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公共關系行業作為連接組織與公眾、構建品牌形象、促進有效溝通的關鍵橋梁,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數字化、信息化、多元化交織的復雜社會環境中,公共關系行業不僅承載著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的傳統職責,更被賦予了創新策略、塑造認同、管理危機等多重使命。本文從中國、美國的公共關系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入手,探索公共關系人才培養需求。
關鍵詞:公共關系行業發展趨勢;人才培養需求;跨文化溝通能力
公共關系作為企業與社會多方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維系組織形象、樹立品牌價值、化解危機沖突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持續深入、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公眾意識的不斷覺醒,公共關系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鑒于此,對全球公共關系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培養需求進行深入研究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
一、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增長態勢穩定
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已日漸走向成熟并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權威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公關行業營業收入持續保持8%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行業整體保持穩健增長的發展勢頭,這一良好態勢預計未來幾年內仍將持續。行業能夠保持穩步增長,一方面源于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企業對公共關系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公眾對公關職能認知度的不斷提升以及政府對行業發展的大力支持和規范引導。隨著公共關系專業化和規范化程度的提高、公關服務質量的持續改善,以及公眾對其作用和價值的廣泛認可,公共關系行業在我國正逐步擺脫過往發展滯后的困境,穩健發展態勢將持續。[1]此外,我國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從行業發展規劃、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等多個層面為公關行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有助于保障其未來持續穩定增長。可以看出,中國公共關系行業正處于良性發展的上升期,行業增長態勢穩定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趨勢,這為行業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對優化公關實踐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發展期望。
(二)服務范圍不斷擴大
伴隨著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的成熟發展,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已然成為一種明顯的發展趨勢。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客戶需求的日漸多元化,公關服務范疇正逐步向政府公共事務、社會公益事業、內部溝通管理、專業咨詢服務等多個領域拓展和滲透。在政府公共事務領域,公關專業人士承擔重要職責,如政策解讀和宣傳、輿論監測與引導、危機管控和應對等,為政府決策提供專業咨詢支持。在社會公益事業方面,公關機構為推動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通過有效的宣傳、活動策劃、公眾動員等策略,凝聚社會共識、號召公眾參與、提升公益事業的社會影響力。[2]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意識到內部溝通管理對提高員工凝聚力、激發組織活力的重要作用,并將其納入公關工作的服務范圍。此外,針對企業在業務發展、戰略布局、資本運作、品牌推廣等領域所面臨的各種復雜形勢,公關咨詢服務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可以看出,公共關系服務正逐步融入企業乃至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其價值和影響力不斷擴大,這既反映了公關行業專業能力的持續提升,也與行業參與者不斷拓展業務領域、改變經營模式密切相關。
(三)數字化轉型加速
數字化轉型正在引領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的全新變革,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顯著趨勢。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社交媒體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加速重塑公關傳播模式和運作方式,推動行業向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以大數據分析和社交媒體運營為例,它們為公關專業人士提供了洞悉受眾需求、精準觸達目標群體的新手段,有利于提升溝通效率和影響力。基于大數據技術,公關機構能夠對公眾反饋和行為數據進行實時追蹤與分析,從而洞察輿論走向,及時調整溝通策略。同時,社交媒體平臺更加貼近民眾生活,為組織與公眾建立直接對話和互動的渠道,有效提高溝通的廣度和深度。在危機公關領域,借助智能化工具進行輿情監測和分析,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危機信號,并制定科學的應對預案和方案。此外,在線互動、無人機航拍、虛擬現實等科技手段,也正廣泛應用于展會活動、媒體發布等公關實踐中,為公眾體驗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方式。[3]可以說,在數字科技的驅動下,公共關系的運作模式正從以往的單向傳播向全方位、多元化的互動溝通轉變,傳播路徑更加精準和個性化,溝通體驗也更具沉浸感,專業人員的工作方式也將隨之發生深刻變革。同時,數字化轉型也對公關從業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掌握數字營銷、大數據分析、社交媒體運營等新技能,成為保持競爭力的必修課。
(四)國際化趨勢明顯
隨著中國企業 “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公共關系行業的國際化趨勢日益凸顯。近年來,我國多家知名公關機構加大了海外業務拓展力度,在亞太、歐美等重點市場設立分支機構或建立合作關系。同時,一批跨國公關集團加速在中國布局,通過并購或合資等方式迅速擴大在華版圖,這無疑將推動行業實踐經驗和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互鑒,加速中外公關理念和運作方式的融合。這也意味著中國公關企業將面臨來自國際巨頭的激烈競爭挑戰,對本土機構的國際化經營和全球化人才儲備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共關系國際化發展趨勢的背后,是中國企業 “走出去”的現實需求。隨著國家 “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以及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的不斷深入,許多本土企業正逐步成為 “全球公民”,他們面臨不同的文化環境、政治法律體制、利益相關者訴求等復雜局面,對公關能力的依賴程度大為增加。一方面,他們需要公關人士為其產品和服務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進行有效的品牌營銷和輿論引導;另一方面,更需要公關專業人士協助化解文化差異、應對政治風險、處理當地糾紛等重大挑戰,為海外投資和經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些需求必將導致中國公關企業加快國際化步伐。
二、美國公共關系行業發展趨勢
(一)高度專業化
