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坤 李家欣 楊烈瑩 吳璇

摘 要:目的:觀察消毒供應中心開展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規范化管理產生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抽取消毒供應中心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常規管理的100個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作為對照組;將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規范化管理的100個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滅菌包超重率、不良事件發生率、滅菌包管理質量評分及醫療服務滿意度。結果: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滅菌包超重率明顯更低、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且滅菌包管理質量評分及醫療服務滿意度均更高。組間差異大(P <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消毒供應中心在實施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工作期間采用規范化管理,能夠有效彌補常規管理的不足,有助于提升滅菌包管理質量與患者醫療服務滿意度。
關鍵詞:規范化管理,消毒供應中心,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滅菌包管理合格率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0.054
0 引 言
外來醫療器械是由醫療器械生產廠商、公司租借或免費提供給醫院的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它是在普通手術器械基礎上增加的局部專項操作器械。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一直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決定著臨床診療工作質量,也是誘發醫院感染事件的重要因素[1]。為了研究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工作中發揮的優勢,本研究選擇不同管理時期100個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進行觀察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抽取消毒供應中心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常規管理模式下接收的100個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作為對照組;將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規范化管理模式下的100個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作為觀察組。兩組外來醫療器械均分布于急診科、骨科、胸外科、腦外科、口腔科等科室。經過比較,兩組外來醫療器械使用科室、供應商及臨床應用方式等基礎信息之間并無差異(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
外來醫療器械采取傳統醫療器械質量管理制度,各科室負責人員進行醫療器械清洗及包裝工作,送至消毒供應中心進行統一管理,消毒供應中心對接收的醫療器械開展消毒滅菌處理,工作完成后,將滅菌包發送到相應的科室。
1.2.2 觀察組在常規管理基礎上采取規范化管理
(1)完善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質量管理制度。分析醫院傳統管理工作現狀及外來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對滅菌包質量管理制度進行優化調整,為規范化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2)器械驗收規范化管理。組建專門的質量管理小組,消毒供應中心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與培訓學習,并結合相應的考核管理,將成績合格且具有專業管理經驗的人員納入質量管理小組中,形成專人負責的外來醫療器械管理模式。規范外來醫療器械引入流程,將醫療器械送往消毒供應中心之前,開展精準細致的核實查驗工作,在臨床使用器械之前,護理人員對器械進行二次核驗,規避規格不符、質量下降等問題[2]。(3)器械包裝規范化管理。依據不同醫療器械結構特點及包裝要求,開展規范干燥處理之后進行包裝。嚴格拆解器械零部件,避免器械堆積影響包裝質量,將吸水紙放置于器械包內。加強與醫療器械供應商、科室負責人之間的溝通,鑒別超重包裝,并進行分裝,做好標識。(4)器械消毒滅菌規范化管理。依據供應商提供的消毒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等要點,優化器械消毒處理流程,改進清洗方法,清洗前對器械進行拆解。利用全效多酶劑手工清洗與全自動清洗消毒器相結合的處理方式,對醫療器械進行仔細消殺與清潔,確保醫療器械達到相應的衛生標準。
1.3 觀察指標
1.3.1 滅菌包超重率
對滅菌包進行稱重,器械包不宜超過7 k g ,敷料包不宜超過5 kg。超重率=超重件數/總例數×100%。
1.3.2 不良事件發生率
不良事件包括破損、提前放行、登記不完整等,記錄發生種類及頻次,發生率=不良事件例數/總例數×100%。
1.3.3 管理質量評分
利用自制質量測評量表,比較兩組外來器械滅菌包管理質量評分,主要包括器械驗收質量、包裝檢查質量、去污消毒質量、信息記錄質量、器械發放質量等方面,總分為100分,總得分與滅菌包管理質量成正相關。
1.3.4 患者滿意度
利用問卷調查,收集并比較100例接受外來醫療器械診療服務患者的滿意度,分值區間為0~100分,91~100分之間為很滿意、71~90分之間為基本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醫療服務滿意度=(很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SPSS 21.0統計學軟件是支撐此次研究的重要工具,n(%)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 檢驗。若P <0.05,則說明研究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滅菌包超重率
