蹤程 蔣韶暉 孫剛



[摘 要]面對當前信息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在線學習資源的約束性,高校圖書館建立全方位、多用途,館內館外協同創新和發展的數字服務體系,可以滿足大學生在線學習的需求。本文將數字服務體系建設分為戰略規劃、目標定位、合作創新三個階段,以此構建高校圖書館的數字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高校圖書館的人才培養服務能力,解決數字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掣肘問題,據此提出面向大學生在線學習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優化策略。
[關鍵詞]在線學習;高校圖書館;信息環境;數字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25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6041(2024)03-0001-07
1 引 言
“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彪S著當前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圖書館需要協同創新,從多方面深入研究數字服務體系,加強在線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數字服務能力。這里的“眾人能移”指的是協同創新的合作模式,加強高校圖書館與校內教學部門、校外機構之間的合作以及館內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萬座山”指的是在線學習資源,大量的在線學習資源整合困難,以致在數字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產生了資源約束的瓶頸;“眾人能移萬座山”則是基于資源依賴理論,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需與相關資源擁有者合作以實現協同創新。
教育部為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四個回歸”,其主要目的是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而在線學習是未來的教育主要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正在積極構建面向大學生在線學習的數字服務體系,旨在為大學生提供全面、用戶友好且創新的數字服務,以支持大學生的在線學習需求。該體系的構建始于對當前信息環境和可用在線學習資源的評估,基于此,高校圖書館可以發現在滿足大學生在線學習需求方面存在的差距和挑戰,并制訂相應的解決方案。
2 文獻綜述
2.1 高校圖書館與在線學習相關研究
我國最早在1994年提出“在線學習”概念,當時的在線學習主要是以錄播的形式進行傳播。后來,隨著數字資源的快速發展,在線學習逐漸衍生出虛擬學習、移動學習等一系列新型學習方式[1],人們逐漸開始習慣在線學習。據統計,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人數中已經有超過25%的人選擇在線學習[2]。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作為高等院校重要信息機構、教育陣地的高校圖書館開始將服務模式由線下逐步向線上轉移[3]。與此同時,《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強化需求牽引,深化融合、創新賦能、應用驅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加快推進教育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自此,數字服務成為圖書館的重要發展方向[4],而服務依舊是圖書館的主線任務,貫穿圖書館的發展歷程,體現圖書館的信息價值[5]。
2.2 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相關研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一場深刻的圖書館資源變革興起[6],信息資源的地位驟然上升。信息資源是人們生存的基礎,也是人們建設和發展的核心[7]。20世紀早期,國外很多高校圖書館為了方便大學生學習,開通了將高校課程相關資料免費提供給大學生的短期借閱服務[8]。由此,高校圖書館開啟了數字服務體系的建設之路。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的前期建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高校圖書館開發了自動化系統,不僅提升了圖書館員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好的個性化服務。但由于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以及隨時變化的用戶需求,目前的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已稍顯陳舊,需要進一步的轉型和升級[9]。二是高校圖書館開展了全周期的數字服務保障,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實際的嵌入式服務模式。綜合來看,目前的高校圖書館已主動承擔起建設面向大學生在線學習的數字服務體系的重擔。
2.3 研究評述
通過對相關研究的歸納分析,目前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在線學習”和“數字化轉型”兩個領域,雖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但從數字化服務底層邏輯的服務創新和服務技術兩個視角進行研究的成果還有待加強。從服務創新視角來看,服務創新水平參差不齊。目前,高校圖書館仍然以傳統服務模式為主,缺少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從服務技術視角來看,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技術架構單一。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選擇與超星等技術服務商合作,究其原因都是基于這些技術服務商的架構,很難凸顯自己的服務特色。因此,有必要構建面向大學生在線學習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
3 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建設的概念模型
3.1 基于內容要素和階段過程的概念模型構建
