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分析標準化治療對腦梗死患者依從性與復發率的影響。方法:選擇貴州省福泉市第一人民醫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間收治的70例腦梗死患者,根據患者對治療方案依從性將其分為依從組與不依從組,通過對兩組患者展開為期一年的隨訪,記錄患者疾病復發率情況。結果:依從組患者的腦梗死復發率顯著低于不依從組(P <0.05)。而從影響患者依從性的因素來看,對疾病認知不全面、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無有效的家庭與社會支持等與患者治療方案依從性差存在相關性(P <0.05,OR>1)。結論:腦梗死患者對標準化治療的依從性是影響疾病復發率的重要因素,在臨床上需加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對依從性低者做好復發綜合防范、強化家庭支持效果,爭取有效預防腦梗死復發。
關鍵詞:腦梗死患者,標準化治療,依從性,復發率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0.051
0 引 言
腦卒中嚴重威脅我國居民的生命安全,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本病癥的治療效率顯著提升,在挽救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致殘率中的效果顯著,但目前該病癥依然存在復發率高、預后差問題,而遵醫囑用藥成為臨床干預的重要組成部分[1]。但在實際上,部分腦卒中患者治療期間,對治療方案依從性偏低,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中斷藥物治療,出現疾病復發現象。為深入了解患者對治療方案依從性與腦梗死復發率之間的相關性,本文以70例患者為觀察對象。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貴州省福泉市第一人民醫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間收治的70例腦梗死治療患者,根據患者依從性將其分為依從組與不依從組。其中依從組患者37例,男/女=21/16;年齡52~77歲,平均年齡(65.03±4.71)歲。不依從組患者33例,男/女=18/15;年齡55~74歲,平均年齡(65.09±4.6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數據差異不顯著(P >0. 05),可比較。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滿足《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的相關標準;(2)支持隨訪并且可以熟練、獨自使用手機者;(3)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者。排除標準:(1)伴有認知功能障礙者;(2)住院期間腦梗死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者;(3)研究期間失聯患者。
1.2 研究方法
在兩組患者臨床分組中采用專項依從性量表(TAQPH),包含6個維度28個條目,具體為飲食(9個條目)、鍛煉(2個條目)、煙酒(3個條目)、體重控制(2個條目)、釋放壓力(3個條目)、藥物(9個條目),取值范圍為28~112分,其中患者隨訪期間考核結果持續超過80分即可認定對標準化治療方案依從,否則為不依從。
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詳細采集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包括用藥、停藥、復發以及家人支持情況、患者對腦梗死的認知情況、自我管理能力變化等。
1.3 觀察指標
1.3.1 復發率
通過對患者展開為期一年的隨訪,記錄疾病復發率情況。
1.3.2 疾病認知度
采用醫院自制的百分制評估量表對患者腦梗死認知度進行評估,對于考核結果不足60分可判定為認知不理想,超過60分為認知理想。
1.3.3 自我管理能力
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PLP)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總評分處于48至192分范圍,其中評分超過84分即可認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滿意,否則為不滿意。
1.3.4 家庭與社會支持
使用由美國Procidano和Heller設計的家庭支持自評量表[2]對患者獲得的家庭與社會支持情況進行評估,量表包含15個條目,其每個條目的答案均由“是”和“否”組成。該量表得分范圍為0~15分,其中,部分問題采用反向計分法。本次研究中得分大于等于10分即可認定家庭與社會支持良好。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5.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值檢驗,P <0.05時認為數據差異顯著;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當OR >1時認為相關因素與患者依從性之間存在相關性。
2 結 果
2.1 腦梗死復發率情況
依從組患者的腦梗死復發率顯著低于不依從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患者依從性的單因素分析
對患者臨床資料的采集結果進行分析顯示,對疾病認知不全面、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無有效的家庭與社會支持等是影響患者依從性的重要因素(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 多因素分析結果
根據Logistic多因素分析結果可知,對疾病認知情況、自我管理能力、家庭與社會支持與患者標準化治療方案依從性之間存在密切關系(OR >1),詳細數據見表3。
3 討 論
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腦梗死的綜合干預已經成為醫學界關注的重點內容,現代研究認為,腦梗死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在臨床治療期間不僅要順利度過急性期,出院后做好二級預防也是促進康復、降低疾病復發率的關鍵[3]。其中二級預防的主要目的是強化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在保證患者依從性的基礎上,消除危險因素對疾病康復效果的影響,最終達到有效預防腦梗死復發的目的。
