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美國中小學廣泛采用的一種探究性學習模式,是指學習者圍繞某一個具體的學習項目,充分選擇和利用學習資源,通過實踐體驗、內化吸收和探索創新獲得較為完整而具體的知識,從而掌握專門的技能,得到一般發展的一種學習方式(夏雪梅,2021)。其理論基礎是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和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主要由內容、活動、情境和結果四大要素構成。項目學習旨在督促學生通過廣泛深入地探究復雜真實的問題和精心設計的產品與任務而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系統性教學方式( Markham et al,200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簡稱《課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和社會生活需要,圍繞特定主題,由真實的問題或任務驅動,綜合運用其他相關課程的知識自主開展項目學習(教育部,2022)。結合筆者目前的觀察和了解,項目學習理念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和實踐,但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如:項目主題不完整、項目活動沒能與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的培養相融合、項目成果育人價值不夠突出等。針對這些已有的問題,筆者通過持續的研究與探索,提出了“六動”式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旨在促進學與教的方式變革,建立語篇和育人價值之間的關聯,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既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化,又是教學經驗的一種系統性概括和總結(柳海民,2011)。通常項目學習流程分為選定項目、制定計劃、活動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動評價六個基本步驟(劉景福、鐘志賢,2002)。本研究基于上述流程,不斷嘗試探索,優化提升,形成了“六動”式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見圖1),即教師通過選擇內容、制定計劃、合作探究、制作作品、展示成果、開展評價六個步驟,融“心動、互動、活動、行動、情動、生動”為一體,在“基于項目、深入項目、超越項目”的三個層級學習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知識生長,提升學生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能力及英語語言技能,培養學生移情能力,推進英語課程育人。
“六動”式項目學習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課程育人方面,有獨特的優勢。首先,該模式能基于主題將課內外的語篇內容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真實、完整的項目活動中運用語言、習得語言,從而提升語用能力和認知能力。其次,該模式倡導在具體情境中學習新知識,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它主張對文本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與整合,將經過加工、整理的信息和提煉出的技能應用到新的語境中。最終,學生能通過深入研讀語篇,提煉出主題意義和新的結構化知識,從而有效提升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最后,在該模式的指導下,學生合作完成作品制作,有了更多交流、討論和思辨的機會。展示的項目成果可以是手工作品、短視頻,也可以是閱讀報告、表演等。在作品演繹和互動評價中,學生的文化意識得到了提高,并且由于有了不同的體驗,移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總體而言,整個項目完成的過程有利于促進他們文化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下面將以譯林版《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Unit 8 Birthdays中Story time板塊和外研社出版的《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繪本Tom’s Special Day的融合教學實踐為例,介紹“六動”式項目學習模式的具體設計和實施過程。
如何選定“心動”的融合閱讀內容以及如何制定“互動”的融合閱讀計劃,是實施“六動”式項目學習的根本保證。
(1)選擇學生“心動”的項目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項目的開展和實施要以學習課內外教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目的。為此,教師項目開展前發放了問卷調查表,了解學生平時過生日的情況以及想過一個什么樣的生日。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了解到“special(特殊的)”“unforgettable(難忘的)”等形容詞是學生描述生日話題的高頻詞。因而,教師針對學生的興趣點,將本課的項目主題確立為“Special birthdays, special feelings”,旨在通過項目活動探究生日文化內涵。
譯林版《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Unit 8 Birthdays的單元話題是“生日”,Story time板塊主要介紹了Su Hai和Mike慶祝生日的方式。語篇通過展示Miss Li和學生間的對話內容,即討論關于生日的具體日期以及在生日里所做的事情,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生日習俗,感受文化融合的同時感恩父母和家人。外研社出版的《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繪本Tom’s Special Day的主要內容是,主人公Tom的生日即將到來,他的朋友們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向他提供不同的線索,最終讓他獲得禮物。該繪本作為主教材的課外補充,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具有一定現實文化意義。
(2)學生制定“互動”的項目計劃,促進知識生長
“六動”式項目學習倡導體驗、參與、合作、展示等,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讀主教材內容和繪本內容,從教與學兩個維度,踐行知識育人和文化育人的雙重目標。
五年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運用閱讀策略提取文本內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進行個性化思考和表達以及演繹故事。他們具備了基于主題的項目學習經驗,但是對項目過程還不太熟悉,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指導。教師在項目學習前向學生明確項目主題并展示項目學習的大體架構,鼓勵學生研討項目活動和項目成果展示形式,最終確定以“閱讀圈”和“策劃特別的生日”等活動形式推進項目活動的實施。
(1)創設學生“活動”的項目情境,解決真實問題
“六動”式項目學習變革了教與學的方式,引導教師從主導的角色變成協助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教學活動以學生活動為主,活動之間相互遞進,相互關聯。在合作探究中,教師通過組織學生了解生日策劃師工作流程、開展互動交流體驗、以“閱讀圈”形式開展合作閱讀這三個活動,聚焦項目任務,驅動語言文化,深化結構思維。
活動1了解生日策劃師工作流程,聚焦項目任務
項目啟動時,教師吟唱美妙動聽的歌曲《冰雪奇緣》,讓學生猜測教師今天的新職業,再讓學生觀看動感十足的說唱視頻,引導學生獲取線索,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隨后,在學生的各種猜測中,教師揭示自己是一名生日策劃師,并告訴學生自己的工作流程如下:① Chat with clients;② Think of new ideas;③ Write down birthday plans;④ Host birthday parties。接著,教師接到顧客Miss Li的微信電話:Miss Li邀請策劃師(教師)為她的學生設計生日。在通話過程中,策劃師(教師)記錄下Miss Li學生的一些關鍵信息,如Who, When, What, How等,形成生日信息卡,以此呈現策劃生日的項目任務,引導學生參與項目活動。通過互動交流,師生確認各自角色:Miss Li是客戶,教師是生日策劃師,學生是助手。
活動2 開展互動交流體驗, 驅動語言文化
一般來說,項目教學的驅動型問題要指向學生感興趣的、具有挑戰性的和貼合教學實際的問題。為了聚焦項目任務,教師發放了“六動”式項目學習任務單作為支架,讓學生整體感知建立客戶生日信息卡的步驟,啟發學生根據關鍵詞梳理Su Hai的生日日期和活動,提煉出activities, place, people等關鍵詞。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自主提問、開展交流,并生成問題鏈,引導學生建構文本知識。以下是學生提出的探究性問題:
Where are they?
