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玫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強調要大力培養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強調要弘揚教育家精神。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學校思政課建設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論述。要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等六個方面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要切實增強“弘揚教育家精神、爭做新時代大先生”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將“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弘揚和踐行落實到全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涵養到師范生培養全過程,以“教育家精神”涵養師范教育底色,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建設一流師范大學,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海南教育事業發展和海南自貿港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要發揮榜樣作用,在教育教學中弘揚“教育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70多年來,海南師范大學始終不忘師范教育興瓊之初心,堅持立德樹人,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聚焦教師教育主責主業,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如今已經發展成為省部共建高校、省屬重點大學,全國文明校園,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單位,是海南省卓越師資、高級專門人才重要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為社會培養了20余萬名基礎教育師資和各類高級人才,被譽為“瓊島名校,教師搖籃”。學校涌現出一批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名師—有對教育事業無比熱愛,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的“全國模范教師”郭力華;有長期致力于龜鱉保護并作出突出貢獻,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史海濤;有潛心體育教學四十年,帶領排球隊奪冠二十余次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林明祥……這些優秀教師用自己躬耕教育的親身實踐,生動詮釋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和價值內涵。我們要敬仰和學習他們身上的“教育家精神”,躬耕實踐,在教育教學中時刻以“教育家精神”為標尺,用智慧和汗水不斷踐行“教育家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等要求,努力爭做新時代“大先生”。
要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未來好教師。實現強師報國需要“教育家精神”的傳承和創新,廣大師范生要牢牢樹立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涵養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要有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要面向未來、敢于擔當,努力成長為具有“教育家精神”情懷的未來“四有”好老師。要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成為海南教育事業發展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潛在動力和未來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