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

摘要:高校圖書館作為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的主要場所,承擔著為師生提供高質量閱讀服務的重任。本文通過研究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現狀,借助CBBE模型的理論構架,從品牌識別、品牌內涵、品牌響應和品牌關系四個維度搭建品牌建設的創新思路,并提出對應策略,為構建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促進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培養新時代青年,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參照。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紅色閱讀? 服務品牌? 品牌構建? CBBE模型
紅色資源作為革命歷史與精神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和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高校圖書館憑借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平臺優勢,成為推進紅色教育、紅色文化傳播和紅色閱讀推廣的前沿陣地。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的《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服務品牌價值的凸顯和高質量推進品牌建設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不僅有助于深化讀者服務的黏性,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同時為推動紅色教育領域文化創新,促進高質量服務品牌發展活力,提升教育服務品牌競爭力,增強校園文化軟實力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研究現狀
通過對已有研究文獻進行梳理發現,汪聰等人深入分析了圖書館服務品牌建設的內部與外部因素,探討了服務品牌的深層含義、關鍵要素及其發展策略。方吉萍探索了將“紅船精神”融進高校圖書館的紅色閱讀活動中,以此助力紅色文化的品牌化傳播。吳春浩通過對中國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活動的調研與分析,呼吁將紅色文化閱讀活動品牌化,強調高校圖書館應發揮紅色文化建設中的品牌意識,培養校園紅色文化閱讀活動品牌,增強圖書館的影響力。肖海清提出高校圖書館應通過資源、語言、服務等多個維度構建紅色文化活動品牌,并提供了具體的實踐路徑。
通過對服務品牌實踐方面進行搜集整理發現,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聯合多部門推出“品讀金陵書香文化·賡續南京紅色血脈”紅色閱讀推廣品牌,通過多種系列活動提升學生紅色文化認知和情感認同,獲得2022年江蘇省“高校圖書館紅色經典閱讀推廣優秀案例”。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通過活動月開展紅色文化主題講座、紅色故事大賽等活動,通過系統化的設計方案,并不斷推進和完善活動策略,實現品牌化發展并建立起常態化機制。浙江大學圖書館與各學院黨支部攜手合作,共同推進結對共建工作。依托專業團隊的力量,為學校的教學研究提供豐富的紅色文獻資源支持,充分發揮獨特優勢,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品牌特色的服務活動。延安市圖書館攜手延安大學,以“紅色文化為鄉村文化注入活力”為主旨,共同舉辦了20余場鄉村紅色書籍閱讀推廣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他們成功地向鄉村居民普及了紅色文化,傳遞了紅色精神的力量。
目前圖書館紅色閱讀品牌建設研究的焦點多集中在品牌含義的深入探究和閱讀資源的有效挖掘上。盡管通過紅色閱讀推廣的實例分析,能夠直觀展示品牌活動的策劃方案以及閱讀推廣活動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但當前研究在品牌建設層次以及系統框架構建上仍有待加強。
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的框架構建
引入CBBE模型的理論架構。CBBE(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模型由美國學者凱文·萊恩·凱勒(Kevin Lane Keller)于1993年提出,是理解品牌價值構建過程的重要工具。CBBE模型認為,強勢品牌的價值來源于用戶的心理感知和體驗,強調從用戶視角出發來構建和管理品牌。該模型將品牌建設過程分解為四個層次。一是品牌識別。與品牌在用戶心中的顯著程度密切相關,即品牌的知名度和可識別性,是品牌建設的基石;二是品牌內涵。涉及品牌的功能性價值和情感性價值,即用戶關注的品牌性能和形象;三是品牌響應。涵蓋用戶對品牌的情感判斷與感覺體驗,包括用戶對品牌的情感認同、情感歸屬等方面,是品牌與用戶建立深厚關系的基礎;四是品牌關系。品牌關系是CBBE模型的最高層次,涉及用戶與品牌之間的深層共鳴關系,表現為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和品牌社區的形成。
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的創新思路。高校圖書館運用CBBE模型的核心觀點和結構要素,依托紅色閱讀服務品牌的獨特性、差異性、關聯性,通過精細化的構建過程,可以有效提升紅色閱讀服務品牌的供給效能。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構建過程可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品牌識別塑造階段。品牌識別作為CBBE模型的基礎層,重視在目標用戶群體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辨識度,高校圖書館可通過品牌理念定位和視覺識別設計策略,提升紅色閱讀服務的顯著度,使讀者能夠輕松識別并記住這項服務。第二階段為品牌內涵提升階段。品牌內涵的核心在于目標用戶群體對服務品牌的性能、形象、專業性以及特色服務等方面的全面認知與理解。這要求高校圖書館提供豐富、準確且具有深度的紅色資源和信息,以確保品牌內涵能夠充分滿足用戶的期望與需求,從而塑造出獨特而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第三階段為品牌響應激發階段。該階段涉及用戶對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的具體評價和反應,包括對服務質量、滿意度和互動感知的評價,提供優質的交互體驗來激發用戶產生積極的反饋評價和情感體驗,并通過用戶反饋機制持續改進服務質量。第四階段為品牌關系深化階段。通過合作關系創造社群感和歸屬感,促進長期的用戶忠誠度,培養品牌人才和隊伍的倡導者,讓師生參與到紅色傳承和閱讀服務中,建立并深化用戶與紅色閱讀服務之間的情感共鳴。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的模型框架如圖1所示。