面向大學生在線學習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包括服務主體、服務資源保障、服務策略、服務特色、在線學習用戶、數字資源六個基本內容要素。根據用戶需求以及當前信息環境的特點,從系統工程角度可以將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建設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戰略規劃階段,從戰略角度明確高校圖書館的使命、總體目標與重點任務;第二階段是目標定位階段,為大學生在線學習構建和完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明確高校圖書館定位,彰顯服務特色;第三階段是合作創新階段,加強館內各部門以及與校內教學部門、校外機構之間的合作,通過數字服務體系的構建推進系統內外的協同創新與發展(見表1)。
目前,數據要素已經成為提升教育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數字化發展將重塑教育形態,進一步推動教育的數字化轉型[10]31。為滿足大學生在線學習需求,高校圖書館通過引入基于數據要素的業務邏輯,系統性重構技術、人力、組織、文化等要素及其關系,將服務主體、服務資源保障、服務策略、服務特色、在線學習用戶、數字資源六個基本要素嵌入建設過程的戰略規劃、目標定位和合作創新三個階段,構建面向大學生在線學習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概念模型(見圖1)。
3.2 戰略規劃: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核心職能
3.2.1 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在線學習中的使命。高校圖書館始終要以服務為導向,其價值需要通過知識服務來體現,并且高校圖書館要在了解服務對象的前提下才能為學習者提供有價值、高質量的服務[10]32。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大學生,而當代大學生在線學習已經常態化。因此,推動高校圖書館的數字服務體系建設,使其更加便捷地為大學生提供在線學習資源是當前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在線學習中的主要使命。
3.2.2 高校圖書館的總體目標與重點任務。高校的發展離不開對真理的追求,而對真理的追求離不開知識創新;圖書館作為知識的殿堂,其存在對高校具有兩層意義:一是圖書館象征著知識,二是圖書館對知識的產生和創新起到了積極作用[11]。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始進行戰略規劃制訂的實踐,隨后逐漸掀起制訂圖書館發展規劃的熱潮[12]。隨著研究的深入與發展,高校圖書館也逐步明確其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分別為擴大高校圖書館在線信息素養陣地和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3.3 目標定位:注重總體目標的全局性和整體性
3.3.1 完善學習支持服務。學習支持服務源于遠程教育中的不斷探索,但是在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以及不斷變化的學習形式下,學習支持服務的研究早已延伸至遠程教育維度之外[13]??偠灾?,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還不夠完善,需要逐漸開始構建更加完善的數字服務體系。構建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需要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充分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技術、平臺、人員、空間等,同時還要通過與用戶的交流和互動,不斷積累經驗,在滿足用戶各種學習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發展,著重突出高校圖書館在高等教育院校人才培養中的顯著地位。
3.3.2 服務中心定位。高校圖書館相當于高校的“心臟”,是高校極為重要的育人陣地,承擔的職能包括建設校園文化和保障文獻信息資源[14]。2015年,教育部對2002年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進行修訂,其第六章第三十條提出,“圖書館應不斷提高文獻服務水平,采用現代化技術改進服務方式,優化服務空間,注重用戶體驗,提高館藏利用率和服務效率。圖書館應積極拓展信息服務領域,提供數字信息服務,嵌入教學和科研過程,開展學科化服務,根據需求積極探索開展新服務?!币虼耍咝D書館應當明確以服務為中心的核心定位,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體系。
3.3.3 彰顯服務特色。高校圖書館始終以服務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但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增多,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需要更加凸顯自己的服務特色。首先,在教學層面,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育人基地,隨著近年的政策引領、技術支持以及用戶驅動,服務能力有了明顯提升,但仍然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15]。因此,高校圖書館應該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教學服務支持,完善課程服務資料。其次,在技術層面,高校圖書館應摒棄傳統的服務模式,加強對信息技術以及現代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適當推出類似南開大學圖書館影音空間服務的特色數字服務,不僅能夠彰顯服務特色,也能夠豐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再次,由于當前信息需求的多樣性,不確定性也隨之上升,因此,高校圖書館還是以了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主,構建適合本校的數字服務體系,從而更好地彰顯服務特色。
3.4 合作創新:實現體系內外協同創新
