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近代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的發展變遷

2024-06-21 11:39:50薛凡
西部學刊 2024年12期
關鍵詞:城市發展

摘要:從三個時間段出發,論述了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前即近代時期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的發展變遷。19世紀中后期,在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代表的現代化變革的推動下,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現代化發展正式開啟,雖然成效遠遠不如內地,但其對西北民族地區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民國時期,西北民族地區政局動蕩不安,軍閥割據和混戰不斷,各族人民深陷極度貧困、哀鴻遍野的境地,民窮財盡、經濟蕭條,城鎮屢遭破壞,城市發展緩慢遲滯。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華戰爭,中國人民承受了巨大的苦痛和災難,身處大后方的西北民族地區城市卻獲得了畸形發展的機會。從抗戰勝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西北民族地區城市進程中的停滯時期,城市建設幾無可取之處。

關鍵詞:近代;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

中圖分類號:F299.27;K291/2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4)12-0015-06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Cities in the Northwest Ethnic Regions of China in Modern Times

Xue Fan1,2

(1. School of Marxism,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2. North Minzu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ree time period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cities in the northwest ethnic regions of China from the Opium War to the pre-establishment perio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modern times. In the mid-to-late 19th century,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modernization reform represented by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New Dea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urban modernization in the northwest ethnic regions was officially launched. Although the effect was far less than that of the mainland, its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west ethnic areas was obviou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northwest ethnic regions of China was turbulent with continuous warlordism.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were deeply trapped in a situation of extreme poverty, grief and despair. The people were destitute, the economy was depressed, towns were repeatedly destroyed and urban development was slow and sluggish. Japanese imperialism launched a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that made Chinese people suffer enormous pain and disaster. However, the cities in the northwest ethnic areas located in the rear area have gained opportunities for abnormal development. The period from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o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a period of stagnation in the urban process of the northwest ethnic areas and the urban construction there had little to be desired.

Keywords: modern times; northwest ethnic regions; city; development

當中國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緊閉的國門被迫開始現代化歷程,隨著帝國主義侵略一步步從海疆蠶食到陸疆,邊疆危機步步緊逼,瓜分狂潮亦步亦趨。各民族群眾同仇敵愾,不斷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過程中,不僅親身感受到洋槍洋炮洋操的強大威力,同時亦不可避免領略到西方城市文明帶來的沖擊。當內地洋務運動的影響傳遞到邊疆民族地區,孕育出近代化城市文明要素,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模式向西方學習成為必然選擇,其城市現代化改革發展也同時起步。民國肇造,在國內外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西北民族地區城市化取得了不同以往任何時期的較快發展,然而先天不足,加上連綿不絕的苦難波折,也使城市化進程趨于畸形。本文著眼于此過程中西北民族地區城市文明要素形成與融合的歷史過程,和其與中國式城市化道路的理論和實踐耦合性,分三個階段進行論述,以期對今天西北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提供彌足珍貴的歷史借鑒。

一、近代城市化的起步發展

在我國大雜居、小聚居的基本民族地理分布格局中,主體民族漢族主要集中在各大江大河中下游流域和東部沿海地區,各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從東北、西北到西南的廣闊地帶,呈現英文“C”字形態,扼守祖國邊疆要沖,雄踞國防戰略要地。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西北民族地區的城市文明歷史悠久璀璨奪目,但由于長期遠離中原政治經濟中心,山川險阻、交通不便,貧乏的區域地理環境、持續的政治軍事動蕩、落后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造成了其城市發展缺乏連續性,絕大多數城市在萌芽成長中衰落破壞甚至銷聲匿跡。隨著清朝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清政府一邊改革地方建制,如設立甘肅省、伊犁將軍,進行改土歸流等,一邊對少數西北民族地區軍事重鎮、行政中心、邊疆要地等區域加強開發,從而實現了遠勝于前朝的管轄和治理,同時促進了西北民族地區的城市發展,對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空間格局的形成、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初步奠定了近代以來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的基本格局。

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啟了從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轉變,中國經濟也從小農經濟逐漸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西北民族地區亦難避免這一歷史進程。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前夕,在開埠通商和清王朝內部改革的助力之下,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也經歷了曲折緩慢的發展過程,出現了一些現代化趨勢和特征。

