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瓊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做好班主任,就要講究工作的方式方法。通過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及班主任常規工作的特點,從 “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闡述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班主任;聽;說;讀;寫
班主任是一個班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導師和引路人,是一個班的“領袖”。可以說,班主任職位雖小,肩負的卻是幾十個孩子的教育任務,作用極為重要。面對新時代新要求,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念好“聽、說、讀、寫”四字經。
一、聽——善于傾聽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起點和基礎
李政濤博士曾說: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班主任的道德責任。
的確,教育是雕塑心靈的藝術,真正的教育必然從傾聽開始。而我們所說的傾聽,并不是簡單地聽學生說完話,而是指在傾聽基礎上交流,在傾聽基礎上溝通,是用心了解,實現師生心靈的溝通與交融。
美國節目主持人林克萊特曾經提問一位想做飛行員的小朋友:“如果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怎么辦?”當時小朋友回答說:“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下去……”現場觀眾聽了都笑了,但主持人沒有,他追問孩子為什么,“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孩子的回答溫暖而美好。主持人認真耐心地傾聽,讓人們聽到了這出乎意料卻美好純真的回答。
傾聽,是一種理解,一種等待,更是一種愛。作為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要怎樣才能更好地傾聽學生的心聲呢?
首先,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傾聽的時機。處理學生問題時要善于“傾聽”。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在大人看來芝麻大點的小事而大動干戈。作為班主任,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能動輒大發雷霆,要靜下心來,“傾聽”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化干戈為玉帛”。
管理班級時要善于“傾聽”。作為班主任,要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在班級管理時,要學會傾聽,廣泛聽取孩子們的想法,征求合理化建議,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發揮其主人翁精神,進而提升其自主管理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幫助班主任從繁瑣的班級事務中解放出來,還可以培養、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次,班主任要創新傾聽的方式。傾聽的方式有很多,傳統的有個別交流、座談會、班主任熱線電話、班主任信箱等方式。目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傾聽的方式可更加多樣。班主任應主動創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或電子郵件等平臺進行交流傾聽,給孩子們更多的傾訴機會。
創新傾聽方式,能暢通溝通渠道,讓不同性格品質的孩子都有說出內心想法的途徑和機會,也可以讓班主任的工作更有的放矢。
二、說——善于談話交流是班主任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與手段
和學生談心談話是班主任開展學生思想工作、溝通師生情感、實施因材施教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發現班級問題、掌握班級情況的重要手段。與學生談話,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其一,談話要有目的性、針對性。與學生談話前,班主任老師事先應做好充分準備,必須目的明確,心中有數,比如找誰談、談什么、怎么談,要解決什么問題,同時要提前收集好談話所需要的資料、信息等,使得與學生的談話目的明確,針對性更強,避免出現聊著聊著就離題萬里、不著邊際或隨意翻舊賬等問題。
其二,談話要注意找好時機和環境。與學生談話的目的在于教育學生。要想談話取得滿意效果,教師就要找準契機,選好情景,不要隨心所欲,想談就談。
一般來說,談論學習問題時,教師可以把學生請到辦公室,坐下來與他邊談邊分析;批評學生時,最好是單獨教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了解學生思想問題時,可以找相對寬松的環境,讓學生在放松的姿態下暢所欲言。另外,早晨與學生談話,就應盡量以贊美表揚為主,不要過多批評,以免影響學生一天的學習狀態;考試過后,可及時找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談話,但老師應盡量回避多人的環境,不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等。
其三,談話要以誠相待,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要出于愛心、出于關心愛護,不能總是擺出一副教訓人的架子。交談時,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建輕松和諧的談話氛圍,態度誠懇,語氣親切,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允許學生談不同看法,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是誠心、真心地想幫他進步,這樣他才會敞開心扉,講真心話,對教師的說教才會心服口服。
其四,談話應是平等的交流。教師與學生交流時,要把學生當成平等的人,不能居高臨下地訓導和壓服。談話應該是班主任與學生在平等基礎上的雙向交流。班主任老師要尊重學生,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把學生看成自己的朋友,把與學生朋友式的交往作為自己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交談時,要多詢問并耐心傾聽,讓學生暢所欲言。
只有這樣,我們的談話才是有效的:一是可以邊聽邊分析學生所說是否有道理,了解問題的根源;二是通過學生回答老師的詢問話題,可以了解學生真實思想、事情前因后果,以便“對癥下藥”;三是讓學生感到教師對自己的信任、理解和尊重,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愛的健康人格;四是可以避免自己在不知真情的情況下指手劃腳、錯誤決策,影響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三、讀—讀懂學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成功的關鍵
魏書生老師認為,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讀懂學生內心,“許多百思不解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作為班主任,我們如何才能走進學生內心,讀懂學生呢?
