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比奴爾·艾斯卡日
摘要:在基層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為了調查基層農民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和使用情況,該文主要以和田地區為例,將基層農民群眾作為調查對象,采取問卷法和實地訪談法,對基層農民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途徑等方面進行調查,闡述了在基層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分析基層農民群眾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基本情況、動機、態度及學習使用影響因素,總結了基層農民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語言學角度提出了相關的對策,以期提高基層農民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質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關鍵詞:和田地區;基層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能力;使用能力;提升研究
中圖分類號:H021?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5(b)-0179-05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Ability to Learn and Use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Taking the Hetian Region as an Example
Kabinuer Aisikari
(Department of Languages, Hetian Normal College, Hetian Xinjiang, 848000, China)
Abstract: Promoting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scrip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language and script industry,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and use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script by grassroots farmers,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the Hetian area as an example, takes grassroots farmers as the survey object, adopts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on-site interview method, investigates the level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writing, the use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writing, and the learning methods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writing by grassroots farmers, elaborates on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and popularizing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scrip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motivation, attitude, and learning and using factors of grassroots farmers using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writing,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learning and using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writing by grassroots farmers, and propos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rom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script by grassroots farmers, and to suppor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Hetian region; Grassroots farmers;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bility to learn; Ability to use; Study on improvement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有56個民族73種語言,30個有文字的民族以及55種現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6種。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各民族能夠以通用的漢語言文字進行不斷深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對一個多民族國家來說,統一的文字是國家建設和治理的重要工具[1]。我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普通話在全國普及率達到85%,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語言文字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得到更好傳承弘揚,與人民群眾需求相適應的語言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更全面、更充分,普通話在民族地區、農村地區的普及率顯著提高,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基本實現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這意味著要加強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力度,在農村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國家推廣普通話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鄉村振興是我國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3]。提升農民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能力、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文化素質是做好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調查研究基層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情況,并提出有效的建議是有必要的。
1 在基層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義
2020年10月13日,全國語言文字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了語言文字事業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深刻分析了新時代語言文字事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目標和任務[4]。2021年12月23日,教育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語委聯合印發《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方案》,這表明在農村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著重要意義[5]。提升農民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能力、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文化素質是做好農村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調查研究基層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情況,并提出有效的建議是有必要的。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憲法規定的責任和義務,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6]。提升農民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能力不僅有效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而且能拓寬基層農民群眾的就業之路,提高其個人收入,推動基層經濟、教育、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做出重要貢獻。
2 調研基本情況及調查結果
2.1 調研基本情況
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基層農民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能力及使用情況,調查內容主要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能力、不同場合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情況、學習影響因素、學習途徑等。調查問卷的設計參考了曹巧紅的《阿克蘇地區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抽樣調查研究》中的部分問卷資料,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的調整[7]。調查對象為新疆和田地區農村的120人,平均年齡20—45歲,實地訪談對象40人平均年齡45—55歲。
2.2 調查結果分析
2.2.1 交際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情況
調查顯示,維吾爾族基層農民群眾主要以少數民族語言交際為主。根據表1可以看出,用少數民族語言交流的人占比100.0%,其中有32.6%的人同時選擇A和B選項,因此只會用少數民族語言交流的人占比67.4%。調研對象中有32.6%的維吾爾族基層農民群眾能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但仍有67.4%的維吾爾族基層農民群眾基本上沒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的能力。
2.2.2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交際能力及文化程度分析