(一)西北民族地區從開埠到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

經過鴉片戰爭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西方列強徹底認清了清政府的虛弱和腐敗,他們把中國的開埠城市作為據點,一面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政治經濟特權、掌控中國經濟命脈,一面通過占海關、控金融、壟貿易、建工廠、銷商品進行巧取豪奪,中國西北民族地區同內地一樣,自然經濟也處在不斷瓦解當中:一是西方大量廉價工業品從開埠城市涌往西北民族地區,因物美價廉而深得青睞,以手工業為基礎的傳統民族工業在與機器大生產競爭中土崩瓦解;二是西北民族地區與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聯系愈加緊密,其農產品商品化屬性不斷增強,成為西方資本主義不可或缺的原料產地;三是隨著小農經濟解體,大量農民破產成為城市自由勞動者。1862年,沙俄和清政府簽訂《中俄陸路通商章程》,規定俄方在新疆、蒙古族地區可自由出入、隨意貿易且無需納稅。從此俄國商人不僅低價大肆掠奪西部各民族傳統盛產之毛皮、奶制品、牲畜等,而且使外國商品在西部各民族地區泛濫成災。1871年,旨在領土擴張、資源掠奪的沙俄趁阿古柏之亂阿古柏之亂:亦稱阿古柏事件。1864年(清同治三年)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清叛亂遍及天山南北,但各支反清勢力的領導權皆為阿訇、和卓、伯克和清朝地方官吏等上層分子所掌握,他們為爭奪領導權,互相攻殺,形成若干地方割據勢力。占據南疆喀什噶爾城(今喀什)的柯爾克孜族思的克伯克向中亞伊斯蘭教汗國浩罕乞師求援,迎請大小和卓之后、張格爾之子布素魯克汗返回新疆。1865年春,浩罕軍事頭目阿古柏隨布素魯克汗進入南疆。阿古柏進入南疆不久,便驅逐布素魯克汗,先后攻占喀什噶爾、阿克蘇、葉爾羌(今莎車)、庫車等地。1867年建立“哲德沙爾”(七城之意)政權,自立為汗。1870年攻占烏魯木齊,旋據有天山南路和天山北路部分地區,其政權對新疆各族人民實行野蠻掠奪和殘暴統治,后被左宗棠率領的清軍剿滅。侵占新疆伊犁,長達10年之久,期間瘋狂破壞城市、肆意殺人放火,斷絕伊犁與內地商業往來,大量傾銷商品,當地手工業大量破產。沙俄還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侵占我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自然經濟解體使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城鄉發展脫節,廣大農村陷入破產,各族群眾愈發困苦,但同時外界提供了近代城市發展所需要的商品市場、資本積累、勞動力資源,結合外力楔入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推動了西北民族地區城市近代化起步而逐漸走向繁榮。

