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化及數字化轉型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當企業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財務造假等。醫藥行業對社會公眾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其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及穩定。本文通過對輔仁藥業退市事件進行分析,發現其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同時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情況也存在相應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希望引起大眾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高度重視,同時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信息披露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企業為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通過吸收合并等方式擴大規模,實現人、財、物的強強聯合。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財務造假、虛構內控信息披露等問題。這些事件的發生,歸根結底是因為企業缺少對內控信息披露報告的關注,使企業出現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如果不加以遏制,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完善的內控信息披露對經濟市場至關重要。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努力開創新時代內部審計工作新局面”,提升信息披露質量。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醫藥制造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內控信息披露受到越來越多關注。
二、文獻回顧
我國關于內控信息披露起步較晚,相關規定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較早的規范文件可以追溯到2006年。在2008年和2010年,五個部委共同宣告了《基本準則》和《指引》,做出了更進一步的確切要求。國外在內控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早,1994年國外上市公司就已經具有較強的對外報告內控執行情況動機。劉大賢(2000)認為由上市公司通過自測自評的方式披露內部控制信息最適宜。許寧寧(2017)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管理層能力越高,越能夠識別內部控制缺陷;楊旭東(2019)認為內部控制缺陷會使企業發展受阻,降低運營效率;Ittonen,Kim(2010)認為內部控制缺陷披露能夠產生明顯的市場反應;Ben,Kwame,Agyei-Mensah(2016)認為獨立董事有助于提高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和增加信息透明度。
三、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1.有利于投資者正確決策
僅披露企業財務報告已經不能滿足廣大投資者的需求,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能提供財務報告之外的信息,使投資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狀況有一定的了解,根據判斷該企業是否值得投資,降低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資者的謹慎性。投資者可以從信息披露中獲取信息,判斷企業是否有良好的前景,未來發展是否符合投資需要。將企業能力與自身投資需求相結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投資,有利于更好地規避風險。
2.減少違法違規行為
向大眾公布企業真實的運營情況可以反映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執行情況,提高信息可信度,同時減少企業出現財務舞弊等違法違規行為。企業通過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規范日常行為,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使企業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實現質的飛躍。同時,使管理者對相關體系的運行更加了解,對出現的問題,可以通過實時狀態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使該體系和程序更趨成熟,成為企業前進路上強有力的支撐,使企業更加穩健的發展。
3.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完成和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確立,企業對社會公眾提供的內部控制信息等尤為重要。在我國,對企業行為進行有效監督一直是政府關注的重點。一方面,內控作為企業內部的一種自我約束機制,如果內控信息披露制度是完善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規范企業行為,及時改正錯誤;另一方面,健全的內控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和相關性。通過信息披露,能夠有效地增加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使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有全面客觀的認識,從而為其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依據。
四、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狀況分析
1.輔仁藥業基本情況
輔仁藥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輔仁藥業)作為一家綜合性醫藥企業,主要以生產和銷售藥物為主,產品涵蓋中、西藥,生物制藥等多個類別。同時擁有多家子公司,旗下有河南輔仁堂制藥有限公司、開封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等。輔仁藥業于2006年在A股上市,2017年為擴大規模,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將開封制藥納入其中,企業的生產線逐漸完善,使輔仁藥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最終成為醫藥制造業的龍頭企業。
2.輔仁藥業內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情況
(1) 輔仁藥業內部控制情況
根據輔仁藥業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朱文臣持有輔仁集團97.37%股份,輔仁控股是輔仁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因此輔仁藥業的實際控制人是朱文臣。
規章制度方面,輔仁藥業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管理體系。在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完善了《公司章程》等規章管理制度。有力保障了企業“三會”良好運作,提高了信息披露質量。日常經營管理方面,是醫藥制藥業的重中之重。在各個環節中都有獨立完整的體系,減少殘次品的出現。為了使材料的采購和物料的安全得到保障,企業制定了《物料采購管理規程》。在生產過程中,對產品進行控制和管理,提高產品質量。信息披露方面,輔仁藥業設有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對企業財務活動和內部控制進行監督,及時處理出現的重大問題,按時出具自我評價報告。同時,在信息披露方面有一定建樹,制定了《重大信息內部報告制度》,為信息披露提供了制度保障。
綜合上述情況,表明輔仁藥業內部控制有了一定的建設,且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日趨完善。輔仁藥業內部結構比較完整,受內外部部門的監督,管理層及各部門的行為得到規范和限制,在管理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 退市事件始末
輔仁藥業作為醫藥制造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雖然在形式上已經建立了內部控制體系,但實際中,該企業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方面卻屢有“驚人之舉”,多次被監管部門處罰。輔仁藥業在2019年延遲分紅公告的消息一出,引發了眾多股東的熱烈討論。對外宣布,由于企業內部資金緊張,不能保證正常生產經營的現金流量,導致原定的現金股利不能按時發放。按照輔仁藥業2019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來看,有18.16億元的現金結余,但是卻沒有能力發放六千多萬元的現金紅利,不禁令人產生懷疑。同時,也暴露出輔仁藥業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與其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之間存在很大差距。然而,在2019年7月,輔仁藥業財務造假涉嫌違法違規被監管部門立案后進行調查,輔仁藥業瞬間一落千丈,岌岌可危。當年9月,輔仁藥業被證監會發布風險警示提醒,A股股票也隨之變更為:ST輔仁,由此輔仁藥業的內部控制失效案例發酵到了最高點。2023年5月22日,上交所終止輔仁藥業股票上市。
