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 要: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新高考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主動轉變閱讀教學方式,構建對學生興趣激發有利的課堂活動,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等,成為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的關鍵。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進行研究,旨在為英語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新高考與傳統教學的要求不同。傳統教學中,更關注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重視學生分數提升。而新高考則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這就需要教師主動做出改變。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根據新高考要求創新教學活動前,主動閱讀新高考教學內容,設計出科學性、有效性高的閱讀活動。然而,對高中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教學中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創新教學方式前,主動明確教學現狀,有目的地完善教學活動,為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奠定基礎。
一、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高考對高中英語教學提供新的教學理念
新高考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新的理念。教學理念對教師教學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決策有指導作用,還影響著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方法等。傳統教學中,“教師本位”“分數至上”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導下,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會以自己為中心,會將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為己任。然而,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學理念轉變成為“生本理念”。生本理念要求教師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進行育人活動,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教師要主動轉變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積極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1]。
(二)新高考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新的教學任務
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目標與立德樹人根本教學任務,新高考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教材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并不需要出多少力氣,只要聽教師講解知識即可。如,在教學“Travelling around”中的閱讀內容時,教師會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嘗試分析文章中寫了什么。在學生完成閱讀后,教師通常會選擇親自操刀的方式進行文章翻譯此過程中學生不需要參與,便可以知道文章中寫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情感等。而新高考要求的英語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要讓學生參與到知識探究中。除此之外,閱讀教學中還要讓學生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究、進行拓展教學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英語思維、學習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問題分析與探究能力都能夠得到培養,這對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有利[2]。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閱讀能力不高
新高考背景下,要做出改變的不只有教師,學生也要主動適應新高考要求,做出積極轉變,這樣才可以學習到更多知識與內容。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難點,學生要想準確地理解英語文章中寫了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等,不僅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量,還要提升自己的閱讀速度、理解與分析等能力。但是,從當前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發展情況分析,部分學生閱讀能力有待提升。如,在教學“Teenage life”時,教師發現學生對文章中的多數單詞不認識,閱讀中明顯存在速度緩慢、發音不準確等問題。同時,在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時,也不會聯系上下文進行分析,只是單純地針對文章中的一個句子或者是一句話進行分析。學生閱讀能力不高,很難讓其適應新高考,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提高[3]。
(二)閱讀范圍受到限制
基于新高考背景開展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該重視閱讀內容豐富性的提升。所以,高中英語教師日常教學中,需要主動拓展教學內容,以此豐富學生閱讀積累量。但是,對現階段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明顯存在閱讀范圍受限問題。如,在學生進行閱讀時,基本是教材中的文章為主,而對于教輔資料中出現的文章,教師很少會要求學生精細化閱讀,只要學生能夠做對題即可,再如,高中英語教師幾乎不會開展與英語閱讀相關的主題活動,也不會向學生推薦不同形式的好文章。對于閱讀內容的選擇,多數是以英語故事為主,很少會涉及文化、經濟、地理、歷史、科技發展等相關內容。學生閱讀的文章有限,接觸到的文章類型有限,這很難增加學生閱讀知識的積累量[4]。
(三)閱讀思維浮于表層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重視學生思維培養,這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5]。學生思維發展過程,是學生從淺顯的知識學習逐漸進行深度學習的過程,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從文章表面學習進入到深度探究中。可從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部分學生的閱讀思維存在浮于表層問題。如,在教學“Sports and fitness”時,這一單元中出現的單詞、語法等都會在閱讀內容有所體現,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專注于關鍵詞,而不是單個單詞。要主動提示學生談論相關話題,如:如何邀請朋友參加體育賽事,以及表達自己對體育精神的看法等。而學生學習中將所有知識都關聯到一起,對文章進行精準分析,從而掌握文章的核心內容。而在實際學習中,學生會將語法、單詞與閱讀分開。學生無法通過知識串聯與遷移的方式對文章進行深度理解,很難掌握文章的關鍵問題,在解決相關問題時也會頻頻出錯。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不斷提升學生知識串聯與遷移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身能力提升更好地參與到閱讀學習活動中。
