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軍
摘要:素質教育的落實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新課改政策不斷推進,小學數學的教育思想、方法也在不斷發展。然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使得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效果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針對此,本文圍繞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推動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發展對策
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不斷完善,其教學思想、方法以及評價模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并致力于以生為本理念,打造更加科學、可行的數學教學體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將更多有趣且具有教育價值的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一、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盡管素質教育不斷推進,但在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下,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過于重視教材,較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導致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對單一,學生很難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學活動上。小學生對外界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一味地進行理論教學只會使學生抵觸學習,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效性也很難提高。
(二)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有待改善
不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需要師生關系來維持,可以說,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數學課堂教學氛圍。基于國內教學現狀,很多小學生對教師都有著畏懼心理,日常學習中不敢也不愿意和教師交流。至于教師,則認為應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所以也較少主動與學生溝通。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缺乏良好的互動,致使課堂氛圍十分壓抑,教學低效,學生也很難融入課堂中。
(三)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不論是哪種學科,其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教師若能采用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全面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但目前一些教師慣用傳統教學方法,這使得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十分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能力發展。不僅如此,傳統教學思想持續時間久、影響范圍大,不論是對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近些年,新教學理念不斷應用到教學中,但傳統思想的影響仍在,所以很多教師依然重視知識的灌輸,家長也在意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學生大多仍以死記硬背的方法記憶知識。但在這一循環中,學生的價值觀、情感以及綜合素養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這不僅使其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還不利于教學改革的開展。而且,很多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研究不夠透徹,缺乏對教學方法的掌握和應用。在新課改實施后,一些教師嘗試創新教學方法,融入了生活元素,但其應用效果并不理想。
(四)缺乏對教學資源的高效利用
小學數學教學資源較為豐富,教師合理利用資源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效率。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應用不夠靈活,很多教師為了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常會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但教師并不能很好地利用該技術,有些教師只是憑借多媒體展示教材知識,使以往的教師灌輸轉變成了多媒體灌輸,不但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
二、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對策
(一)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事業是國家生存、發展的中堅力量,推動教育事業的革新,可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還能滿足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所以重視人才培養十分關鍵。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小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發展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與數學學習能力,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往數學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不僅降低了教學質量,還易使學生抵觸數學知識的學習。為了改善這一教學現狀,學校、教師以及家長應高度重視小學數學教學,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基于學生的興趣特點以及教學情況合理采用教學方法,其可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還能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對策
1.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基于小學數學教學體系,要想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與重要性,再依據新課改政策要求,將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數學教學中,這不僅能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還是教師必須做到的工作。所以,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數學問題設計的合理性、完整性,確保學生可以全面、系統地審讀,再不斷優化課堂設計,合理設置問題、情境,督促學生思考、學習,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同時,為更好地完善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在網絡平臺搜集更多有價值的資源,再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有效充實數學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到我國教育事業中,學生可以借此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教材內容,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制作趣味性教學課件,提高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形象性。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比如,講解“長方體和正方體”時,因小學生缺乏空間意識,無法理解立體圖形,而傳統教學中學生很難對長方體、正方體產生直觀了解,這使得課堂教學的質量、效率大幅降低。但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教師可將立體圖形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還能幫助學生理解立體圖形的差異性,不僅提高了教學的質量與效果,還降低了教學難度。
3.促進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的有機聯系
為促進學生健康、個性的發展并提高其綜合素質,教師應將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有機聯系,這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知識應用能力,還有利于他們后續的學習與發展。所以,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應強調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感受數學知識,這可強化他們對各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學生還能借助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比”的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知識與生活聯系到一起,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放大鏡、顯微鏡原理,幫助學生理解“比”的本質,即放大、縮小,再將其拓展到現實生活中,增強學生對“比”的認知,比如借助地圖對比現實中的距離。
4.優化教學方案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設計教學方案時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教學方案的可靠性、可行性,幫助學生在長期學習中得到較大的突破。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繼續采用舊的教學方案,不僅無法得到突出的教學成果,還會由此產生較多的問題。設計小學數學教學方案前,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預習思路和復習方法,了解學生課堂學習中遇到的常見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方案,盡量匹配學生的學習訴求,讓學生在課堂中又好又快地學習新知識。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應[BP(]加強知識的簡潔化分析,尤其是在新知識的案例分析方面,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學習經歷,降低新知識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充滿自信心。教學方案的設計還要根據學生的成績變化,增加挑戰性的內容,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挑戰自己,實現更大的突破,借此鞏固學生的數學素養。
5.建設新型教學平臺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正處于非常重要的階段,開展各項教學工作不僅要把握好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還要逐步完善教學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傳統設施并不能將數學知識展現出來,導致數學知識教學低效,對學生的成長進步無法產生較大的推動作用。教師應加強小學數學教學平臺的建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比如,應用智能技術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內容,讓學優生、中等生、學困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這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能達到個性化教學的效果,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BP(]小學數學教學的硬件設施要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各類平板電腦的應用,要指導學生下載正確的學習軟件,并且在
同時還要完善硬件設施,方便教師將整合的有效
網絡學習資源通過教學平臺提供給學生,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使學生不斷實現階段性的目標。
6.革新師生溝通方法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手段、方法不斷豐富,各項教學工作應朝著多元化的方向開展。日常教學中,師生溝通非常重要,雖然有些教師傾囊相授,但是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并沒有顯著提升,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師生溝通不暢,各自的觀點和想法沒有正確的表達出來,這就直接導致學生無法得到較大的突破。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要主動與學生溝通,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注意傾聽學生的內心想法,讓學生表達自己。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因勢利導地教學,發揮出學生的優勢,彌補他們的劣勢。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時候,還要注意學生群體的變化,對于他們的學習思路、成長環境、日常社交等高度關注,
有效把握
小學數學教學的各類影響因素。總是在課堂上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并不能與學生產生較多的共鳴。
7.開展家校聯合教育
小學數學教學體系逐步完善,教師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切實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展開家校聯合教育。家校聯合教育的目的是收集學生反饋、學校教育資源和家庭教育資源,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指導。家庭教育的優勢在于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在學生和教師中間發揮了紐帶作用,還可以與教師互通有無,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方向做出準確的判斷。家校聯合教育要逐步滲透,不要給學生造成太大的壓力,要讓學生明白家校聯合教育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更多的資源,引導學生積極配合家校聯合教育,并且要讓學生勞逸結合,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
8.實施趣味教學活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正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各項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得到新的突破,還可以在長期教育中給出較多的參考。考慮到學生的成長速度較快,建議在未來的教育改革中實施趣味教學活動。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處于緊張的狀態。趣味教學活動的有效應用,可以營造輕松、活躍學習氣氛,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復習中有較好的體驗。趣味教學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可嘗試放權給學生,讓學生去組織實施,教師則充當參與者和指導者的角色,由此可以更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趣味教學活動的作用下,學生可以從數學知識中發現更多有趣的東西,也可以借助數學知識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趣味教學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學生的支持與肯定,未來應進一步加強活動的創新,引入新穎的活動資源,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尊重小學生,還要全面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嚴格按照素質教育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成為必然要求,這也是教育事業不斷進步、發展的重要舉措。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發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將理論與實際生活有機聯系,這可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李修剛.基于新課標背景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9):90.
[2]戚發旺.基于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6):1213.
[3]劉定康.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9):172.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