(3) 輔仁藥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情況
五、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1.信息披露不及時
(1) 債務逾期信息披露不及時
債務逾期信息是企業一項重大風險,當發現企業無法及時償還債務時,應該發布相關報告并披露相關信息,以便讓投資者了解企業的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2019年3月,輔仁藥業的逾期債務累計到了一定程度,應該及時公開相關信息,但輔仁藥業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在監管部門的催促下,5個月后才公布了該事件。由于未及時披露債務逾期信息,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對相關信息的知情、決策和投資判斷,損害了投資者的相關利益。
(2) 訴訟信息披露不及時
2019年,輔仁藥業在財務報表中披露了160例訴訟案件,涉及金額高達約56.46億元。已達到了信息公開標準,但輔仁藥業并沒有及時發布有關訴訟消息。不及時披露訴訟信息,會增加債權人的損失,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根據上訴情況表明輔仁藥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沒有做到真正的執行,未及時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內部監管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時。
2.信息披露不真實
輔仁藥業在2015—2018年的年報中聲稱,“公司不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況,亦不存在關聯方擔保等行為”。2019年,分紅爽約事件引起了社會公眾和多數股民的熱切關注和強烈質疑,隨后承認存在以上情況。由此可見,輔仁藥業沒有真實的披露相關信息。根據出具的財務報告顯示輔仁藥業經營良好,資金充足,然而真實的情況并不是這樣,存在著財務造假的情況,可見其內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輔仁藥業在其各年度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中,一直缺少說明企業產品在質量、研發、采購和銷售等方面的控制措施,關于“企業存在的風險及其控制措施”的說明也只是簡單列出需要重點關注的高風險領域,與在年報中僅披露公司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一樣,都未披露相應的控制措施。
3.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主要表現為制度的制定不夠完善,執行力度不夠,監督管理不到位等。輔仁藥業管理層的股權高度集中,董事會和監事會形同虛設,無法對管理層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監督,導致大股東利用職權之便謀取私利,中小股東的權益受損。輔仁藥業的股權結構采取了“家族式”管理,少數股東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有較大話語權,管理難度較大。另外經營權和管理權沒有徹底分離,容易出現決策失誤的情況,一旦出現財務風險便難以應對。
4.缺乏有力的監督
企業管理層普遍缺乏監督和法律意識,并且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缺少監督和約束激勵等機制,難以對企業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以致出現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損害了企業形象。由于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企業常常出現管理混亂、工作效率低下等局面,更嚴重的甚至影響管理層決策。管理層可能因為缺乏相關信息或者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錯誤決策,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影響長遠發展,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出現退市局面。此外,企業中還存在任人唯親的現象,產生一系列裙帶效應,擾亂正常的工作項目進程,對企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六、優化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議
1.規范信息披露的內容
制定統一標準的內控自評報告披露框架,其中包含自評報告的名稱、內容、范圍、整改方案等內容,達到在總體上的一致性、合理性和合規性。與此同時,不同行業和地區的自我評估報告體系在本質上并沒有太大變化。對企業自評報告中涉及的判斷標準、內容要有明確的認定要求,使企業進行自評時能夠做到有理有據。加強企業對報告信息披露的規范和指導,督促企業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相關信息,做到內容與格式符合法律法規和證監會的要求。當然,內控信息披露既要有普適性,又要存在特殊性。企業通過規范內控信息披露,可以規范企業行為,為投資者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保障。
2.提升管理層的重視程度
對醫藥制藥企業來說,有強烈的自愿披露意識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制藥過程相當復雜,從采購到制作最后到銷售,中間的流程一環扣一環,可能會持續一年甚至幾年,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管理層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越重視,就會使企業更好地發揮內部控制作用,才會引領企業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反之,如果管理層不重視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則會出現財務舞弊之類的情況,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時可能會美化相關信息,就會出現虛增利潤違法違規行為。企業管理層要加強重視程度,降低企業舞弊心理,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同時也便于內外部監督部門進行檢查和反饋。
3.加強內部控制建設
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優化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途徑。內部控制包含五要素,其中內部環境建設是內部控制的首要因素,對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股權結構是企業治理結構的基礎,股權結構不合理會影響企業經營穩定性和長期發展。因此,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狀況制定合理且完善的股權結構,規范企業內部行為等經營活動。在設計和制定股權結構時,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例如外部環境、治理結構和股東利益等方面,以實現股權結構的合理化和合規化。在發展過程中,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所有制結構,加強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建設。企業通過股權結構平衡股東之間的權益,并確保企業治理結構和經營穩定性不受影響。
4.加強對外投資的內部監督
合理有效的監督體系,可以讓企業對投資活動的監管得到強化,確保企業對外投資活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企業具有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可以有效保證對外投資內部控制的監督作用。針對輔仁藥業的審計人員與工作嚴重失衡的情況,首先,建議招募具有專業審計素養的人員,并建立健全的培養體系。其次,擴大審計范圍,不僅僅是對企業財務的審計,還應包括企業的人員結構、制度建設以及業務流程。要想有效地實施內部控制,內部審計部門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劉大賢.簡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0(4):8-9.
[2]許寧寧.管理層能力與內部控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7(2):80-88.
[3]楊旭東.內部控制對企業運營效率的影響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9(6):61-69.
[4]Ittonen,Kim.Investor reactions to disclosures of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10(25):259-268.
[5]Ben,Kwame,Agyei-Mensah.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governance: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market[J].Corporate Governa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 Society,2016,16(1):79-95.
作者簡介:張仁慧(2000— ),女,長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