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業產值和稅收在有的縣市區占據極大比例,行業波動將影響地區經濟穩定。文章通過對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建筑業現狀的分析,探討當地建筑業發展的問題,提出了當地建筑業今后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業 發展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7;G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6-137-03
一、內涵
(一)建筑業
建筑業屬于第二產業,指建筑安裝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以及對原有建筑物進行維修的綜合性產業。主要包括房屋建筑業、土木工程建筑業、建筑安裝業、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等。建筑業的發展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
(二)建筑業總產值
建筑業總產值是指建筑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筑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包括建筑工程產值、設備安裝工程產值和其他產值。建筑業總產值的統計方式分為兩種,一是根據工程結算單或進度單填報,二是會計科目或支付憑證進行填報。
二、洞頭區建筑業基本情況
洞頭區位于浙江省東南部,是全國14個海島區(縣)之一,擁有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港口資源、旅游資源等。洞頭區戶籍人口15.4萬人,常住人口為10.7萬人,現轄6街道1鎮1鄉。洞頭區總面積2862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積2708.7平方千米,陸域面積153.3平方千米,近年來,建筑業作為洞頭區的重要產業已取得一定發展[1]。
(一)建筑企業情況
2015年洞頭區建筑業發展剛剛起步,全區登記在冊的建筑業企業僅21家,施工總承包企業僅14家,截至2022年底,洞頭區登記在冊的建筑業企業共188家,其中施工總承包企業達78家,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4家。全區建筑業企業擁有注冊資本金合計18.9億元,擁有一級注冊建造師108人,二級注冊建造師503人;全區在建工地58個,擁有建筑工人3212人。
(二)產值出現拐點
2015—2020年,洞頭區建筑業總產值高速增長,從8億元增長至106.4億元,達到歷史高點,5年年均增長65.0%。但從2021年起,洞頭區建筑業總產值增速開始轉負,2022年持續下滑至68.4億元,兩年年均下降18.9%。
(三)產業政策支持
洞頭區高度重視建筑業產業發展,近年來先后出臺《關于促進洞頭區建筑業持續健康的若干意見》(洞政辦發〔2020〕11號)和《關于推動洞頭區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洞政辦發〔2023〕26號)等相關惠企政策,相較其他縣市區具有一定的優勢,2020—2022年共吸引120余家企業落戶洞頭區。在政策落實方面,洞頭區充分保障建筑業惠企資金足額到位,及時兌現撥付,并納入“惠企直通車”線上兌現系統,進一步優化兌現流程,方便企業申請,2020—2022年共兌現建筑業惠企資金約3.4億元,占洞頭區財政用于全行業企業獎補資金的一半以上。
(四)稅收成為支柱
2015—2020年,洞頭區建筑業稅收從0.2億元增加至4.0億元,2021年,由于引入大量建筑勞務企業(不計建筑業產值),當年建筑業稅收爆發增長到6.7億元,創歷史新高,占全區稅收的50.6%;2022年,洞頭區建筑業稅收出現小幅下降,達6.5億元,占全區總稅收的65.1%,稅收占比創歷史新高。
(五)形成產業集聚
洞頭區于2017年建成啟用洞頭區建筑總部,用于區屬建筑業企業入駐辦公,后于2021年更名洞頭區建設發展總部,在原來建筑總部園的基礎上,擴充入駐房地產、物業、建材銷售、培訓機構等建設領域企業,打造洞頭建設行業多元化融合發展新起點,形成互利共贏、開放共享、共同發展、共創輝煌的建設領域經濟總部園。截至2022年底,園區共入駐17家企業,辦公人員150余人,創造全區超過80%的建筑業產值,產生較好的集聚效應。
(六)積極回饋社會
洞頭區區屬建筑業企業在自身做大做強的同時,始終不忘投身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洞頭區區屬企業向社會累計捐款捐物合計30余萬元。在2021年,洞頭區成立洞頭區建設行業慈善冠名基金,超過30余家建筑企業與個人籌集公益基金超過百萬,成為洞頭區最大的慈善基金,截至2022年,已累計走訪各類貧困人員14次,慰問各類對象600余人,發放慈善資金、物資等合計超過48萬元。
三、洞頭區建筑業發展問題
(一)受到房地產業沖擊
