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迎春
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借力蒙養課程,促進學生德育發展。通過深化學校的“童蒙養正”德育品牌建設,可以推動學校煥發新的生機。本文以蒙養十品行課程體系為重點,包括禮儀課程、感恩課程和勵志課程,旨在通過這些課程實現學生正行、正心、正氣的效果。此外,還介紹了主題活動的開展、校園節的舉辦和學科月活動的組織等具體做法。通過這些措施,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品德、能力和潛力,促進學生德育發展。
關鍵詞:蒙養課程;德育發展;品德培養;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6-0161-03
(一)蒙養教育的概念
蒙養教育是指連接于小學與學前幼童之間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相當于普通小學教育的初級階段,但比一般小學教育的含義更為廣泛,也包括一般幼童入學之前和學校之外,通過各種形式所受到的啟蒙教育?!兑捉洝吩疲骸懊梢责B正,圣功也?!泵绅B教育被運用于德育領域,目的在于端正其品德,旨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和行為習慣,通過提供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蒙養課程和活動,學校可以為學生創造適宜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內在動機和發展潛能。
(二)蒙養教育在德育發展中的重要性
1.培養道德品質。蒙養教育通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和示范行為,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生在蒙養課程中學習尊重他人、正直誠實、友善待人等基本道德價值觀,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和行為習慣。
2.塑造良好的品格素養。蒙養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品格素養,如禮貌、誠實、勤奮、寬容等。通過蒙養課程的實施,學生在實踐中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品格特質,使他們成為有德行、有品質的社會成員。
3.培養社會責任感。蒙養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學生在蒙養課程中學習關心他人、樂于助人、參與公益等社會責任行為,培養他們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感,使他們成為積極貢獻社會的公民。
(一)協同育人工程和蒙養十項育人品格
協同育人工程是指學校通過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各種育人資源和力量,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一種育人模式。在蒙養教育中,協同育人工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通過教師、家長、社會等多個層面的合作與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
蒙養教育倡導的十項育人品格是:禮、健、勤、仁、信、悅、義、智、雅、新。這十項育人品格是學生德育發展的基石,也是蒙養課程的核心內容?!岸Y”要求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遵守規則、懂得感恩和有禮貌的品質?!敖 弊⒅貙W生的身心健康,培養他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習慣。“勤”培養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的品質?!叭省迸囵B學生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質?!靶拧迸囵B學生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的品質?!皭偂迸囵B學生積極樂觀、善于欣賞和分享的品質。“義”培養學生有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品質。“智”注重培養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新思維。“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靶隆迸囵B學生積極適應變革和創新的品質。
(二)學校德育品牌建設的意義和方法
學校德育品牌建設有助于塑造學校的良好形象。作為學校的核心特色之一,德育品牌的建設能夠凸顯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成果和社會責任感,為學校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口碑,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學校德育品牌建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明確的德育目標和品牌特色,學校能夠在蒙養課程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思想道德素質、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學校德育品牌建設還有助于凝聚師生和家長的共識和認同。德育品牌的建設需要廣泛凝聚師生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
學校應積極采取措施推動德育品牌的建設,首先需要明確德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標。通過研究蒙養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明確學校德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標,形成獨特的品牌特色。學校還需要制定系統的德育課程體系。根據蒙養十項育人品格和協同育人工程的要求,設計一套完整的德育課程體系,包括不同年級的德育課程、活動和實踐,使之能夠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品德素養和綜合能力。學校還可以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和方法,對學生的德育發展進行全面、客觀地評價,形成科學的評價結果和反饋機制,推動學生的德育成長。
(一)一、二年級的禮儀課程
在學校德育體系中,一、二年級的禮儀課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德育的初級階段,對于道德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為規范的建立具有關鍵意義。通過有針對性的禮儀課程,學??梢詭椭鷮W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規范的社交禮儀以及尊重他人的價值觀念。
禮儀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禮儀素養。這包括學習如何有禮貌地問候、道歉和感謝他人,學習正確的用餐禮儀和穿著規范等。禮儀課程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公共場合行為規范。學生在社交活動中需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個人空間,懂得排隊、等待和分享,學會如何在公共場合保持安靜和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樣的行為規范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與他人和諧相處,還能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在實施禮儀課程時,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和方法。例如,通過故事、游戲和角色扮演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和掌握禮儀技巧。同時,教師還應注重與家長的合作,共同培養學生的禮儀意識和行為習慣,形成學校與家庭的良好互動。
(二)三、四年級的感恩課程
在學校的德育體系中,三、四年級的感恩課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感恩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于他人、社會和自然的感恩之心,促使他們形成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人際關系,從而為其德育發展提供深入的基礎。
感恩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和情感表達能力。通過感恩課程,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感激他人的關心和幫助,并學會適當地表達感謝之情。這將有助于他們形成一種積極的人際交往方式,增進友誼,培養彼此尊重和關愛的精神。
感恩課程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關愛他人的意識。通過了解社會上的困難和需要幫助的人群,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的幸福和責任,進一步培養出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質。課程可以通過參觀社會福利機構、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等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他人的需要,并激發他們主動幫助他人的愿望。
