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趙敏
【摘要】日語知識運用是高考日語試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2018年—2023年高考真題中日語知識運用試題為研究對象,從試題結構、試題主題、命題邏輯和考查趨勢四個維度進行分析,了解和明確該部分的考查點,厘清命題思路,探討高考日語測試對高中日語教學的反撥作用,為深入研究符合學業質量標準要求的高中日語試題數據驅動命制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業質量標準;日語知識運用;命題思路
近年來,在升學上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日語科考試。根據《普通高中日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要求,該測試對應《課標》中提及的學業質量標準五級水平,合理命制的試題是檢驗課程效果是否促進學生學業發展、是否符合課程改革精神的重要保障,所以針對高考日語試題的命制研究迫在眉睫。高考日語測試中的日語知識運用部分意在強化基礎,重視考生在理解和掌握基礎語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基礎上,考查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針對高考日語測試該部分的研究論文較少,董杰對大學日語專業四級考試語法試題的內容效度進行了深入分析。雖然與本文不是同類型測試,但是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本文借鑒該文章的分析方法對2018—2023年高考日語知識運用試題展開研究。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本文以2018年—2023年總計6年的高考日語測試中240道日語知識運用試題為研究對象,按照董杰的分析方法,把試題考查項目、出題數目的數據和《課標》學業質量標準以及《考綱》中對日語知識運用部分的各要求項目加以對比,并通過數量化、圖表化的方式,從試題結構、試題主題、命題邏輯和考查趨勢四個維度進行分析,不斷改進高中日語學業質量水平的分級階段性命題技術,以期對學業質量水平下的高中日語試題數據驅動命制進行深入研究。
二、結果分析與討論
1.從試題結構分析
日語知識運用的考查形式是40個獨立的單句或會話。從考查項目覆蓋面的廣度來看,考查項目涵蓋范圍廣,維度多樣。考查范圍包括助詞考查、動詞活用、助動詞、形容詞、補助動詞、形式名詞、數量詞、指示代詞、詞義辨析、外來語、授受動詞、敬語、會話交際、句型和日本社會文化常識15個考查項目。每年考題出題涵蓋范圍整體穩定,但是也有例外。具體是:2018年去除了外來語考查;2019年和2022年去除了指示代詞考查。
另外,同一考查項目在不同年份的占比也有波動。關于助詞考查,占比基本持續上升;關于詞義辨析考查,占比從2018年持續下降之后,2021年開始穩步上升。同時細化分析6年間不同詞性的詞義辨析時發現:考查動詞數量分別為1題、3題、1題、1題、4題、4題,可以看出2022年開始題量明顯增加;關于句型考查,2018—2022年占比基本保持在20%以上,但是2023年下降到12.5%;其余考查項目在不同年份占比基本保持穩定。
2.從試題主題分析
根據《課標》,高中日語課程內容要求教學主題情景的創設基于學生的知識背景,在此基礎上開展日語實踐活動。以此為基準,筆者試圖也將高考日語測試主題分為生活、人文、社會、自然四個范疇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2018—2023年高考日語知識運用試題創設主題范疇中生活主題占比約80%,其次是人文、自然、社會。
圖1 2018—2023年高考日語知識運用試題考查項目總體分析
3.從命題邏輯和考查趨勢分析
(1)助詞考查的變化。近6年對助詞的考查基本出現在16—20題,大體都是對助詞基本意義的考查。2019年第18題以及2023年第17題兩道題目都是考查考生對于助詞“を”提示賓語用法的掌握和運用。近6年對于該助詞用法考查的頻率為4次,除1次考查提示移動經過的場所的用法外,其余3次都是考查提示賓語的用法。2023年的題干長度明顯加長,且由于正確選項與其搭配的動詞隔開,提高了題目難度。
(2)動詞活用考查的變化。近6年對于動詞活用考查的考點、難度、數量等方面保持平穩。考點基本為動詞的被動、使役、能動態句型的分析與理解能力的考查。
2019年第22題以及2023年第24題兩道題目考查考生對于動詞使役態用法的掌握和運用。2019年為自動詞使役態與“~たことがある”句型的結合考法,2023年為使役態與授受的結合考法,設置在表達感謝的情境里,可能是中國學生較難理解的。
(3)助動詞考查的變化。對助動詞的考查點基本集中在“~そうだ”“~ようだ”“~らしい”“~みたいだ”和愿望助動詞“~たい”“~たがる”用法的分辨和接續用法上。
2020年第21題以及2023年第44題兩道題目考查考生對于“そよらみ”助動詞用法的辨析。2020年第21題通過接續方式可以快速選出正確答案,2023年第44題需要判斷句意和辨析4個選項的具體用法才能得出正確答案,難度是有所提升的。
