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個體的未來成長,還間接影響到國民素質的高低。這就決定了中小學德育在國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著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水平,引導學生陶冶道德情操、鍛煉道德意志、培養道德習慣。其中,班主任的角色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德育工作,是本文闡述的重點。
[關鍵詞] 小學德育;班主任工作;合作共育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教育是一門藝術,對于班主任來說,如何開展德育工作更是一門藝術。目前,小學德育工作還是存在著顯著的問題。
其一,德育涵蓋面廣,但在教育實踐中內容量化不夠系統,具體分級目標不夠明確。《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闡述了各學段具體的德育目標和德育內容,指明了德育工作的實施路徑,要求做到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和協同育人。學校落實德育工作,一學期下來要達到怎樣的德育目標,一節課下來要達到怎樣的課堂德育效果等等,基本上都還停留在自行要求、自行安排、自行評價的狀態,內容量化不系統,具體分級目標不明確。
其二,師資隊伍德育業務水平有限,教育方式單一。小學階段的德育課程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或語文教師兼任的,他們大多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德育工作培訓,德育業務水平不一,除了上學校安排的道德與法治課以外,還要承擔班級管理、教學管理等任務,個人精力有限,課前準備有限。德育工作很多時候可能都止于:有課就教、按書說教、遇事管教。
其三,缺乏和其他科目、活動以及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的有機融合。有教師兼任道德與法治課程,德育似乎就跟其他科目的科任教師無關了。德育的落實只在個別教師、個別課堂、個別活動,學科任務界限分明,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協同育人等等無從談起。學校教育做不到協同育人,家校協同育人就更難以實現。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多邊結合策略
小學班主任的各項工作是直接面向學生的,與學生成長、教師成長、學校發展有密切關系。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點,但要做好德育工作,絕不是只靠班主任就行。因此,要改變目前德育工作的狀況,應著眼于增強教師主動開展德育工作的意識。
1.在校進行學科結合
由學校牽頭進行跨學科集體備課,確立各年級德育的統一目標,明確各學科在日常教學中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強化各學科教師主動進行德育工作的意識。每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就把它當成一次小型的培訓,各學科教師在統一的目標下進行學習研討,條件允許還可以由德育專任教師定期進行示范教學。每次班會,班主任應將主要內容告知其他學科的科任教師,讓他們清楚班級具體活動的細節和德育目標的落實情況。這樣不但能解決德育工作目標落實不明的問題,還能提升教師個人的德育能力。此外,由于各學科的理念和功能的差異,跨學科集體備課還能碰撞出許多德育工作新思路,有助于避免德育工作的形式單一問題。
2.在家進行家校結合
教師在進行德育工作之前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是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個人特點等因素綜合影響下的主體,針對他們的德育工作是廣泛而細致、多維而深刻的,涉及生活學習、文明行為、日常規范,公民道德、集體主義、愛國主義,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方面面。因此,光有學校的德育環境是不夠的。多邊結合也是多邊融合,而且不只是德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而且是教師與課程、學生與課程、教師和學生、學生和生活的融合,這是德育綜合性的體現。進行德育工作須以學生個人為基點,結合學校的教育平臺,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在現實允許的條件下,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應盡可能多地讓家庭參與進來,實現家庭德育與學校德育的結合。例如,在每年的“學雷鋒紀念日”,班主任就可以在班上組織親子“學雷鋒”活動,充分發揮家長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幸福感強化策略
德育離不開兒童的生活。要開展好德育工作,應立足學生的生活,珍視學生的生活。這就意味著德育工作應該讓學生體會到愛,體會到幸福。
因此,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首先應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進而改變“灌輸”“說教”式的教育行為,讓教與學根植于兒童的生活。德育是綜合性的、開放性的,對學生開放,對生活開放,對教育形式開放。這樣,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實效,學生才能易學易得、易懂易用。新課標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此背景之下,引導、教育學生“負責任”地生活、“積極”地生活、有“規劃”地生活是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提示。班主任要讓學生學會觀察自己和他人的“閃光點”,感受班級成員之間的個性差異給集體帶來的多樣性。德育工作應該是貼近兒童生活的,是多樣、綜合、開放的,只有這樣才能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豐富班級文化、豐富班級生活是豐富德育方式的重要手段,打造貼合學生身心特點的班級文化,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自我展示活動,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幸福感。此外,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每天都能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學習,也可以為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提供極大的助力。
因此,班主任應更新自己的德育理念,以提高學生的幸福感為目標,強化學生在班級中的幸福感。這里所謂的“幸福感”主要是指小學生應有朝氣與活力,童真與童趣。要做到這一點,班主任必須了解本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不論在課堂教學還是在課余生活中,都用尊重、平等、民主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既是一個合格的教師應有的教育品質,也是提升班級學生幸福感的保證。事實上,小學生幸福感的獲得并不難,他們是喜怒哀樂的“直觀儀”,和他們朝夕相處時間久了,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信任感,從一開始的陌生變成教師無話不說的“伴兒”。顯然,這種依賴感和信任感是班主任高效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具體的德育工作實踐中,強化學生的幸福感也并非困難的事情。因為,幸福對孩子們而言,就是為留守的孩子過一次普通而又意義非凡的生日,就是給平時在班上默默奉獻的孩子塞張鼓勵的小紙條,就是認真傾聽孩子們的話,就是伸手摸摸孩子們哭泣的臉蛋,就是微笑看著孩子們玩耍……
