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玲
摘要:學前階段的主要情感教育目標是讓幼兒情緒穩定,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并給予幼兒適當的引導,培養幼兒對人親近有愛的態度,教給其必要的交往技能。幼兒情緒的健康發展對其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身心健康、道德及認知等能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當前繪本是幼兒接觸最多的讀物,繪本中精美的畫面和簡短的文字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其中也蘊含了豐富的情感教育相關內容。因此,幼兒園教師可以嘗試利用繪本中的教育價值,培養幼兒的優秀情感,實現幼兒情感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繪本閱讀情感教育應用
繪本即圖畫書,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作為兒童文學中獨特的表現形式,憑借圖畫精美、情節豐富生動的特點深得幼兒的喜愛,是他們進入多彩世界的一扇門。通過繪本閱讀這種教育形式開展幼兒情感教育,能夠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使幼兒將自己的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實現了與幼兒生理及心理特征的完美契合,有效提升了教學成效。
一、融情于本,“繪”出價值
每一本繪本都蘊含著豐富的寓意與情感價值,利用繪本開展幼兒情感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繪本主要有以下幾點價值。
(一)圖文并茂,提升認知
繪本中有著畫面、色彩、故事、文字等幼兒所喜歡的元素,幼兒能夠通過對圖畫及簡單文字的了解初步掌握繪本所要表達的內涵。繪本不僅僅圖文并茂、引人入勝,更能傳遞正能量。例如《吃掉黑暗的怪獸》《我不知道我是誰》《小威向前沖》等,它可以把一些未知領域的知識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展現在幼兒眼前,讓幼兒在閱讀中快速建立認知。
案例:老師,我爺爺走了
作為大人的我們都特別忌諱在幼兒園的小朋友面前講述“死亡”,因為這是一個悲傷的話題。大家也都覺得孩子還小,自認為他們肯定無法理解去世、死亡的含義,但是孩子們又無法避免會遇到這種事。周一入園時欣欣寶寶傷心地說:“老師,我爺爺走了?!迸赃叺男∨笥崖牭胶缶蛦枺骸澳銧敔斎ツ牧??”欣欣寶寶說:“他去了一個小小的房子里,爸爸說我們以后只能在那里看到他了,他會一直住在那里?!毙佬缹殞毜脑捯怀?,其他孩子并沒有過多害怕,反而討論了起來:“那是什么房子呀?”“漂亮嗎?我們可以去看看它嗎?”于是我便拿出閱讀區的繪本《獾的禮物》加入孩子的討論中。當某些話題和事物孩子無法避免時,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和孩子共同面對,用孩子易懂的方式告知他們。繪本《獾的禮物》描述的是在獾去世后,它的朋友回憶它、追憶它的故事,孩子們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學會正確面對死亡,并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繼而培養珍惜時間、關愛他人等良好的情感認知。
(二)多彩情節,身臨其境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事物的態度和體驗,是人的需要得到滿足與否的反映。當需要被滿足時就會產生愉悅情緒,反之則情緒低落。幼兒階段是情緒發展的敏感期,幼兒思想都比較單純,并且其思想很容易受到所接觸事物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在班級日常的自主閱讀活動中,繪本則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了解外面精彩世界的機會。孩子們能夠在一個個簡單并且生動美好的故事情節中體會到最直接的情感,繼而在現實中的真實情境里產生情感的共鳴。幼兒通過體會繪本人物的經歷來深入挖掘和理解機智勇敢、勤勞能干、團結友愛的優良品質,并在閱讀這些繪本人物的經歷時產生情感共鳴,感受他們身上的優良品質,繼而受到感染與觸動。
案例:我不喜歡妹妹
果凍媽媽在今年給果凍添了一個妹妹,在媽媽懷孕期,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果凍對妹妹到來的期待。“媽媽說我妹妹有大長腿?!薄暗任颐妹贸錾規斫o你們看?!眿寢屆看卧袡z后會和果凍分享妹妹的變化,果凍也會把從媽媽那里了解到的有關妹妹的小驚喜和小伙伴分享。自從妹妹出生后,媽媽需要在家照顧妹妹,每天接送果凍的媽媽變成了爸爸、奶奶或者其他有空的家人,接送她的時間也不再準時。本來每天睡在媽媽旁邊的自己換成了妹妹,自己則只能和奶奶睡在一起。果凍由妹妹剛出生時的喜悅、好奇變得生氣、難過,情緒很低。“老師,我一點都不喜歡妹妹,媽媽每天摟著妹妹不能來接我,我不喜歡妹妹哭,她一哭媽媽就會去哄她,我想把妹妹賣掉?!泵妹玫募尤?,讓原本受寵的果凍不再是家里的唯一,妹妹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更容易吸引家人的注意。于是我便在當天的繪本欣賞活動中選擇了繪本《跟屁蟲》與大家分享,繪本中的妹妹是個跟屁蟲,哥哥做什么她都跟著做,繪本記錄了二孩家庭中生動有趣、溫暖細膩的生活片段,傳遞了深厚的兄妹親情。繪本欣賞結束果凍告訴我:“我也有個妹妹呢?!薄袄蠋?,我的妹妹長大了也會成為我的跟屁蟲嗎?”“真好玩,希望我的妹妹快點長大?!边@就是繪本的魅力,讓一個因為二孩受冷落的孩子瞬間不再抱怨,更多的是期許和自豪。