洞頭區2022年的建筑業總產值68.4億元,同比上年93.8億元縮減25.4億元,其中約有49.3億元的產值來自于房地產項目,同比上年77.5億元縮減28.2億元??梢钥闯龆搭^區建筑業產值構成中房地產項目占比極大,也是造成產值大幅縮減的主要原因,特別是頭部建筑業企業浙江立鵬建設、浙江卓信建筑、浙江宏聯建設、浙江澳林建設等均與房地產高度關聯,與上游的房企的實控人為同一人。2021年起,中央不斷重申強調“房住不炒”,出臺房企金融管控等相關政策措施,直接影響房地產市場。國家政策的導向導致目前房企拿地的頻率明顯放緩,浙江省內溫州、杭州等地的熱門地塊甚至出現流拍現象,房企有了更多的觀望與思考,不再像前兩年無序擴張。洞頭區頭部建筑業企業浙江立鵬建設有限公司關聯的房企溫州國鴻新瑞房地產集團,2019至2020年在溫州市范圍內的拿地金額分別為76.0億元和49.3億元,但在2021年至2022年兩年在溫州市范圍內拿地兩宗,合計金額34.3億元。房地產業的低迷直接導致了下游的建筑業行業整體下挫,此外,由于建設周期的原因,房地產業還將持續影響建筑業未來幾年發展[2]。
(二)區屬企業在外發展受限
洞頭區作為一個海島縣市區,其陸域面積和建筑市場體量是全溫州市范圍內最小的縣市區,區屬建筑業企業大部分的業務來源于區外市場。自2020年上半年開始,溫州市各地區為了GDP等相關經濟指標,不斷加大對建筑市場的地方保護力度,支持本地項目由本地企業承接。根據各地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網站數據統計,2020年至2022年,鹿城、甌海、龍灣等地公開招標項目的本地企業中標率均超過70%。洞頭區企業幾乎很難在區外承接到業務,有的企業為了承接業務,甚至在各縣市區分別成立獨立公司,如浙江宏聯建設有限公司在溫州各縣市區一共成立6家獨立公司,極大增加了企業成本;有的企業干脆放棄溫州市場,轉向市外或者省外建筑市場。
(三)本地建筑市場被區外企業占領
2022年洞頭區內共實施97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中僅有8個項目由洞頭區區屬企業承接施工。一方面是因為洞頭區區屬企業整體建筑資質不高,加上國企央企進入,一些規模較大、施工難度較大、要求資質等級高的項目區屬企業無法參與競爭,比如需要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承接的浙能LNG和華港LNG項目以及需要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承接的甬莞高速公路G1523洞頭支線等項目,只能是由符合專項資質的區外企業承接,往往這些重大項目占了洞頭區絕大部分的建筑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是洞頭區屬企業競標能力偏弱,頭部的4家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屬于洞頭區最高資質的企業,常年承接其關聯房企的房地產項目,極少參與公開環境下的市場競爭,投標團隊缺少歷練,實力偏弱,即使建筑資質符合投標要求能夠參與投標,投標團隊編寫的投標文件、施工方案以及最終的報價等相比于區外老牌建筑民營企業不具備優勢,更不要說與國企、央企競爭。
(四)建筑業產業占比過大
一方面,洞頭區產業結構過于單一,致使建筑業產值占GDP比重過高。2022年四季度約占8.5%,遠高于全市(3.1%)、全?。?%)的占比,在2020年一、二季度的統計核算中,洞頭區建筑業產值占比更是達到了12.28%、12.17%,均超過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占比,成為洞頭區GDP最大比重產業。因此建筑業產值的波動將極大影響洞頭區的GDP指標,不利于洞頭區GDP穩定增長。另一方面,洞頭區稅收增量同樣過度依賴建筑業。洞頭區作為一個海島地區,建筑業稅收成為主要稅源,截至2022年底,已連續5個季度的稅收占比超過全區總稅收的一半,全省建筑業稅收占比同期均穩定在6%左右,一旦建筑業出現危機,全區財稅體系將面臨極大風險。此外,根據建筑業的稅源結構來看,2022年洞頭區建筑業稅收6.5億元,其中建筑勞務企業貢獻3.8億,占比超過59%,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勞務企業受產業政策和稅收政策影響極大,有較強的流動性,并不能作為長期穩定的稅收增長點。
四、洞頭區建筑業發展建議
(一)穩住建筑業市場
一要穩住房地產市場,防止房地產項目停滯、爛尾。要全面梳理評估轄區內房地產項目,做好風險防范,對有潛在風險、有苗頭的“爛尾”項目及時介入,制定“一樓一策”,用好中央用于“保交樓”的各項專項資金,幫助有關房地產項目走出困境[3]。同時對新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嚴格審批監管賬戶資金使用,確保資金專項用于房地產項目工程建設,保障房地產項目順利實施。二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洞頭區要加大對各類基礎設施的投資,補充因房地產影響的建筑市場的縮量。持續加大對交通、水利等板塊的投資,加快甬莞高速公路洞頭支線、海塘安瀾等項目建設;充分利用旅游資源,加大旅游基礎設施的提升和旅游新業態的開發,盡快開工仙疊巖旅游設施提升、海上游(跳島游)開發等工程;做好城市有機更新,完善市政配套,加快洞頭區全域排水管網項目、朝陽社區有機更新等項目建設。三要做好招商項目建設。要加快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對已經落地的新能源產業項目如鼎森控股年產6萬噸高純度碳酸鋰材料基地項目和新宙邦年產10萬噸電池電解液基地項目要倒排建設計劃,做好保障,確保順利開工。同時要加大招商,充分發揮洞頭區區位優勢,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核風光水蓄氫儲”全產業鏈,以產業項目建設促進建筑業發展。
(二)增強屬地企業競爭力