但不容忽視的是,現階段部分腦梗死患者對標準化治療的依從性差,導致本病癥復發,由此帶來了沉重的醫療與家庭負擔。根據本文表1所統計的相關資料顯示,依從組患者中腦梗死復發率顯著低于不依從組,數據差異顯著(P <0.05),這一結果證明,腦梗死患者對標準化治療的依從性已經成為影響疾病干預效果的重要因素。有學者認為,腦梗死患者標準化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除了必要的藥物干預外,強化血糖、血壓與血脂的控制,以及做好日常運動、飲食、生活關系等都是標準化干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約有60%的患者會在出院后的中短期內停止服用二級預防藥物,且日常飲酒、吸煙等不健康行為的占比顯著增加,這就是依從性下降的重要標準[4]。可見,為取得滿意的醫療干預效果,在臨床上如何保證患者對標準化指標方案的依從性成為日常工作的重點。
根據表2與表3的數據可知,影響本組患者依從性的因素主要分為三點,分別為:(1)對疾病認知情況。目前大部分腦梗死患者對本病癥缺乏正確的認知,尤其是對腦梗死遠期療效的樂觀以及醫院健康教育的缺失等諸多因素影響都會改變患者的依從性情況。一方面,大部分居民對腦梗死的認識嚴重不足,尤其是對疾病治療后的復發沒有準確概念,此類患者出院3個月左右對藥物治療產生厭倦感,最終出現少服藥甚至停藥等行為。另一方面,醫務人員對標準化治療與后期康復的重視程度不足,這是因為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醫院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綜合救治上,再加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會進一步削弱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的積極性,導致大部分患者往往在沒有接受系統教育的情況下出院,嚴重影響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情況。(2)自我管理情況。患者對疾病的綜合管理能力不足成為影響腦梗死復發的重要因素[5]。但大部分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僅有的疾病管理知識主要集中在遵醫囑用藥、堅持合理膳食等幾方面,但在實際上,腦梗死的自我管理十分復雜,除了藥物干預與飲食控制外,定期做血壓、血脂檢測,以及適當參與體育運動、治療后的情緒管理等都是影響復發率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患者缺乏必要的自我管理能力,導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主動預防危險因素,最終導致本病癥復發。(3)家庭與社會支持。良好的家庭支持是腦梗死患者標準化治療的關鍵,這是因為腦梗死患者發病后普遍存在神經功能障礙以及獨立生活能力喪失問題,對家庭支持的需求顯著提升。同時針對患者疾病管理缺乏主動性的問題,家屬與社會支持也可以起到監督作用。但對于不依從組患者而言,本組患者存在家庭與社會支持缺失的問題,也可能是造成患者依從率較低的重要因素。
針對上述問題,為進一步提升腦梗死患者對標準化治療的依從性,未來應嘗試從以下幾方面改進工作路徑:(1)通過對腦梗死患者實施強化干預措施,即在患者出院前進行完整且持續的風險評估,根據患者各方面情況確定后續的綜合干預計劃,并且針對評估結果顯示為高風險的患者,應增加隨訪頻次,選用多種渠道多種教育方法,不斷滲透標準化治療干預力量,并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情況。(2)關注家庭與社會支持效果。為激發患者家屬參與腦梗死疾病管理的積極性,應積極構建以家庭為核心的健康管理體系,由醫務人員進行健康教育和實施個體診療的疾病管理模式,并堅持家庭成員的支持與參與,通過醫護人員、家屬、患者三方面的協作,達到提升家屬參與度的效果[6]。(3)對患者實施家庭藥學監護對于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效果顯著,通過居家藥學服務的方式,由醫院醫護人員綜合評估患者病情的基礎上,為居家康復患者提供個體化且連續的藥學服務,該方案的目的是向患方滲透腦梗死的疾病知識,并通過不間斷普及健康理念,讓更多患者認識到遵守標準化治療方案的必要性,最終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遵循標準化治療方案的依從性成為影響本病癥復發的重要因素,未來,為進一步提升疾病管理效果,醫護人員應做好危險因素預防,將缺乏家庭與社會支持、自我管理能力嚴重不足的患者作為臨床干預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合理措施提升上述患者的依從性,最終達到降低腦梗死復發率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繼敏,龔漢明,張麗,等.個體化用藥教育對腦梗死患者用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云南醫藥,2023,44(2):37-41.
[2]COSTA X,GOMEZ-BATISTE X,PLA M,et al.Living with a dvanced c hronic o bstructive p ulmonary d isease:The impact of dysp-noea on patients and caregivers[J].Aten Primaria, 2016,48(10):665-673.
[3]黃姍姍.醫師-藥師聯合門診對腦梗死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復發率的影響[J].交通醫學,2023,37(2):202-203.
[4]錢娜,花世云.臨床藥師主導藥學路徑服務模式對腦梗死住院患者用藥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2,15(32):171-174.
[5]劉德全,韓海榮,伊鵬飛.急性腦梗死患者出院后復發情況及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21,28(2):255-256.
[6]孫紅虹.探析標準化優質護理對腦梗死患者溶栓治療效果[J].中國標準化,2023(22):273-276.
作者簡介
李世珅,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神經內科介入治療。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