調查顯示,有少部分調查對象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際能力。表2顯示“能流利準確使用”占比4.0%,“能熟練使用但有些音不準”占比11.6%,“基本能交流但不太熟悉”占比22.5%,“能聽懂但不太會說”占比38.3%,“能聽懂一些但不會說“占比24.1%。A、B和C選項說明能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基本日常交流,D和E選項說明只能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交流,A、B、C選項占比38.1%,其中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占比31.3%,D、E選項占比62.4%,其中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占比15.8%。表1和表2夠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基本日常交流的人數占比分別是32.6%和38.1%,數據基本吻合。
2.2.3家庭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情況
從調研情況來看,表3調研對象在家主要用母語交流,占比100%。在家庭傾向于用本民族語言交流的比例高于其他場合。
2.2.4各種場合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情況及文化程度分析
表4、表5顯示,調研對象有25.7%的人選擇在繁華市場只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24.1%在勞動場合選擇只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調查對象有46.6%選擇在繁華市場只說少數民族語言;調查對象有41.6%選擇在勞動場合只說少數民族語言。在各種場合中,選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人數里文化程度為高中的占比排在第一位,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排在第二位,小學文化程度占比排在第三位。
3基層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存在的問題
3.1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能力有待提高
據表1數據顯示,調查對象中有32.6%的維吾爾族基層農民選擇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仍有67.4%的維吾爾族基層農民沒有國家通用語言交流的能力。調查數據還顯示,45歲以上訪談對象基本上不能用國家通用語言交流,或交流水平水平比較低。調研對象在家都用本民族語言交流,占比100%。在其他場所,有25.7%的,選擇在繁華市場只說國家通用語言;24.1%在勞動場合選擇只說國家通用語言;在繁華市場選擇對方使用的語言占比有26.6%;在勞動場合選擇說對方使用的語言占比有34.1%;在兩種場合只說少數民族語言占比分別是46.6%和41.6%。可見,在家庭之外,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選用國家通用語言的比例呈現有所增長,但離國家相關政策要求的還有差距。
3.2 語言學習途徑存在局限性
調查結果顯示學習途徑多樣化(見表6),在培訓班學習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的最主要途徑。學習途徑中“在學校學習”占比28.3%;“與漢族同伴交往”占比40%;“看電視聽廣播”占比62.5%;“受家人影響”占比57.5%;“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學習”占比80%。其實“與漢族同伴交流”是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最好的方法,占比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
3.3 “周圍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人少”是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難
調查結果顯示,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難(見表7)“周圍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人少”占比72.5%,排在首位,這很可能因為農民群眾主要以母語交流為主,周圍的人基本上都用本民族語言交流。另外“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怕別人笑話”占比60.8%,這屬于心理因素,表明因普通話水平不高,交流能力不強,導致不夠自信,不敢開口說話。
4基層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能力的提升對策
4.1 加強宣傳,加強思想上的認同
通過發揮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 充分利用黨建網、微信公眾平臺、村級大喇叭等載體[8],在農村持續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語言文字方針政策,教育引導農民群眾深刻認識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各民族交流的重要橋梁。鼓勵農民群眾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農民群眾意識到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僅是每一位中國公民的責任,而且在實現各民族之間的溝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圍上起到重要作用。
4.2 發揮村干部的帶頭作用,帶動農民群眾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村干部、基層工作人員,是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力量[9]。在提高基層干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的同時發揮基層干部帶頭作用,帶動農民群眾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動性,并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分享學習經驗。發揮好基層干部帶頭作用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素養和工作能力、更好地做好群眾工作,也可以發揮自己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中的帶頭示范、表率作用。
4.3 培養個人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習興趣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農民群眾是特殊群體,在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面,培養個人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同時村民學習國家通用語屬于成人的語言學習,成人的語言學習不像學校教育那樣有整體的學習規劃和時間,大多依靠碎片化的時間[10],因此鼓勵農民群眾在家通過收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各類電視節目、電影,以及聽廣播、聽歌曲等方式不斷培養自己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興趣。在各個鄉村根據實際情況設立書房、健身房、農民之家、婦女之家等活動場所,通過活動場所組織的各類活動,促進農民群眾自覺用好、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能力。
4.4 引導農民群眾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過程中了解并遵守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
學習語言要遵守基本規律。農民群眾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訓練中,重要的是聽和說,要訓練聽和說則需要遵守學習過程中的模仿、聲音的輸入、運用、持續性等規律。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情況下,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創造語言環境,反復模仿和聽句子,這樣才能自如地使用語言,同時也要堅持學習,每天要學習一定量的內容。
5 結束語
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僅是人際交往溝通、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國家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基礎。本文對提升基層農民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議,認為在農村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擴展農民群眾交際范圍、提高交際能力、提高勞動技能,同時提高農民群眾文化素質、知識水平方面意義重大,也是促進民族團結、農民群眾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晨.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20周年之際[J].中國人大,2020(24):18-20.
[2]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EB/OL].(2021-11-30)[2024-05-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1/30/content_5654985.htm.
[3] 李長安,徐寧.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的內在動力機制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23(3):193-202.
[4] 田學軍.努力開創新時代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新局面[J].語言與翻譯,2020(2):5-6.
[5] 2021年教育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語委.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計劃實施方案[EB/OL].(2021-12-23)[2024-05-1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09/content_5667268.htm.
[6] 閔言平.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J].中國民族,2020(11):18-19.
[7] 曹巧紅.阿克蘇地區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抽樣調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7.
[8] 姚文遐.新疆和田地區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的探索與實踐[J].新疆社科論壇,2019(6):91-94.
[9] 高立明,王玉茗.影響基層干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主管因素以阿克蘇地區為例[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21, 40(1):100-109.
[10]胡炯梅,陳燕燕.民族地區鄉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實踐效果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3,34(3):1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