3.4.1 館內各部門協同合作創新。高校圖書館在建設數字服務體系的過程中,要利用好館內的信息資源,聯合各部門的力量,以確保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信息服務保障是建設數字服務體系最關鍵的要素,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充分凸顯自己在信息資源、平臺、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落實信息服務保障體系,與數字服務體系緊密結合,確保大學生在在線學習時能夠體驗更加完善、便捷的服務。
3.4.2 與校內教學部門、校外機構協同推進數字服務體系發展。除了要加強館內各部門的聯系,還要加強圖書館與校內教學部門以及校外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通過加強與校內相關教學部門以及資源提供商、技術服務商的合作,了解更多的在線學習資源,進一步完善能夠滿足大學生在線學習需求的特色數據庫。此外,還需要加強與科技公司的合作,在應用程序中開發更多實用的功能,使數字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4 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建設實踐分析——以天津市8所高校圖書館為例
4.1 建設方案的制訂
4.1.1 分析需求。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大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高校信息素養陣地,研究分析當前大學生的在線學習需求,是高校圖書館應該重點關注的要點。從大學生角度看,當前已經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在線學習需求高,但是平時去圖書館主要是自習,所以,大多數大學生對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并不是很了解。因此,高校圖書館應當擴大宣傳力度,積極向大學生宣傳自己的特色服務,廣泛了解大學生的閱讀和學習需求,同時,組織館員深入了解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為大學生在線學習做好充分的保障。
4.1.2 方案設計。通過分析天津市8所高校圖書館的數字服務情況,從知識儲備、建設全周期、開展保障工作、跨部門合作等方面分析如何建設和完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根據這8所高校圖書館官網公布的現有數據(見表2),設計了保障大學生在線學習的數字服務體系建設方案。以培養高質量信息素養人才和完善在線學習的數字服務體系為目標,通過對文獻進行收集分類,形成文獻保障服務體系,擴充數據庫資源,開通便捷服務,豐富資源與服務等方式完成建設全周期。同時,需要館內各部門館員合作開展保障工作,加強與校外機構的合作,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信息資源、技術、空間、人員等的作用,加強宣傳,將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和服務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數字服務體系(見圖2)。
4.2 方案實施
4.2.1 從技術和平臺等方面提供支持。調研結果顯示,這8所高校圖書館為了給大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在技術和平臺等方面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一方面,目前這8所高校圖書館均應用了物聯網、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16],這些技術不僅為數字服務體系提供了完善的保障機制,還為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這8所高校圖書館均提供的文獻傳遞服務就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從館際互借發展而來,但同時又優于館際互借;另一方面,這8所高校圖書館均為大學生提供了學科信息服務平臺。學科信息服務平臺是一個擁有豐富學習資源和科教信息的專業化平臺,主要服務項目包括學科分析、學科期刊、免費資源、學術成果、學科機構等。技術和平臺是方案實施的關鍵,高校圖書館只有加強技術和平臺等方面的支持,才能使高校圖書館基于技術和平臺層面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服務。
4.2.2 為線上交流與互動提供支持。為了進一步加強與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這8所高校圖書館官網均設有詳細的聯系方式以及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同時推出自己富有特色的交流與互動服務模式(見圖3),方便大學生與高校圖書館的交流與互動。線上交流與互動對大學生在線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線上交流與互動服務得到不斷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務線下教學,進而構建更加完善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更好地為大學生在線學習提供保障。
5 面向大學生在線學習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優化策略
5.1 保障數字服務體系建設,構建數字服務體系運行機制
數字服務體系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建設和實施過程中需要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當前,高校圖書館主要是組織各部門館員加強合作,分別從信息資源、技術、平臺、服務等方面為大學生在線學習提供保障。為了保障數字服務體系的順利實施,使大學生享受到最優質的數字化服務,高校圖書館需要從兩個方面來提高數字服務體系的效率:一是建立的數字服務體系需要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高等院校線上教學的特點;二是必須注重數字服務體系實施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將高校圖書館的各項資源與數字化系統結合起來統一管理,使數字服務體系運轉流程周期化、制度化,從而形成長久穩定的運作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更加高效合理的數字服務體系運行機制(見圖4)。
5.2 進一步完善在線學習支持服務
