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德育為“五育”之首。學校德育評價在德育工作中發揮了規范、引導、評估、矯正、激勵等關鍵作用,關系到德育工作的成效和質量。然而,德育評價的復雜性遠超學科教學質量評價,需要教育管理者傾注更多的教育管理智慧。當前,學校的德育評價觀念尚未普遍建立,德育評價落地存在難度,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環節等較為單一、片面,缺乏實效。學生的德育評價成為教育評價改革的難點。
近年,洛陽市孟津區第一實驗小學積極開展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工作,著力對小學生德育評價進行探索與實踐,線上線下相結合,借助定性、定量等多種評價方式,構建小學六年三進階“三三六”德育評價體系,提升教師評價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破“重智輕德”,立“以德為先”
基于對立德樹人教育使命的深刻思考,洛陽市孟津區第一實驗小學遵循“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人本教育”辦學主張,通過黨建帶隊建、道德與法治課程、德育主題活動(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文明、心理健康等教育)、勞動與社會實踐等方式,重視對學生實施德育。學校通過召開家長會、家長學校授課、開展調查問卷等形式,營造有利于學生道德人格發展的良好環境,開拓家長、社區等對孩子進行德育及評價的有效途徑,促進家校協同育人。
借助“三三六”學生德育評價體系的建立,以及學生“爭章追卡自主成長”三級自主管理機制,輔助精神、物質激勵,注重對小學生新時代道德認知、道德行為培養,著重評價學生的政治認同、道德修養、健全人格、責任意識,逐步強化學生德育的過程評價,探索增值性評價,從而使對學生的德育評價內容、評價功能更加全面,評價手段更加有效,評價主體更加多元,不僅有利于發揮評價的甄別、選拔等功能,還有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等育人功能。這一德育評價指揮棒作用的充分發揮,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有效路徑。
構建小學“三三六”學生德育評價指標體系
此評價指標體系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依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德育評價的要求,以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使命要求,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生的成長規律,堅持多元評價主體與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一體化設計評價內容,構建洛陽市孟津區第一實驗小學“三三六”德育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內容如下:第一個“三”指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多元評價主體、立體交互的積極參與;第二個“三”指小學低、中、高三學段、三進階的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方式、結果呈現等;“六”指小學六年以“成長中的我”為原點,多維度連續跟蹤,針對學生思想道德、學業水平、藝術素養、身心健康、社會實踐、勞動教育六方面德育素養落實落地,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其將小學德育評價功能從診斷兒童“你是怎樣的人”變為引導“成為怎樣的人”。
“三三六”學生德育評價體系包含4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三學段、進階式各12個三級指標,并根據不同學段設計評價標準:
第一級指標呈現學校教育、家庭生活、社會參與、自我成長四方面,評價主體多元化。班主任、學科教師、學生、家長、社區等作為評價主體,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同伴評價、家長評價和社區評價相結合,從學校教育、同伴交往、家庭生活、社會參與等多渠道,全面觀察和收集學生在各種場景中的道德行為表現,綜合考量各評價主體的評價結果。
第二級指標是一個個具體的德育目標:學校小標兵、家庭小能手、社會好公民、國家好少年。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做“小標兵”,從愛學習、講文明、愛勞動三個維度進行評價;家庭生活的目標是做“小能手”,從能自理、要孝親、勇擔當三個維度進行評價;社會參與的目標是做“好公民”,從護環境、揚美德、常奉獻三個維度進行評價;自我成長的目標是做“好少年”,從頌祖國、健體魄、需奮進三個維度進行評價。每一項指標對應學生獲得的榮譽獎章,促進學生道德發展。
第三級指標在第二級指標的基礎上,用朗朗上口的“三字經”或短句構建出具體化的評價標準,即一個個道德表現微行為,內容簡潔明了,淺顯易懂,呈螺旋式上升的狀態。可根據年齡段設定,劃分為小學一、二年級低段,三、四年級中段,五、六年級高段。
建構學生“爭章追卡自主成長”三級自主管理機制
洛陽市孟津區第一實驗小學成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在德育處的引領下,有效開展各級段學生的自主管理;成立各中隊(班級)學生自主管理小組,各中隊輔導員(班主任)和中隊長(班長)領導開展中隊(班級)內部的各項管理。
自主管理小組內設學習委員、安全委員、文明委員、勞動委員等崗位。根據崗位職責分工,依據“三三六”學生德育評價指標體系,實行“天天成長集印章、一周成長得獎卡、一月成長獲表彰、一期成就好少年”的德育評價模式。通過學生人手一本“爭章追卡個人獎章手冊”,小組組長在手冊上根據道德行為表現加蓋“星星火炬”印章,根據印章數量獲得“小標兵”“小能手”“好公民”“好少年”四類榮譽獎卡,回家后由家長掃碼榮譽卡,在線上“金蘋果成長樹”平臺加上成長分值。小組組長每周匯總,評出小組“自主管理能手”,將先進事跡在教室張貼。
教師每月末結合“爭章追卡個人獎章冊”,評選“班級之星”、自主管理模范小組,利用“班級之星”電子屏宣傳其先進事跡并頒發獎狀,學生也可根據個人線上積分兌換相應獎品;每期末德育處結合學校日常考評,評選“文明班級”;結合“爭章追卡個人獎章冊”及線上德育評價結果,評選校級年度“新時代好少年”。
研發小學“三三六”學生德育評價網絡平臺
學校課題組與洛陽市孟津區移動通信公司網絡平臺研發工作人員合作,多次對網上小學生德育評價的評價指標、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呈現效果等進行溝通,開發學校“金蘋果成長樹”德育評價網絡平臺,家校互聯、數據精準、信息同步、便于操作,記錄學生每周成長點滴,評價過程公開透明、可觀可感。
第一,明確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合理進行評價。在平臺上統一設置評價主體的權限,避免“濫用”評價。各班班主任召開班會、家長會,明確相應的評價細則要求,統一標準。教師每周發放的“小標兵”“小能手”“好公民”“好少年”四類榮譽獎卡各10張,學生使用后還可回收,循環使用。
第二,評價以正向肯定、鼓勵為主,負向減分、懲罰評價為輔。正向評價平臺上都可以查閱顯現,負向評價只針對學生個人發送到班級,只有學生家長和班主任可以看到。鼓勵評價、減分評價皆需拍照在雙休日上傳,根據學生表現的微行為得到相應的榮譽卡予以加分,同步增加成長值,不增加工作日學生家長負擔。減分評價設置留言框、下拉框選項,教師或家長需具體描述其減分行為。
洛陽市孟津區第一實驗小學“三三六”德育線上“金蘋果成長樹”評價與線下“爭章追卡”評價相輔相成,每天、每周、每月、每學期持續增值評價,教師、同伴、自我、家長、社區多元參與評價,評價過程就是教育過程。“自主管理、多元評價、行為成長”學生自主成長新路徑,使學生道德“行”成而美顯,享受成長的幸福。
洛陽市孟津區第一實驗小學六年三進階“三三六”德育評價體系的探索與實踐,通過建構信息化的小學德育評價體系,更全面地展示學生道德成長過程,讓學生擁有自主管理與成長的內驅力,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落實落地落細。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一般課題“新時代小學德育評價改革實踐研究”的成果。立項編號:JCJYC2326030048)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