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全
摘 要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持續發展的新時期,項目化學習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項目化學習的應用,改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學習活動單元是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新增的板塊,必修下冊第一單元選取了反映諸子百家學說的篇章,怎樣設計項目化學習方案,是需要教師重點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文章立足必修下冊第一單元實際,圍繞核心知識、驅動問題、活動形式、評價機制等基本要素,厚植項目化學習設計與實踐研究,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學習指導,使其能在活動中自主學習,提高單元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項目化學習 學習活動單元 教學策略
學習活動單元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項目化學習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豐富了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并拓寬了相關教學理論研究。項目化學習是基于真實情境和問題的學習方式,以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為主,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增廣賢文》中的名言“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作為高一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的導語,鼓勵學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學生通過閱讀第一單元編排的《論語》《左傳》等經典篇章中的精彩片段,有助于領會其中的人文精神,理解中華文化重要理念,增強文化自信。在第一單元學習活動中,教師應把握項目化學習育人方向,在活動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教與學方式變革,實現教學相長目標。
一、確定單元核心知識,明確項目化學習目標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有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先秦諸子學說乃中國古代思想第一高峰,其影響深遠,耐人尋味。流派眾多的諸子學說,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在學習活動單元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確定單元核心知識,分析本單元選取的經典古文篇章以及精彩片段。教師可以根據單元核心知識明確項目化學習目標,具體包括文學常識、文本解讀、文化知識、古文語法、修辭手法五方面。
單元核心知識是項目化學習的重點,學生需要掌握《論語》《左傳》《史記》等古代典籍中涉及的文學常識,以及相關的歷史背景和人物。針對選錄的古代散文,需要重點理解文章主旨、語言特點、人物形象等。單元中涉及較多的文化知識,包括古代的禮制、官制、科舉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觀念等。古文語法包括倒裝句式(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等)、判斷句式和被動句式等。修辭手法包括比喻、借代、夸張、對偶等。
確定單元核心知識后,教師可以立足項目化學習實踐思路,設計項目主題:探究古代文化與思想。明確以下總目標:通過分析課文,理解古代文化與思想,培養閱讀古代文獻的能力,提高文化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學習活動單元教學要求教師進一步精選內容,重視以核心知識為主,使課程內容項目化。因此,教師有必要對項目化學習總目標進行細分。
1.立足項目主題,分析孔子與四位弟子關于志向的討論,理解四位弟子性格與孔子教育思想,掌握特殊句式和詞匯。
2.根據齊桓公和晉文公的爭霸故事,理解孟子的論辯技巧和儒家思想在現實政治中的運用,梳理難懂的古代詞語和句式。
3.結合庖丁解牛的故事,理解庖丁的職業技巧和莊子的哲學思想,學習比喻和形象描寫技巧。
4.總結燭之武說服秦王的過程,理解秦晉兩國之間的關系,分析燭之武的言辭技巧,了解古代地理和軍事知識。
5.分析項羽和劉邦的鴻門宴會,理解二人的性格特點,分析項羽失敗、劉邦成功的原因,結合劉邦的機智和政治手腕,理解課文中出現的復雜句式和歷史背景知識。
本單元項目化學習中,要參考以上目標,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整體把握經典選篇的思想內涵。學生根據以上目標認識不同文章的文化價值,思考其現代意義,能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心。
二、凝聚單元驅動問題,激發項目化學習欲望
《論衡·實知篇》中言:“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深刻體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當下與未來。高一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項目化學習注重核心知識學習,因此提出驅動問題十分必要。驅動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銜接不同的項目化學習環節,點燃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使其產生對古文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將驅動問題與學生經驗建立聯系,在明確項目化學習目標的基礎上,留給學生充足思考問題的時間,沖破具體知識點學習的枷鎖。
問題是學習活動單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質量提高的“助推器”。在“探究古代文化與思想”項目化學習主題下,教師可以立足單元文章實際情況,總結有關中華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設計對應問題,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領會中華文化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具體問題設計如下: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四位弟子的言辭,反映出他們怎樣的性格特點?孔子之“禮”彰顯了哪些教育理念?對現實社會有哪些啟示?
2.孟子勸說齊宣王“發政施仁”,這種“推恩足以保四海”的主張,在當今社會有什么可資借鑒之處?孟子對實現理想社會的設想,在今天看來又有哪些不足之處?
3.庖丁的職業技巧和莊子“順應自然”的哲學思想有何關聯?這個故事對于你的日常生活有何啟示?
4.燭之武的勇氣和智慧體現在哪里?燭之武說服秦王退兵用了哪些言辭技巧?如何評價秦晉之間的關系和戰爭的正義性?
5.項羽和劉邦在鴻門宴會上有哪些表現?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劉邦的政治手腕對于現實生活中的領導力有何啟示?
