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玉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對月經不調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月經不調患者80例,拋幣法分組(各40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根據上述方案的差異性,分別命名為對照組、研究組。通過統計學分析軟件,對比患者不良情緒、自我管理能力、認知水平、月經異常情況、滿意度。上述樣本選取時間:2021年6月—2023年6月。結果:通過對不良情緒進行評估,結果顯示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自我管理能力、認知水平高,且均高于對照組,分析有意義(P<0.05);數據顯示研究組月經異常情況得到有效抑制,且與對照組相比,發生率較低(P<0.05);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大,對比有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認知水平,改善不良情緒,對月經異常情況的抑制效果好,可推廣。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月經不調;不良情緒;自我管理能力;月經異常;滿意度
Intervention effect analysis of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disorders
WANG Jinyu Xindun Town Health Center,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Zhangye, Gansu 73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are on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disorder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irregulariti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in throwing groups (40 cases each). Routine care,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re were administered separately.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plan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nam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compar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cognitive level,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and satisfaction. The above samples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21 to June 2023. Results: By evaluating negative emo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cognitive level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 and bot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data showed that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lower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are can help patients improve their self-management ability, cognitive level, improve negative emotions, and have a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which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are; Irregular menstruation; Adverse emotions;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Abnormal menstruation; Satisfaction
月經不調是指月經量和月經周期異常,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類型,部分患者可伴有腹痛、乳房痛、頭暈等,對患者機體健康及日常生活均產生消極影響[1]。目前,臨床關于該疾病主要是藥物治療為主,但受患者依從性的影響,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在藥物治療期間配合護理干預。月經不調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良情緒,與女性下丘腦、垂體調節機制相關,引起情緒起伏,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盡管常規護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疾病認知,但患者參與度不高,護理效果不佳。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的實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患者認知水平,進而有效改善月經異常狀況[3]。本文以 80例患者為例,評估上述護理價值。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月經不調患者為樣本,通過拋幣法將80例分為兩組(數據一致):對照組、研究組。
對照組,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0.25± 0.25)歲,病程3~27個月,平均病程(15.45±0.33)個月;研究組,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40.29±0.27)歲,病程5~27個月,平均病程(15.47±0.3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存在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①均為自愿入組參與研究;②病史信息完整;③有經期紊亂、經量異常表現;④月經不調。排除標準:①入嚴重精神障礙病;②嚴重感染及傳染性疾病;③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④合并生殖器器質性病變;⑤精神性疾病;⑥心肝腎功能病變。
1.2 方法
對照組 常規護理。給予口頭健康指導,做好用藥觀察,出現異常后及時處理,保障患者用藥 安全。
研究組 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1)健康教育:對患者認知進行分析,結合實際進行針對性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提升治療及護理依從性。除此之外,對患者的錯誤認知進行糾正,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觀念,進而更好的配合護理。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告知其日常飲食中主要不要吃生冷、辛辣食物,以免血瘀導致痛經、閉經等,注意每天多喝水,保持飲食清淡,少食多餐,遵循易消化、營養的原則,提升機體素質。月經期間避免游泳和坐浴,確保陰部清潔,定期清潔,選擇透氣、棉質內衣。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以免耗血耗氣。注意冷暖,避免寒邪刺激。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告知其堅持遵醫囑用藥對疾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提升患者依從性。對于輕度月經疼痛的患者,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疼痛,不需要使用藥物;月經過多、腹痛明顯時,需要在遵循醫囑指導下用藥,保障治療有效性。(2)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幫助其保持健康的情緒狀態,緩解心理壓力,進而改善不領情影響。告知患者情緒發泄方法,緩解患者焦慮及抑郁。除此之外,告知患者家屬做好患者的支持及鼓勵,進而提升患者疾病恢復自信心。在護理過程中,可以結合患者實際狀況選擇符合患者喜好的音樂,包括高雅純音樂、現代流行音樂、民俗音樂、網絡歌曲等,進而轉移患者注意力,增加其舒適度。通過暗示、誘導與催眠療法,幫助患者更好的接受醫生推薦的治療方案。安排患者在安靜優雅的病房中,播放音樂,跟隨護理人員的指導進行想象,進而達到情緒穩定的效果。
1.3 觀察指標
分析不良情緒:HAMA焦慮、HAMD抑郁,上述各指標分值均為0~24分,評分結果顯示數據越大,提示HAMA、HAMD越嚴重;自我管理能力、認知水平分析,以上兩項指標均實施百分制評分,正向計分,分數與各指標呈正比;記錄兩組周期不規律、經期1~2d、痛經等月經異常情況;滿意度0~10分: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分值分別為0~5分、6~8分、9~10分。Cronbachsα=0.83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良情緒
護理前,差異無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自我管理能力、認知水平
護理前,P>0.05,統計學對比無意義;護理后,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月經異常情況

對照組高于研究組(P<0.05),見表3。
2.4 滿意度分析
對照組低于研究組(P<0.05),見表4。
月經不調受多種因素影響,發病率較高,疾病發生與體質量、情緒、環境變化等關系密切,導致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變化,影響月經[4]。臨床研究顯示,月經不調發生后若未及時改善,會引起一系列婦科并發癥,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消極影響,甚至不孕[5]。除此之外,受知識缺乏、錯誤認知等因素的影響,多數患者伴隨抑郁及焦慮等不良情緒,對疾病治療及預后產生消極影響。因此,應重視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幫助其強化正確認知,改善不良情緒,進而加快疾病恢復進程[6]。
本文對比顯示,與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效果更好,護理后患者的滿意度、自我管理能力、認知水平均較高,不良情緒評分低,月經異常發生率低。其原因分析為:健康教育是結合患者實際狀況開展各種健康教育措施,以提升患者認知,改善其依從行為。對患者進行評估后,實施針對性護理,改變患者的意識,從而糾正患者的錯誤行為,提高整體療效[7]。健康教育具有獨特的應用優勢,在實際護理干預中,更注重患者心理水平的調整,可以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心理護理是對病人的心理進行評估,與患者建立互信關系,建立對疾病的正確認識,給予患者語言咨詢、鼓勵和安慰,從而達到促進疾病康復的目的[8]。除此之外,該護理實施可以消除對疾病的擔憂、悲觀情緒,增加身心舒適度。音樂干預可以緩解緊張和疲勞,影響身體的內臟活動,對改善月經不調具有積極意義;建議、誘導和催眠可以有效抑制焦慮及抑郁情緒,改變消極情緒和行為,提高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聯合實施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認知及情緒,推廣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焦艷華.心理護理干預對月經不調女性康復作用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16(10):122-123,203.
[2] 蔡秋燕.健康教育在月經不調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31):42-45.
[3] 程飛.中醫健康教育在甲亢聯合月經不調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9):1282-1283.
[4] 周淑平,王新平.心理護理應用于月經不調患者的臨床作用探究[J].甘肅科技,2020,36(22):161-163.
[5] 陳利.分析月經不調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對其康復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1,21(12):367-368.
[6] 孫琴玉.月經不調女性接受心理護理促進心理改善和病情康復的效果[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24):129-130.
[7] 張愛民,韓慧琴.探討月經不調患者應用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J].甘肅科技,2021,37(12):182-184.
[8] 烏仁其木格.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于月經不調女性康復的促進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