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廷慶
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指導方向,它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的,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目標。為了使教學目標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起到引導性的作用,教師應該明確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將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主要目標。那么在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時,教師應如何制定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進行探究,以作拋磚引玉。
一、當前教學目標設計的現狀
1.三個維度欠融合。現有的教學目標撰寫方式,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對教學目標的清晰理解,但的確存在將三個維度分開撰寫的問題。這樣的撰寫方式可能無法充分體現核心素養培育的綜合性和整體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撰寫教學目標時采用一種更具綜合性的方法,綜合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方面。
2.目標主體不一致。當前的教學目標未能充分落實學生主體的要求。學生是教育教學的核心,因此教學目標應圍繞學生展開,關注他們的學習需求和發展潛力。但是,目前的教學目標往往更注重教師的授課內容和教學計劃,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目標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做法可以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缺乏整體設計。目前的教學目標往往只關注單節課的教學目標,忽視了整體的課程目標,許多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往往只關注單節課的內容,而缺乏對整個課程或單元的整體設計和規劃。這樣的做法可能會使學生難以形成對學科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也難以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培育。
二、立足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
1.政治認同。政治認同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設計應注重增強學生對國家政治制度的認同、強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培養學生分析評價社會現象的能力、厚植家國情懷、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和公民意識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方面。通過優化教學目標設計,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為其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基礎。以八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一框《關心國家發展》為例,政治認同核心素養教學目標可設計為:通過學習和體會國家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讓學生感受到國家發展成就,從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認同。
2.道德修養。道德修養是學生立身成人之本,道德修養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加強對學生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方面培育。通過加強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培育,我們可以培養出有良好道德修養的學生,使他們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梁。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一框《尊重他人》這一課時,道德修養核心素養教學目標可設計為:通過教材中兩個對比的場景,激發學生思考在社會生活中應怎樣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的意義,從而學會在社會生活中尊重他人。
3.法治觀念。 法治觀念教學目標的設計應注重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提高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和強化學生的法律信仰和法律自覺等方面。通過優化教學目標設計,提升學生的法治觀念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學《法不可違》(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一框)這一課時,法治觀念素養教學目標可設計為:通過教材中“小勤的案例”說明法不可違,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違法行為,增強學生法治觀念,提高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
4.健全人格。健全人格教學目標的設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等方面。以七年級上冊第八課第二框《敬畏生命》為例,健全人格素養教學目標可設計為:通過教材中“兩幅圖片”,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深入思考,理解生命至上的含義,培養敬畏生命的情懷,學會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5.責任意識。責任意識的培養是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例如,教師在教學《關心國家發展》(八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一框)時,責任意識素養教學目標可設計為:通過探討中國高鐵人的努力奮斗,讓學生理解中國發展成就的來之不易,為將來為祖國的建設、成為國家的主人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