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媒體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社會媒體手段促進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進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逐漸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社會媒體定義與內涵,對社會媒體的核心特征進行基礎了解。同時,基于社會媒體的功能定位,對其在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進行深入探究,明確社會媒體在就業指導中對就業信息獲取、就業選擇引導、就業網絡拓展以及就業指導資源共享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深入總結社會媒體對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影響,以期為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社會媒體;社交媒體平臺;職業院校;就業指導;職業規劃
在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傳統的就業指導往往局限于學校內部,其服務范圍受到了學校物理空間的限制。學生只能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接受指導,限制了就業指導的靈活性和便捷性。本文基于社會媒體的發展內涵,對社會媒體在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和影響進行深入探究。
一、社會媒體定義與內涵分析
隨著新媒體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的深入發展,社會媒體逐漸成為當代信息傳播和人際關系交往的重要平臺。該媒體作為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型媒體形態,具備開放性、互動性和社區性等核心特征。這些特征使社會媒體逐漸成為用戶創造、分享和傳播媒體內容的重要空間。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瀏覽和獲取媒體信息,還可以基于主動方式創造和分享自己的媒體內容,形成獨特的社區文化。
在內涵方面,社會媒體不僅是信息傳播的工具,更是一個具有社會交往屬性的新媒體平臺。它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模式,實現了信息的雙向流動和多元交互,對于信息傳播方式的優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二、社會媒體在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探究
(一)就業信息獲取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隨著信息交互模式的多樣化、現代化發展,社會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職業院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社會媒體對于職業信息的獲取與傳遞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職業院校面臨就業擇業的學生而言,社會媒體的充分、有效利用,不僅可以使其及時獲取到各行各業的就業信息和相關職業發展動態,還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所學專業的行業發展前景與綜合就業趨勢,為未來的職業規劃與即將面臨的就業擇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于就業信息獲取角度分析,微博、知乎、LinkedIn等社交媒體平臺在社會媒體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逐漸成為職業信息的重要集散地。許多企業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成立官方賬號,并在其中發布相關招聘信息、企業文化、團隊結構、員工福利待遇等內容,與潛在求職者進行線上單向互動,進而讓求職者通過動態信息提取該企業的文化氛圍、核心價值觀念、工作環境與硬性崗位要求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這些企業官方賬號也為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就業動態信息。職業院校教師可以基于社交平臺,切實地了解企業招聘的實際需求,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準確、具有針對性的職業信息,進一步推動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開展,并為其提供穩定的信息基礎。
同時,這些具有信息交互性的社交媒體平臺不僅匯聚了眾多企業,還聚集了各專業行業協會與就業指導機構的官方賬號,為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提供了最新行業動態、相關專業技術前沿發展、行業內部招聘信息等多角度的就業信息,同時也為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就業信息獲取提供較大便利。
(二)就業選擇引導
在信息化社會中,社會媒體的作用不再局限于用戶之間社交關系的維護與拓展。隨著社會媒體信息交互屬性的橫向延伸,社交媒體平臺更成為推進職業教育與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陣地。各職業院校充分發揮社會媒體的媒介與連通作用,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汲取行業發展信息,并與職業工作者、職業導師進行三方聯動,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與職業方向規劃,以此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職業選擇引導,優化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效果。
