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邦群

摘 要 在新課標、新高考和新教材的“三新”背景下,為踐行“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無論是閱讀、寫作還是綜合性學習等語文教學活動,都紛紛開始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發展路徑。而“活動體驗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維護學生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還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帶給學生全新的體驗與感受。為此,文章將從確定主題、精準指導、課堂互動和多元評價等多個環節出發,探索“活動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對策和實施路徑,以期強化高中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活動體驗式 寫作教學
“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真實體驗和感受,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自主體驗的過程中鍛煉寫作技能、體悟生命價值、感受語文魅力,并能在互動和交流時,傾訴內心想法、交流思想觀點,繼而寫出有生命力、表現力和感染力的作文。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活動體驗式”教學模式,契合高中語文課程綜合性、實踐性的特點,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塑造學生的人格,還能使其形成核心素養。基于其重要作用和實際價值,教師可以在高中寫作教學中創造性地運用“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多樣化的寫作任務以及實踐活動中,體會寫作的樂趣,并建構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寫作經驗,促使他們在語言建構、審美創造的過程中升華思想境界、抒發人生感悟。
一、確定主題,規劃活動
“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有兩個要素,一為“活動”,二為“體驗”。其中,“活動”是基礎要素,是載體;“體驗”是關鍵要素,是目的。而主題,是組織活動、強化體驗的核心,只有具備了恰當的主題,方可讓學生在寫作活動中收獲獨特的情感體驗。所以,在運用“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時,教師的首要任務是確定主題。一方面,主題的可操作性要強,確保學生能夠圍繞主題順利地展開寫作活動;另一方面,主題的時代感要強,即符合當下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如此才能凸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特點,發揮語文教學的育人作用[1]。
以真善美為主題,規劃體驗式寫作活動。人性的真善美,是人類關注的永恒話題,也是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點。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環境下,關注人性的真善美、辨別人性的假丑惡,是當代高中生的必備能力,是他們個人素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中所選的文章,皆為國學經典中的重要篇章,其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是儒家經典《孟子》的選段,說明了每個人都有憐憫他人、體恤他人的愛心,即“人性本善”。依據這一篇章,教師可以先確定寫作主題,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再圍繞此主題,進一步規劃寫作活動,布置寫作任務。比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孟子秉承“人性本善”的觀點,認為人生下來便是善良的,你認同這一觀點嗎?有哪些例子可以支撐你的觀點呢?請你結合真實案例和自身的實際體驗,圍繞“人是否皆有不忍人之心”這一話題,寫作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要求觀點鮮明、案例豐富、論證清晰。此任務融合了教材中的閱讀資源和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在參與這一寫作活動時,學生不僅可以形成獨特的寫作體驗,還能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并在聯系生活的過程中進一步升華閱讀體驗。
以愛國精神為主題,規劃體驗式寫作活動。愛國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歷代中華兒女的精神內核,也是當代高中生在成長歷程中的精神支柱。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傳承家國情懷,教師可以以愛國精神作為寫作主題,創造性地規劃體驗式寫作活動,指導學生銜接課內外資源,聯合真實體驗,寫出情感飽滿、案例豐富的文章。比如,在統編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此單元中的課文,提煉出“愛國精神的多種表現形式”這一主題,讓學生依據袁隆平等人的杰出事跡,圍繞科學家的探索精神、行業翹楚的工匠精神等,闡釋愛國精神的多種表現形式,并鼓勵他們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案例和素材,于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汲取寫作靈感、積累寫作素材。
以社會熱點為主題,規劃體驗式寫作活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還應當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培養創新人才發揮重要作用”等要求,強調了語文教學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緊密關系。從近年來高考作文的命題中也可以看出,考查學生社會責任感、時代意識等內容的作文真題不在少數。據此,在“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以社會熱點為主題,如“青少年如何體現社會責任感”等,規劃體驗式寫作活動,讓學生圍繞社會熱點事件,闡明觀點,凸顯主題。
總之,基于“活動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寫作教學,應精選符合社會發展趨勢、主流文化和價值觀的主題,為學生提供寫作支架,讓他們能夠緊貼真實案例,寫出富有文學張力、深刻內涵的作文。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生活觀察能力,增強他們的時代意識和家國意識[2]。
二、精準指導,生成體驗
