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程瑞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幼兒教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農村幼兒園作為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場所,其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農村兒童的教育質量。然而,受經濟、文化、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村幼兒園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困境。本文以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為例,探討當前農村幼兒園所面臨的主要發展困境,并提出有一定針對性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村教育;幼兒園;發展困境;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5-0178-03
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農村地區,如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所代表的部分農村幼兒園,大都面臨著諸多發展上的困境和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入園率較低、師資隊伍相對薄弱、家園合作的缺乏以及其他一系列復雜因素等,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農村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升。
(一)農村地區生源減少
生源減少問題的根源在于農村人口的持續減少。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遷移到城鎮和城市中,以尋求更多的就業和教育機會。這一趨勢導致農村地區的兒童數量顯著減少,從而直接影響到農村幼兒園的生源。除了人口外遷,部分農村家庭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優質的教育,也愿意將孩子送往縣城或城市的幼兒園就讀。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農村幼兒園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生源短缺問題。生源的減少不僅影響了幼兒園的日常運營,也對幼兒園的長期發展提出了挑戰。隨著學生數量的減少,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教育質量也可能受到影響。此外,生源減少還容易導致資金短缺,進一步限制幼兒園在教育設施和教學資源上的投入。
(二)教師資源的不足
當前,農村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大多由義務教育轉崗教師組成,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數量十分有限。這種情況導致部分教師在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升。專業的學前教育對幼兒的成長發展至關重要,但在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下,部分教師難以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和照護。此外,教師工資與實際工作量不匹配的問題也不容忽視。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水平整體普遍較低,但他們的工作量卻很大。這種工資與工作量不匹配的問題,不僅影響了部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使得留住優秀教師變得更加困難。同時,農村幼兒園教師雖然享有一定的鄉村補貼,但與縣城教師相比,兩者在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相對艱苦的條件容易加劇教師資源的流失,這一問題直接關系到農村幼兒園教育的發展前景,需要引起重視。
(三)家園合作較少
在農村地區,部分家長對幼兒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一些家長更多地關注孩子的物質生活,而對于學前教育的投入和參與則相對較少。這種情況導致家長對于與幼兒園合作的必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從而影響家園合作的深入開展。而且,當前農村地區家園活動的開展頻率較低且形式相對單一。農村幼兒園由于資源限制或創新能力不足,難以組織多樣化的家園活動,難以激發家長的參與興趣,導致家園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家長工作忙碌以及教育資源的相對匱乏也是造成家園合作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農村地區,很多家長因為工作繁忙或對教學目標不了解,很難有效地參與到孩子的學前教育中。家長的缺席不僅影響孩子的教育效果,也增加了幼兒園的教育實踐難度。
(一)加強對鄉村幼兒園的政策扶持
為促進農村幼兒園的發展,特別是像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這樣的鄉村幼兒園,需要實施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首先,推進鄉村學前教育的發展至關重要。這意味著需要政府層面的持續關注和支持,包括監測和統計鄉村人口流動情況,確保幼兒園的教育服務能夠適應人口變化的需求。其次,加大財政投入是支持鄉村幼兒園發展的關鍵。政府應增加對鄉村幼兒園的財政補貼,特別是增加師資培訓、設施建設和教學資源等方面的投入。例如,對于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可以提供專項資金用于改善教學設施和采購更多適合兒童發展的教學材料。此外,可適當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提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較高的工資待遇不僅能吸引更多優秀的教育人才到鄉村幼兒園工作,也能提高在職教師的幸福感和對教育工作的投入度。此舉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家長對幼兒園的滿意度,進一步增強家園合作。在加強對鄉村幼兒園的政策扶持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政府應當提供定期的專業培訓,以確保教師能夠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為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的教師提供定期的培訓課程,不僅能增強他們的專業技能,還能幫助他們了解教育領域的新知識新方法、快速適應教育領域的各種新變化。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與能力
為提高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首先應加強教師培訓,比如可以安排教師定期到城鎮或市區的先進幼兒園進行跟崗學習。這種實地學習方式讓教師直接觀摩優秀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從而獲取最新的實踐經驗。同時,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在線學習也是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網絡課程、專業論壇和在線研討會,教師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快速便捷地獲取最新的教育資源。幼兒園可以為教師提供必要的網絡學習設備和時間,鼓勵他們在工作之余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每位教師的發展需求和興趣點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幼兒園應根據教師的個人情況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比如,對于對藝術教育感興趣的教師,可以提供更多關于音樂、美術教學的培訓機會,這種個性化的培訓方式能更有效地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此外,邀請城鎮或市區優秀幼兒園教師到農村幼兒園進行現場指導,也是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水平的有效方法。這些優秀資深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教學示范課、一對一指導等方式,直接向農村幼兒園教師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再者,建立城鄉幫扶機制,促進資源共享和經驗交流,也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大有裨益。最后,幼兒園可以每年安排幾次省內外的教育研討會、縣級或市級的教育研究項目,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通過這些活動,教師不僅能與同行交流心得,還可以掌握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