基于就業選擇引導角度分析,具有職業規劃與專業職業招聘經驗的職業導師和人力資源專家會以社會媒體為媒介,將其自身的行業經驗轉化為關于職業發展的經驗分享與職業規劃建議,對具有就業擇業需求的人群進行職業發展指導。這些利用社會媒體傳遞的專業信息,不僅具有高度的權威性,還緊密結合了當前職業市場流動狀態與專業行業發展趨勢,對于職業院校學生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職業院校學生通過社會媒體關注這些專業經驗分享與職業規劃建議,可以在瀏覽和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汲取專業學者的職業智慧,對就業選擇形成基本的方向。同時,對該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學生也可以更加清晰、深入地了解目標行業的就業前景、整體薪資水平、工作環境等信息,進而更明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制定科學的職業規劃,進一步堅定自身的職業選擇與發展目標。由此可知,社會媒體在職業院校就業指導中的應用,對學生的就業選擇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就業網絡拓展
在傳統單向式就業指導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就業信息關系網絡往往僅局限于家庭、校園、線下固定社交圈等有限的范圍,學生無法主動接觸到更多職業發展機會與行業內部就業信息。但社會媒體在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的有效應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具有較強直觀性與互動性的職業信息獲取渠道。職業院校就業指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社會媒體與多行業、多領域的社會主體建立有效聯系。其中,涉及的主體包括但不限于學生的同屆同學、往屆就業學長學姐、行業內的專業人士。[1]這種基于社會媒體并由無線社交資源所構成的跨地域、跨行業的就業關系網絡,為學生的就業擇業方向與職業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與機會。
通過社會媒體廣泛性、多元性的互動模式,學生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上的關注、點贊、評論等互動功能,與其他社交媒體用戶建立聯系,輕松地跨越地域、行業、文化等限制,并且在互動過程中通過與不同領域的人進行交流與合作,了解不同領域的最新動態,拓寬自己的視野。同時可能獲得來自其他行業的職業機會和資源,促進自身就業多元化發展和互聯互通,進而拓展自身的就業關系網絡,增加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可能性。
此外,社會媒體在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的應用,也進一步為學生提供了解行業專業人士工作經歷與行業見解的重要渠道。學生可以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關注人物賬號,了解他們的職業發展軌跡、行業動態和求職建議。同時,通過平臺互動功能與其進行溝通,更有效地尋求就業指導機會,并在深入了解職業領域相關信息的過程中,不斷拓展自身職業關系人脈。這種直接、便捷的溝通方式更有助于學生建立起更深層次的職業關系,進而獲取更多實用的專業職業發展信息和就業指導。[2]由此可知,社會媒體不僅是獲取就業信息的重要途徑,更是維系、拓展人際關系的重要紐帶,對于促進職業社會交流具有積極作用。
(四)就業指導資源共享
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資源通常包括涵蓋行業就業趨勢分析、招聘信息、企業合作等內容的就業信息平臺;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或就業輔導人員提供的職業規劃指導;個人簡歷與求職材料撰寫的專業指導;面試準備與面試技巧指導;包含職場技巧和職業素養的職業發展課程等要素。
基于就業指導資源共享角度分析,社會媒體在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就業指導中就業指導資源共享時間、空間和人員固化的限制。通過社會媒體可以有效地將就業指導過程中的應用資源轉化為數字形式,并基于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資源共享服務,有效提升學生進行資源訪問與使用的時空靈活性。由此可知,這種具有即時性和便捷性的就業指導資源共享方式能夠切實做到 “隨需隨取”,有效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學生就業指導質量。同時,由于社會媒體本身具有較完善的互動功能,學生通過社交媒體,不僅可以主動接收就業指導資源,還可以針對個人需求,對資源的應用進行反饋。[3]因此,社會媒體在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有效應用,有效實現了就業指導資源共享的雙向互動,這種雙向互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在就業指導過程中的參與感和歸屬感,還能夠使指導機構更加精準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實現就業指導資源的有效分享。
三、社會媒體對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的影響分析
(一)延伸就業指導范圍
將傳統就業指導方式與社會媒體應用相結合,可以有效克服局限性,提升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的質量和效果,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具體可從實踐過程、地域條件以及資源條件三個方面深入分析。
