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起點,習近平總書記以戰略眼光高度重視認清我國的現實國情,在認真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長期奮斗歷史經驗教訓并基于新時代偉大實踐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重大的論斷,深化了對我國最大國情的認識。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國最大國情的重大新論斷,有助于新時代更好地以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鍵詞:習近平;中國共產黨;國情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4)03-0048-03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步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處于關鍵時期,世界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適應時代要求和實踐需要,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認清我國國情的新變化、新情況、新特點,全面、深刻、辯證地把握當前階段我國的最大國情,形成了對我國國情的新認識和新論斷。2014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明確提出,“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這個重大論斷是對我國國情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和重大創新,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深刻把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最大國情的依據
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都十分重視認清我國的國情。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認清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找到符合中國社會特點和革命規律的正確革命道路,取得革命的巨大成功,進而建立起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新政權、新國家,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認清當時剛剛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經過三年時間的艱苦奮斗,到1952年,我國國民經濟得到恢復,民主革命遺留的各項任務較好地完成,社會主義因素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優勢都在不斷增強,社會面貌整體已發生深刻變化,及時提出并實施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從而實現我國工業化的發展,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此后又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取得巨大成就。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認清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前所未有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歷史表明,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認清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國情,堅持走自己的道路,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不斷推進偉大事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如既往高度重視認清我國國情,領導廣大人民在新的偉大實踐中科學把握我國發展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和面臨的社會主要矛盾,多次重申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沒有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深刻指出“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更準確地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2]。可以說,“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早已形成廣泛共識。在這個重大論斷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又進一步提出“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重大新論斷,既是他認真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長期奮斗的歷史,全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彰顯中國特色,深刻認識黨的信念宗旨、歷史地位、歷史作用和歷史貢獻得出來的,更是基于黨領導廣大人民進行新時代偉大實踐的現實邏輯和客觀需要提出來的,體現了新時代黨領導廣大人民堅定理想信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部理論與實踐,14億多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民族復興,這一切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下進行的、發生的。新時代十余年來,正是中國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舉旗定向、凝心鑄魂、謀篇布局,領導廣大人民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變革。現實再一次有力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事關旗幟、道路、方向,事關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歷史和現實都充分告訴我們,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前進的“主心骨”“定盤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中國最大的國情。
二、著力在實踐主體和實踐客體的對立統一中全面把握當前階段我國的最大國情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從事的實踐活動就是借助一定的工具或手段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的客觀過程,體現著實踐主體和實踐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實踐主體和實踐客體構成一對矛盾,它們之間不僅是認識與被認識的關系,也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實踐主體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也在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主、客觀雙方不斷變化和發展表現為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這些思想為我們在實踐主體和實踐客體的對立統一中去認識和分析問題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指導。
從實踐客體方面把握我國的最大國情,強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客觀物質基礎和現實條件,而從實踐主體方面把握我國的最大國情,強調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主體及其能動作用。從實踐客體的方面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當前我國最大國情。具體地講,當前階段我國的最大國情就是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繼續向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從實踐主體方面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當前階段我國的最大國情。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新時代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主體和力量。要想辦好中國的事情,不斷地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對于我國實踐主體方面的最大國情,在深刻認識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領導主體和力量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主體和力量的角度進一步拓展把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因此,當前階段我國的最大國情也體現在14億多中國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正積極地支持和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堅定不移地朝著強國的宏偉目標不斷邁進。
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我國實踐主體方面最大國情和實踐客體方面最大國情對立統一,它們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中不斷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從而達到黨和國家確定的奮斗目標。一方面,我國實踐主體方面最大國情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將受到實踐客體方面最大國情制約和限制。當前,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必須從我國仍然并且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新的歷史方位,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繼續不斷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出發,充分認清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狀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地推動黨的理論創新,制定并完善符合時代要求和實踐需要的正確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推進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另一方面,我國實踐主體方面最大國情在與實踐客體方面最大國情的相互作用中是處于主導地位的,在能動地改造實踐客體方面最大國情的偉大實踐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滿足自身需求、實現自身價值、確證自身本質,同時也將會不斷地打破實踐客體方面最大國情的各種制約和限制,改變、超越實踐客體方面最大國情,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狀況得到解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度的歷史自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守初心和使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科學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新時代背景和歷史方位,緊緊抓住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中,作為實踐主體方面的最大國情,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經受實踐的鍛煉和時代的考驗,著力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得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不斷得到促進。而作為實踐客體方面最大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則不斷表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況不斷發生著新的變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客觀基礎和現實條件日新月異,不斷邁上新的臺階。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深刻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也不是一個自發、被動、不用費多大氣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過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積極有為、始終洋溢著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3]。
三、深入認識從實踐領導主體方面把握當前階段我國最大國情的重大意義
“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4]。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我們在從實踐客體的方面認清我國最大國情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實踐主體特別是實踐領導主體的方面深刻把握我國的最大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第一,有助于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重大論斷的提出,表明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前所未有地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主體尤其是實踐領導主體的重要作用和力量,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增強歷史主動,毫不動搖地不斷推動中國向好向強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從實踐領導主體的方面突出強調我國的最大國情,其核心要義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從最大國情的高度充分重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執政地位和領導作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中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們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制定、貫徹和落實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推動中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都要從這個最大國情、最大實際出發,必須更加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必須更加重視發揮好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二,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兩個確立”,更好做到“兩個維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領導廣大人民進行新時代偉大實踐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維護領袖在馬克思主義政黨中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黨長期以來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實踐中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也是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必須堅持的原則。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對推進偉大事業和實現民族復興都具有決定性意義。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將黨的政治建設置于首位,其首要任務就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從根本上說,“兩個確立”和“兩個維護”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國情的內在和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國情進一步強化和具體化,也是新時代堅持、加強和維護黨的領導的最集中體現。我們要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國情高度深刻理解“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努力做到“兩個維護”。
第三,有助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矢志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長期以來,黨領導廣大人民徹底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貧窮落后挨打、一盤散沙的悲慘境地,走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創新之路、成功之路、光明之路,取得令世界矚目、國人自豪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能夠實現從黑暗走向光明,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領導廣大人民的百年奮斗歷史,都充分說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極端重要性。當前站在新發展階段上,廣大人民群眾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繼續努力探索和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斷推進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最大的中國國情”這個重大論斷,飽含著從最大國情的高度充分肯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影響、重要作用和豐功偉績的濃厚意蘊,進一步拓展了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認識視野,也表明堅定理想信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決心,有利于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鼓舞廣大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加自覺地響應黨的號召,緊跟黨的步伐,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積極地支持和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
總之,提出“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重大論斷,突出從實踐的領導主體方面來把握我國的最大國情,力求在實踐客體和實踐主體的對立統一中全面把握當前階段我國的最大國情,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中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取得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是對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執政地位和發揮作用認識的進一步提升,適應了黨領導廣大人民進行新時代偉大實踐的客觀需要。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23:31.
[2]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N].光明日報,2017-07-28(1).
[3]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N].光明日報,2021-01-12(1).
[4]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基金項目:2021年度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經費項目“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繼承、發展與弘揚研究”(LJKR0293);大連醫科大學2023年教改課題“‘大思政課建設視域下醫學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研究”(DYLXZX23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威,副教授,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