(三)立足園本實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結合農村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園本實際環境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農村幼兒園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應被整合進幼兒教育中。例如,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可以通過設置戶外學習活動,讓幼兒直接接觸自然,學習認識各種植物、動物及其生長環境,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對自然環境的敏感性,還可以利用周圍的農田、果園等進行田間教學,讓幼兒親手參與種植、收獲等活動。這樣的實踐不僅能夠豐富幼兒園的生活經驗,也有助于他們理解自然規律和食物來源,培養對生態意識。同時,這種親自動手的經歷也可以鍛煉幼兒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此外,農村幼兒園應重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比如,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可以組織傳統節日慶祝活動,讓幼兒了解和體驗當地的風俗習慣。通過制作傳統食物、參與民俗表演等活動,幼兒能夠在親身體驗中學習和傳承本土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認同。同時,農村幼兒園還可以與當地社區緊密合作,利用社區資源進行教育活動。如邀請農村的長者進園講述本地的歷史故事,或組織參觀當地的手工藝工坊,使幼兒在了解本土文化和歷史的同時,增強與家鄉的情感鏈接。農村幼兒園的教育還應注重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通過開展節水節能、垃圾分類等環保教育活動,讓幼兒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學習保護環境的方法。以上這些活動不僅有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環保觀念,也能促進他們深度參與各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活動。
以“七彩童夢心向黨”慶六一文藝匯演活動為例,幼兒身著節日盛裝,通過歌曲和舞蹈展現對祖國的愛。活動中,舞蹈《萬疆》和《中國少年》等節目,不僅能表達幼兒的愛國情懷,也能加深他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這種教育方式能夠在幼兒心中樹立正確的愛國觀念,增強民族認同感。情景劇《熊貓愛功夫》和《小老鼠吃辣椒》等節目,通過童真童趣的表演方式,展現幼兒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熱愛。通過這些生動活潑的表演,使幼兒在享受藝術樂趣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戲曲舞蹈《花木蘭》和《小小芝麻官》等節目,可讓幼兒接觸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節目的設計和表演,不僅可豐富幼兒的藝術體驗,也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對于培養幼兒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具有積極意義。而民族舞蹈《童年叮叮當》等節目則展示不同民族的獨特風情,這不僅能拓展幼兒的視野,也能加深他們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在多元文化的浸潤中,幼兒能學到更加包容的價值取向。最后,合唱《我愛我的幼兒園》的環節,則將活動推向高潮。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幼兒不僅感受到集體的愛和溫暖和歸屬感,也進一步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四)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召開家長會是建立有效家園合作的基礎,在這些會議中,幼兒園應詳細介紹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強調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并解釋為何單純的知識教育不足以滿足幼兒成長的需求。家長會也是一個展示幼兒園教學情況和成果的良好平臺,可以讓家長更直觀地理解幼兒在園中的學習活動。第二,設立家長學校是提升家長教育意識的有效途徑。通過組織一系列的講座和研討會,教師可以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方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知,還能增強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參與度。針對部分家長關于“家庭作業”的困惑和需求,幼兒園可以創新家庭作業的形式。例如,設計一些家庭親子互動活動作為“家庭作業”,如親子閱讀、自然探索活動等,既能夠滿足家長關注孩子學習的需要,又能促進家庭親子關系的和諧發展。第三,幼兒園還可以通過開展家園互動活動,如親子游戲日、家庭開放日等,增進家長對幼兒園了解和信任。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家長可以直觀地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更好地理解幼兒園教育的意義。此外,幼兒園還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讓家長隨時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通過定期發送通訊信息、建立微信群或創建其他社交媒體平臺,幼兒園可以及時與家長分享孩子的學習進展、幼兒園的活動安排等信息,形成良好的家園互動氛圍。
以民勤縣薛百鎮中心幼兒園成功舉辦校園親子運動會為例,活動以精彩的舞蹈《小蝸牛》和《聽我說》等節目開場,幼兒的表演展現無限的活力,同時也為現場的家長帶來視覺和情感上的享受。情景劇《垃圾分類》等節目,不僅讓幼兒在參與中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也讓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本次運動會特別注重趣味性、互動性和安全性,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讓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與,享受親子互動的樂趣。比如,幼兒組的“大闖關”“滾輪胎”“接力跑”和親子組的“雙人跳繩”“推小車”“搶種搶收”等項目,不僅考驗幼兒的身體協調性,也為家長提供與孩子共同合作的機會,增進親子感情。通過此次活動,幼兒不僅能在積極愉悅的氛圍中鍛煉身體,培養自信、果敢和勇于挑戰自我的優良品格,也培養出團結友愛、合作互助的精神。家長則通過活動,加強家園有效溝通,推進家園共育。
綜上所述,農村幼兒園在面對入園率較低、師資隊伍相對薄弱、家園合作的缺乏等系列問題時,可通過提供政策扶持、提升師資水平、加強家園合作等方式,進一步豐富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環境,推動農村幼兒園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責任編輯:謝蓓)
[1]馬毅飛.農村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基礎與行動策略[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3,22(05):81-87.
[2]查雨霜.農村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支持質量研究[D].導師:蔣忠心.廣西師范大學,2023.
[3]郭芷樂,栗玲.農村小規模幼兒園發展困境及其內生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甘肅省L鎮小規模幼兒園的實地調研[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0,(11):70-75.
[4]龔欣,李貞義.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困境與突圍策略——基于41所農村幼兒園的實證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9,(06):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