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催華


【摘 要】 小學階段是培育漢字書寫素養的奠基階段。“習得硬筆好字”課程從課程資源的開發、教學模式的創新、評價體系的有效構建以及課程策略的探索實施等方面進行了實踐研究,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書寫習慣、提高學生書寫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寫字教學 漢字書寫素養 課程資源
漢字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教育部于2013年發布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書法教育要“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1]。書寫素養是學生在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在書寫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書寫的審美與創造以及書寫的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的綜合性、整體性表現[2]。其內涵包括書寫認同、書寫知識、書寫能力、書寫習慣、書寫品格和書寫情感。
小學階段是培育漢字書寫素養的奠基階段,然而,電子產品的普及、“唯分數論”的應試教育思想沖擊著書寫素養的培育,很多學校忽視寫字課程的價值,寫字課程形同虛設,教師書寫素養普遍不高,師資力量薄弱。如何建構小學寫字教學體系,提升小學生書寫素養成為小學教育普遍面臨的問題。
“一天練好一個字,六年寫好一手字”是廣東省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以下簡稱“松小”)的教育目標之一。松小從2006年建校起就開設了“習得硬筆好字”拓展課程,從課程資源、課程教學、課程評價及課程策略等方面進行了十多年的實踐研究。
松小的“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由語文、美術學科拓展而來,一至六年級每日開設15分鐘短課,全體學生參加。全體教師擔任課程教學任務,語文教師為第一責任人,輔導員為第二責任人。該課程聚焦語文課程中的寫字教學內容,教導學生掌握標準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學生漢字書寫的基本能力,把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并有一定的速度;提高學生欣賞書法藝術的能力,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
一、開發系統科學的課程資源
1. 自編語文同步寫字作業本
“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整合語文課程中寫字教學的基本內容,編寫了一套與語文教材同步的寫字作業本《天天練》,一至六年級共6本。一至四年級學習硬筆楷書,練習基本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布局謀篇;五六年級學習硬筆行書,練習行楷偏旁部首、間架結構,完成從楷書到行書的過渡。作業本里的范字均由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勝華老師書寫。
《天天練》作業本的內容編排比較科學,書寫知識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教師教學簡單,學生練習有趣。下面以一年級基本筆畫“橫折彎”這一課為例加以說明(見圖1)。
“書寫要點”部分,以“雙勾圖”加“蝸牛配圖”對“橫折彎”筆畫形狀做形象比擬,特別是“橫折彎”的“彎”,像蝸牛的身體一樣圓潤,令學生印象深刻;并清楚細致地提示: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下寫短豎,再圓轉向右寫短橫,收筆較重。旁邊還配有起筆、行筆、收筆圖示,讓教師和學生均一目了然。“筆畫練習”部分,米字格第一行為描紅,第二、第三行分別按描一個、寫兩個編排,臨摹結合。“范字練習”部分,是對基本筆畫的技法運用。
2. 研發直觀便捷的電子作業本
松小在“深度學習新樣態智慧云”平臺嵌入《天天練》電子作業本,教師在課堂上直接使用電子作業本進行授課,不但減少了課前制作課件的時間和精力消耗,而且和學生使用同樣的作業本,特別直觀方便。每個筆畫、每個范字都配有張勝華老師的手寫范寫視頻,教師可以直接用范寫視頻來示范,不但解決了寫字教學師資薄弱的困擾,還可讓學生很直觀地觀察書寫的筆順、運筆的節奏等,在名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提升漢字書寫能力及文化素養。
二、創新常態可用的教學模式
“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組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創新了常人可學、常態可用的“講—練—評”寫字教學模式,下面繼以“橫折彎”這一課為例來介紹。
“講”,即講解。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筆畫“橫折彎”“雙勾圖”和“蝸牛配圖”,了解“橫折彎”筆畫的形狀特點,特別是轉彎要像蝸牛的身體一樣圓轉,收筆像蝸牛的尾巴一樣自然而不出鉤。再提問“怎樣寫好‘橫折彎”,請學生結合“書寫要點”提示進行回答。接下來,教師播放范寫視頻,再在黑板上范寫,讓學生直觀清晰地感受“橫折彎”的書寫要點。講解環節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練”,即練習,“提筆即是練字時”。教師先提醒學生自查寫字姿勢,及時調整不正確姿勢。接著練習書寫,先描紅3個,再寫2個,多描少寫。學生在描紅臨寫的過程中,眼到、手到、心到,專注地觀察、分析、思考,再把自己的理解通過運筆表現出來,這對學生的思維、記憶、想象等方面都有幫助[3]。
“評”,即點評。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手拿紅筆隨堂評,看到某個字描得好或寫得好,隨手評上一顆星;某個筆畫或某個部件寫得不夠好,趁勢蹲下來個別化指導,并展示一兩個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點評。教師引導學生聚焦“書寫要點”進行點評,切忌面面俱到。點評環節落實到位,能夠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書寫能力,書寫品格得以日益完善。
如何鞏固提升“橫折彎”的書寫要點呢?接著學習范字“沒”,再次使用“講—練—評”的教學模式。每個環節都聚焦“書寫要點”突破夯實。每日15分鐘的課堂提倡精講多練,時間分配一般為講解3~4分鐘,練習8~10分鐘,點評1~2分鐘。
松小的學生就是利用《天天練》作業本,從基本筆畫、偏旁部首到間架結構、謀篇布局,每日學習一個書寫要點,日積月累,做到了“一天練好一個字,六年寫好一手字”。
三、構建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
1. 過程性評價
(1)課堂教學評價