(二)城市發展現代化開啟

19世紀60年代之后,清廷外患不斷、內憂加劇,各民族地區烽火狼煙,其統治亦搖搖欲墜。清廷在曠日持久的招撫、征戰、分化等各種行動中,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鎮壓各少數民族地區起義終獲勝利,之后為鞏固統治、彌和矛盾,在邊疆地區推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改革,西北民族地區城市化由此開啟。同治年間陜甘回變之際,阿古柏趁亂侵入新疆,清廷經過海防與塞防爭論后,派左宗棠率軍于1876年到1878年收復新疆。經過多年戰亂,新疆一片凋敝景象,各城市均遭到毀滅性損壞,“自逆酋盜跟各城,官軍力攻而克之,嫁醜既殲,城垣多毀,陪什噶爾、葉爾憲、英吉沙爾和闐漢回諸城最甚,瑪喇爾巴什、迪化、綏來、精河、鎮西次之”[1],大量人口在戰亂中被屠殺。隨即展開城市建設,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湘軍大將劉錦棠擔任首任巡撫,迪化取代伊犁成為新疆省會,標志著新疆城市近代化正式開啟。劉錦棠將新疆軍府制、伯克制、札薩克制軍府制、伯克制、札薩克制:軍府制,1644年,滿清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在東北統治上采取有別于中原地區“行省制”的“軍府制”,以軍府建制統治東北。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清朝政府設置伊犁將軍(全稱“總統伊犁等處將軍”),委派明瑞擔任第一任伊犁將軍,將軍府設在伊犁河北岸的惠遠城(今霍城縣境內)。伯克制,是中國清末以前新疆回部實行的官制,主要通行于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族地區。該制度是具有封建領主制性質的政治制度,以"伯克"統領地方事務。 “伯克”是突厥語的音譯, 意為首領或統治者。札薩克制,札薩克,官名,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是一種清朝主要對蒙古族和滿族人授予的軍事、政治官職爵位。清代將蒙古族住區分設為若干旗,每旗旗長稱為札薩克,由蒙古的王、貝勒、貝子、公、臺吉等貴族充任,管理一旗的軍事、行政和司法,受理藩院和將軍、都統監督。等并行存在的城市建制全部改為與內地相同的州縣制,使全疆城市處在統一的行政體制之下,便利了城市之間橫向縱向聯系,新疆城市從政區分隔體制演變為政區統一體制下的州(府)、縣(廳)兩級城市體系及縱橫交錯、彼此聯絡的多條城市帶。同時全力發展經濟、興辦文化事業,城市發展迅速。至20世紀初期,新疆已經擁有4個道、6個府、2個直隸州、8個直隸廳、1個州、2個分防廳、21個縣、2個分縣等46個大小城市。1862年爆發的陜甘回變,使甘寧青地區城市凋敝,人煙稀少,左宗棠在西征途中目及至此,也不禁感嘆道“軍興以來,十年于茲,各軍營坐食不戰,民間牲畜既被擾掠,又苦供億之煩,越站之累,人則轉徙流離,地則荒廢不治,牲畜日耗,民何以能支?”[2]所以左宗棠將沿途經過的寧夏、青海中小城市全部修葺一新,并沿途種植“左公柳”。甘肅省寧夏道在辛亥革命前,已經下轄8個縣級城市:寧夏、寧朔、靈武(舊靈州)、鹽池、平羅、中衛、金積(舊寧靈廳)、鎮戎(原平遠縣)。左宗棠還通過設立甘肅制造局和蘭州機器織呢局,帶動了甘寧青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銀川、西寧等城市出現了火柴、造紙、面粉、印刷等各類企業20余家。寧夏商業發達,先后出現了八大商號:敬義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恒、百川匯、廣發隆、福新店、永盛福。西北民族地區城市近代化的發展,使得附近西北民族地區脆弱的工業、商業、金融業等各經濟元素大量向城市聚集并快速膨脹,西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又推動城市規模擴大、人員增加,進而推動西北民族地區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快速進步。

(三)城市管理現代化開啟

清末時期,西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微弱且緩慢,但是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現代化發展是鮮明且出彩的。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又促進了工廠興建、貿易增加、科技進步、交通改善等,進而帶來了政治的變革、經濟結構的調整、制度的完善和各民族間的交流交往交融,城市管理逐步現代化。1909年清廷頒布《城鎮地方自治章程》,允許各城市實行自治,雖未來得及實施清廷就已經滅亡,但對西北民族地區仍有一定意義。新疆、甘寧青等各地都成立城市自治研究所,培養城市自治人才,到各地宣講城市自治。警政制度的推行是我國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的標志性事件,其對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意義重大。新疆1902年在迪化首先開始配備警察,1905年頒布《新疆巡警三十條》,開辦警察學校,培養干部,至1911年,省城巡警部署官員長警有504名,全省長警共2 560名[3]。郵政制度快速發展,1909年9月,烏魯木齊設立郵政總局,南北二路各設分局及代辦所,共計78處[4]。1903年開通固原到寧的電報線路,1905年寧夏道設立郵政分局。銀川等地出現商會。盡管異常緩慢,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管理也已經開始出現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影子和潮流。

