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建多層次家庭教育支援法律體系,做好法律銜接我國在出臺《家庭教育促進法》后,各地方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需要”,盡快出臺本地區的家庭教育支援法規。2016 年 5 月,重慶市通過了我國第一部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規《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目前,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相繼制定了該省的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在各省份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較為成熟,可以得到很好的貫徹之后,應建立市一級的家庭教育促進規章,細化相關責任義務,以便家庭教育相關措施得以切實執行。
(二)通過立法,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的經費保障機制日本家庭教育工作之所以能有效推進,除了實施全面的扶持政策外,通過立法建立穩定而持續的經費保障機制是其關鍵所在。在立法明文規定國家和有關部門要持續增加對家庭教育的資金投入的同時,國家和有關部門積極拓寬私人籌集資金的渠道,從社會上得到資助和捐助,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我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七條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財政支持,具體來說,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制定家庭教育工作專項規劃,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所需經費納入城鄉公共服 務體系中,并將相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和支持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家庭教育提供資金援助。我們應在保障家庭教育財政投入的同時,出臺相應的激勵措施,引導社會資金流入該領域,促進家庭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建立專門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日本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斷上升,以及受虐兒童事件的不斷增加,促使日本把提高父母及監護人的教育能力提上日程。由文部省組建教育、心理、社會、保育學及醫學的專家顧問團,以巡回咨詢及電話咨詢的形式,向家長講授相關的知識及經驗,并解答他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相關問題。各地方相繼組建專業家庭教育支援團隊,主要包括具有育兒經驗的志愿者、退休教師、市町村的民生委員、兒童委員等,有時候還會邀請保健師、臨床心理學家、社會福利人員、學校或教委的社工、心理咨詢師等組成小組,為個別有需要的父母提供更多的專業服務。我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在第三章國家支持中規定:“縣及縣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隊伍,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養,鼓勵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家庭教育是一種業余的教育方式,由學校開辦的家長學校缺乏專業性、針對性,所提供的課程側重于家校合作,很難滿足家庭的多層次和個性化的需要。 網上的家長學校存在教學內容的質量參差不齊、專家的答疑太過理論化、導致指導意義不強等問題。此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隊伍存在的人員流動較大、隊伍不穩定等問題亟待解決。可以考慮在立法中對國家、省、市、縣、街道的五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事宜進行明確,給予相關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事業單位正式編制,讓其享受事業單位的福利待遇,從而安心做好本職工作。
“日本家庭教育支援立法模式研究及啟示”
來源:《西部學刊》2024年3月 作者:李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