上文中提到,“體驗”是“活動體驗式”教學模式中的關鍵要素,也是最終目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主觀性。在體驗活動中,教師要進行精準點撥,讓學生在寫作活動中生成獨特的體驗,并由此增強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而在體驗活動中,教師應謹遵兩個注意事項:第一,以鼓勵為主。尤其是對于一些性格內向、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而言,教師要善用鼓勵性的課堂語言,激勵他們勇敢地參與活動;第二,以積累為重。優質的作文,要以豐富的素材為基礎,所以,在體驗式寫作活動中,教師也要注重引領學生積累素材,讓他們在累積和建構的過程中提升寫作質量[3]。
講解式指導。所謂講解式指導,指的是以某一類問題為核心進行深入解讀,進而讓學生生成體驗并產生寫作靈感的一種指導方式。此種方式旨在啟迪學生的寫作靈感,并借此增強他們的寫作欲望。以實用類文體的寫作指導為例,如“為社區撰寫一篇垃圾分類倡議書”,圍繞這一主題,教師可以結合環境保護方面的資料,帶領學生深度解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類共性問題,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延伸到人類社會的“大”問題,以此激活學生的創作期待,使他們生成生活體驗和學習體驗。
合作式指導。基于精準指導的需求,教師也可以采取合作式指導的方法,關注學生的互助體驗,鼓勵各個小組互相溝通和交流,進而于語言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過程中,迸發出寫作靈感、生活智慧。統編必修下冊第三單元所選的文章,都以科學界的研究成果和探索發現為主要內容,包含了生物學、醫學、建筑學、文學等多個領域,這些文章贊揚了人們的探索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對待科學的謹慎態度。根據這一單元的主題,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他們寫作說明文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我與自然”的科學探索活動,將學生劃分為一個個科學小組,讓他們結合初高中所學的生物知識,于活動中尋找寫作素材。具體可以包含如下幾個環節:第一,確定對象。各個小組經過共同商議后,選取一個觀察對象,如白樺樹、蝴蝶、蜜蜂等,并著手制作一個觀察清單,記錄后續的觀察所得(如表1所示);第二,合理分工。小組內的各個成員,要根據各自的優勢,分別擔任小組長、觀察員、記錄員、資料整理員等角色,并各自承擔職責,從而完成資料的獲取、整合和運用等任務;最后,寫作實踐。各小組依據觀察所得以及線上、線下查詢的資料,梳理寫作要點,列出寫作提綱,并選取合適的說明方法,如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摹狀貌等。在此基礎上,將搜集和觀察所得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順序組合和串聯起來,由此形成一篇邏輯縝密、說理得當、內容真實的說明文。
表1
XXX小組觀察清單
成員: 觀察對象: 觀察時間:
外在形態 包含外形、顏色、功能等
生長習性 包含生長地域、喜好等
觀察視角 包含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等多個視角
其他補充
三、課堂互動,強化體驗
課堂互動,是促進學生多元交流的有效手段。當學生能夠在課堂中互相分享活動的心得和感受時,他們參與寫作活動的體驗感就會明顯加強,也可能會碰撞出新的觀點和思想。為此,教師要組織課堂互動類的活動,以此強化學生的活動體驗[4]。
于課堂互動中分享精彩的開頭。作文開頭具有點睛作用,一個好的開頭,能夠大大加強作文的質量。而在課堂交流活動中互相分享作文的開頭,可以讓學生積累更豐富的素材,獲得更豐富的體驗。
于課堂互動中講述真實的故事。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各自獨特的經歷,這些經歷便是學生寫作過程中不可多得的素材。所以,在“活動體驗式”的寫作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自己的真實故事,讓他們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傳達自己的價值觀,引發其他同學的共鳴,進而互相在對方的故事中汲取寫作材料、強化認知體驗。
除此之外,在課堂互動類的體驗活動中,還可以指導學生分享提綱、寫作思路或搜集材料的方法等,使得他們能夠在語言表達和交流的過程中強化體驗。
四、多元評價,升華體驗
“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也離不開評價環節。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設置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切磋、“打擂臺”等多個評價欄目,引導學生汲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并優化作文結構、潤色作文的語言,以提升作文的整體質量。而在實施多元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側重點,如在學生自評欄目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權,讓他們結合評價標準、寫作經驗等,修改作文的內容。又如在教師點評中,教師要采取針對性的評價方法,注重“對癥下藥”,針對寫作水平不足的學生,要從語句是否通順、素材是否貼切等基本層面進行評價,而寫作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則要從論證是否合理、邏輯是否縝密、觀點是否新穎等高階層面進行點評,如此才能體現這一環節的價值,進而達到升華學生寫作體驗的目的。
五、結語
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圍繞確定主題、精準指導、課堂互動以及多元評價四個環節,運用“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創造性地規劃寫作活動,并引導學生生成體驗、強化體驗和升華體驗。從寫作教學乃至語文課程改革的層面來講,“活動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都具有顯著的作用,它能夠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假大空”“效率低”“學生參與性不強”等多個問題,進而從整體上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蘇 添.指向創造思維培育的高中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2(23):104-108.
[2]馬蘭坪.試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高考,2022(34):141-143.
[3]楊秀云.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2(29):127-129.
[4]余 筱.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甘肅教育,2022(17):114-116.
[作者通聯:安徽省廬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