19世紀中后期,西北民族地區各城市深陷內外夾雜的困頓局面之中,外國侵略步步緊逼、內部起義此起彼伏,本就先天不足的城市商業、建筑、人口又遭遇巨大破壞。清廷在付出巨大代價后終于結束內亂,使得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獲得了相對和平、安穩的內外環境,得以重建和恢復。伴隨著城市數量增加和人口增長,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代表的現代化改革也在西北民族地區城市徐徐展開,雖然成效遠遠不如內地,但其對西北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一時期,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起步太晚、起點太低且道路曲折;二是與西北民族地區納入資本主義體系相伴同行;三是城市發展遇到的制約困難無法想象,因而付出的代價巨大。

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西北民族地區政局動蕩不安,軍閥割據,混戰不斷,各族人民深陷極度貧困、哀鴻遍野的境地,民窮財盡、經濟蕭條,城鎮屢遭破壞,城市發展緩慢遲滯,與同時期東部城市快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

(一)辛亥革命客觀上對城市造成了一定破壞

武昌起義爆發后,西北民族地區雖然地處邊疆、交通不便,但辛亥革命的浪潮依然席卷西北民族地區各城市,勢如破竹、銳不可當。起義盡管作出了杰出的歷史貢獻,促進了民主思想傳播,為城市發展解決了一定障礙,但客觀上對城市發展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一是革命本身對城市產生了破壞。辛亥革命消息傳到新疆,伊犁、迪化兩地相繼爆發起義,1911年12月28日迪化起義失敗,1912年1月7日伊犁革命成功,兩次起義都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尤其是迪化起義,革命軍與清軍戰斗異常激烈,炮臺、巡撫衙門、軍械所等地悉被破壞,且都位于市中心居民稠密地區,由此市政設施和民居等破壞尤巨,無辜市民多有死傷。工商業也遭受重大破壞,各商家在戰爭中遭受巨大損失,新疆巡撫袁大化將工商業人士當成革命黨人大肆屠殺,時人回憶“因資助和同情辛亥革命被株連的工商界人士幾乎街街都有”[5]。二是列強趁機進行侵占活動。辛亥革命前后,俄軍借機以保護商民為借口調兵進入喀什和伊犁,1912年楊增新在呈報中央的電文中稱伊犁始有俄軍7 000到8 000人,近余700人,機關炮6尊[6]58,俄軍“不準伊犁民眾集會結社,并與市民發生諸多產業糾紛,如強行租占中民土地、房屋、鋪面等,嚴重擾亂了上述各城的社會秩序,干擾了新疆城市市民的正常生活”[7]1150,凡此種種,中國官方不敢反抗,各級軍隊警察并不加阻撓。城市作為革命的主要據點和舞臺,受到沖擊和破壞也最為嚴重,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和市民生活。

(二)軍閥割據戰爭頻仍影響城市發展

辛亥革命的不徹底使得西北民族地區革命果實被各軍閥竊取,城頭變幻大王旗,各軍閥相互之間爭權奪利,動輒發動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城鎮屢遭破壞甚至毀于戰火,城市發展嚴重受阻。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楊新增擔任新疆省長、督軍。楊長期在疆任職,雖政治經驗豐富,然在其17年治理新疆過程中依然危機不斷,甚至自己也死于非命。1912年,宣布獨立的外蒙在俄國支持下進攻新疆科布多城,科城軍民奮起反擊,但仍然多次被攻破,“官吏人民幾至盡遭屠戮”[7]243,至1915年三方簽訂《中俄蒙協約》,亂局方才結束。隨著俄國局勢動蕩,其境內俄羅斯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回族、布魯特族等大量移民進入新疆,據統計,1916年進入新疆的難民即超過30萬人,特別是十月革命后,難民分成白紅兩派尖銳對立,對塔城、伊犁等邊境城市造成嚴重沖擊,形成了塔城俄領事件、阿連闊夫要求假道伊犁事件等。甘寧青地區軍閥混戰更劇烈更復雜。辛亥革命后,張廣建、陸洪濤等北洋軍閥先后掌握甘肅省政,甘寧青名義歸其管轄,然而其下寧夏馬鴻賓、青海馬麒等大小回漢政權各自為政相互攻伐不斷。1925年馮玉祥國民軍進入甘寧青地區,又開啟了與當地軍閥的長期爭斗。國民軍與各軍閥部隊一起橫征暴斂、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嚴重阻礙了西北地區城市發展。1920年鎮原、固原、靖遠等地發生大地震,廣大城市鄉村秒變廢墟,造成30余萬人死傷。1925年、1927年又接連發生地震,傷亡同樣巨大。軍閥黑暗統治與救災不力,誘發了民族矛盾,馬仲英帶領回族群眾發起大起義,橫行甘新寧青四省,期間大肆屠殺各族群眾,特別是將湟源城徹底血洗,是為“河湟事變”。因為戰爭影響,城市工商業破產,人口大量減少,據《寧夏新志》所記載,寧夏人口在1786年(乾隆四十五年)為1 352 525人,而到了1925年(民國十四年),寧夏有統計的人口為390 787人,在這130多年間較前者減少了近百萬人口[8]。人民之水深火熱由此可見。