以上單元驅動問題可以助力學生進行“探究古代文化與思想”項目化學習,增進對儒家、道家思想特征的理解,體會相關篇章論事說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達風格。教師在學習活動單元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項目化學習需求和經驗進行轉化,在問題情境中驅動學生思考,使其深化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鞏固對核心知識的學習成果。如,教師可以利用經典的《霸王別姬》動畫和《鴻門宴》動畫,引導學生分析“問題5”,設置“讀文看視頻,回答問題”環節。這一環節在選材上貼近《鴻門宴》古文以及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能夠激發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欲望,使其在學習與解答中,提升對古文主旨的深入認識。
三、創新學習活動形式,展示項目化學習成果
陶行知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項目化學習成果要直接指向學習活動單元教學目標,目的是鞏固學習成果,提高學生學習的深刻性。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語文實踐活動,創新學習活動單元教學形式。在語文實踐中,教師有必要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由此判斷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情況,為后續的教學評價提供參考。
浩如煙海的古代史籍,被改編成不同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在高一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項目化學習中,可以通過演講、辯論、表演等形式,展示“探究古代文化與思想”項目化學習成果,同時為學生提供展現才能的舞臺,提高學習活動單元教學效果。在學生閱讀史傳作品、了解歷史和不同文化思想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就值得探究的問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具體設計如下:燭之武游說成功,除了辭令巧妙外,還有什么深層次的原因?項羽不殺劉邦僅僅是因為“為人不忍”嗎?細讀課文,探究問題或自己設計問題,從演講、辯論、表演等形式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并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演講題目推薦:“孔子的教育觀”“孟子的政治理想”“莊子的哲學思想”。
辯論題目推薦:“孔子擔任現代教師,他的教學方法是否適合現代學生”“君主專制是否是實現國家穩定的必要條件”“國家危難面前,個人的得失與國家的利益哪個更重要”。
表演節目推薦:《燭之武說服秦王》《庖丁解牛》《四面楚歌》《烏江自刎》。
基于學習活動單元核心知識的項目化學習,能夠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學生能圍繞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觀點進行演講,或在項目化學習中尋找辯題,成立辯論小組,圍繞各個觀點展開辯論。學生還可以根據古文中的故事情節進行改編,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表演,由此創新學習活動形式。學習活動單元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具體文字敘事曲折有序、寫人生動傳神的特點,學生在實踐中整理不同的資料,思考不同思想主張、觀點的意義,理性評價歷史人物、事件,通過演講、辯論、表演等方式,展示學習成果,提高項目化學習的實踐效果。
四、建立多元評價機制,優化項目化學習評價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評價不應只是對學習結果的評價,而應更加關注學習過程,包括學習者的參與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在高一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評價中,教師需要制定評價目標,使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逐步建立多元評價機制,豐富和優化評價內容。教師也可以邀請學生參與到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中,豐富項目化學習評價主體,呈現學習活動單元教學的開放性、有效性。
在“探究古代文化與思想”項目化學習評價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項目化學習參與度、合作能力、探究深度等過程因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使用過程性評價,點評學生的演講、辯論、表演成果。教師要關注學生在整個項目化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在考查學生對單元核心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還要評價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設置實際情境和問題解決任務,對學生的核心知識運用情況進行考查。如,教師要求學生總結孔子的教育觀及其現代意義,對比項羽與劉邦的性格并分析影響,思考領導者的人格特質是否決定其事業的成功。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判斷,依據以下指標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
優秀: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四位弟子的性格特點,理解項羽的性格特點和失敗原因,正確解析特殊句式和詞匯,闡述孔子教育思想以及劉邦政治手腕的現實意義。
良好:能結合教輔材料,疏解文中出現的復雜句式和歷史背景知識,基本回答問題,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價值以及《鴻門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普通:不能準確理解和應用特殊句式和詞匯,不了解復雜句式和歷史背景知識。
以上指標的設計符合當前課程改革需求,教師可以據此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對學生的項目化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根據演講、辯論、表演實際情況,提出自己的學習建議,促進學生單元學習經驗的交流,優化項目化學習評價內容,增強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
五、結語
學習活動單元是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新增板塊,教師通過確定單元核心知識,立足項目化學習實際,凝聚單元驅動問題,以小組合作創新學習活動的形式,建立多元化學習評價機制,提升項目化學習實踐效果。項目化學習符合高中語文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未來的設計與實踐中,應該抓住學習活動單元實質,結合語文教學內容整合項目資源,為學生理解深奧概念提供范例。同時,教師也要構建易于學生理解的學習活動單元導圖,使學生明確項目化學習目標,激發參與學習活動的內部動機,在交流環節展示項目化學習成果,實現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作者通聯:云南宣威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