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實現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旨在探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在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注重與區域經濟需求的對接,使教育目標與經濟發展目標相一致。同時,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需要高素質的職業教育人才來支撐,兩者密切配合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創新能力提升。
關鍵詞:職業教育;區域經濟;經濟需求;協同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緊密的協同發展關系。高等職業教育人才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推動力量,對于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具有關鍵作用。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和市場需求的匹配是促進其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關鍵機制之一。通過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設計和實踐教學,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人才。這種緊密的人才供需關系能夠增強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1]另外,技能培訓與產業結構調整也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關鍵機制之一。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區域經濟對具備特定專業技能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通過專業技術培訓和實踐教學,為區域經濟提供適應性強、職業技能突出的人才儲備,進而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區域創新能力提升也相互關聯。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還能激發他們在區域經濟中創造新價值和創新商業模式的能力。這種創新創業教育的互動機制可以為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2]
在新職業教育法的背景下,對青島市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發展進行深入研究和討論,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借鑒價值。教育部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擁有1.15萬所職業院校,招生人數達到483萬人,開設了1 200余個專業和10余萬個專業點,幾乎覆蓋了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值得一提的是,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等關鍵領域,職業院校畢業生占據了一線新增從業人員的70%以上。從這個角度來看,培養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對國民經濟的增長以及各行業各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一、影響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因素
(一)教育體制與政策支持
合理的教育體制和政策支持能夠為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必要的資源和環境,促進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第一,建立健全的教育體制是推動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前提。這涉及高等職業教育的法律法規、管理體制、課程設置和評估體系等方面。通過完善和優化教育體制,可以確保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人才供給。第二,政策支持對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至關重要。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和舉措,鼓勵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與企業、科研機構等進行合作,共同推動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政府還可以提供經濟扶持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高等職業教育,并鼓勵他們在區域經濟中創新創業。此外,政府還可以出臺一系列的職業教育政策,包括專業技能認證、實踐教學改革、產學研結合項目等,以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和市場適應性。
綜上所述,教育體制與政策支持是影響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教育體制可以確保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政策支持可以促進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深度融合。只有通過積極的政策引導和體制改革,[3]才能夠真正發揮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二)產業結構與就業市場需求
區域的產業結構和就業市場需求直接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所需培養的人才類型和數量,通過與之匹配,可以實現人才供需的協同發展。
首先,對產業結構的深入了解是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供指導的前提。在了解所在區域的產業特點、發展趨勢和需求基礎上,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可以調整或開設相關的專業和課程。這有助于確保畢業生具備適應產業結構的技能和知識,更好地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其次,就業市場需求的變化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內容和方向產生直接的影響。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需要密切關注就業市場的需求變化,并及時調整職業方向和培養目標。例如,當某個新興行業蓬勃發展時,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可以重點培養相關技能和專業知識,為該領域提供人才支持。最后,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需要與就業市場保持緊密聯系,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和校企合作項目,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能夠更好地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將就業市場需求反饋到人才培養中。這種有效的溝通機制可以加強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就業市場的協同發展。[4]
綜上所述,產業結構和就業市場需求是影響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深入了解產業結構和就業市場的需求變化,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可以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培養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從而實現人才供需的協同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三)區域創新環境和科技創新能力
積極的創新環境以及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和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創新和競爭力的提升。
首先,區域創新環境對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通過建設有利于創新的政策、法規和金融支持體系,以及創新創業孵化器、創新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的建設,可以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提供更好的學習和實踐機會。在這樣的創新環境中,學生可以接觸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行業趨勢,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從而培養出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其次,區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對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至關重要。科技創新能力涉及科研機構和企業的科技研發投入、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的能力等方面。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可以通過與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參與科技研發和創新項目的機會,并將科技創新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教學中。這樣的實踐機會和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滿足區域經濟對創新人才的需求。最后,政府在區域創新環境和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促進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科研機構和企業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創新的質量和水平。政府還可以鼓勵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與科研機構、企業進行合作,加強資源共享和合作研發,在區域創新環境的營造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增強中發揮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區域創新環境和科技創新能力是影響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因素。積極的創新環境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臺,促進了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政府在創新環境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設中起到了引導和支持的作用,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機制