(三)激勵升華策略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每個孩子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個孩子都是有優點的,因此每個孩子都是值得用心對待的。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是了解學生,是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觀察,是主動發現學生的優點與不足。對每個學生知根知底,對學生整體情況充分把握,是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的前提。因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須尊重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育,改進評價辦法,充分利用學校活動、班級活動、社會活動豐富德育形式,進行情感激勵。
1.樹立學習榜樣,進行自我成長激勵
如何在班集體中高效地開展德育工作?如何維持良好的班級風貌?如何激發學生在德育中的能動性?樹立榜樣,就是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的捷徑,是順利進行德育工作的助推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關注到每一個孩子,走進他們、了解他們,從中發現榜樣。很多時候,平時在班里默默無聞的孩子,卻能主動細致地把班里的臟活累活都干了;考試成績不佳的孩子,卻因為樂于助人、熱情大方而擁有很多朋友;常常調皮搗蛋的孩子,做起教師的小幫手來卻從不含糊……每個學生都以自己獨有的樣子活躍在班集體中,每個學生都能把自己當成班級的小主人。班主任每一次獨具慧眼的表揚,每一次細心及時的夸獎,每一次中肯真誠的贊美,不僅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就是榜樣,而且能直觀地讓其他孩子們看到,他們所做的一切,老師都看得到。學生一旦養成了主人翁意識、榜樣意識、集體意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能高效地進行。
2.樹立愛國意識,進行情感升華激勵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毒品”。坊間這句俗語就是對現今德育訴求的最好說明。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教育學生理解、認同和擁護國家政治制度,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養成良好政治素質、道德品質、法治意識和行為習慣,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一個人最高的品德,就是愛國。因此,每個國家特殊紀念日,每次國家重大事項的通告,每位民族英雄的光榮事跡,都應成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資源。也就是說,愛國主義教育不應局限于德育課堂、主題班會、升旗晨會,一位英雄人物的介紹,一個革命小故事,乃至教師自己的一段經歷,都能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
筆者曾以學校開展的國防軍事教育為契機,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參訓感受。挑食的孩子在日記中寫道:“軍訓時,除了感受到了運動的重要性,我還感受到了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我要繼續踐行學校的光盤行動,不浪費糧食。”勤奮好學的孩子說:“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不應該貪圖享受,而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我們要學習解放軍叔叔的勤苦耐勞,學習消防員叔叔的不怕犧牲……”調皮的孩子寫道:“我要感謝學校給予了我這次努力向上、奮勇向前的機會,同時我也要感謝耐心教導我們的教官、老師,謝謝你們!軍訓雖然辛苦,但我學會了堅持。”
可見,沒有過多嚴厲的說教和生硬的灌輸,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利用好每一個契機,就能收獲意想不到的德育成果。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讓孩子發揮自己的主體性,班主任只要進行適當的關注和引導,激發孩子的主人翁意識,他們就會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挑食的孩子變少了,光盤行動做得越來越好;珍惜值日生勞動成果的孩子多了,校園越來越干凈;班級學習氛圍更濃了,同學之間你追我趕;遇到困難退縮的同學少了,大家都學會了團結一致攻克難關;遇事旁觀的學生少了,所有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見到老師繞道的孩子沒有了,人人都懂得禮貌地問好……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進而改變“灌輸”“說教”式的教育行為,讓德育根植于兒童的生活,并通過多邊結合策略、幸福感強化策略、激勵升華策略優化德育工作。“其德薄者其志輕。”德育工作影響著孩子的長遠發展。“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永不懈怠的追求。班主任只有做教育的有心人,注意把握教育契機,把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點滴之中,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徐艷.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實施幸福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3):120-122.
[2]時偉琳.小學班主任如何在德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求知導刊,2019(39):56-57.
[3]陳小丹.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新課程(上),2019(5):221.
[4]宋晶晶.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考試周刊,2022(15):143-146.
[5]汪亞麗.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策略分析[J].家長,2020(17):23-24.
[6]劉雪芬.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德育研究[J].名師在線,2023(2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