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來說,激起學生深度學習的意向,是深度學習發生的先決條件之一.“參與”作為“5E”教學模式的起始環節,也就是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主要目的在于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驅動學生自主自發地進行探究與實踐,從而為后續的深度學習指明方向.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巧妙運用情境教學,巧妙架設問題與現實生活之間的橋梁,同時能與新知相結合,且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一般來說,此處提出基于現實的開放性問題常常更能激起學生探究的主動性,讓學生找尋到自身理解的探究切入點.這里,教師巧妙地從學生喜聞樂見的購物入手,把新知與現實聯系起來,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從而在自主探究中生成不同的解法和思路,極好地啟發了思維,使深度學習有了方向.
2 探究——引發深入探究,讓學生深度思考
片段2:
問題4圖2為解答上述問題所得的3個等式,請試著從左到右分別說一說每個等式的變化.(學生觀察后發現均去掉了左側式子中的括號.)
5(y+3)=5y+15
100-(x+y)=100-x-y
100-5(a-b)=10-5a+5b
問題5你覺得等式的運算中如何去括號呢?請獨立思考后小組探討.
探究是“5E”教學模式的核心環節,無論是知識的建構還是探究技巧的獲取都是在這一環節中得以實現的.這就需要教師明確這一環節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以組織者、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身份助力學生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去觀察、分析、探討、總結等,以生成自己的結論,并嘗試預測后再探究,再次驗證假設,在循環往復中探尋出解題策略.整個過程中,教師用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并充分“讓學”,讓學生學會合作、相互討論、分享結論,從而達成自主建構,讓思維得以磨礪與提升.這里,正是由于教師運用了“先行組織者”的策略,在新舊知識間架設了橋梁,才觸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生對結論的渴望,使其對“去括號”的理解經歷從“朦朧”到“覺醒”的過程,實現主動建構.
3 解釋——讓學生深度合作,檢驗學習成效
片段3:
問題6請小組代表發言,自主闡述得到的去括號方法,其余小組及時補充.(師生共同總結,生成表1所示的結論,教師進一步就學生的討論成果給予解釋.)
解釋就是學生自主闡述思考結果,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形成正確的認知.事實上,解釋環節對于整個教學過程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助力學生理解新知、鞏固已知,最終通過架構橋梁轉化為自身的經驗和認知,實現“知其所以然”的深度.這里,教師順理成章地引領學生了解去括號過程中符號以及系數的變化,并以習題加以鞏固.同時,教師還不忘追問“運算律”,最終在化簡中讓學生切實明晰去括號的方法與本質,真正意義上走向“清楚認知”,促進了學生在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升華思維.
4 精致——達成學以致用,讓思維更深刻
片段4:
練習1以下各小題中去括號是否正確?若有錯,請說明原因.
(1)3(a-b)=3a-3b;
(2)-(2+5a)=-2+5a;
(3)-5(x2+3)=5x2-3.
練習2口答以下代數式去括號后的答案:
(1)10(x+5);
(2)-(5ab-2);
(3)+(8xy3-5);
(4)-2(y-x).
練習3請4位學生板演以下各題,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1)-9(2a-4);
(2)b+(2b-5a);
(3)(x-y)-5(3b+a);
(4)-3(a+b)-(2a-2b).
精致環節是學習的延伸,促進學生進一步遷移運用新知、正確解釋新問題,讓學生在實踐、運用和鞏固新知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這里,教師通過練習這種極為重要的思維活動,組織學生在不斷變更學法的練習中拾級而上地進行探究,幫助學生把“去括號”納入一個更強的大結構中,以增強數學理解,實現更高層次的概括.
5 評價——給予多元評價,使學習更深入
問題8回顧本節課所學,并說一說你的收獲以及困惑.
評價作為“5E”教學模式的結束環節,也是引領學生反思的有效載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檢驗所學,讓思維可見,使學生的學習更深入.這里,教師以問題為引導,引導學生梳理和表達去括號過程中的漏洞、解決策略和收獲,使其在自述中反思學習過程、深化知識內容、提煉知識要點,讓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最終讓新知的習得由“碎片式”走向“結構式”.
總之,“5E”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了深度學習的平臺,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中心,鍛煉觀察、分析、探索、歸納、合作等能力,并以多樣化的評價作為教學的結尾,促成了深度學習閉環,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及數學探究能力大有裨益.“5E”教學模式與深度學習的理念聯系緊密,有效解決了傳統教學中“重知識、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等弊端,用五個獨具價值且環環相扣的環節,層層遞進地引領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深度思考與學習,有效提升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在多個領域的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