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陳國虎(1990—),男,漢族,甘肅白銀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社區管理與服務、家政服務與管理。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當前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旨在通過多種措施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改善農民生活。然而,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紅峴臺村面臨社區治理主體過于單一、公共產品供應短缺、社區生活共同體正在瓦解和鄉風文明建設亟待推進等挑戰。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元化的治理主體參與,加大公共產品供給力度,重塑社區生活共同體,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文章以西北中泉鎮紅峴臺村為例,分析鄉村振興背景下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提升路徑,為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1-0099-03 中國圖書分類號:C916;D422.6 文章標識碼:A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社會工作在農村社區治理中的參與具有重要價值。社會工作可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社會文化傳承與創新,提升農村社區的自我組織和服務能力,構建和諧農村社區。政府可以支持社會工作、倡導社會工作價值觀以及應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為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提供堅實基礎。通過社會工作的參與,可以促進農村社區發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因此,應當積極推動社會工作在農村社區治理中的應用,為鄉村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1 鄉村振興下農村社區治理面臨的挑戰
中泉鎮紅峴臺村戶籍人口1 317人。根據受教育程度統計,200人左右具有高中文化程度,550人左右具有初中文化程度,450人左右具有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120人左右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該村近一半的青壯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在臨近春節時返鄉。此外,少數年輕人因政策吸引選擇回鄉創業。在政府的幫助指導下,該村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留在家鄉,投身各項事業的發展,有效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促進了紅峴臺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然而,當前紅峴臺村社區治理仍面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1.1治理主體過于單一
由于村里近一半的青壯年長期外出務工,造成村內勞動力嚴重不足,進而影響了村民的自治能力,使得治理主體較為單一。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村莊在事務決策和管理上存在不完善之處,無法及時且充分地回應和滿足村民的需求。
1.2公共產品供應短缺
由于人口外流,村中公共產品的供給不足,無法滿足村民的需求。目前村內約有120人幾乎未曾接受過正規教育,進而限制了其在就業和創業領域的選擇與機會。公共產品短缺對村民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影響,也可能制約社區的持續發展與進步。
1.3社區生活共同體正在瓦解
由于大部分青壯年長期外出務工,村民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聯系逐漸減少,對社區生活共同體的凝聚力和歸屬感造成一定影響,導致社區內部關系松散,相互之間的互助與支持程度也有所降低。
1.4鄉風文明建設亟待推進
鄉風文明建設在農村社區治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紅峴臺村面臨一系列的鄉風文明建設挑戰。雖然數據顯示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回鄉創業,但仍然存在教育程度偏低和公共產品供應短缺等問題,這些因素阻礙了鄉風文明建設。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提升紅峴臺村社區的治理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質量。
2 鄉村振興下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的價值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農村社區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社會工作作為一種專業化的服務和干預手段,不僅可以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還能有效推動農村社區的發展。
首先,社會工作參與可以提升農村社區治理的效能。紅峴臺村作為典型的農村社區,面臨農民素質較低、基礎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不到位等問題。社會工作專業人員介入可以提供專業服務,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提高紅峴臺村社區的治理水平。可以通過開展培訓、咨詢、指導等,提升農民的意識與素質,引導農民更好地參與社區治理。此外,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還可以組織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決策,促進社區內部的民主治理。
其次,社會工作參與有助于推動農村社區治理的創新。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紅峴臺村需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旅游開發、鄉村文化傳承等。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具備創新的思維和方法,可以通過調研、評估、規劃等手段,為紅峴臺村社區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可以與村民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村民提出創新意見和建議,促進紅峴臺村社區治理的創新發展。
最后,社會工作參與有助于促進農村社區治理的可持續發展。紅峴臺村社區治理存在資源匱乏、長期投入不足等問題,導致治理效果難以維持。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可通過資源整合、社會組織建設等方式,促進紅峴臺村社區治理的可持續發展。他們可以幫助村民建立社會組織,調動社會資源,增加社區治理投入,從而提升治理效果。同時,培養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導村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為紅峴臺村社區治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 社會工作在農村社區治理中的可行性分析
3.1政府對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的支持
政府的支持是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的重要前提。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政府越來越意識到社會工作在農村社區治理中的重要性。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文件,提供經費支持和優惠政策等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工作組織和專業人員參與農村社區治理。例如,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社會工作機構或部門,承擔統籌規劃工作。同時,政府還可以為社會工作組織提供經費和場所支持,加強與社會工作組織的合作與交流。這些支持措施將為社會工作參與紅峴臺村社區治理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3.2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推動其在農村社區治理中的參與
紅峴臺村社區治理的目標與價值觀,如人本主義、社會正義、人權等緊密相連。社會工作強調以人為本,關注個體的需求和權益,并通過促進社會公正和消除不平等來實現社會發展,與農村社區治理追求農村居民的福祉和社會公平的目標相契合。社會工作在紅峴臺村社區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社會工作者關注弱勢群體的權益保護和福利提升。在紅峴臺村,通過開展社區調研和需求評估等工作,了解需求和問題,并促進村民參與到社會工作中。社會工作者還可以發揮專業技能,促進社區內的相互理解和溝通,為紅峴臺村社區治理提供咨詢、支持和服務[1]。
3.3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在農村社區治理中的應用