(三)城市現代化發展緩慢

如前所述,辛亥革命后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艱難異常,遠離國內經濟中心,與國際資本主義市場脫節,交通運輸又極其落后,雖然如此,西北民族地區城市仍在緩慢發展,表現出強勁韌性。新疆城市數量由民國初年的4道(迪化道、伊塔道、阿克蘇道、瞎什噶爾道)39縣共32城增至1927年的8道(迪化、焉耆、阿克蘇、略什噶爾、和闐、伊舉、塔城、阿山)57縣共65城。新疆警政方面也日趨完善,1925年將各道、縣分成四個等級分別設置警局和警察數量,更加科學合理。注意修繕交通,發展生產。1926年至1927年,開通了迪化至塔城、迪化至奇臺的運輸班車,極大方便了沿線迪化、伊犁等城市商業和對蘇國際貿易發展,人員流動也大大增強。各城市興辦工業,自民國元年至六年(1912—1917年),新疆共開辦工廠46個,包括迪化制革廠、機器局、省立工藝廠、電燈公司等[6]60。甘寧青地區連年征戰,各軍閥為增加軍費大力種植鴉片,鴉片成為可以取代貨幣的“硬通貨”,當地鴉片泛濫吸毒成風,甚至各軍閥部隊人人攜帶煙槍而被戲稱為“雙槍兵”。鴉片畸形貿易產業迅速發展,不少鴉片產區和貿易區附近的城鎮由此興盛,帶來娼妓、黑社會等嚴重社會問題。除此以外,寧夏遍地種植煙草,各縣城因為煙草產業不斷繁榮。

從城市現代化的背景分析,辛亥革命是城市現代化的產物,也是城市現代化量變不斷積累產生的質變。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既得利益集團,是當時城市現代化條件下政治危機的總爆發。一般來說,現代化發展越充分和現代性因素越聚集的城市,革命越劇烈,革命成果越豐富;反之,西北民族地區因為現代化發展不夠充分,革命后政治權力多被野心勃勃的地方軍閥所竊取。辛亥革命理應大大促進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然而軍閥割據政權的建立和對城市鄉村肆無忌憚的盤剝,彼此之間又混戰不已,嚴重影響了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

三、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

國民黨政府統治中國的時間雖然短暫,但仍然是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一方面國民政府雖然形式上統一全國,國內政治仍然變化劇烈,軍閥混戰依舊,西北民族地區尤其劇烈,對城市發展造成嚴重阻礙;另一方面帝國主義侵略加劇,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華戰爭,持續14年之久,中國人民承受了巨大的苦痛和災難,身處大后方的西北民族地區城市卻獲得了畸形發展的機會,盡管水平不高且極不平衡,但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遠遠不同于之前。

