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婉如
2021年年初,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覺醒年代》在央視上映。劇中,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從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到堅定地選擇馬克思主義,他們的目標就像劇里說的“不為什么,我為了他們,我為了他們能夠像人一樣地活著,為了他們能夠擁有人的權利、人的快樂、人的尊嚴”,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憶往昔崢嶸歲月,無數革命先輩血灑河山。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古老的東方大國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反抗,意圖救中國于水火,卻都以失敗告終。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1921年,南湖紅船飄然而至,中國歷史上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為了使中國人民擺脫苦難,實現中國人民渴望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的愿望,中國共產黨團結中國國民黨在大革命時期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作出了頑強抗爭。很快,日本侵略者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共產黨人摒棄前嫌,主動提出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拯救民族于危亡。抗日戰爭結束后,蔣介石假借和談之名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實際上是想為內戰爭取時間。在國人渴望和平的呼聲中,毛澤東同志為了能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內和平,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前往……無數革命先輩前仆后繼,他們的鮮血灑在了祖國的每一寸河山,他們的名字不只刻在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也刻在了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心中。
思當下盛世年華,眾多仁人志士無私奉獻。從開國大典上周總理說“飛機不夠就飛兩次”的17架飛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的168架戰機;從被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國門到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中國首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從1894年大東溝海戰中致遠艦的沉沒到2019年12月17日,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交付海軍……正因為有黨的正確方針和許許多多科學家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這盛世如你們所愿”。這盛世年華不只是“大人物”的努力,也有許許多多“小人物”的不平凡事跡。有2019年在抗擊臺風過程中不幸犧牲的山東莒縣東莞鎮孟家洼村村民小組長孟凡永;有2020年年初為抗擊新冠疫情捐款10萬的九旬老人崔樹德;也有“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張桂梅……他們作為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頑強拼搏,書寫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不平凡事跡。
憧來日國富民強,是許多共產黨人的初心。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黨和國家對未來的規劃,在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我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并且做到了“扶上馬,送一程”,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完善了分配制度,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農村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等等。不管是現在還是不遠的將來,我們都可以看到黨對國家發展的悉心規劃,對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的踐行,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王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