社會工作具有豐富的專業方法,在農村社區治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包括社區調研、問題診斷、資源整合、社區動員、干預與評估等。應用以上方法能幫助農村社區更好地了解居民需求和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和影響因素,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以紅峴臺村社區為例,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社區調研和問題診斷,深入了解該社區的發展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明確治理的重點和方向。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資源整合和社區動員,協調各方資源,激發紅峴臺村居民的參與和創造力。最后,社會工作者可以干預與評估紅峴臺村社區治理效果,確保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4 鄉村振興下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提升路徑
4.1加強村黨組織建設,促進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
鄉村振興是我國當前的重要戰略,也是推動農村社區治理提升的關鍵所在。在這一過程中,村黨組織的作用舉足輕重,而多元主體的參與更是推動社區治理發展的重要動力。村黨組織作為農村社區治理的領導核心,通過發揮組織協調、宣傳引導和執紀監督等職能,有利于提升農村社區治理水平。
一方面,村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可以發揮引領和組織作用,能夠協調各方力量,統籌安排社區治理工作。在紅峴臺村,村黨組織可以制定發展規劃和政策,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鄉村發展項目,推動鄉村振興[3]。同時,多元主體的參與為創新和改進社區治理方式提供了動力。村民、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通過參與村務決策、提供資源支持等方式,為社區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加強村黨組織與多元主體的溝通交流,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為實現有效溝通,村黨組織可以召開座談會或建立協商機制等,深入了解多元主體的需求和意見,共同制定社區治理的目標和方向。這種合作共贏的方式有助于實現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利益共享,推動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4.2提高價值認同,積極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村振興是當前我國發展的重要任務,社會工作在農村社區治理提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提高價值認同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關鍵環節。社會工作者通過引導農村居民逐漸接受新的發展理念、政策與制度,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活動,幫助其提高自身文明素養和道德修養,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持。
在紅峴臺村,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各種培訓和教育活動,幫助農村居民了解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意義,提高其對鄉村發展的認同感。同時,社會工作者還可以積極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文明鄉風。社會工作者可以組織各種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其文化自信。此外,社會工作者還可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質和道德觀念,倡導文明禮儀、誠實守信等良好行為習慣(見表1)。
4.3整合并鏈接資源,確保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的供應
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村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而社會工作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社會工作應當積極參與農村社區治理,通過整合并鏈接資源,確保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供應[4]。
首先,鄉村振興需要社會工作者的積極參與。社會工作作為一項關注社會問題和社區發展的專業領域,社會工作者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可以為農村社區治理提供有力支持。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可以與紅峴臺村居民進行溝通和了解,掌握紅峴臺村社區的實際需求和問題,為該社區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支持服務。其次,整合并鏈接資源是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提升的重要手段。鄉村社區治理需要多方合作和資源整合,而社會工作作為信息中介和協調者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社會工作單位可以與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合作,整合各方資源,為紅峴臺村社區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就業等。最后,確保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的供應是社會工作參與紅峴臺村社區治理提升的重要目標。紅峴臺村社區的公共服務供應存在不均衡和不足的問題,社會工作可以通過專業的技術和方法,幫助該社區實現公共服務的均衡供給[5]。例如,社會工作可以通過社區居民參與和自助互助的方式,組織紅峴臺村社區的自助協作活動,擴大公共服務的供應和覆蓋面,提高紅峴臺村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4.4發掘本地人才,吸引青年人才參與社區治理
在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的過程中,發掘本地人才和吸引青年人才參與是關鍵。發掘本地人才是鄉村振興中不可忽視的一環。紅峴臺村社區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且本地人對當地的情況了如指掌,其熟知社區文化和地方知識。通過社會工作發現并培養本地人才,能夠更好地滿足紅峴臺村社區治理的需求。本地人才具備與鄉村振興目標相契合的特點和優勢,更容易獲得紅峴臺村社區居民的信任和支持,與居民溝通更為便捷,了解居民的需求和訴求,從而有效推進社區治理工作發展。
為發掘本地的優秀人才和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參與社區治理,社會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通過開展社會工作實踐項目,吸引大學生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前往紅峴臺村社區進行實踐。通過實踐,可以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為鄉村社區治理提供更多專業支持。其次,社會工作可以開展培訓和教育活動,提升本地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專業技能水平[6]。本地人才通過培訓可以拓寬視野,增加知識儲備,提高綜合素質。
5 結束語
鄉村振興背景下,社會工作參與紅峴臺村社區治理的提升路徑包括加強村黨組織建設、提高價值認同、整合資源、發掘本地人才等。通過這些路徑和策略的實施,可以推動鄉村社區治理向更加民主、科學、高效的方向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社會基礎。
參考文獻:
[1]魏開瓊,李婷.農村婦女參與基層治理的路徑探討——基于社會工作介入H村社區建設的研究[J].理論月刊,2023(05):127-134.
[2]王富國.鄉村振興背景下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的路徑[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19):128-130.
[3]卓彩琴,馬林芳,方潔虹,等.從單一主體到五社聯動:社會工作者推動農村社區治理結構優化的行動研究[J].社會工作,2022(02):46-63+107-109.
[4]馬全中.鄉村振興背景下城鄉社區治理比較研究[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22,36(01):78-81.
[5]劉杰,袁際燾.后扶貧時代農村社區公共性困境及其重構——以萬源市T村為例[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8(03):26-35+124-125.
[6]張潔,田小彪.撤村并鎮背景下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區治理研究[J].廣西城鎮建設,2021(0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