(三)師幼互讀,繪出情感
互動閱讀是我們在組織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經常使用的一種閱讀方式。老師們都能積極參與活動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選擇相應的繪本讀物。在這種活動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更高,他們在聆聽繪本、理解繪本、表達感受的過程中與教師、同伴進行了積極充分的互動。在閱讀《學會不亂發脾氣》《一只孤獨的烏鴉》《這是我的》《忘了說我愛你》這些繪本的過程中,幼兒不僅體會到了繪本中傳達的美好情感,更在互動中產生了對教師、對同伴的友善之情,達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案例:哼,我再也不要和你玩了
建構區里有幾個小朋友正在搭建樓房,突然響起了爭吵聲:“哼,我再也不要和你玩了?!薄拔乙膊幌牒湍阃媪?。”安靜的建構區,因為核桃和九九的爭吵,大家都成了“評委”,可是又都無法勸服一方。這時就需要老師適時介入了。了解到他們是因為設計“大樓”。想法沒有達成一致而爭吵,我利用這次突發事件進行情感教育。我和他們一起坐下來,拿出之前看過的《不許碰,這都是我的》繪本,和他們討論繪本里貝貝的行為。貝貝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我的”,無論是天上的月亮,還是別人的玩具,他都想據為己有,這讓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他變得很孤獨,最終他因為學會了等待和分享而交到了朋友。孩子們在討論繪本中貝貝的行為的過程中理解了合作、等待和分享的意義。
二、解讀現象,“繪”出現狀
教師要準確把握繪本內容,放大繪本中的情感表達,深度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這樣才利于幼兒吸收,培養幼兒能力。對幼兒情感教育現狀進行分析,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明確繪本閱讀的目標,有的放矢地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精準地整合繪本中的情感因素,開展情感教育,更好地實現對幼兒良好情感品質的培養。
(一)繪本閱讀不深入
大多數幼兒園教師仍停留在語言教育上,并沒有意識到繪本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中,經??吹降氖怯變鹤灾鏖喿x,或者教師讀給幼兒們聽,讀完了繪本內容就草草結束了,而對于繪本的深入探討和認知卻鮮有開展,導致幼兒失去了一次次情感教育與熏陶的良機。很多幼兒園教師在組織幼兒情感教育時不能夠充分發揮繪本的教育作用,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我們經常會聽到幼兒說:“老師我翻了。”“老師我要換一本?!泵恳淮卫L本閱讀,教師都應該讓孩子帶著問題、帶著疑惑開始,這樣他們才可以更專注于繪本,而不是僅僅翻閱。
(二)內容選擇不科學
有些教師在組織幼兒繪本閱讀的過程中,也會延伸一些情感教育的內容,但準備不充分,繪本選擇不科學,例如在大班選擇《抱抱》《誰咬了我的大餅》,導致內容過于簡單無法收到教學效果。所選用的繪本質量較低也無法滿足幼兒情感教育的需求。繪本市場魚龍混雜,教師們在選擇繪本時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選擇一些不利于教學的盜版繪本,給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很多教師在情感教育中所選擇的繪本,與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情感發展特點相違背,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閱讀方式不合理
在幼兒園情感教育實踐中,教師使用的繪本閱讀方式不合理也會對整體教學效果產生影響。教師在使用繪本組織教學時情境創設不足,故事氛圍平淡,導致了幼兒情感認知不全面,造成了很多幼兒無法融入繪本中,情感教育的目標難以達成。繪本表達的內容都是具體形象的,而傳達的情感和寓意是含蓄的,需要進一步探討與挖掘,但教師組織的繪本閱讀活動總是浮于表面,倉促結束,很難帶領幼兒開展深刻討論。這就造成幼兒讀完繪本后只記得故事的內容卻沒有情感體驗,這對幼兒的情感教育是不利的。
三、聚焦情感,“繪”出美好