一是提升企業資質。洞頭區建筑市場雖然小但競爭激烈,區屬企業具備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僅4家,資質不夠就不具備承接重大項目的能力和實力。要進一步加強企業資質升級指導,積極引導和鼓勵區屬企業資質上臺階,經常性組織建筑業企業資質座談會,邀請行業內權威專家和有實際經驗的工作人員到企業中去,進行全方位指導,創造條件晉升資質,特別是區屬龍頭企業浙江立鵬建設擬升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要指導企業完善業績等申報資料、建立企業文化、創造加分項。二是打造國有公司品牌力。洞頭區目前尚無國有建筑業企業,要加快組建由洞頭區城發公司控股的區屬國有建筑業企業,培育一批國有建筑業企業人才,建立一支施工質量過硬的隊伍,樹立企業品牌,成為值得信賴的區域龍頭企業。三是加大項目扶持。建立健全洞頭區優質建筑業企業名單庫,轄區內小額工程項目通過直接發包等合法程序向區屬企業傾斜,扶持和培育一批洞頭區本地小型企業。同時,國有投資項目帶頭推動資格預審加“評定分離”招標模式落地執行,擇優選出優質企業,滿足招標項目需求,確保項目保質保量順利實施。此外,積極推進央地合作模式。特別對于施工難度大、體量大、專業性強的項目,如大型交通、水利項目,要引導實力強的國企央企與屬地企業合作,組建成聯合體參與投標與建設,屬地企業也能在參與建設過程中積累相關經驗與業績,提升自身實力。
(三)強化政策支持
一是加強政策調研,提高政策設計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要吸收溫州各縣市區乃至省內、國家其他地區建筑業扶持先進地區的政策經驗,對建筑業行業發展規劃和信息化發展平臺等方面的獎勵予以明確細化,提高政策目標標桿,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主要指標跳躍式提升。二要細化政策內容,提升政策獎勵的導向性和細致性。通過建筑業發展指標與現實發展需求差距分析,調整政策扶持內容重點及扶持力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建筑業企業資質晉升、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術創新等政策扶持力度,更加突出政策導向性。按照人才梯隊和技術創新等級,分類實施不同的獎勵方式,并細化獎勵幅度,為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頭動力。另一方面,要緊扣建筑業企業發展實際,放大政策引導效應,鼓勵企業“走出去”,為區外發展的企業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進而提高建筑業企業發展質量后勁。三要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和業務培訓力度。多渠道開展政策宣傳,利用洞頭區建設發展總部園的園區宣傳欄、辦公區、戶外大型公益廣告平臺等陣地,采用大型顯示屏滾動宣傳、微信推送、宣傳冊、宣傳窗張貼等多種方式,提高政策宣傳覆蓋面和企業管理人員政策知曉率,提高政策獎勵兌現有效申報率。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獎勵申報業務培訓工作,印制洞頭區建筑業政策獎勵申報指引宣傳冊,明確政策獎勵條件,便于企業自行對照。同時,在組織申報階段,集中開展動員部署和政策獎勵申報業務培訓,規范企業申報行為,提高有效申報比率。
(四)建筑業融合發展
通過建筑業與多種產業的融合發展,是洞頭區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優化洞頭區產業結構、保障區域經濟穩定發展的有效措施[4]。一是與制造業的融合。除了傳統的原材料制造如水泥、鋼筋、玻璃等之外,要積極融入建筑工業化的發展,(下轉第140頁)(上接第138頁)采用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的質量、速度和效率,同時降低成本和環境影響。例如,通過工廠化生產預制構件,再將這些構件運輸到工地進行組裝,可以大大縮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質量。二是與新能源產業的融合。通過使用綠色建筑和其他節能建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太陽能建筑、被動式建筑等都是建筑業與新能源產業融合的典型代表。三是與信息技術產業的融合。要采用BIM技術幫助建筑企業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設計、施工、運維等各環節的效率。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實現建筑項目的遠程監控、實時調度、智能決策等功能,提高建筑項目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秦皓.浙江省洞頭區鄉村產業振興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22.
[2] 高輝.試論房地產經濟與建筑經濟的關系[J].中國產經,2023(24):53-55.
[3] 柯麗霜.關于建筑經濟與房地產經濟的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23(36):89-91.
[4] 李艷華.市場機制對建筑及房地產經濟發展至關重要[J].中國商界,2024(02):200-201.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