲睡;有的班級墻上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學生手工制作或者小貼畫,這樣容易使學生分散精力;有的座位安排比較滿空間小,使學生經(jīng)常因為活動范圍受到限制而發(fā)生不必要的爭吵;有的合作學習小組因為人員分配問題,達不到較好的合作氛圍,而影響學習效率。
(二)合作學習管理中的文化建設存在問題
合作學習管理要真正順利并持續(xù)地開展需要一種氛圍,這就好比下圍棋需要“取勢”一樣,“大勢的宏觀戰(zhàn)略一旦實現(xiàn),局部的困難便可迎刃而解。培養(yǎng)小組合作中的團隊合作的意識、打造班級小組個性文化、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感召力,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和持續(xù)不竭的戰(zhàn)斗力。學一時容易,堅持學習形成良好的習慣卻難。合作學習管理中如果不注重文化建設便會出現(xiàn)下列問題:
1.學生會失去合作學習初始的好奇心,出現(xiàn)“疲勞駕駛”現(xiàn)象。
2.小組內(nèi)不能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得積極向上的良性基因異變,影響整體小組的學習效果。
3.支離破碎的文化建設,也同樣形不成強大的感染力,不足以推動合作學習管理的良性循環(huán)。
(三)未建立積極互賴的人際關系
綜合對中學科學合作學習調查問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導致該校科學合作學習效率不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小組內(nèi)沒有建立積極互賴的人際關系。
調查反映出72.75%的小組成員希望和朋友分到同一合作學習小組,說明小組成(四)合作學習管理中課堂實際操作步驟存在問題
合作學習管理要真正順利并持續(xù)地開展需要一種氛圍,這就好比下圍棋需要“取勢”一樣,“大勢的宏觀戰(zhàn)略一旦實現(xiàn),局部的困難便可迎刃而解。培養(yǎng)小組合作中的團隊合作的意識、打造班級小組個性文化、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感召力,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和持續(xù)不竭的戰(zhàn)斗力。學一時容易,堅持學習形成良好的習慣卻難。合作學習管理中如果不注重文化建設便會出現(xiàn)下列問題:
1.課堂合作學習重形式,輕內(nèi)容。只求形式上熱熱鬧鬧,博人眼球;忽視教育實質,膚淺表面。
2.合作學習小組有時是臨時拼湊,組員問也不熟悉,缺乏團結互助的默契。
3.組員分工不明確,課堂發(fā)言凌亂無序,或者導致優(yōu)秀生“一言堂”和學困生“邊緣化”。
4.教師沒有及時跟蹤指導,使合作學習管理低效,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問。
(五)合作學習管理中評價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
我們經(jīng)常親身經(jīng)歷也經(jīng)常看到身邊有這樣的現(xiàn)象:公開課上,當小組合作展示之后,如果答案跟老師預設的差不多,老師一個“好”字,萬事大吉,如果答案不一致時,老師便迅速回避,組織學生繼續(xù)展示;有的老師只重視個人評價,而忽視團隊評價;有的老師只重視結果而忽視合作過程的評價。可以說評價就是導航儀,就是矯正器,評價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在課堂中我們要力爭評價的多元化,形式上要注重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自我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內(nèi)容上要包括參與情況、合作效果、創(chuàng)新精神、質疑探究、平時表現(xiàn)檢測成績等,讓學生能在自評和互評中,從不同維度獲得反饋,在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中不斷重新定位自己,不斷刷新自己,從中獲得自主發(fā)展的參考,快樂成長。
四、結論
科學教學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在怎樣提高孩子知識以及能力的增強以及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增強科學課程的知識性及趣味性的相互結合這些方面有很大的改革,在教學實踐之中,大部分知識點能夠出現(xiàn)在孩子們的合作以及人際交流的過程之中,最大程度的使用好學生之間的這種天然資源可以增強學生的參加程度以及肯定的程度,有利于加強孩子的學習成果,從而讓教學的質量獲得大幅度提高。
新時期基礎教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初中科學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為孩子創(chuàng)造很好的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指導孩子們在學習之中自主學習、學會主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此外,還須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團隊協(xié)作意識以,促使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高艷. 合作學習的分類、類型與課堂應用研究初探[J]. 教育評論,2001(2):14-17.
[2]孫曉光.排除認識與心理障礙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合作學習[J].山東教育科研,
2001(78): 82-91.
[3]王坦.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2(1):32-35.
[4]陳向明.小組合作學習的條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4):11-16.
[5]馬蘭.讓合作學習真正走進課堂[J].教育科學研究,2005(6):38-40.
[6]鄭漢文.合作學習課堂管理策略[J].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12):180-182.
[7]鄭淑貞,陳英德.合作學習課堂管理策略探析[J]. 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5):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