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平 鄭曉荷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高頻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智能終端轉變了學校的教學模式、學習方式,數字化教學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趨勢。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布置學生作業一般按教材內容、教學經驗布置,未做到分層分類,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訂單式作業推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推送個性化的作業,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也為教師提供更加精準的教學建議,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訂單式作業推送助力精準教學,讓數字賦能教育教學,促進“雙減”政策的落地。
訂單式作業推送系統的核心是學生的學習數據。系統需要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包括學習成績、學習時長、錯題情況等,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找出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生成個性化的作業推送方案,將適合的作業推送到學生的學習終端。在系統的搭建過程中,需要采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和算法,確保推送的準確性和個性化。同時,系統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反饋和互動,及時調整和優化推送方案,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浙江省武義縣第五中學是一所位于城鄉接合部的初中學校,由三所鄉鎮初中合并而成,地處武義開發區,隨遷子女占比65%,學生基礎薄弱。2021年7月,學校由金華市外國語學校托管,增掛金華市外國語學校金武新城校區牌子。自托管以來,學校憑借“雙減”東風,依托金外資源,大力推進課程改革,積極探索作業管理改革,使之成為學校發展的核心點與著力點。自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學校推進作業改革工作,依托OA內網作業管理平臺、智學網學習平臺,引入智能診斷學習系統,開展基于大數據的學生作業訂單式推送精準教學實踐研究,從作業設計、作業形式、作業管理、作業評價等方面入手,讓作業管理制度化、分層作業訂單化、作業評價多元化、校本作業精研化、實踐作業個性化,使作業由“無序混亂”變為“有序精準”。
校本作業編制精研化
通過精心備作業、精研編作業和精評展作業三個環節,對作業進行精準化設計,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為使作業編制更有針對性,改變選題的盲目性、隨意性,教師們在集體備課、選擇學生作業時,跳出題海,自主命題,走出教學效率低下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怪圈”。
精心備作業。在備作業環節中,立足課程標準、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學生差異等要素,以作業真實學習與探索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在備作業這個環節中,學校教研組通過調研發現問題,通過梳理確定主題,根據每周、每單元、每個模塊的知識任務、學習技能、學生素養的不同,作出選擇。首先通過集體討論來確定主題,然后分頭行動、精備主講,最后集中解決問題、形成共案。
精研編作業。凡是要求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一遍,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因此,學校成立了各科命題小組,研究中考命題方向,開展“基于學生素養的作業課”教學展示活動,主要目的在于引導教師根據新課標和學情用題,提高教師選題、編題的能力,通過建立精品作業庫,開展青年教師解題大賽、中年教師一題一課大賽等方式,鼓勵教師參與精編命題、精研命題。
精細化作業。作業布置分層精細化,學校要求教師設計可供不同類型學生選擇的ABC分層作業,按思維層次性(智能特點)和拓展性(興趣性)設置不同難度的作業,供學生自主彈性選擇。從作業目標分層、作業量分層、作業難度分層三個方面實施“精準布置”策略,將學習目標分為低層目標、中層目標、高層目標。作業形式應加強作業個性化、多樣性和趣味性,可有A、B必做作業,也可有C選做作業;可有預習型、復習型作業,也可有拓展型、探究型作業。
日常作業推送訂單化
數字賦能精準教學主要是通過對學生學習數據的分析,為教師提供更加精準的教學建議。這些建議可以包括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進度的安排等。通過數字賦能精準教學,教師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為了評估數字賦能精準教學的效果,可以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選取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以數字賦能精準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通過對比兩組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等指標,可以評估數字賦能精準教學的效果。
借助大數據分析收集、整理錯題,實施個性化精準輔導。讓學生自己收集、整理錯題,雖然效果還不錯,但時間成本太大。每一次作業批改,學校均采取校本作業網閱模式,借助智學網學習平臺作業推送系統對學生的每日作業進行精準評測、智能診斷,生成個性化的精準知識診斷圖。平臺中的測試題是基于學習者不同的知識結構、學習水平和能力來設計的,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智能跟蹤。