(一)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的匹配機制
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通過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設計和實踐教學,致力于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和市場需求的人才。
首先,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密切關注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需求變化,并根據這種變化調整或開設相應的專業和課程。通過與區域產業協同規劃和產學研合作,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能更好地洞察和把握市場趨勢,并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的方向和重點。其次,課程設計也是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匹配的重要環節。高等職業教育機構注重將實踐教學和工作場景融入課程中,使學生能夠掌握實際應用技能,并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根據特定行業的技術要求和用人單位的需求,課程設置能夠與市場需求保持緊密銜接,確保畢業生具備符合市場需要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最后,實習和實訓環節的設立也有助于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匹配。通過與企業或行業合作,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能夠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和項目經驗。這種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增強他們的工作適應能力和職業素養,使之更好地滿足市場就業需求。
綜上所述,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的匹配機制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機制之一。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通過緊密關注市場需求變化、合理調整課程設置以及提供實踐機會,能夠培養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的提升。
(二)技能培訓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協同機制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區域經濟對具備特定專業技能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這種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通過技能培訓與實踐教學提供適應性強、具備職業技能的人才,從而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首先,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密切關注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和趨勢,并相應地調整或開設相關的技能培訓項目。通過與產業發展規劃和企業合作,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能夠了解到當前和未來市場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針對性地進行技能培訓,以滿足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要求。其次,高等職業教育機構注重將實踐教學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緊密結合。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實踐、校企合作基地建設和行業導師指導等方式,高等職業教育機構提供學生與實際工作環境接軌的機會,并培養他們所需的技能和能力。這種緊密的聯系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化,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最后,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還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協同機制,通過與企業合作共同規劃課程和項目,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技能人才。同時,為企業提供持續的專業培訓和人才儲備,幫助企業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并提高其競爭力。這種協同機制促進了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產業結構的緊密銜接,實現了雙方的互利共贏。
綜上所述,技能培訓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協同機制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機制之一。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通過有效的技能培訓和與產業的合作,培養具備適應性強、符合產業需求的技能人才,推動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這種協同機制為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區域創新能力提升的互動機制
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在區域經濟中創造新價值和創新商業模式的能力,從而推動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
首先,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培養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通過開設相關創新創業課程、組織創業實訓和社會實踐等活動,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能夠促使學生勇于追求創新,善于發現問題和尋找解決方案。這樣的教育環境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具備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主動適應和引領變革的能力。其次,創新創業教育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創新創業項目的指導和培訓,學生有機會鍛煉自己的商業意識、團隊合作和市場判斷能力。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還可以推動學生與企業、科研機構等外部資源進行合作,促使他們將創新創業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培養出一批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最后,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和成果也能反過來促進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與企業、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同推動創新項目的落地和運行。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和成果能夠帶來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進一步激發區域創新能力的增長。
綜上所述,創新創業教育與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形成互動機制,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環節。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通過培養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在區域經濟中創造新價值和創新商業模式的能力,從而為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做出貢獻。這種互動機制能夠促進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的緊密結合,推動雙方的共同發展。
三、結束語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相互關聯、相互促進。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機會的提供,高等職業教育機構能夠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進而推動區域經濟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供給與區域經濟的需求相匹配,可以更好地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因此,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對于區域的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陶桂芬.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以晉江市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23(10):47-49.
[2] 趙東方.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業經濟,2023(06):155-156.
[3] 王英春.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21,23(07):6-9+22.
[4] 王淑文.新時代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營銷界,2021(04):84-85.
基金項目: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基金資助 (項目編號:2023YB08)。
作者簡介: 于晅,男,漢族,山東威海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