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安梅

午餐時間,同學和老師都去食堂就餐了,小靜卻突然來找我。她低著頭,不安地用手搓著衣角,不時向辦公室門外瞄去。她緊張地說:“老師,我是看大家都走了才來找您的,我想和您說件事。”我拉她坐在我身邊,輕輕地撫摸著她的頭說:“什么事?大膽告訴老師,別怕。”她的眼淚一下子就落下來,她哭了一會兒,又馬上向門外望了望,擦干眼淚小聲說:“班上有幾個同學經常欺負我,他們嘲諷我,給我起綽號,扔我的東西。我不敢告訴您,他們說我告訴老師和家長的話,就讓我更不好過。我好害怕,您千萬不要說出去,我得走了,不想被同學們看見。”說完,她跑出辦公室,我追出去時她已經跑下樓了,我只好返回辦公室。
小靜是一個膽小內向的女生,課堂上從不舉手發言,也不參加集體活動。我經常鼓勵她,特意給她創造表現的機會,但她總是拒絕。一次家訪,我了解到她來自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忙于生計,鮮少有時間與她溝通,這使小靜更加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為了營造互助的氛圍,我在班上建立“結對子”互助學習小組,然而,沒有人愿意和小靜一組。每次都是我強行安排其他同學和她一組,但是其他同學都極不情愿,沒想到這背后竟然有欺凌行為。
身為班主任,我自詡平時對班級管理細致入微,竟然沒有發現此事。對小靜的心疼、對自己工作失誤的愧疚、對欺凌者的憤怒一股腦涌上心頭,我的心再也無法平靜。為什么在小靜被欺負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維護正義?為什么沒有人向我反映情況?我深信小靜沒有說謊,于是準備先了解一下班上其他同學的想法,再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小敏是一個善良的女孩,極有同情心,也是班上與小靜走得較近的人。她為什么沒有在小靜被欺負的時候幫她一把,或者悄悄告訴我一聲呢?趁著沒人的時候,我叫來小敏,問起小靜被欺負的事是否屬實,小敏點頭,隨即眼睛濕潤了。我說:“老師知道你心地善良,看見小靜被欺負,你也很難受。但是,在她被欺負時,你為什么不幫幫她?為什么不告訴我?”她抽泣著說:“我不敢,他們警告我不許告訴別人,不然就像對待小靜一樣對待我。每次看到小靜被欺負,我都很難受,我恨自己膽小懦弱,恨自己不能幫助小靜,又害怕那些同學……”說著,她號啕大哭。我把她擁入懷中,說:“傻孩子,你以為這樣他們就不欺負你了嗎?”我安慰了她一番,待她情緒平復后才讓她離開。
接著,我叫來了幾個平時表現很好的同學,從班上近期的情況聊起,逐漸引到小靜的問題上。有的同學說:“我制止過那些同學,但是他們根本不聽,我說再這樣就告訴老師,他們也不怕,后來看小靜并沒有受傷,也就沒再提了。”有的同學說:“媽媽一直叫我不要多管閑事,小靜自己為什么不反抗呢?她自己都不作聲,誰還會管呢?”聽了他們的回答,我想,是時候進行一次深入的反欺凌思想教育了。
單純講道理太枯燥,孩子們也不一定能聽進去。周五,我事先和其他科任教師調好課,午餐前對全班同學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吃完午飯后,我們回教室看電影!”
孩子們歡呼雀躍,充滿期待。
十二點半,孩子們都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我開始播放電影《少年的你》。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專心看起來。隨著情節的深入,曾經看過的我不由得再次哽咽,很多孩子和我一樣被觸動了。小靜更是泣不成聲,她一定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再看看那幾個常常欺負小靜的孩子,此刻也目不轉睛地看著屏幕,臉上流露出復雜的情緒,他們是不是想起了自己的行為呢?
《少年的你》播完了,我接著播放《第二十條》。看到郝秀萍跳樓前的絕望手語,孩子們淚流滿面,有的男孩使勁捶課桌,大喊:“懲處惡霸!”有的孩子緊張地喊:“不要跳,堅強地活下去啊!”看到郝秀萍跳樓后,有的孩子氣得直跺腳:“她怎么這么傻啊,難道她死了,壞人就能良心發現嗎?”
兩部電影結束了,不等他們平復情緒,我動情地說:“老師早就看過這兩部影片了,但今天再看,仍然忍不住落淚。老師看到你們也哭了,這說明你們都是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好孩子。那么,兩部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欺凌,作為旁觀者,你想到了什么?你覺得你能做些什么?”
我的話音剛落,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大家紛紛搶著發言。
小杰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郝秀萍,她慘遭折磨卻無處可訴,還被壞人冤枉。我真希望她能開口說話,告訴大家她受的苦,希望檢察官能幫她伸張正義!”
我動情地說:“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想,郝秀萍就不會這么苦了。可是,檢察官向村民了解情況時,村民都借故躲開了,他們害怕被牽連。如果不是大勇勇敢站出來說出刀的下落,這個案子可能會是另一種結局。你們怎樣看待大勇和其他村民?”
班長說:“村民害怕被報復,明知真相卻不敢說出來,只會讓惡勢力更加猖狂。我們應該向大勇學習,他從最初的害怕不敢說到最后勇敢指認,挽救了郝秀萍一家,大勇真了不起!”
我趁勢說:“老師為你點贊!社會就需要這樣有正義感的人,你們愿意成為大勇嗎?”
孩子們齊聲回答:“愿意!”
我接著問:“你們還佩服誰?”
有孩子馬上回答:“呂玲玲!她自始至終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使被領導批評、被調離崗位,還是想方設法為郝秀萍的案子奔走。她的堅韌和勇氣讓我敬佩。”
“說得真好!如果生活中人人都是呂玲玲,哪里還會有霸凌?哪里還有壞人的藏身之處?那么,你覺得自己在影片中會是哪種角色?你想成為哪種人呢?”
“我想成為呂玲玲,盡自己的力量為弱者發聲。”“我想成為小北,身處逆境不忘初心,保留最初的善良。”“我想成為大勇,克服內心的恐懼,做一個無愧于心的人。”……討論到這里,氣氛已經完全被調動起來了,我乘機追問:“你們不想成為哪些人?”他們又搶著發言:“我不想成為那些村民,不敢與惡勢力斗爭。”“我不想成為郝秀萍,在困難面前選擇放棄和妥協。”……
我進一步引導:“如果看到身邊有類似陳念和郝秀萍這樣被欺負的人,你們會怎么做?”
有的同學毫不猶豫地說:“我一定要像呂玲玲那樣,為弱者發聲。”我特意讓那幾個欺負小靜的同學來說,他們羞愧地低著頭,表情極不自然,其中一個小聲說:“誰也不能欺負他人,要善待每個人。”話音剛落,教室里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這幾個孩子的頭低得更厲害了。我悄悄瞄了小靜一眼,只見她慢慢抬起頭,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它不會缺席!只要我們每個人堅持正義,敢于發聲,黑暗終會過去,光明必將到來!”我滿懷激情地說出這段話。我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孩子們在面對校園欺凌事件時,不再做一個冷漠的旁觀者,而是一個見義勇為的好少年。(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