通過整理研究數據,觀察組經規范化管理,共出現4個超重醫療器械滅菌包,發生率為4.00%;對照組中共有12個超重醫療器械滅菌包,發生率為12.00%。經過數據統計χ2=4.348,P =0.037。因此,觀察組醫療器械滅菌包超重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符合統計學差異標準。
2.2 不良事件發生率
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參照對照組,觀察組破損、提前放行、登記不完整等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具體研究數據見表2。
2.3 滅菌包管理質量評分
對照組器械驗收質量、包裝檢查質量、去污消毒質量、信息記錄質量、器械發放質量評分分別為86.58±4.15分、85.67±4.21分、89.36±4.39分、83.42±4.51分;觀察組上述質量管理評分分別為95.65±4.23分、96.25±4.39分、97.78±4.48分、95.18±4.48分。經過數據統計t 值分別為15.306、17.394、13.424、18.500,P 值均為0.000。因此,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滅菌包管理質量評分明顯更高(P<0.05)。
2.4 醫療服務滿意度
通過整理問卷數據,觀察組中表示很滿意的患者40例(40.00%)、基本滿意54例(54.00%),有6 例(6 . 0 0 %)患者不滿意,醫療服務滿意度達到9 4 . 0 0 %;對照組中滿意患者共有8 5 例,醫療服務滿意度達到85.00%。經過數據統計χ2 = 4 . 310,P = 0 . 0 38。因此,對照組醫療服務滿意度顯著低于觀察組(P < 0.0 5),符合統計學差異標準。
3 討 論
外來醫療器械是醫院內一種特殊的醫療設備與器具,是醫療器械生產廠家、企業等通過租借方式向醫院提供的能夠進行重復使用的器械。比如,骨外科手術中常見的關節置換工具、骨折內固定器械及脊椎矯正器等均屬于外來醫療器械。一般情況下,外來醫療器械具有種類豐富、結構精細、價格昂貴、更新換代速率快等特點,通常運用于局部專項手術中,應用場景比較有限,因而醫院通常采用租賃方式儲備這類醫療器械[3]。當前社會發展階段下,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外來醫療器械數量及種類不斷增加,且隨著健康形勢的變化,醫院診療工作對于外來醫療器械的依賴性持續增強,對消毒供應中心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工作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醫院外來器械管理研究起步較晚,消毒供應中心滅菌包管理工作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超重、超大包現象、消毒清洗流程不完善、信息登記不完整等,嚴重影響外來醫療器械質量管理水平。由此,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亟須重視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規范化管理是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具有精細化、標準化特點,成為革新傳統管理模式的重要措施,在當前消毒供應中心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工作中獲得廣闊的應用范圍。
本次研究抽取常規管理模式下消毒供應中心接收的10 0個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為規范化管理模式下10 0個外來醫療器械滅菌。結合數據分析結果進行比較,后者滅菌包超重率明顯更低、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且滅菌包管理質量評分及醫療服務滿意度均更高。究其原因,觀察組經過規范化管理,分析傳統管理環境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發生原因,進一步完善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質量管理制度,對器械驗收、包裝、消毒滅菌、發放等環節工作進行優化與調整,確保形成高質量的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體系[4]。
綜上所述,對消毒供應中心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采用規范化管理,能夠突破常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不僅可以提升醫療器械管理合格率,而且有助于規避不良事件發生,切實提升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質量管理水平,提升患者醫療服務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韓爽.9S管理法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3,35(24):147-149.
[2]丁玉,沐亞芬.標準化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醫用耗材成本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3(12):243-245+257.
[3]曾小玲.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醫療器械滅菌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22,35(19):64-66.
[4]陳玉萍,陳瓊.流程化管理在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7):54-55.
作者簡介
張高坤,碩士研究生,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為醫療器械安全使用管理。
李家欣,通信作者,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醫療器械安全使用管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