1.勤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
我們所說的觀察,是指班主任要有意識地深入觀察、了解學生,獲取、掌握第一手信息,這也是班主任了解學生情況的基本方法。
勤觀察,就要求教師平時要多關注學生,要善于從學生的動作、表情,從學生的眼睛里看出其內心世界的細微活動,發現學生內心的秘密,從而對癥下藥,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班主任工作更像一門特殊的技術,要求我們班主任要會察言觀色,會發現蛛絲馬跡,會揣測學生的心理狀態。畢竟,只有了解了學生的需要,我們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對學生的教育也才能順暢。
工作中,班主任可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觀察:
(1)觀察表情,尤其是眼神。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觀察學生的眼神,往往就能讀懂學生的心靈。比如當師生交流時,學生向班主任訴苦說:“老師,這部分我學不懂!”這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說話時的表情,如果孩子是含著眼淚說的,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心里很焦慮、失望、痛苦,希望老師能夠幫助自己找到解決途徑;如果孩子是一種無望的眼神,說明他的情緒比較低落,學習欲望已不強烈;如果此時學生是一臉無所謂的表情,那可以說明他的學習態度很糟糕,或者他已有一種屢遭打擊后的絕望感。通過聽其言,察其色,教師可以基本揣摩學生的心境,這時適時提問題,可進一步驗證自己的想法,從而對學生心理活動和思路想法更加清楚,也就能準確掌握談話時學生的心境,更好地解決問題。
(2)觀察“身體語言”。身體姿態是無聲的語言。就以有時犯錯誤的學生到辦公室后的表現為例:有的學生會兩臂下垂、低垂著腦袋,表現出這種姿態,說明這學生有可能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有可能是敏感、膽小的表現;有的學生自然站立、眼睛能注視老師,這種學生,往往是與老師接觸較多、比較自信的,他們應該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希望老師指出,然后盡快改正;有的學生則可能緊貼辦公室的桌沿站著,目不斜視,只盯著前方,這樣的表現多數有心不在焉、滿不在乎的心理;還有的學生翹起下巴、頭執拗地偏向一方、雙目避開老師的目光,有明顯的抗拒行為,這些學生就可能有逆反心理,或者是對老師有看法,聽不進老師的話等。通過觀察學生的姿勢姿態,能讓班主任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從而保證自己的教育更有準備、更有針對性。
(3)觀察學生下意識的一些小動作。不自覺的動作行為,往往最能表現學生的內心活動。比如有的孩子一說話就喜歡摳手指,有的談話時總喜歡不停地在凳子上扭來扭去,還有的學生說話的時候常用手摸自己的臉。這些小動作可能是內心活動的一種外顯行為,可能是心理緊張的外顯行為,也可能是與人交往有障礙。老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動作、表情、眼神來判斷學生的心理狀態。
為了走進學生的心靈、讀懂學生的內心世界,班主任要煉就一雙慧眼,放下師長的架子,與學生平等相處,在與學生共同的學習、生活、活動中觀察了解學生,并能及時發現、處理學生的困惑和煩惱。
2.多思考,幫助學生自信成長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相信,每個孩子的本性都是良好的,都是要求上進的。班主任要讀懂孩子,就要多思考,善于發現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努力滿足他們成長成功的心理需求,幫助他們自信陽光地成長。
為此,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之處,要善于用發展的、期待的眼光看待學生。任何學生,都有自身的優點和不足,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要善于揚長避短、因材施教,不斷鼓勵、引導、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做到張揚個性、樹立信心,健康自信地成長。
班主任老師還應有一顆仁愛寬容之心,有靜待花開的定力。學生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班主任,不能只喜歡班上表現好、成績優異的孩子,對表現后進或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就完全喜歡不起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努力做到善待每一個學生,對他們一視同仁、多點耐心與愛心,特別是后進學生,更要多接觸多交往,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讓孩子對班主任更加親近與信賴,從而“親其師、信其道”,獲得成長的動力。
班主任還要多加幾把評價的尺子,注重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多角度評價,要善于出點子、引路子,用評價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鼓勵學生提升自信、走向成功。
四、寫—勤于筆耕、記錄是班主任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證
寫,是師生溝通的一種有效方式。在班主任工作中,“寫”的運用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是書面交流。有的學生不善于口頭表達,有的學生覺得有些話不好當面和老師講、或者是不想當面說,有時候問題不發生在學校、學生不能及時找到老師……面對這些情況,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筆談的方式來交流,變面談為筆談,讓學生更真實自然地流露內心的想法和情感,達到良好溝通的效果。比如學生通過寫周記、日記、寫信等方式與教師交流,教師就可以用改周記、日記或回信的方式與學生交心談心,讓學生放心地打開心扉。
在互聯網普及的現在,網絡聊天成為更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班主任可以通過郵件、QQ、微信留言等方式與學生進行線上的交流。這樣的交流及時方便,也能減輕學生面談時的心理壓力,讓問題的處理更加快捷有效。
二是做好記錄。學生是發展變化的個體,班主任為孩子作成長記錄,記錄好孩子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點滴進步、變化,學生的成長軌跡會更加清晰。這樣,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并能適時總結調整,讓教育效果更好。同時,好的教育記錄也便于班主任老師研究總結不同類型學生的教育方式,對自己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提供良好的案例與借鑒。
三是總結與評價。班主任要善于總結和反思,如自己在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有些什么經驗與體會,有什么好的可以推行的策略,要及時總結提煉,形成文字成果,從而不斷鞏固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時,要善于用一些書面評價方式來強化教育效果。比如與家長的書面溝通聯系、家校通信息、學習手冊上的評價等,這些書面的語言評價直觀有效,往往能產生很好的教育作用。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要做到會傾聽、善言說、讀心聲、勤撰寫,根本上是要用心去踐行。只有懷有一顆愛心,耐心細致,努力在“聽、說、讀、寫”四個字上下真功夫,練好內功,提升水平,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廣西:漓江出版社,2011.
[2]洪學麗.勸其學攻其心—淺論與高中生談心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13(04).
[3]彭興順.與學生談話的七個技巧[EB/OL].https://www.doc88.com/p-4981544056545.html,2016-06-25.
[4]曾亮.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發言[EB/OL].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79/swap/40001/7519089.htm,2016-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