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國鋒
摘要:本文從大學生就業指導視角出發,探討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首先,大學生需要具備創業精神和創新思維,這需要學校在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的設計上下功夫,注重教學實踐與培養創新能力的結合。其次,學校應該提供創新創業的平臺和機會,如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指導團隊、實踐經驗等方面的支持。最后,大學生需要有實踐機會和實踐經驗,這是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必要條件。通過實踐機會,大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創新創業知識和經驗。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生更容易獲得就業機會。因此,大學生必須加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創新創業;教學方法
引言
本文旨在探討大學生就業指導視角下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本研究旨在研究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與問題,深入分析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培養策略和方法。通過本文的研究,旨在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全面提升,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和挑戰。
一、創新創業能力的概念與意義
(一)創新創業能力的定義與內涵
創新創業能力是指個體在創新和創業過程中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以及創新思維和創業實踐的能力。它包括了創造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市場洞察力和決策能力等多方面的素養。首先,創新創業能力強調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創新是指在現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問題和挑戰的創造性思考,提出新的創意、構建新的觀念和解決方案的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要求個體能夠具備拓展思維邊界、突破傳統觀念、勇于冒險和面對失敗的能力。其次,創新創業能力強調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能力。創新創業過程中,個體需要具備識別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創新創業能力還要求個體能夠將思維轉化為實際行動,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發展技能,不斷適應和應對變化的能力。此外,創新創業能力還強調團隊合作能力和市場洞察力。創新創業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共同合作,因此團隊合作能力成為創新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時,市場洞察力能夠幫助個體理解市場需求和趨勢,為創新和創業提供指導和支持。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對于大學生就業至關重要。在當前經濟發展和職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生更容易在就業市場中找到機會,甚至能夠成為創業的領導者和推動者。因此,加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1]。
(二)創新創業能力在大學生就業中的重要性與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職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學生需要具備更多的就業競爭力。創新創業能力作為重要的就業競爭力之一,對于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首先,創新創業能力能夠提升個體的就業競爭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新創業的需求日益增加,許多創新型企業紛紛涌現,對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通過培養創新創業能力,能夠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就業市場上獲得更多的機會。其次,創新創業能力有助于個體的職場晉升和自我實現。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個體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社會變化,在職場中能夠快速成長及實現個人價值,因此能夠更好地謀求自我發展。最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大學生是未來的創新創業領袖和推動者,因此高校有責任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綜上所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對于其個人職業發展、就業競爭力和高校教育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2]。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綜述
(一)國內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研究歷程
近年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備受重視,國內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研究也得到了廣泛關注。首先,早期國際學者主要探討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例如,Dayton(1969)提出將創業教育納入高等教育的方案,Vesper和Gartner(1990)則提出了創業教育內容需要貫通整個企業經營管理的觀點。其次,國內外學者逐漸開始探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內涵和影響因素。例如,國內學者劉建華(2003)等提出了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創業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質。而國際學者Lumpkin和Dess(2001)則探討了創業經驗、環境和人格特質等因素對于創業意愿和行為的影響。隨后,大量的實證研究開始涌現。例如,國內學者張凱(2013)在調查了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意愿和能力的基礎上,提出了創業風險態度、社會校園創業支持和創業知識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愿和行為的影響。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已經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并為未來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支持[3]。
(二)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的分析與評價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雖然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但一些高校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仍存在問題,缺乏實踐性和創新性,難以培養出具備真正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環境和機制有待優化。創新創業需要有良好的創業生態和支持體系,包括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創業孵化平臺等。目前,部分地區和高校在這方面的支持力度還有待提升,制約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部分大學生缺乏創新創業的意識和動力。一些大學生更加傾向于穩定的就業和傳統的職業發展道路,對創新創業持觀望態度,缺乏積極的創業意愿和冒險精神。總體而言,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具有積極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在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和方法上進行改進,加大對創新創業環境和機制的支持,同時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潛力,以更好地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4]。
(三)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傳統教育模式還未完全轉型,仍未能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注重實踐和創新,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但傳統教育模式的約束仍然存在,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創新創業能力的評價標準尚未明確。目前,在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方面還存在很多爭議和不確定性,標準的不確定性也導致了無從評價的困擾。所以,制定明確的評價標準尤為重要。缺乏創新創業支持機構的建設也是一大問題。創新創業需要有完備的支持機構和環境,但現實中這種機構的建設還比較薄弱,對于想要創業但沒找到方向的大學生而言,這無疑造成了困擾。綜上所述,雖然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政府、高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更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環境。
三、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因素
(一)教育環境因素