When are their birthdays?
What do they do?
Who goes to the party?
…
基于學生的問題,教師兼顧語言和教學目標,設計了更多的挑戰性問題,例如以“Is Su Hai’s birthday special? Why or why not?”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以真實問題“Where do you usually have a birthday party?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已有經驗,以“What do Chinese people usually do on their birthdays?”為后續的項目產出提供語言、文化和內容的支持。
活動3以“閱讀圈”形式開展合作閱讀,深化結構思維
本節課倡導的“閱讀圈“活動形式,是指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協助,以6到8人為一小組進行閱讀分享和討論的活動形式。在深入項目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完成Su Hai 和Su Yang生日信息卡的項目學習任務單,提煉出語篇的閱讀策略,教師引導學生以“閱讀圈”的形式閱讀并提取Mike生日相關信息,完成Mike生日信息卡的項目任務。
教師利用課件先展示“閱讀圈”的四個角色:discussion leader (討論組長)、questioner(問題搜集者)、culture connector(文化聯結者)、summarizer(小組總結者),然后布置合作任務:① Read and choose;② Write on your worksheet;③ Discuss and share;④ Prepare and report。每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角色在組內合作、交流和分享,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小組匯報時,其他學生可以進行補充,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良好品質。
(2)學生進行“行動”的參與體驗,發展語言技能
活動探究后,教師需要為項目作品的生成準備素材。此時教師引入繪本,將繪本里的“A CLUE GAME”作為策劃師一個成功的“special birthday plan”案例,帶領學生制作項目作品,為項目成果的展示作準備,也為之后要完成的項目評價提供引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略讀、點讀等方式找出繪本關鍵信息,將課堂建構的閱讀策略運用到繪本閱讀中。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進一步了解項目作品的具體內容以及展示形式。師生對話如下:
T: Here is my successful case. This is Tom. Skim the picture and find out why Tom’s birthday is special.
S: They play a “CLUE” game.
T: How many clue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S: Four.
T: Here’s a new information card for Tom. You need to scan the stor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學生自主閱讀繪本,找出細節,完成“Tom’s birthday plan”。
教師先詢問學生有沒有在農場過生日的經歷,接著請學生圍繞生活經驗發表觀點,說出Tom生日特別的原因。然后各小組自由選擇教師提供的道具,例如生日帽、生日蛋糕、漢服等,按照分工完成對項目人物Su Hai或Mike特別生日的策劃。在完成項目作品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了充分發揮,通過不斷體驗、合作探究,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等綜合素養也得以提升。
(1)學生展示“情動”的項目成果,培養移情能力
移情指設想自己處在他人位置,了解他人想法、體驗他人情緒情感的一種心理反應(莫雷,2016)。通過換位思考,學生能夠學會理解和欣賞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道德品質。因此,移情能力對學生保持心理健康、適應社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項目展示環節,有的小組策劃Su Hai 的生日是在餐廳舉辦的;有的小組則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為外國男孩Mike策劃了一個中國式生日;還有小組策劃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生日。在項目作品的展示交流中,學生能夠關聯自我、關聯他人、關聯社會,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語言技能,移情能力也得到了培養,有利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2)開展多維“生動”的項目評價,促進學科育人
項目評價是項目學習中的關鍵一環。在項目作品展示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比Su Hai和Mike的生日信息卡和繪本人物Tom的生日信息卡,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互評、學生點評,從生日的特別程度分析并評價能得到幾顆星,為真實的項目作品匹配評價單。基于學生互評的結果,教師進行追問并要求學生給出評價的理由,以培養學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課堂最后,教師引領學生對項目任務進行總結,從項目整個過程提出改進建議。教師指出,策劃特別的生日還需要從特別的地點、特別的事情和特殊的人群這幾個方面綜合考慮,也可以自己設計海報版面、構圖、顏色、內容等。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感受生日的文化含義,進一步突出“Special birthdays, special feelings”的主題文化意義,滲透學科育人價值觀。
綜上所述, 在“六動”式項目學習中,教師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轉化為持續性的學習實踐,引導學生在項目任務探究的過程中探究主題意義和文化內涵。整個項目的實施和開展彰顯了《課標》精神和課程的育人價值,為小學英語項目學習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為小學英語教學探索了一條可借鑒的教學路徑。
*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一般立項課題“學科育人價值指向下小學英語‘六動’式項目學習教學模式探究”(D/2021/02/804)的研究成果。
Markham T, Larmer J amp; Ravitz J. 2003. Project Based Learning Handbook: A Guide to Standards-focused Project Based Learning ( 2nd Ed.)[M]. Novato, California: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教育部. 202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柳海民. 2011. 教育學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景福, 鐘志賢. 2002. 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研究[J]. 外國教育研究, (11): 18—22.
莫雷. 2016. 教育心理學[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夏雪梅. 2021. 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韓青 淮安市合肥路小學副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
袁素平 淮陰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