(4)詞義辨析考查的變化。關于詞義辨析的考查占比較大,考查范圍包括名詞、形容詞、副詞、動詞等辨析。在6年高考題中,名詞辨析大多考查的是慣用詞組的用法;形容詞、副詞辨析基本考查的是詞義本身;動詞辨析涉及到動詞本身的詞義辨析、自動詞和他動詞的辨析、相近意義動詞的辨析等。
另外,詞義辨析題目數量基本為4—7題。其中,在2019年、2022年、2023年該考查項目中,動詞題量約為考查總量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動詞辨析在該考查項目中的重要性。
(5)句型考查的變化。關于句型的考查項目占比最高,約為全卷1/4。句型是對考生分析語篇結構、把握邏輯關系的綜合考查。縱觀6年句型考點多樣,其中“~に~て”句型為高頻考點,考生應熟練掌握“~に~て”一系列句型的用法。
通過2018—2023年高考日語知識運用試題各考查項目的對比可以發現以下變化:出題順序發生變化;個別題干以長難句出現;復合題型的考查增加等,所以整體難度是穩中有升的。
4.對命題的啟示與思考
(1)注重日語語言知識基礎,強化思維。根據試題結構分析結果,歷時來看,6年日語知識運用試題考查項目基本穩定;共時來看,考查項目中助詞、詞義辨析和句型題目幾乎占總比一半。面對這樣的試題結構,筆者的思考如下:首先,日語作為黏著語,其主要特點是需要依靠助詞等的黏著來發揮名詞等詞性在句子中的成分功能。助詞代表日語知識體系特征之一,每一道助詞題極能考查出考生對日語知識體系的理解與掌握。其次,詞義辨析是在切實體會句意且掌握較多詞匯量和日語語感基礎上才能選出正確選項的綜合測試。在該考查項目中,需特別提出動詞的詞義辨析,尤其2022、2023年題目數量持續增多。日語動詞的結構特征與中文不同,一是分為三類動詞,并且根據不同的功能進行相應的活用變形;二是日語動詞根據是否直接涉及其他事物分為他動詞和自動詞,對于無此分類的中國考生來說學習起來是有難度的。加大該考查項目出題數量,旨在讓考生了解動詞在日語中的重要性,厘清和把握動詞不同活用的變形與作用,準確運用自動詞和他動詞,增加動詞詞匯量,以培養日語語感。最后,句型是在鞏固簡單語法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知識內化并再整合構建的較復雜語法結構。高考日語知識運用試題中關于句型的考查題目多年占有重要位置,意在引導學生意識到需理解并學會靈活運用詞匯和短語,深入辨析相似語法,對句子結構和意義加以透徹分析,才能真正提高日語能力水平。從命題邏輯和命題趨勢分析結果來看,雖然6年考查項目較穩定,但是從2023年開始打亂了題號順序,為高考日語測試未來的命題趨勢增添了不穩定性。
筆者認為考生不能再通過死記硬背、機械刷題的傳統方式備考,而是需要在鞏固語法的基礎上,多補充詞匯、詞組、例句以及語篇的閱讀訓練和聽說訓練,使其多輸入不同的語篇內容,才能更深入理解日語知識體系的特點,進而提高學生用已學知識分析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2)創設多元化情境命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試題主題分析結果來看,6年高考日語知識運用試題選取文本的主題范疇廣泛,且貼近高中生日常生活。不僅圍繞高中生的學習生活、社團生活等,而且涉及對自身健康的注意以及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關注等,由此引導學生在掌握日語語言能力之外,也要構建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由此筆者認為,在高中日語學業質量水平的分級階段性命題中,應選取符合學生特點的知識背景和真實語境進行考查,力求情境和任務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董杰.大學日語專業四級考試語法試題的內容效度分析[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1).
[2]羅少茜,張玉美,趙海永.語言測試與評價 理論與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1.
[3]高升.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日語試卷基礎知識試題命題理念解析[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05).
[4]張衛.研究生日語考試知識運用部分的內容效度分析[J].外語研究,2012(03).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日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中山市2022年教育科研課題“學業質量水平下的高中日語試題數據驅動命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B202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