首先,在實踐過程中,服務模式固化的傳統就業指導方式主要依賴于學校內部的資源信息,對于外部就業市場的動態、行業發展趨勢等關鍵信息則存在了解不足、信息延遲等情況,為學生提供的就業動態與職業發展信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而社會媒體的應用,為就業指導人員提供了突破這些局限性的契機,使職業院校就業指導不再局限于學校內部,促進就業指導人員及時獲取外部就業市場的最新信息、行業趨勢和企業需求,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行業最新動態和就業機會。因此,社會媒體為職業院校就業指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機遇,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職業規劃視野與就業選擇機會。
其次,在地域條件上,社會媒體的應用可以將就業指導服務延伸到網絡空間中。學生通過社會媒體,在進行網絡連接的基礎上,就能夠及時接收到輔導員發布的就業信息與職業動態。[4]同時,學生依靠社會媒體可以擴展自身的職業規劃范圍,借助社會媒體的方式關注行業領袖、專家觀點,了解不同領域的發展方向,有助于學生做出更符合自身發展興趣和潛能的職業選擇。這種跨越時空的服務模式,有效地擴大了就業指導的覆蓋范圍,使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到就業指導與職業發展規劃中。
最后,在資源條件上,通過社會媒體的有效應用,就業指導人員可以將就業市場的最新動態、職業規劃建議、面試技巧、求職材料撰寫方法、職場經驗分享等就業資源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元形式有效傳遞給學生,在滿足不同學生就業需求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就業指導。
(二)提升就業指導效率
采用單向信息傳遞方式并遵守固定就業指導流程的傳統就業指導方式,雖然在整體指導活動組織上具有一定穩定性與可靠性,并且適用于大規模學生就業指導,但該方式在就業指導效率與即時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可提升空間。基于該方式,若需要進行面對面就業咨詢,則需要學生與就業指導人員共同商議,預約具體咨詢時間,并且需要在特定地點會面,以此進行面對面就業咨詢。這種就業咨詢過程不僅限制了師生雙方的交流頻率和交流深度,還會導致就業咨詢信息出現延遲情況。
而隨著社會媒體在就業指導中的有效應用,微信、QQ等現代社交媒體工具為就業咨詢模式的優化發展提供重要空間。基于社交媒體,學生可以與就業指導人員進行實時、在線的交流。這種交流突破了就業咨詢在時間與地點上的限制,有效提升了就業輔導人員與學生之間溝通、咨詢時間的靈活性與可調控性。還可以建立專門的在線咨詢平臺,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渠道直接向就業指導人員提問并獲得回答。這種專有咨詢平臺有助于信息公開與共享,能夠留存咨詢記錄,方便其他學生查閱與了解。在平臺構建過程中,還可以優化預約制度,避免煩瑣的預約過程,提供靈活的預約時間選擇,增加教師咨詢的工作時間窗口。這樣可以增加學生與就業指導人員的交流頻率,減少咨詢的延遲。即師生在就業咨詢過程中進行溝通的次數較多,且受時空限制影響較小。[5]師生之間有更多的機會分享信息、表達觀點、提出問題并得到解答。同時,還能夠在溝通過程中由就業指導教師對學生需求、興趣、能力和職業目標進行深入探討,幫助學生高效獲取咨詢回復內容以及得到教師的支持,以此使就業指導達到相互理解和共同探討問題的層次。
此外,社會媒體的應用還為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提供了一個高效、便捷的就業資源共享平臺。由就業指導教師將收集整理的就業信息、專業職業動態和招聘信息及時發布在資源共享平臺中,定期分享職業發展資訊、招聘會信息、行業就業趨勢等相關資源,供學生自主查閱和了解,使學生能夠立刻獲取最新的就業動態信息,減少信息延遲,并使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可以更快地獲取到相關信息,有效確保了就業資源的流通效率。
由此可見,社會媒體的應用對于學生就業咨詢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有效避免了由于就業信息傳遞不暢、更新不及時、咨詢機構與行業動態脫節所導致的就業咨詢信息延遲情況,顯著提升了就業指導的質量與效率。
四、結束語
社會媒體在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合理、有效應用,對于提升高校就業指導質量、促進就業指導工作優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社會媒體的定義與內涵,深入探究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實踐中社會媒體的應有作用。在此基礎上,結合作用分析內容,深入總結社會媒體對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的綜合影響,明確社會媒體的合理有效應用可以延伸就業指導范圍、提升就業指導效率。
參考文獻:
[1] 段冰.社會媒體環境下中小企業營銷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商業,2021(13):6-8.
[2] 韋婷.職業生涯規劃在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運用[J].才智,2023(8):113-116.
[3] 高雪.高職院校民族學生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J].文淵(高中版),2023(9):10-12.
[4] 王珊珊.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模式構建方式[J].四川勞動保障,2023(9):40-41.
[5] 朱柯羽.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就業服務指導策略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12):166-168.
作者簡介: 李騰飛,男,漢族,山東濟寧人,碩士,專職輔導員,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