作為全球公共關系行業的發源地,美國公關行業的發展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高度專業化發展已然成為其主要特征。公關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成熟,相關學科在全國各大知名高校中廣泛開設,培養模式日益完善,輸送了大批高素質的公關從業者;行業專業協會,如美國公共關系協會 (PRSA)等制定了行業準則,頒布執業資格認證和持續教育要求,有力推動了專業化發展進程。同時,美國公關企業高度重視專業分工,各類專業化服務單位蓬勃發展,如媒體關系代理機構、專業危機管理公司等,這些機構以專業化運作模式和豐富的行業經驗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公關專業人員在美國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待遇,這有利于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這一行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此外,美國公關企業也非常注重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通過資助項目、聘請專家顧問、共建實驗室等多種形式,持續推進公關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這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總的來說,美國公關行業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與其他行業高度區隔化的專業化發展道路,公關從業人員在素質要求、技能培養、職業操守、社會地位等方面均體現出鮮明的專業特色,對公關服務質量的持續提升和行業聲譽的樹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整合營銷傳播盛行
整合營銷傳播 (IMC)理念在美國公共關系行業的發展中日漸盛行,成為一種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的顯著趨勢。IMC強調將廣告、公關、促銷、直效營銷等營銷傳播要素進行有機統一,在創意主張、形象塑造、信息發布等層面保持高度一致性,以實現品牌整合傳播的無縫銜接。[4]這一理念的興起源于營銷傳播領域的激烈競爭,企業意識到通過整合各種傳播渠道、發出統一的品牌理念和價值主張,能夠避免分散的信息流失,最大限度地產生傳播協同效應,從而提高營銷投資回報率。
公共關系作為整合營銷傳播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在實現品牌形象統一和提升溝通效率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美國公關機構正在主動擁抱整合營銷理念,并根據客戶需求推出相應的整合營銷服務。一方面,公關專業人員協調廣告、數字營銷、直效營銷等分支機構,共同打造一致的整合營銷創意主張,構建品牌統一的傳播體系;另一方面,公關機構憑借其專長,主導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雙向溝通互動,為品牌傳播贏得公眾支持和認同。在此過程中,大數據分析、內容營銷、媒體關系等公關核心能力被有機融入整體營銷傳播框架中,成為整合營銷傳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重視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
在美國公共關系行業發展的進程中,重視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重要趨勢。隨著環境保護、氣候變化、人權平等等社會議題的加深,企業和組織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正成為衡量其形象和聲譽的重要標準。公關作為企業與公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其在傳遞組織社會責任理念、維護可持續發展利益方面肩負著重大使命。因此,美國公關行業高度重視履行社會責任,將其視為公關實踐和戰略規劃的核心要素。[5]知名公關機構普遍設立專門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部門,聘請相關專家團隊,為客戶提供可持續發展戰略咨詢、企業社會責任規劃、利益相關者溝通等服務。同時,美國公關從業者還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通過專業化的策劃和執行為社會事業發聲,提高其社會影響力。在企業層面,公關專業人士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協助企業制定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長期戰略,踐行對環境、員工、社區等利益相關方的承諾,并通過內外部溝通傳播渠道傳遞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和口碑。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青年一代主導消費群體的崛起,他們更加重視企業在環境保護、公平正義、人道主義等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這對公關工作的社會責任導向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國公關行業正積極回應這一需求,不斷創新實踐方式,如利用虛擬現實和元宇宙等新技術向公眾直觀呈現可持續發展計劃成果,或通過新媒體平臺號召公眾參與,讓社會責任理念深入人心。
三、公共關系人才培養需求分析
(一)專業技能與知識
扎實的專業技能與知識是公關從業者的基礎。公共關系人才需要掌握公關策劃、媒體運作、危機處理、活動執行、社交媒體營銷等專業技能,具備新聞寫作、公共演講、公眾心理學等基礎理論知識。與此同時,針對行業新興趨勢,公關人才培養亦應與時俱進。例如,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下,公關從業者需要熟練運用大數據分析、內容營銷、數字傳播等新興工具和方法。此外,隨著整合營銷傳播理念在公關實踐中的盛行,相關營銷、廣告、直效營銷等跨領域知識,以及整合協調能力將成為公關人員不可或缺的能力。
(二)創新能力與適應性
面對日新月異的外部環境和公眾需求,公關從業者必須具備強大的創新適應能力。公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已催生了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唯有不斷創新公關思路、實踐方式和解決方案,才能滿足不同客戶群體,提升行業競爭力。在美國,公關行業高度專業化和成熟化反而增加了創新發展的難度。因此,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學習適應能力的公關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公關人員能夠根據復雜的外部環境變化及時調整戰略思路,敢于突破傳統,勇于嘗試新模式、新方法。
(三)跨文化溝通能力
跨文化溝通能力將成為公共關系人才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關鍵一環。伴隨雙邊經貿合作和資本流動的加速,公關企業面臨異域文化的考驗。公關人才需要具備較強的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維,能夠在與外國客戶和合作伙伴的交流中快速融入,靈活把握文化差異,制定有針對性的溝通策略,更需要增強對目標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掌握東西方溝通習慣差異,從而能與當地公眾建立有效對話,避免文化隔閡。
四、結束語
全球公共關系行業正處于一個轉型與升級的關鍵時期,公關市場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無限的可能。要積極推動公關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開創公共關系行業的嶄新未來。
參考文獻:
[1] 張莉,黃薏橦.當前全球公共關系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培養需求研究[J].國際公關,2023(11):185-188.
[2] 謝景芬.公共關系核心能力芻議[J].公關世界,2023(09):68-71.
[3] 2023,公共關系行業迎來新發展[J].國際公關,2023(01):4.
[4] 肩負使命,推進新時代中國公共關系新發展:2022中國公共關系發展大會召開[J].公關世界,2022(23):25-27.
[5] 馮雅穎,蔣蘇.“一帶一路”背景下公共關系人才培養的創新探索[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2(09):16-20.
作者簡介: 田茗,女,漢族,陜西西安人,本科,公共關系管理師 (高級),研究方向:智能公共關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