首批實驗,分步推進。2022—2023學年學校依托信息化技術在九年級數學、科學學科開展了因材施教的探索和實證工作。學校按上、中、下三個層次選擇了300位學生進行實驗。課前,學生通過作業預習,分班形成學情摸底報告。課中,教師結合本班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目標、實施對應的教學策略。課后,根據知識要求、技能目標布置分層作業。周末根據一周學習內容,進行獨立作業檢測。學生個體生成人手一份的個性化推送作業,各班級分別形成一份學情診斷報告。教師根據診斷報告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確定最優的教學輔導方案。教師的精準輔導和學生的靶向訓練,有效填補了學生的學習漏洞,學習效率得到了迅速提升。
經過兩年多的探索,目前共為九年級數學、科學學科的學生生成了22次訂單式推送作業,鞏固了54057道錯題,推薦了83402道題目,精準地找到了學生的知識短板或答題缺陷。對的題目不重復推送,錯的題目進行個性化訂單式推送,一周成一冊。智學網學習平臺可以根據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進行自由組合派卷和測驗,系統可動態選題,并可以根據學生之前的答題情況派發后續銜接試題,快速、精準地提供學生學習診斷報告和個性化學習方案,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推題分層,精準施策。如圖1所示,作業推題分學優生、學中生、學困生三個層次;從推題難度來看,針對不同學生,推題的結構有所不同,靈活調整鞏固題、拓展題、拔高題的數量和比例。
借助數據分析系統,生成訂單式作業。為了從多方面驗證使用訂單式推送作業的效果,更直觀地反映結果,學校又統計了九年級的學生在歷次數學獨立作業的年級排名情況。由圖2可見,在個冊使用過程中,個冊的使用群體校級排名呈現平穩上升的趨勢。對比前后兩場獨立作業,個冊使用群體平均校級排名提升了2.31名,說明個冊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情。
鞏固學習智能推薦,量身定制補習路徑。教師通過智學網學習平臺能精準地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幫助學生快速地針對自己的薄弱知識點進行加強性訓練。依據智學網的分析結果,教師可以優化對學生的個性化輔導方案,加強對存在薄弱環節學生的輔導,平臺為學生推送出錯頻率高的作業,深度挖掘學生學習薄弱環節產生的原因,并重點復習錯題,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作業評價改革精細化
動態分層因材評價。傳統教學學情監測,只能通過期中期末檢測反饋學生學業成績,只能分析班級整體的學生學業水平分布情況,不能具體到個人知識掌握情況,考后數據分析也只能針對班級群體,缺乏持續關注、個性差異的評價方式,無法提供及時有效的學情反饋。通過精準作業分析,教師可以依托信息化手段構建作業機制,個性化輔導精準服務每一位學生。教師層面做到“一生一策,一師一案”,作業輔導個性化,更有針對性。學校的推送作業會根據學生之前的作業完成情況,教師采用“共性問題,集體輔導,個性問題,及時介入”的多元方式輔導跟進。同時,為學生推送針對個人實際情況設計的各知識模塊、不同能力要求的練習。
一生一策精準評價。訂單式作業由錯題整理、錯誤分析、個性推題三部分組成,錯題整理就是再現錯題,讓學生重復做原題,可以更好地定位易錯點,捕捉知識漏洞。對學生的錯題進行大數據分析,判斷學生是否出現過同樣的錯誤,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分析學生對這道題目需要掌握到的層次,對總分相近、知識點掌握程度相似的學生進行聚類分檔,以確定后期需要練習的題目。
賞識教育激勵評價。創新評價激勵方法。學校結合學生作業,成立賞識銀行,對學生作業進行過程監督,定期在學校周前會上,表彰優秀作業。針對學生作業的不同優點,有的放矢。比如:質量較高的作業,會被評為“品學優秀作業”;書寫認真的學生,會被評為“書寫達人”;表現好的學習小組,則會被評為“品學優秀小組”。以年級為單位開設學生賞識銀行,學生通過作業評價體系獲取積分,定期到賞識銀行兌換獎品。學校設置各種獎勵措施:免做一次周末作業,和班主任一起看一場電影,最高的獎勵為“校長請我吃餐飯”。
數字化技術賦能作業管理,借助智能化手段打造作業設計、布置、批改、反饋、輔導等完整閉環,避免作業內容的機械性和低效性,其關鍵環節有三。第一,自動化批改:客觀題自動批閱與統計分析,主觀題掃描上傳以提高效率,開放題批閱建議自動化推薦。第二,過程數據采集:學習過程的行為數據監測,無感化數據采集解決方案和打通考試數據與資源數據。第三,靶向作業推送:基于知識圖譜的學情診斷,對學習路徑的修正與規劃,學情畫像數據可視化呈現。
實踐結果表明,訂單式作業推送,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成績。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參與度明顯提升,錯題率明顯降低。同時,教師的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學生的滿意度和認可度也大幅提升。
智能平臺為精準教學的實踐帶來了無限活力,其自動生成的作業診斷報告、智能匹配的推送使得學生不用重復做老題、舊題,使教師在教學中“得心應手”,讓學校突破了傳統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和創新教育評價的新思路,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探索出了新的實踐路徑。學校通過作業的設計、實施、評價,提高學生成長質量,真正落實“雙減”。以“自主提學力,幫學共成長”為策略,改“枯燥作業”為“樂學作業”,改“做作業”為“提素養”,改“單一提分”為“五育并舉”,優化學生作業內容和方式,創新作業的評價方式,立足“科學高效”,用一系列的舉措落實“雙減”。在這場變革中,學校立足于教育教學實際,積極做出應對,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
訂單式作業推送實現精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證明了兩者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訂單式作業推送系統和數字賦能精準教學方法,并將其推廣應用到更多學科,促進教育教學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同時,學校也希望能夠引起更多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研究,共同推動教育教學領域的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