(一)西北民族地區依然政治混亂

國民黨政府形式上統一全國,坐鎮中央,各軍閥接受招安搖身變成黨國要員,西北民族地區政局動蕩、戰爭頻仍、盜賊橫行、治安混亂更甚于前時,各城市極不安全。新疆政局長期不穩,1928年發生“新疆七七事變”,省長楊新增被軍務廳廳長樊耀南刺殺,由金樹仁代之。1934年,省府參謀處處長陳中等發起“新疆四一二事變”,率眾包圍省政府逼迫金樹仁去職。其后盛世才依靠軍事實力在復雜爭斗中取勝,開始其在新疆的11年軍閥統治。1930年新疆爆發哈密事件,和加尼牙孜率領維族群眾進攻哈密城區,馬仲英部趁機來疆,戰爭隨之遍及天山南北。直到1934年,省府軍在蘇聯大力支持下艱難平息戰亂。經此亂局,哈密、孚遠、吐魯番等主要戰場城市幾被毀滅,迪化也損毀嚴重。各方力量在城市大肆屠殺,疏附城內漢人“慘死者不知其數,財物洗劫一空”;莎車“城中千余漢人,除婦女被擄外,殘余者只百余人,又攻陷英吉沙爾,漢人存者三、四人,蒲犁縣亦陷,漢人只留一人”“吐鄯一帶男女老幼,無一幸免”[9]。亂后迪化慈善團體掩埋漢維回族群眾尸體就達到數千具,其他戰亂嚴重地區只會更加嚴重,戰亂還產生數以萬計難民流離失所。1944年起,為反抗盛世才反動統治,新疆伊犁、阿山、塔城等地各族群眾舉行起義,一度占領北疆大部分地區,起義軍一直堅持斗爭到新疆解放,是為“三區革命”。國民黨取代北洋軍閥竊據中央,黨內依然軍閥林立彼此混戰不已,蔣桂戰爭、蔣馮戰爭、中原大戰等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其規模又不斷青出于藍。中原大戰后,馮玉祥國民軍徹底退出甘寧青地區,由青海軍閥馬步芳、寧夏軍閥馬鴻逵、甘肅軍閥馬鴻賓繼續統治,號稱西北“三馬”,西北依舊戰亂不斷,兵禍不止。1930年軍閥馬廷賢在隴南禮縣城屠殺各族群眾7 000余人,1931年發生軍閥雷中田和馬鴻賓相爭的“雷馬事變”,1934年東陵大盜孫殿英圍攻寧夏大戰西北“三馬”。

(二)抗戰時期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迎來黃金期

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國中東部半壁江山淪陷于日本帝國主義之手,戰爭造成了交戰地區大部分城市破壞,西北民族地區作為抗戰大后方,迎來了城市發展黃金期。盛世才在哈密事件中得到蘇聯大力支持才艱難取勝,戰后全面倒向蘇聯,加強同中國共產黨的聯絡,頒布六大政策、八大宣言、九項任務,并且仿照蘇聯制定五年計劃。從1933年到1943年,新疆行政區由9個增加到10個,由77個縣(自治局)增加到91個縣(自治局),重點建設迪化市、伊犁行政區、阿勒泰行政區等。迪化建市是新疆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1934年,迪化成立市政府,1937年,建立市政委員會,隨即開始破舊城區的拆遷改造和新城區的規劃營建等工作。特別是共產黨人毛澤民擔任新疆財政廳廳長兼迪化市政委員會委員長期間,負責編制了《迪化市區計劃圖》,是新疆歷史上首個現代城市規劃。哈密和塔城等地區也在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巨大進展。1929年,甘寧青正式分治,成立青海省和寧夏省,寧夏省轄9縣2蒙旗,至1945年,寧夏省轄1銀川市、13縣和2設治局,增加4個縣級城市。抗戰爆發,西北成為沒有慘遭日寇蹂躪的大后方,成為抗日戰爭的重要基地,受到空前重視。國民政府一邊加大投入,一邊將東部地區的工商企業搬遷,再加上大量東部人口流入,促進了西部城市發展。寧夏毛紡織業快速發展,全國聞名,造紙、印刷、陶瓷等產業也快速發展。商業方面,至1930年代末,寧夏已經有商號700余家。交通也有大發展,寧夏建成了三大干線、四大支線公路網絡,大大促進了寧夏貿易發展和人員往來。全面抗戰時期,隨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西部移動,西北民族地區城市出現較大發展,對抗戰最后勝利和保障人民生活作出重大貢獻,也一定程度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不合理的生產力分布格局。