教育政策與體制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政策的支持、倡導和制度安排可以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保障。例如,國內政策鼓勵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在政策層面提供了創新創業的制度安排和支持措施。此外,教育體制的改革也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產生著一定的影響,例如,推行綜合性素質教育、開展校企合作等改革措施,都有助于拓寬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思路。教育資源與設施也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教育資源與設施的共享、整合和配置,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滿足學生根據自身需求和興趣進行選擇的需求。例如,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孵化器等教育資源和設施的落地,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此外,新興技術和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的發展,也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和平臺[5]。
(二)學校因素
學校的課程設置與內容是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校應當設計針對創新創業的專門課程,包括創新思維、市場營銷、投資融資等方面的知識。這些課程應該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創新創業的專業素養。學校的教師團隊水平和學術氛圍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有資深的創新創業導師和專家可以給予學生專業指導和幫助,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同時,學校應該鼓勵學術研究和創新創業實踐的結合,營造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氛圍,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和創新創業競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與內容以及優秀的教師團隊和學術氛圍,學??梢杂行岣叽髮W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三)學生個體因素
大學生個體的創新創業意識與態度對其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備積極的創新創業意識與態度的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敢于嘗試新事物,并能夠持續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學生應該培養自信心、決心和韌勁,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以樂觀、開放、勇敢的心態面對創新創業的挑戰。個體的創新創業能力與技能是影響其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基礎,包括市場分析、團隊合作、商業模式設計等方面的能力。同時,還要具備一些實踐技能,如市場推廣、項目管理、資源整合等。這些能力和技能可以通過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學習以及參與創業活動等途徑得到培養和提升。通過培養積極的創新創業意識與態度以及提升創新創業能力與技能,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創新創業的挑戰,為將來的創新創業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策略與方法
(一)強化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的培養
學??梢酝ㄟ^調整課程設置,增加創新創業相關課程,如創業管理、創新思維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這些課程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活動性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梢越M織開展一系列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活動,如創新創業講座、創業沙龍等,為學生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同時,可以推行創新創業項目,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并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思路。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增強其實踐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以上策略和方法,學校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其解決問題和創新創業的能力。同時,學生也應積極參與培養活動,注重實踐和自主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創新能力。
(二)提升創新能力的培養
學校可以積極組織創新創業競賽,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并提供豐厚的獎勵和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競賽可以促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鍛煉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此外,學生還可參與項目實踐,從而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等,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學校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廣泛的視野。此外,應加強科技創新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前沿和新興領域,了解技術發展趨勢,并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支持。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掌握科技創新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創新創業的能力。通過創新創業競賽與項目實踐以及跨學科與科技創新教育的培養,學??梢蕴嵘龑W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其創新創業之路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學生也應積極參與相關活動和課程,不斷發展和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三)培養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學校可以開設創業教育課程,提供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訓。這些課程可以包括創業計劃書撰寫、市場分析、財務管理等內容,以幫助學生了解創業過程和要點。此外,學校還可以安排實踐項目,讓學生實際參與創業活動,鍛煉實踐能力,全面了解創業的各個方面。學??梢越摌I孵化器,并提供創業導師制度。創業孵化器可以為學生提供創業資源、場地支持和專業指導,幫助學生進行創業項目的孵化和發展。同時,創業導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建議,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力。通過創業教育與實踐項目的開展以及創業孵化器和導師制的建立,學??梢耘囵B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并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持和指導,幫助他們成功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學生也應積極參與創業教育和實踐項目,與導師和創業者緊密合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和勝任力。
結語
本論文研究主要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策略與方法。應強化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的培養、提升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是有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深入探討創新創業領域的新趨勢和發展,結合大數據分析和實證研究方法,全面評估不同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可以從跨文化視角考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進一步豐富實證研究。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建議學校加強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創新,積極組織創新創業競賽與項目實踐,建立創業孵化器和導師制,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展望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將更加注重創新思維和跨領域能力的培養,為他們未來的創業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系2023年學校社科項目《校園網絡應用平臺賦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分析與研究》(項目編號:2023FDYY0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吳森.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創新創業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就業與保障, 2023(7):121-123.
[2]李菲.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就業指導課程探究[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23,21(2):116-120.
[3]賈一思.論大學生慢就業視角下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創新方法[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科研,2023(4):3.
[4]魏晨.就業指導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干預效果[J].黑龍江科學,2023, 14(1):124-126.
[5]王浚川.新時代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改革與創新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3, 22(13):109-110.
(作者單位:北海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