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皆可數字化”的今天,“數字中國”不再是構想中的藍圖,而是正以全新的方式全方位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技術革命推動社會變革,其中也包括教育變革。智慧教育作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高級形態,涉及教學內容的數字化呈現、教育資源的數字化共享、教學方式的數字化互動以及教育管理的數字化決策等多個層面,是教育模式的創新與重塑,是“數字中國”在教育領域的具象呈現。這一教育新生態,正逐步成為新質人才培養的重要推手,開啟了人才培養的嶄新篇章。
其一,智慧教育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智慧教育讓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發生。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普及,使得線上教育平臺和數字資源庫得以建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選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個性化和自主化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便捷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探索和自主學習,這對于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新質人才至關重要。
其二,智慧教育促進了教學方式的革新。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傳統的課堂教學正在向互動式、體驗式轉變。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指導,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創建逼真的模擬環境供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還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培養具備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新質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三,智慧教育強化了學習數據的分析與應用。通過大數據分析,教師可以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精準的教學指導。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數據反饋了解自己的學習強項和弱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復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數據驅動下的教與學模式,讓教育更加精準高效,有助于培養具有自我驅動能力的新質人才。
其四,智慧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智慧教育對教師的數字素養、學校的硬件設施、教育政策的支持以及社會的廣泛參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確保教育公平而不是加劇數字鴻溝?如何在保護學生隱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數據,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享受到智慧教育帶來的紅利?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在推進智慧教育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由智慧教育開啟的新質人才培養的新時代已經到來,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推進這場教育的革命性變革,不斷探索和完善智慧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以最終培養出能夠引領未來社會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