(三)從抗戰勝利到新中國成立西北民族地區城市建設幾無可取之處

從抗戰勝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西北民族地區城市進程中的停滯時期。當抗戰勝利,全國人民翹首以盼重建家園的時候,蔣介石發動內戰,使得發展經濟和城市建設的時機徹底喪失。隨著戰場不斷向西北民族地區擴大,城市再次遭到破壞,經濟凋敝、民不聊生。1944年,蔣介石用政治軍事等手段逼迫盛世才去職,開始直接統治新疆,期間國民政府在新疆橫征暴斂用于內戰,城市建設毫無投入,經濟凋敝,物價飛漲,各族人民生活困苦,自來水廠建設因為缺乏資金半途而廢,迪化市區的公交車也因經營困難被迫停運。1944年,新疆開始實行縣域自治制度,同時在城市和鄉村一體推進保甲制度,所謂“聯保連坐”,作為控制基層人民的重要手段。到1949年,新疆仍然只有迪化設市,縣城78座。抗戰勝利,西北大后方地位驟降,政策優待不復存在,大量資金工廠人員東遷,寧夏大批工廠、商店倒閉,工人失業,各縣城經濟更加蕭條。地方勢力加緊搜刮,統治寧夏的馬鴻逵與民爭利壟斷寧夏毛皮產業,還利用國統區經濟崩潰,囤積居奇倒賣黃金。1949年寧夏解放時,銀川沒有一所大學,沒有一座醫院,更沒有體育場[10]。各商號也紛紛破產,社會經濟瀕臨崩潰。隨著各西北民族地區迎來解放,千瘡百孔的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終于迎來了新生。

抗戰時期,與東部地區成為淪陷區和東北成為殖民地不同,西北民族地區雖然長時間為軍閥所統治,但因為戰時大后方的地位得到了發展機遇,伴隨著近代中國人口大規模遷移的“西進運動”,淪陷區機關、企業、工廠等的遷入使西北民族地區城市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抗戰勝利,隨著人員設備的離開和國民黨發動的戰爭不斷向縱深發展,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經濟崩潰,城市發展不可遏制地停滯且倒退。

四、結束語

中國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歷史悠久,但是城市現代化卻開端于19世紀中后期。先天不足而又屢遭劫難,城市現代化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卻又十分緩慢曲折。從清末到北洋時期、再到國民黨統治時期,近代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的阻礙尤其巨大。從帝國主義到封建軍閥,都在千方百計壓制、阻礙西北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西北民族地區也沒有形成城市現代化的領導力量,缺乏長遠規劃、科學決策,即便偶有變革也多為權宜之計,終不免人走而中斷。晚清腐敗早已深入骨髓,民國建立,西北民族地區政權落入各軍閥手中,各軍閥為擴充實力搶奪地盤無所不用其極。新中國成立后,西北民族地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進入新時代,脫貧攻堅奔小康給西北民族地區帶來歷史性變化,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下,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發展也將走上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魏光燾.戡定新疆記:卷8(善后篇)[M]//沈云龍.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十七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307.

[2]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卷13[M].上海:上海書店,1986:135.

[3]袁大化,王樹枏.新疆圖志:卷40(民政一)[M].天津:東方學會,1923:4.

[4]張覺人.新疆的交通[J].邊事研究,1935(2):14-23.

[5]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新疆地方歷史資料選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611.

[6]劉玉皚.邊疆與樞紐:近代新疆城市發展研究1884-1949[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

[7]張大軍.新疆風暴七十年[M].臺北:蘭溪出版社,1980.

[8]翟松天.青海經濟史:近代卷[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18.

[9]曾問吾.中國經營西域史[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558.

[10]馬天彩.寧夏風物志[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93.

作者簡介:薛凡(1984—),男,漢族,河南盧氏人,浙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北方民族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責任編輯:趙良)

猜你喜歡
城市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城市配網建設探析
城市綠化面積規劃管理
生態城市規劃管理與建設技術研究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徐州廣播電視臺:講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高清不卡毛片|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欧美狠狠干| 国产一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视频91| 婷婷综合色|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日韩色图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国产95在线 | 亚洲乱伦视频|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视频6| 婷婷成人综合|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a天堂视频|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98超碰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看|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日韩理论| 欧美亚洲欧美| 呦女精品网站|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国产导航在线| 欧美视频二区| 在线毛片网站| 2020极品精品国产|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免费aa毛片| 国产AV毛片| 欧洲亚洲一区|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久久五月视频| 亚洲一区黄色|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欧美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七页|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青青青草国产|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