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策略
樹立品牌發展理念,筑牢品牌認知根基。服務品牌建設應具有明確的目標和長遠的戰略規劃。高校圖書館明確承載的紅色文化價值和教育使命,持續關注紅色文化、紅色資源發掘趨勢,在品牌規劃階段需明確品牌定位,為深度融合紅色閱讀服務與讀者需求,塑造出獨具特色的服務品牌奠定基礎。
整合紅色文化閱讀資源,建立服務品牌理念是推進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過程中的首要任務。品牌定位應凸顯本館紅色文化的精神特質和時代價值,強調紅色閱讀服務在立德樹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服務理念則應以讀者為中心,注重個性化服務和人文關懷,讓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感受到品牌的溫度和專業性。通過深入研究和挖掘紅色資源的精神內涵和育人價值,包括革命歷史文獻、英雄人物傳記、紅色主題文藝作品等,圖書館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紅色文化的核心要義。同時,分析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優勢和競爭力,結合校園文化,進一步明確品牌定位和服務理念。
建立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專業性和信賴度,夯實品牌認知根基。圖書館應確保在各種宣傳推廣渠道和數字資源平臺上展現出統一且專業的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形象,包括標志、色彩搭配、字體樣式以及圖形圖像等視覺元素,深度融入校園文化,提升品牌的辨識度,加深用戶對品牌的整體印象。同時,利用新媒體傳播渠道和社交平臺定期發布關于紅色閱讀服務的最新動態、精彩活動及服務案例,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和用戶參與度。
深入挖掘用戶需求,塑造服務品牌特色化。關注讀者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習慣是提升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內涵的必要條件。通過問卷調研、讀者訪談、平臺網絡日志分析等方式,深入歸納讀者的閱讀需求、閱讀習慣、閱讀難點、閱讀期望及獲取信息的渠道,為提升服務品牌閱讀體驗提供科學依據。另外,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讀者的閱讀行為、閱讀歷史和閱讀偏好進行深入分析,精準匹配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圖書推薦和閱讀指導服務,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吸納紅色文化的精髓,讓讀者感受到品牌的溫度和專業性,從而增強讀者對圖書館品牌的忠誠度。
立足本館特色資源,高校圖書館將挖掘到的用戶需求轉化為獨具特色的個性化服務品牌,以推動紅色閱讀服務持續創新。
首先,館藏資源服務特色化。全面收集和整理與紅色資源相關的圖書資料,建立滿足讀者需求的專題紅色書屋和特色書架,定期更新和擴充紅色紙質館藏資源。同時,引進或自建紅色資源數據庫,即時、全面覆蓋優質的紅色主題電子資源,夯實服務品牌的時效性。如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通過健全目錄、專家合作、專題研究等舉措開展紅色文獻研究,結合自建紅色文獻平臺,全方位提升紅色文獻的整理、利用與宣傳水平,助力資政育人、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的紅色閱讀服務推廣。
其次,服務品牌內容特色化。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閱讀需求,對紅色文化進行現代化解讀和創新呈現,通過舉辦主題展覽、講座、征文比賽等活動,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紅色閱讀中來,使其更加貼近校園文化、貼近閱讀生活、貼近學生思想。同時,利用社交媒體、網絡平臺等新媒體手段,制作紅色主題資源的短視頻、網絡直播、微信公眾號推文等,推廣紅色閱讀服務和優秀作品,增強讀者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使閱讀服務能夠突破時空界限,讓師生隨時隨地都能深度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傳承紅色精神。
最后,服務品牌場景特色化。高校圖書館可以在閱讀場景布局上體現紅色元素和本館特色,如設置紅色文化區、懸掛紅色主題書畫或標語、播放紅色經典音樂等,營造出濃厚的紅色閱讀氛圍,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感和代入感。同時,設立專門的紅色閱讀角或主題書屋,收集并展示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書籍、期刊、檔案和多媒體資源,不僅方便讀者查找和閱讀相關資料,還能作為紅色文化學習和交流的特色空間。
持續交互用戶參與,激發品牌積極響應。在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中,持續交互用戶參與是激發品牌共鳴效應,進一步提升對服務品牌的滿意度和響應度的關鍵所在。
首先,設立用戶參與式服務活動。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面向的主要用戶群體是大學生,從大學生偏好體驗新穎、有趣味的閱讀活動特點出發,定期舉辦紅色主題征文比賽、讀者閱讀分享會、文化沙龍、線上知識競賽等類型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活動。同時,創建獎勵機制。設立紅色主題月度挑戰任務,用戶可以通過取得優秀征文撰寫、閱讀標兵及互動達人等稱號來獲得積分和徽章,換取實體獎品、圖書館借閱特權、閱讀定制服務等獎勵,進一步點燃用戶的參與熱情。