目前,大學生在線學習已逐步常態化,在很多方面如突破時空限制、實現資源共享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已經逐漸成為實現終身學習的重要形式[17]。因此,高校圖書館只有加強對在線學習的支持力度,完善在線學習支持服務(見圖5),才能從根本上滿足大學生對在線學習的需求。在線學習支持服務是集資源、技術、人員等為一體的全方位支持服務[18]。高校圖書館的數字服務體系要以在線學習支持服務為核心,在線學習支持服務是一項開放的服務,既能滿足用戶的學習需求,又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高校圖書館在擁有大量文獻信息資源的基礎上,開展在線學習支持服務,進一步深化數字服務體系,為大學生在線學習提供更加完整的服務,最重要的是加強了對在線學習的支持。
6 結 語
在如今的數字化時代,從大學生在線學習能力的提升到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的完善,從原來單一的線下教學到現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數字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高校圖書館在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和擴大高校信息素養陣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數字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高校圖書館需要從資源擴充、服務完善、平臺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詳細的系統規劃,從而保障建設過程的順利進行。在建設完成后,需要各部門人員加強合作,全方位地對數字服務體系進行完善,使大學生能夠更加方便地使用數字服務體系。同時,高校圖書館也要積極促進數字服務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對數字服務體系形成長效化管理,使數字服務體系可以長久有效地為大學生在線學習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紅艷,胡衛平.中國在線學習研究現狀與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3(8):3034,95.
[2]EDWARD H P.Online Learning[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2012,129:95104.
[3]歐陽劍,李衛姣,曹軍.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與定位研究[J].圖書館雜志,2022,41(10):1017.
[4]陳婧,劉洋陽.圖書館虛擬學習空間的模式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2(8):2329.
[5]程亞男.再論圖書館服務[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4):1821.
[6]朱學芳,邢紹艷.基于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質量評價研究[J].情報科學,2022,40(3):311,20.
[7]ZHANG Y.A Discussion on the Service System of College Smart Libraries in the “Internet+” Age[J].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2019(2):476482.
[8]齊靜,王強.國外高校圖書館電子教學參考信息服務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36(2):3840.
[9]夏林玉,馬蕾.國外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現狀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12):96101.
[10]柯清超,劉麗麗,鮑婷婷,等.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賦能區域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四重機制[J].中國電化教育,2023(3):3036.
[11]鄂鶴年,田磊.新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堅守和變革[J].圖書情報知識,2021,38(4):6271.
[12]賈東琴,柯平,張紅巖,等.我國高校圖書館戰略規劃的實踐與思考[J].情報資料工作,2013(1):2126.
[13]邵玉河,楊以明.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1):4347,55.
[14]劉寧靜,王莫言,陳天天.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現狀調研及體系構建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1):8290.
[15]張壘.政策導向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本科教育邏輯演化及新服務體系重構[J].圖書館建設,2022(3):138145.
[16]朱佳林.區域創新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科技創新服務策略研究:以天津市高校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2):9097.
[17]周海軍,楊曉宏.智能時代教師在線學習支持服務的內涵分析與模型構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20(6):1723.
[18]董振平,邵玉河,孫濤.“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在線學習支持服務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1):100107.
[收稿日期]2024-03-23
[作者簡介]蹤 程(1980—),男,博士,副教授,天津城建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蔣韶暉(1999—),男,天津城建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土木水利專業碩士2022級在讀研究生;孫 剛(1979—),男,碩士,館員,天津城建大學圖書館。
[說 明]本文系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大學生在線學習績效評價及持續改進對策研究”(項目編號:HIE210372)的研究成果。