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在與馬克龍總統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法關系具有珍貴歷史、獨特價值和重要使命,雙方要傳好歷史的接力棒,弘揚中法建交精神并為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他強調,中法雙方要鞏固雙邊關系戰略穩定,挖掘互利合作廣闊潛力,加快人文交流“雙向奔赴”,凝聚全球合作更大共識。
交往典范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首先高度概括了中法建交以來的三大關系支柱:政治支柱—具有戰略意義的雙邊政治關系;經貿支柱—具備互利合作深厚基礎和廣闊潛力的雙邊經貿關系;人文支柱—基于人員相互流動的雙邊人文關系。
這三大支柱構成了中法關系的核心,猶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足圓鼎。鼎有三足方能立世,中法關系這座“鼎”,如果缺了其中任何一足,都會出現問題。所幸60年來,盡管兩國關系遭遇到各種波折、考驗,但正如1977年時任法國總統德斯坦所說,“不要因為歷史的小波折而糾結”。中法兩國對發展雙邊關系始終保持龍馬精神,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相互理解。兩國高瞻遠矚,堅持互利共贏,面對各種風風雨雨,共同努力,保持中法關系這座“鼎”巍然不動、穩固如初。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還強調,“要凝聚全球合作更大共識”。在我看來,這一倡導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延伸,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中法關系穩固的“三足圓鼎”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具有更大、更新時代內涵的“四足方鼎”。這一足的增加,使得中法關系這座“鼎”的概念得到前所未有的補充和完善,中法關系成為世界上國家之間交往的典范,以非比尋常的方式鼎立世界舞臺。
百花齊放
無論是“三足圓鼎”還是“四足方鼎”,人文交流都是其中的重要一足。兩國的人文交流中一直充滿了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龍馬精神。從1964年建交以來,兩國人民之間的情誼歷久彌堅,雖曾遭遇過重大考驗,但從大歷史觀來看,中法關系這座“鼎”是長期穩固的,人文交流始終呈現百花齊放、亙古長存的態勢。
中法人文交流的龍馬精神,首先體現在兩國元首的交往上。習近平主席與馬克龍總統“元首外交”的頻率和形式,有別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元首之間的互訪,尤其是其中有著許多非正式的交流,包括尼斯夜談、豫園茶敘、松園會晤,也包括兩國元首在比利牛斯山的山中會談。這是兩國最高層次的人文交流,而且形式豐富多彩。
中法人文交流的龍馬精神,也體現在兩國的民心相親相通上。兩國互辦文化年、互設文化中心,從2006年開始多次舉辦 “中法文化之春”。2024年成為“中法文化旅游年”,兩國人民領略了哈爾濱的埃菲爾鐵塔冰雕、觀看了埃菲爾鐵塔下的福建漳州木偶劇、欣賞了凡爾賽宮的“中國風”……在這些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中,雙方踐行、弘揚了中法精神,讓這座“鼎”熠熠生輝。
感受中國
習近平主席在2024年1月中法建交60周年慶?;顒由系囊曨l致辭中表示,“歡迎更多法國朋友來華‘自由行,領略中國的名山大川、小橋流水、大漠孤煙,領略長城、兵馬俑等文化奇跡,領略當今中國的發展變化,領略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在國家領導人的指引和號召下,也有賴于“法國人赴華停留15天以內免簽”政策,從2024年初開始,一批又一批的法國人來華,感受新時代、現代化的中國。
今年3月1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母?!樟_維登斯中學高中生代表團訪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北二外”)并參加“中法青年交流會”活動。在北二外訪問期間,他們參與了國際留學生留華經驗分享、“植樹節”共同植樹、中法青年面對面交流等活動。代表團領隊、教師朱利安在交流時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在法國學校教學大綱中的重要地位不斷突顯,中國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內的各項經濟發展計劃、BATX(即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小米)跨國企業在全球的影響等,都成為法國學校課堂中不斷探討的主題。法國學生從初一開始就可選擇中文作為外語進行學習,法國學生希望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語言、文化,法國的學校也愿意接待中國年輕人來學習法語、探索法國文化。
這次“中法青年交流會”活動讓法國青年學生從多方面感受到真實的、現代化的中國,包括綠色的中國、環保的中國、數字的中國和便捷的中國,這些都是他們以前不曾了解的。通過活動,也讓中國師生對法國年輕一代眼中的中國形象有了更好的了解,了解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法國學校產生的積極影響。中國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法國社會的肯定,越來越多的法國人想要了解中國、認識中國。
北二外的“中法青年交流活動”只是中法建交60年以來多如漫天繁星的人文交流活動中的一例,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法關系龍馬精神的賡續:年輕一代之間的交流,是充滿活力、面向未來的交流,是“歷史接力棒”的接棒者,是兩國獨特雙邊關系能夠更好地鼎立于世界舞臺的根基。
方友忠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歐洲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