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瑩
靈活就業,現已成為勞動力市場較為普遍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主要針對的群體和對象是個人,它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就業形態和模式。我們常講的一個人打幾份工,實際上就是從個人的角度所描述的一種靈活就業的方式。靈活就業人員多為小商小販、生活服務業就業人員、大齡失業人員。本文主要討論的群體為靈活就業人員中的農村勞動力。靈活就業作為一種新型的就業形態,在為農村地區帶來新的就業機會、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就業不穩定、勞動力流失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嘗試給出合理的意見,僅供參考。
●增加就業機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農民選擇進城務工,但同時也不得不面臨背井離鄉,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的矛盾。近年來,靈活就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矛盾。有的農民在家鄉附近從事“鐘點工”,52歲的村民郭三麗就是其中一個。這幾年每到農忙用工高峰期,她都會在本村果樹種植戶家里打工,因為干活兒利索,深受果農老板的歡迎。郭三麗也表示:“我在這干活兒,一天能賺300元錢,不用離家太遠,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要好很多。”
“鐘點工”靈活機動,不但有效緩解了農忙時節“用工荒”,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有效拓寬了農民就業渠道,實現了農民就業與農村經濟增長的雙贏。靈活就業政策還通過提供個性化和定制化的工作模式,滿足了不同鄉村勞動者的特定需求和技能。這種多樣性和包容性帶來了更廣泛的就業機會,也有助于鄉村勞動力市場吸引和保留人才。在這種背景下,農村地區經歷了勞動力市場的快速擴張和多樣化。這一進程不僅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增長,也提升了農村勞動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
●提升勞動生產率
靈活就業通常伴隨著新技術和工具的廣泛使用,農村勞動者通過接觸和掌握這些技術,不僅拓寬了就業領域,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例如,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工作模式使得信息流通更加迅速,決策和執行更加高效。此外,靈活就業模式要求勞動者具備更高程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能力。這種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就業不穩定
隨著靈活就業政策在鄉村地區的廣泛推廣,就業不穩定問題日益凸顯。傳統靈活就業的概念與國際上“非正規就業”的概念內涵一致,指的是未被勞動法律和稅法覆蓋的就業群體,這一群體通常缺乏就業保障、福利和勞動法規保護。這種保障上的不穩定性來源于靈活就業的不確定性、臨時性和非正規性,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在靈活就業模式下,農村勞動者雖然享有更廣泛的就業機會,但同時也面臨著工作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工作合同的臨時性、工作時間的不規律性和收入的不穩定性成為鄉村勞動者面臨的常態。這不僅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也影響到農村社區的穩定和發展。另外,就業不穩定也加劇了農村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問題。由于工作的不穩定和收入的不確定,鄉村勞動者面臨著社會保障和福利的缺失。這增加了他們面對突發事件時的經濟和社會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農村社會的穩定性。
過去處于勞動力市場邊緣的就業困難群體,可以借助新就業形態重新成為市場的參與者。例如,數字經濟領域的電商、直播等靈活就業形式,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的參與率,幫助他們拓寬了就業選擇面;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為失業再就業群體提供了多元化選擇;各類數字經濟領域的靈活就業,如云客服、人工智能標注師等打破了就業時空限制,幫助偏遠地區的失業人員、殘疾人獲得就業機會。可以說,靈活就業很大程度上幫助農村勞動力實現了就業,與此同時,整個社會也要給予此類群體多方面的支持。
●技能培訓強化
要有針對性地對農村勞動者進行技能培訓。例如,河南某地區廣泛推行了西式面點師的培訓課程。通過邀請專家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學員們在短期內就掌握了西式面點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增添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培訓項目不僅提高了鄉村勞動者的技能,也為他們打開了更廣闊的就業空間。靈活就業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和變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農村勞動者因此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培訓課程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共同參與和支持。政策和資金的保障使得這些培訓能夠順利推進,而實地操作和實例學習則確保了培訓質量和效果,形成了一個健康、有序的技能培訓生態系統。
●線上互聯互通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職能,為靈活就業者提供更為全面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提高市場供求信息對接效率,化解信息不對稱可能帶來的各種風險。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現代科技尤其是網絡技術和平臺的積極作用,建設具有信譽度高的靈活就業服務平臺,在為靈活就業市場雇傭雙方提供就業服務的同時,確保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的安全,達到多贏目的。以車工王師傅為例,五年前,他經人介紹,從農村老家來到城市工廠打工,近幾年工廠效益不佳,半年前被裁員。由于一時間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便注冊了一個靈工平臺,用手機在微信小程序上搜一搜,看到合適的崗位就直接聯系。打開小程序,可以看到土建工程、物流用工、管理施工等招聘信息,工資、人員要求、公司地址等信息一應俱全,求職者可以電話聯系用人單位,也可打字咨詢,實現了線上快速對接。
●創新創業推廣
針對靈活就業人員自主創業,重點在審批管理、資金、場地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營造一個有利于創業的環境和氛圍。農村地區應與城市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引入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為創業者提供支持和幫助。在實施推廣創新創業的措施時,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的作用不可忽視。他們可以提供政策指導、資金支持,以及市場和服務資源,如免營業執照、免部分收費、免租金、免費提供場地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閑置空間等改造為免費的經營場地,優先向重點群體提供。
●完善政策法規
由于農村勞動力市場逐漸被靈活就業政策滲透,完善政策法規成為確保靈活就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河南省孟津區人社局的“養老護理員培訓班”成為一個展示政策和法規如何適應和引導靈活就業的典型例子。在這一政策背景下,技能培訓的強化呈現為一項重要措施。養老護理員培訓班不僅針對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等群體,更是為脫貧家庭子女、畢業生以及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提供了技能提升的機會。這一實踐呈現出政策和法規在推動技能培訓中的核心作用,對于農村勞動者來說,這不僅幫助他們獲得了新技能,更為他們在靈活就業市場中找到了更廣闊的舞臺。與傳統的勞動市場相比,靈活就業政策要求勞動者擁有更廣泛、更靈活的技能。養老護理員培訓班正是一個反映這一需要的典型案例。學員們在培訓中學習了老年人日常護理、應急和常見病護理、心肺復蘇急救法等多方面的技能,這不僅滿足了靈活就業市場的需求,也為鄉村勞動者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也得到凸顯。
就業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過去幾年,互聯網平臺企業應用數字技術,結合我國的人口和市場需求規模、城市化發展,共同推動了新就業形態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全社會也應認識到靈活就業的就業質量短板,抓住新就業形態發展的主要矛盾,在尊重市場規律和保障民生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市場的健康發展,繼續依靠市場力量發揮靈活就業的重要價值。
作者單位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白鶴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