在實施感恩課程時,教師應采用啟發式教學和體驗式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實踐來體驗感恩的內涵。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引導學生反思和分享,通過故事、文學作品和藝術欣賞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
(三)五、六年級的勵志課程
五、六年級的勵志課程在學校的德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勵志課程旨在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和自我成長的潛能,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目標,并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奮斗。
勵志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心態。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需要面對諸多挑戰和壓力。通過勵志課程,學生可以學習如何積極面對困難,克服自我質疑和消極情緒,培養自信心和樂觀態度。這將有助于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挑戰并取得成功。
勵志課程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目標設定和規劃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優勢和價值觀,勵志課程可以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個人目標,并制定相應的規劃和行動計劃。學生可以學習如何設定可行的目標,分解目標成小步驟,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實現。這將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實施勵志課程時,教師應采用激發興趣、情感體驗和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并親身體驗勵志的力量。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個性化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提供個別輔導和指導,幫助他們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和優勢。
(一)以體驗、實踐為原則的主題活動
以體驗、實踐為原則的主題活動在學校的德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這種活動形式注重學生的親身參與和實際操作,通過感知、體驗和反思,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利用重大節慶日開展主題活動是培養學生德育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重大節慶日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通過在這些特殊的日子組織相關主題活動,學校可以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和社會價值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在國慶節期間,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題展覽、舉行演講比賽、進行國旗護衛隊訓練等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責任意識。這些主題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節日體驗,又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文化認同。在實施相關主題活動時,教師應注重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他們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目標,選擇合適的主題和實踐內容,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
(二)校園節的舉辦和學生藝體能力的培養
校園節作為一種重要的校園活動形式,在學校的德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校園節的舉辦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可以培養學生在藝術、體育、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和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學校德育品牌建設中,開展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等校園節是培養學生在藝術、體育、科技方面能力和興趣的重要途徑。藝術節可以培養審美意識、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其包括音樂、舞蹈、戲劇、繪畫等多個藝術領域的表演和展示活動,學??梢匝垖I藝術家或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藝術表演,組織學生參與藝術作品創作和展覽。體育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其包括各類體育競賽、健身活動和運動展示等,學??梢越M織學生參與各種體育項目的比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培養良好的體育習慣和健康意識。科技節的開展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和技術的興趣,并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科學素養,學校可以組織科學實驗、科技創新展示、科技論壇等活動,鼓勵學生展示科學研究成果和創意項目,同時還可以邀請科學家、工程師或技術專家舉辦講座和指導,為學生提供科學和技術領域的知識和經驗。
(三)學科月活動的組織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學科月活動是學校德育品牌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舉辦語文月、數學月、英語月等學科主題活動,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學科月活動的組織應注重設計多樣化的活動形式?;顒涌梢园ㄕn堂教學的創新和改進,例如開展主題講座、名師授課、互動教學等,以激發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熱情。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科競賽、知識競答、學科展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學習成果和交流學科經驗的機會。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學科月活動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學校應高度重視學科月活動的組織,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管理措施,確保這些活動的有效開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機會。
(四)特色社團項目的推動和人才培養
特色社團項目的推動和人才培養是學校德育品牌建設中的重要內容,通過推動羽毛球、科技、啦啦操等特色社團項目,旨在培養學生的個人特長和未來人才。
學校可以積極創建并支持特色社團項目。特色社團項目應與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德育目標相契合,旨在培養學生的個人特長和興趣。學??梢匝垖I教練或資深指導員來指導特色社團項目的開展,并提供必要的場地和設備支持。例如,在羽毛球社團中,學??梢云刚垖I教練指導學生技術訓練,組織內部比賽和外部交流,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平臺。通過積極創建并支持特色社團項目,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和發展自己特長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個人潛能。
本論文以蒙養課程為切入點,探討了如何借力蒙養課程,促進學生德育發展的具體做法。通過深化學校的德育品牌建設、開展蒙養十品行課程體系、相關主題活動的開展、校園節的舉辦、學科月活動的組織以及特色社團項目的推動,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品德、能力和潛力。通過這些努力,學校能夠為學生的德育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幫助他們成為有品德、有才能的社會棟梁之材。
(責任編輯:黃艷華)
[1]柳紅.讓每個孩子自然和諧生長——關于“蒙養童真”校本課程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19(03):43-44.
[2]周貴嬋“.蒙養”理念下學生的德養教學研究——以《日本侵華戰爭》為例[J].華夏教師,2019(18):82.
[3]孫立霞.淺析小學班主任對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6):153-154.
[4]楊鴻燕.小學低年級學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徑[J].新課程研究,2022(19):50-53.
[5]蒙秀溪.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薄窳直绷魇杏理樞W大力開展學生德育工作[J].廣西教育,2021(3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