針對學生的坐姿和握筆姿勢(簡稱“雙姿”)、學習專注度、書寫要點掌握情況,教師引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隨堂評,采用星級評價的方式,累計獲得10顆星,可以兌換1張“書寫達人卡”。
(2)階段性評價
“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組不定期對各班“雙姿”正確率、學生學習專注度進行檢查評價。
2. 終結性評價
(1)書寫等級過級評價
每學期第16周進行書寫等級過級評價。一至六年級共六級,每級分為甲乙兩等,如一年級上學期為一級乙等,一年級下學期為一級甲等。每個等級有統一評價標準(見表1)。
(2)綜合評價
每學期末結合學生平時獲得“書寫達人卡”的數量和等級過級結果進行綜合評價,評選班級“翰墨傳人”,評價結果均記錄在學生《素質成長報告手冊》中。再結合各班的等級過級率與平時“雙姿”正確率、學生學習專注度進行綜合評價,作為各班級“習得硬筆好字”課程教學效果評價依據。
四、探索行之有效的課程策略
松小在實踐“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的過程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課程策略,概括起來就是:從“我”做起,整體聯動,讓學生將在“習得硬筆好字”課堂上習得的書寫技能技法,運用到平時各科作業中,運用到每一次提筆練習中。
1. 就方法而言,“我”是描紅,先摹后臨
臨摹是最有效的書法學習方法。《天天練》作業本中每一個字的書寫都有描紅。在一次一次的描紅中,學生對字的結構、位置、大小及關鍵筆畫加深了印象。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多描少寫,在臨寫的過程中,掌握書寫要點。
2. 就過程而言,“我”是姿勢,先姿勢后技能
正確的寫字姿勢有助于提高書寫質量和速度。錯誤的寫字姿勢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形象氣質產生負面影響。每次提筆書寫時,教師都要提醒、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并且各科教師通力合作,督促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3. 就內容而言,“我”是作業,先書寫后考級
書寫素養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要引導學生將在“習得硬筆好字”課堂上習得的書寫要點運用到平時各科作業中。因此,松小對語文、數學、英語各科作業的書寫有統一要求,各學科課程組定期對學生作業進行檢查評比。
4. 就目的而言,“我”是寫字,先寫字后書法藝術
“寫字”是技能,“書法”則是藝術的升華。可以把“寫字”比喻為廣播體操,而“書法”更像是藝術體操。做廣播體操時動作到位即可,而藝術體操則要求動作優美,達到藝術境界。書法不僅要求字跡規范,而且要求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個性和情感,具有求異性。有書法天賦的學生可以進入學校書法社團進一步學習、提升。
5. 就學科而言,“我”是語文,先抓語文寫字教學,后習得硬筆好字
寫字教學應當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做好語文教學中的寫字教學工作是“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的第一要義,所以,語文老師是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的第一責任人[4]。
6. 就對象而言,“我”是教師,先抓教師板書、作業批改,后教導學生
教師的字跡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范本”,教師書寫的規范、漂亮的板書和作業批改的評語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板書的要求是規范、端正、整潔;作業批改的要求是:① 批語字體大小適中,字跡工整;②統一小“√”小“?”,精批細改;③有作業成績、書寫等級和批改日期,作業成績等級為優、良、合格、不合格,書寫等級為A、B、C、D。
為提升教師自身的書寫素養,松小每周都會組織教師進行一次粉筆字培訓和一次硬筆字培訓。每次培訓后要提交作業,每期培訓后教師也要進行寫字過級檢測。此外,松小還定期組織書法教學研討活動,提升教師在寫字教學方面的專業技能。
五、“習得硬筆好字”課程實施的意義
1. 大幅提升書寫素養
隨著“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的不斷深入探索,松小學生的書寫素養大幅提升,書寫優秀率達90%以上。據統計,自2010年至今,松小學生在東莞市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中獲特等獎28人次,一等獎25人次,二等獎20人次,三等獎8人次;在廣東省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中獲特等獎15人次,一等獎13人次,二等獎7人次,三等獎3人次。
2. 不斷完善學生人格
“習得硬筆好字”課程教學要求學生做到:手腕與肘稍抬起,凝神靜氣肩放松;筆畫輕重細琢磨,熟能生巧見真功,這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課程還提升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審美素養,其中也滲透了一定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促進學生人格日益完善,有利于學生養成陽光自信、安靜穩重、專注且堅持的良好心理狀態。
3. 有效促進教師發展
“習得硬筆好字”課程由全體教師擔任教學任務,全體教師自身的書寫技能也在不斷提升,寫字教學方法不斷優化改進,師生關系也變得和諧融洽。因此,課程的實施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幫助教師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提升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
4. 課程被廣泛推廣
“習得硬筆好字”課程在松小教育集團托管的三所成員校以及參與中國教育學會課題“大灣區背景下珠三角鎮街小學的孵化提質實踐研究”的省內外二十余所小學推廣實踐,惠及了萬千學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13-01-25)[2024-03-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301/t20130125_147389.html.
[2] 蔡緒穩.指向書寫素養的小學書寫教學[J].江蘇教育,2020(21):33-36.
[3] 劉瑋,丁箔,陳偉.新疆小學校本課程的構建與實施——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縣第一小學書法寫字課程為例[J].昌吉學院學報,2015(6):82-86.
[4] 王玲玲,劉賢虎.學校課程再造——廣東省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三位一體”課程體系解讀[J].教育,2014(22):33-36.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