(四)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單一
新高考背景下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需要教師重視教學方式的創新。新高考相關教學指導中,雖未對教師如何進行教學活動進行詳細的分析,但要想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要求,創新教學方式是必然。如,高中英語教師教學“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時,部分高中英語教師選擇按照傳統的方式講解英語知識。首先為學生講解單詞,而后為學生講解語法。這樣的教學方式缺少系統性。與此同時,學生一項一項地學習英語知識,最后再進行閱讀學習,會在過程中出現時間浪費現象,這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實際上閱讀內容中,已經有單詞與語法出現,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一項活動開展完成多項教學任務,這樣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方式創新,借助創新為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促使學生進入高效學習中。
(五)教學目標設計存在偏差
教學目標是教學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教學始終的,既可以影響教師教學方式的選擇,也會影響教學發展。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重視教學目標設計,并以新高考為背景,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可從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明顯存在教學目標設計偏差的問題。舉例說明:在教師為學生講解“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將目標設計成了讓學生會讀寫教材中的單詞;能夠流利閱讀文章、對文章進行翻譯;能夠使用英語語法進行對話;能夠寫出高質量的英語文章。這一教學目標設計都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有關,明顯缺少德育、美育、智育等內容,同時也缺少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目標。如此一來,在高中英語教師按照教學目標進行育人活動時,會直接使教學中丟失其他目標,這無法提升學生與新高考的適配度,既不利于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教學目標的作用,并對教學目標設計進行研究,以此提高自身教學目標設計能力,促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
(一)設計項目化閱讀活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主動在教學方式創新中做出積極的嘗試,借助全新的課堂閱讀活動對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行影響,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與英語閱讀相關學習中,既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也可以讓英語閱讀教學符合新高考要求。將閱讀學習內容設計成項目,讓學生通過對項目任務探究的方式學習英語知識,既可以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也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為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項目化閱讀活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而后將閱讀學習設計成項目,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共同完成項目探究。
例如,在教學“History and Traditions”這一單元知識時,高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閱讀內容設計項目任務。首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閱讀教學內容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的歷史、社會與文化范疇。教材中的文章是以英國為例,介紹了國家和名字的起源、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以及首都倫敦的歷史變遷。這些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對英國歷史的了解,深入認識一個國家的基本概況,包括其歷史發展、文化傳承和社會變遷。其次,根據教材內容分析結果,設計項目學習任務。任務一:閱讀文章,梳理文章內容,確定文章分為幾部分。任務二:用一句話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任務三:收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料,與英國文化進行對比。任務四,進行學習總結與分享。最后,英語教師將學生分組,使學生共同進入到知識探究中。如,英語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4—5人小組,并要求小組學生共同推舉一名組長,由組長領取項目任務,并組織組員一起對項目進行探究。在各個小組學生完成項目任務時,學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問題進行探究,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擁有文化自信等。同時,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二)開展主題閱讀活動,拓展學生閱讀范圍
英語閱讀教學中拓展學生閱讀范圍,可以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文章,這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有益處。結合新高考教學要求,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主動構建對學生閱讀范圍拓展有積極作用的活動。將閱讀設計成主題,讓學生在主題下進行自由閱讀,可以有效拓展學生閱讀范圍。為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創新中,教師可以設計主題閱讀活動,進行拓展教學。需要注意的是為保證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主題閱讀活動中,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文章閱讀預習分享活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認真對待活動,也可以豐富學生閱讀積累量,拓展學生閱讀學習范圍與提升閱讀能力。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時,首先,在課前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可以收集與“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相關文章,以此作為學生進行主題閱讀活動的資源。如,文章要包含故事類、記敘文、回憶類、散文等。同時,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準備相關的視頻。如,清明、端午等節日相關視頻。其次,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視頻,并在視頻播放后,主動與學生互動,為學生進入到主題閱讀活動中做準備。如,同學們是否知道視頻中是什么節日,對這些節日你們的了解有多少呢?學生分享自己知道的與節日有關的信息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中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形成背景。最后,教師將教學主題“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寫在黑板上,并組織學生同時閱讀教材中的文章與自己準備的文章。如此,既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了解到更多與文化活動相關的內容,也可以對學生人文素養、閱讀能力等進行培養。在學生閱讀文章后,組織學生進行分享活動,并對問題進行探究。
