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簡稱“千萬工程”)從人民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往人民群眾滿意的美好生活目標前行,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中國力量。山川作筆,瀟河為墨。在“千萬工程”的引領下,一幅幅村美、人和、共富的壯美畫卷,正在昔陽大地徐徐展開。
六月無閑光,勤耕蘊豐成。從昔陽縣城西行約25公里,抵達了位于太行山西麓、瀟河源頭的沾尚鎮。近年來,沾尚鎮以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結合本地域實際,積極挖掘特色產業,強化基礎建設,美化亮化人居環境,切實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沾尚鎮中山村,大街小巷平整干凈,村路兩旁鮮花盛開、芳香四溢,沿街立面彩繪主題各異、扮靚村莊,村民們談笑風生、怡然自得……
“從生態環境到村民生活,這幾年村里的變化很大,村莊環境宜人,我們的日子過得愜意又舒心。”村民老李開心說道。據悉,學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來,中山村不斷探索藝術與鄉村的共生關系,美化鄉村環境,賦能文化產業。同時將沿村土地進行合理規劃,推出五彩田園的“生態康養”模式,建設“一米菜園”66處,既帶動了百姓增收,又讓游客體驗了農耕文化,實現了鄉村“顏值、產值、價值”的多重提升。
中山村是沾尚鎮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縮影之一。近年來,沾尚鎮堅持科學規劃,創新思路舉措,主動把“閑置用地”變為“發展陣地”,把“閑置資源”變成“建設法寶”,從治污、治亂、治廢“三治”出發,久久為功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據悉,沾尚鎮圍繞“特色農業、紅色文旅、生態康養”三條溝域廊帶發展重點,針對各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特色產業等具體細節,組織專業團隊進行圖紙設計。在此基礎上,以農村環境整治為抓手,持續開展“339線環境整治行動”,并將全鎮23個行政村劃分為124個農村網格衛生監督責任區,以沾尚村為示范點建立“分類投放—分類運收—分類處置”體系,實行“三級處置”模式,確保垃圾不落地。同時積極開展“花園鄉村”“藝術鄉村”創建。在沾尚村利用閑置空閑街巷新建6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公園,種植經濟林、油料作物及觀賞性花草;在中山村利用鄉村廢舊材料,用輪胎、易拉罐、木材、管線做成可利用的花托、花墻、拾柴堆,沿街立面進行彩繪,有效解決農村垃圾的同時,展現庭院農趣。除此之外,沾尚鎮聚焦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狠抓“硬件”建設,使鄉村顏值氣質和百姓幸福指數實現雙提升。
盛夏的沾尚村,翠山環抱、溪水叮咚、瓜果飄香、氣候宜人,是人們向往的“露營圣地”“世外桃源”。近年來,沾尚村依托瀟河清潔水源優勢及農業基礎,精耕細作土地文章,做大農業產業,打造了集聚酒坊、醋坊、豆腐坊、木器坊等一批特色工坊的“鄉源一條街”,發展沾尚“原火”辣椒醬、“安豐”胡麻油、“沾尚”豆腐、安家莊老傳統酸菜、晉之道白酒、松曲礦泉水等“沾字號”農特產品,并以“文娛活動+產銷對接+行業座談”的創新模式,多措并舉推動特色農產品開拓銷售渠道,讓村民腰包鼓起來,村集體收入多起來。
近年來,沾尚鎮將“沾尚村”打造為引領全鎮發展的核心點,確立了“13465”總體思路,致力打造“水”的品牌,突出“風”的優勢,做足“藥”的文章,以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群眾持續增收。
沾尚鎮是玉米種植大鎮,平均年產量可達10萬噸。為解決農戶曬糧難、賣糧難的實際問題,沾尚村、廣陽村、土岔村和安豐村聯合昔陽北盛種植專業合作社投資200萬元打造東山地區最大的玉米烘干塔,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實現種、產、烘、儲、銷一體化服務。
一批批充滿生機活力的特色產業相繼落地,一項項利民惠民的舉措溫暖心田,沾尚鎮百姓正從產業發展中持續受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编l村振興不僅是產業發展,更需要鄉風文明,只有綿延不絕的精神力量,才能推動歷史的發展。
“一方水土,十里鄉賢”,鄉賢是鄉村發展的重要推進力量。沾尚鎮一方面加強民主決策,推行共建共議,做好鄉賢聯系工作,向社會各界發放千萬工程建設倡議書,組建210人的鄉賢匯。當前,339驛站建設、胡豐村亮化工程等項目在鄉賢的支持下持續推進,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農民主動、社會參與的共建格局。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倡導文明婚戀”宣傳活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評選活動、“老干部榮退儀式”“紅色故事人人講”抖音大賽等一系列活動,弘揚文明鄉風,塑造和諧沾尚。
鄉村蝶變滿目新,錨定振興闊步行。沾尚鎮將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大筆書寫產業發展、秀美鄉村、鄉風文明新篇章,力爭打造成昔陽縣踐行“千萬工程”經驗的先行鎮、示范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