其次,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創新互動形式。通過新媒體社交渠道,如短視頻評論區、網絡直播實時互動區,以及官方網站或移動應用的互動板塊等,巧妙地融入游戲化元素和社交分享功能。同時,借助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打造沉浸式的紅色閱讀體驗,為用戶搭建展示自我和交流互動的平臺,有助于營造增強服務品牌認同感的互動式環境,進一步激發讀者對服務品牌的積極響應和深度參與。
最后,建立有效的用戶反饋機制。利用線上問卷調查、讀者信箱、服務反饋表單等方式,收集涵蓋服務質量、資源滿意度、活動參與度、服務設施環境等內容的信息,準確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痛點。設立FAQ(常見問題解答)板塊,定期查看和處理用戶反饋,提高反饋處理效率,為改進紅色閱讀服務提供有力依據,也是提升服務品牌質量和用戶滿意度的關鍵。
拓展品牌合作與聯盟,深化品牌共鳴效應。積極尋求與校內外相關部門、圖書館、紅色教育基地及社會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提升服務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深化與用戶之間的共鳴關系。與學院開設紅色閱讀服務品牌課程,融合歷史學、政治學、文學等相關學科,協同合作開發紅色閱讀教學資源和研究項目,增強紅色閱讀服務品牌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價值。與黨史研究機構合作,引入知名專家學者,獲得更豐富、更權威的黨史資料和研究成果,為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提供堅實的內容支撐。結合時事熱點和重大節慶日策劃,與公共圖書館開展相關主題的紅色閱讀活動,增強品牌的時效性和話題性,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公眾參與度。建立校際合作機制,共同推進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通過定期交流、互訪學習、合作研究等方式,分享各自在紅色閱讀服務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共同提升服務水平和品牌影響力。與博物館、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等擁有豐富紅色歷史文化遺產和紅色文化資源的場館聯合,開展紅色閱讀為主題的文化交流、研學活動、志愿者服務等,為學生提供實踐講解機會,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擴大紅色閱讀服務品牌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高校圖書館持續完善人才引入與團隊培養機制,力求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團隊,為服務品牌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為確保紅色閱讀服務團隊專業性,建立明確的人才選拔標準,篩選高素質專業人才。同時,提供持續、系統的專業培訓,拓寬團隊成員的知識視野,不斷深化其專業素養,為高校圖書館的紅色閱讀服務品牌建設奠定堅實的知識儲備和人才力量。此外,促進團隊成員間的合作與溝通,共同推動紅色閱讀服務創新發展。此外,積極引進外部優秀人才,將新理念、新動態融入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的發展理念,為其注入時代內涵和前進動力,進一步助力紅色閱讀服務的傳承與發展,使紅色文化在校園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結語
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服務品牌的建設是一項長期性、戰略性任務,需要圖書館在資源整合、內容策劃、品牌傳播、人才建設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文章基于CBBE模型的品牌建設框架,為高校圖書館搭建了科學的創新思路。通過不斷優化紅色閱讀服務品牌,高校圖書館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還能為傳承和推廣紅色文化做出重要貢獻。
作者單位:長安大學圖書館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J].財會學習,2022(27):3-4.
[2]汪聰,楊珊,金鑫,等.圖書館服務品牌建設要素及策略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4,42(01):97-103.
[3]方吉萍.“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紅色閱讀推廣的路徑研究——以嘉興學院圖書館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1):272-273.
[4]吳春浩.我國“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05):97-104.
[5]肖海清.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紅色文化建設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01):36-42.
[6]李沛,江凌,顧東蕾.基于品牌建設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實踐研究——以江蘇省“雙一流”高校為例[J].圖書館學刊.2024,46(01): 65-70.
[7]郭琪,趙超,都平平,等. 高校圖書館家國情懷育人模式研究——以駐徐高校大學生傳承普及徐州歷史文化活動月品牌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23,67(23):58-68.
[8]許海平.科技與人文雙元驅動的圖書館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23, 43(11):129-133.
[9] [美]凱文·凱勒.戰略品牌管理(第2版)[M].李乃和,等譯.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6.
[10]宋姬芳,朱小梅,王麗麗.傳承紅色基因? 助力資政育人——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紅色文獻整理與利用實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2,40(01):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