繪本閱讀在幼兒園情感教育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注重巧借繪本閱讀形式,實現對幼兒園情感教育的深耕,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一)融本于境,營造氛圍
營造一個溫馨有愛的閱讀環境,是每一位幼兒教師應該做的。環境可以增強幼兒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將繪本中的人物張貼在班級墻面、走廊、樓道等散點空間,打造書香環境,使繪本真正在幼兒生活中得到有效的應用與實踐。另外,合理地布局活動室內閱讀區,可以極大地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盡情暢游。在優美和諧的閱讀區,幼兒們可以坐在軟墊上靠著靠枕,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舒適度自由選擇繪本。每個班級利用低結構和形象生動的卡通人物材料制作書袋,對閱讀區進行裝飾,通過繪畫和二維碼呈現,這樣既豐富了環境,也使環境更有“書”味。
(二)擇取經典,激發情趣
在區角活動中開展繪本閱讀,閱讀的形式是多元的,這也適應了不同幼兒對于繪本的需要。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自主選擇繪本。幼兒園教師也可以給幼兒適當的指導,從而更好地幫助幼兒完成閱讀任務。要讓幼兒能夠通過繪本閱讀明確故事的情節發展,同時還必須讓幼兒感覺到繪本內容有趣、新穎,保障幼兒高漲的閱讀情緒,有效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其產生情感共鳴。在閱讀區我們可以投放繪本故事盲盒,分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類故事圖片。幼兒可以自由抽取圖片描述圖片內容,也可以自由創編并表演繪本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賦予繪本新的靈魂。
(三)深掘情愫,升華內涵
繪本內容短小但卻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涵,如《獨一無二的你》《勇氣》。因此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要注重對繪本中所蘊含的情感教育因素進行深入挖掘,引導幼兒實現對繪本故事情節的準確把握,不斷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培養幼兒的優秀情感品質。閱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幼兒對大小兔子的比喻感到新奇并模仿,在模仿中體會到大兔子對小兔子的情感,從而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愛。
案例:不喜歡自己名字的“小樹”小朋友
小樹在班里面是個性格開朗的孩子,可最近話少了,也不怎和小朋友一起玩了,經常一個人待著?!靶洌趺床缓托∨笥岩黄鹜姘??”“他們不喜歡和我一起玩,說我的名字難聽?!薄拔矣X得小樹這個名字可好聽了?!薄罢娴膯??他們說我的名字是棵樹不好聽?!蔽覀兊难孕?、衣著甚至姓名都可能被別人取笑,為了讓其他幼兒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我沒有直接制止,而是選擇了和大家分享閱讀區里的繪本《我的名字叫克里桑絲美美菊花》,故事中的克里桑絲美美菊花是幸運的,有支持他的父母,有發現他閃光點的老師,這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名字。自信的孩子是會發光的,我把小樹名字的由來告訴了大家,原來小樹的爸爸媽媽希望小樹可以像樹木一樣茁壯成長。小樹不再難過,不再討厭自己的名字,反而因為這個名字擁有了更多的朋友。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幼兒教育理念的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品質已經成為當代幼教工作的重點內容。幾乎每一部繪本中都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情感營養,繪本閱讀有利于孩子情感發育。通過反復閱讀這些繪本,孩子社交能力增強,形成不撒謊、愛分享、愛勞動、守時間的好習慣。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革新觀念,懂得退位,轉變行為,借助繪本閱讀展開幼兒情感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品質,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誼文.如何加強幼兒的耐挫教育[J].小作家選刊,2016(34).
[2]楊玉紅.繪本教學對幼兒教育的啟蒙作用[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3):9496.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