(三)設計思維導圖,進行深化教學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深化閱讀教學是新高考的要求。學生思維會對閱讀教學效果產生影響,所以要想深化閱讀教學,教師需要從學生思維入手。思維導圖是一種用于組織和思維表達思想的視覺工具,通常以一個中心主題為核心,通過分支和子分支將相關概念、想法和關鍵詞連接起來。這種圖形化的方式有助于用戶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復雜的信息,提高思維能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設計,讓學生通過填寫思維導圖內容的方式從簡單學習逐漸進入到深度學習。
例如,在教師教學“Diverse Cultures”時,教師可以設計樹形思維導圖,并將思維導圖畫在黑板上,供學生觀看、參考與研究。在思維導圖畫好后,教師可以直接將“Diverse Cultures”寫在樹形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并告訴學生是本節閱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而后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將閱讀到的信息告訴教師填寫到思維導圖上。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以此引導學生逐漸進入到深度學習中。如,在教學“The Bridal Party in Bangladesh”這篇文章時,學生會受到“Diverse Cultures”這個中心內容的影響,主動將與文化相關的信息填寫到思維導圖上。舉例說明,價值觀念、中國文化、音樂文化、社交文化與禮儀、其他國家文化等都加入到思維導圖中。而在對應不同的內容中,也可以繼續向外延伸。如,在社交文化與禮儀中,可以將巴西、埃及、印度、日本、墨西哥、尼日利亞、泰國和土耳其、俄羅斯、韓國等不同國家都作為社交文化禮儀的分支。如此,既可以拓展教學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從一篇英語文章學習中進入到多元文化探究中,從而使學生學習活動有不斷深入的特點。
(四)將學生分層,提升教學靈活性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在長期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明顯差異,教師要尊重學生差異,并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閱讀學習活動。在長期與學生接觸過程中不難發現,學生學習能力基本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基礎、良好與優秀。根據這一信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將學生分層。
例如,在教學“Sports and fitness”時,首先,要想保證學生分層的合理性,教師就要對學生實際學習能力進行調查。如,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理解問題等,都是教師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其次,在完成調查后,可在課前準備階段直接將學生分層。如,可以將學生分成基礎發展層次、待提升層次與進一步發展層次。最后,在英語教師順利完成分層后,還需為不同層次學生安排難度適中的學習內容。如基礎發展層次學生,可以為他們布置閱讀文章、翻譯文章、確定文章表達思想與做文章相關練習題任務。待提升層次學生,可以布置對文章中語法進行收集與整理、收集相關文章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寫作等任務。進一步發展層次學生,可以為他們布置“Sports and fitness”主題探究任務。如此,既可以提升教學靈活性,對學生學習自信心培養也有利。
(五)設計多元化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在備課階段做好教材內容研究工作,而后結合新高考相關內容設計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能力與素養進行全面培養。同時,在教學目標設計時要符合學情,這樣教師在構建全新的教學活動時,才會關注到更多與學生發展相關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在與自身實際學習能力相符的情境中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教師教學“Looking into the Future”時,要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分析。閱讀是英語教學的一部分,且與板塊教學具有相同的特點,所以高中英語教師為了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在教學目標設計時就不能只關注教材中給出的文章,要從單元內容出發,對單元內容進行系統分析,而后再確定教學目標。如,教師在對本單元內容分析后,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第一,學生需要掌握單元中出現的詞匯與短語。第二,學生要對未來的可能性進行想象與描述,要做好與未來有關的計劃。如可以是一周內的學習計劃,可以是學生要在考試中取得什么樣成績的計劃,也可以是學生在假期的出行計劃等,只要是學生可以想到的內容,教師都需要給予支持。第三,在對未來進行想象與描述、制訂計劃時要學會有效地使用幾種未來時態。第四,能夠閱讀文章,并對文章進行理解。第五,要在對文章進行全面分析中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要辯證地看待未來,同時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在教學目標確定后,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選擇,并圍繞目標進行閱讀教學活動。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而后提出與目標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活動,促進教學目標在學生參與中逐漸實現。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新高考對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傳統高考與新高考碰撞中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正確地看待這些問題,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完善教學活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項目式教學活動設計、主題閱讀活動開展、設計思維導圖等方式應對新高考挑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少偉.透過“淺層”,理解“深層”:談新高考形勢下英語深度閱讀的教學設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5):125-126.
[2]張曉康.新高考背景下提升高中生英語語篇閱讀能力的途徑[J].英語教師,2020,20(17):52-53,57.
[3]許炳杰.指向文化意識培養的高中英語主題拓展閱讀教學設計:以高考英語真題作為拓展閱讀材料為例[J].英語教師,2021,21(21):155-160.
[4]劉曉婭.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和發展的高中英語閱讀寫作課堂教學探究:以必修二Unit5 Music-Reading for Writing為例[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2(12):10-12.
[5]蘇艷.互聯網視域下基于新高考背景的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3,25(24):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